人民公社化运动是左倾还是右倾
“人民公社化运动是左倾还是右倾”相关的资料有哪些?“人民公社化运动是左倾还是右倾”相关的范文有哪些?怎么写?下面是小编为您精心整理的“人民公社化运动是左倾还是右倾”相关范文大全或资料大全,欢迎大家分享。
人民公社化运动
农村人民公社化运动
人民公社化运动一般指农村人民公社化运动
农村人民公社化运动是中国共产党在五十年代后期全面开展社会主义建设中,为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所作的一项重大决策。它违背了生产关系要与生产力相适应的关系。
由于在合作化运动的后期已出现了过急过猛的问题,所以人民公社化运动也出现了急于向共产主义过渡的情况,刮起了“一平二调三收款”的“共产风”。
1958年11月中共中央工作会议(第一次郑州会议)后,毛泽东和中共中央开始逐步纠正人民公社化运动中的错误。
定义 中共对中国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目录 1背景 2过程 3影响
1背景
关于在中国农村建立“大社”的思想,早在农业合作化运动的高潮中已初见萌芽。1956年完成了高级合作化,每社平均200户左右。1957年冬和1958年春的农田水利建设高潮,又出现了联队、联社。毛泽东考虑到当时以大搞兴修水利为特点的农业生产建设的发展需要,觉得需要办大社。
1958年3月,中共中央政治局成都会议通过了《关于把小型的农业合作社适当地合并为大社的意见》。意见指出:“为了适应农业生产和文化革命的需要,在有条件的地方,把小型的农业合作社有计划地适当地合并为大型的合作社是必要的。”会后,各地农村开始了小社并大社的
人民公社
人民公社
全国第一个人民公社 1958年7月1日,《红旗》杂志第3期发表了陈伯达写的《全新的社会、全新的人》的文章,提出\把合作社办成一个既有农业合作,又有工业合作的基层组织单位,实际上是农业和工业相结合的人民公社\。接着第4期《红旗》杂志又发表了陈伯达写的《在毛泽东同志的旗臶下》的文章,明确引证了毛主席的指示:\毛泽东同志说,我们的方向应该逐步地、有次序地把工(工业)、农(农业)、商(商业)、学(文化教育)、兵(民兵,即全民武装)组成一个大公社,从而构成我国社会的基层单位。\ 基本信息 中文名称 农村人民公社 成立时间 1958年7月1日 性质
工农结合的基层合作单位 特点 一大二公 目录 1名称由来 2历史介绍 3特点评价 4工作章程
折叠编辑本段名称由来
人民公社 人民公社
1958年8月上旬,毛泽东到河北、河南与山东等地视察,与当地的负责人谈到?小社?并?大社?的问题。毛泽东说道:?看来‘人民公社’是一个好名字,包括工农兵学商,管理生产,管理生活,管理政权。‘人民公社’前面可以加上地名,或者加上群众喜欢的名字。?
毛还总结?人民公社?的特点,?一曰大,二曰公?。在山东时,当地负责人请示?大社?叫什么名称时,毛泽东说:?还是叫
新昌知新中学获奖论文:“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在新昌”口述史
“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在新昌”口述史研究
新昌知新中学 高二(7)班研究性学习小组
组长:竺梦佳
组员:陈钧巧、袁敏、曹婷钰、 倪寒玉、陈敏敏、袁银银、
梁楚斌
指导老师:潘晓军
2013年3月
1
“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在新昌”口述史研究
目录
一、摘要及关键词????????????????????3 二、前言????????????????????????3 三、简介????????????????????????4 (一)研究步骤?????????????????????4 (二)简要分析?????????????????????4 四、研究过程????????????????????5——7 (一)引言???????????????????????5
新昌知新中学获奖论文:“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在新昌”口述史研究 - 图文
“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在新昌”口述史研究
新昌知新中学 高二(7)班研究性学习小组
组长:竺梦佳
组员:陈钧巧、袁敏、曹婷钰、 倪寒玉、陈敏敏、袁银银、
梁楚斌
指导老师:潘晓军
2013年3月
1
“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在新昌”口述史研究
目录
一、摘要及关键词????????????????????3 二、前言????????????????????????3 三、简介????????????????????????4 (一)研究步骤?????????????????????4 (二)简要分析?????????????????????4 四、研究过程????????????????????5——7 (一)引言???????????????????????5
八年级历史下册《第2课“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教案川教版
第4课“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点击新目标:
1、记住中共八大召开的时间、主要内容;
2、列举“大跃进”运动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危害;
3、结合中共八大的正确路线,理解50年代社会主义建设中出现的错误所带来的严重危害
链接旧知识
1、读一读;第三课的知识建构。
2、填一填:
(1)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是______________。
(2)第一个五年计划从_______到_______,重点是发展______________。
(3)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北京举行。并通过了新中国第一部宪法______________。
课前小热身
1、自学课文,勾划并填空
3、组内交流、展示
2、师生交流完成情况。
课堂进行时
1、分析探究——中共“八大”、“大跃进”
阅读课文22-27页、下列材料并结合图片,回答
材料一:“故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
——摘自中共八大二次会议
材料二:“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不怕做不到,就怕想不到”
材料三(如图):
(1)填一填:材料中浮夸的口号和图片上的内容出现在运动期间,这次运动是从
年开始的,它的具体表现有_______和_______。
(2)议一议:你怎样评价中共八大二次会议提出的经济建设路线?
(3)说一说
农村人民公社工作条例修正草案(人民公社六十条)
本草案对处理农村工作有很大帮助,特别是在涉及农村集体土地工作
农村人民公社工作条例修正草案
人民公社六十条
(一九六二年九月二十七日,中国共产党第八届中央委员会第十
次全体会议通过)
第一章 农村人民公社
在现阶段的性质、组织和规模
一 、农村人民公社是政社合一的组织,是我国社会主义社会在农村中的基层单位,又是我国社会主义政权在农村中的基层单位。
农村人民公社是适应生产发展的需要,在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的基础上联合组成的。它在一个很长的历史时期内,是社会主义的互助、互利的集体经济组织,实行各尽所能、按劳分配、多劳多得、不劳动者不得食的原则。
人民公社的集体所有制经济,同全民所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经济的两种形式。这两种形式的社会主义经济,互相支援,共同促进我国国民经济的繁荣。国家要尽可能地从各方面支援人民公社集体经济,发展农业生产,逐步进行农业技术改革,用几个五年计划的时间,在农业集体化的基础上,实现农业的机械化和电气化。
本草案对处理农村工作有很大帮助,特别是在涉及农村集体土地工作
二 、人民公社的基本核算单位是生产队。根据各地方不同的情况,人民公社的组织,可以是两级,即公社和生产队,也可以是三级,即公社、生产大队和生产队。
三 、人民公社的各级组织,都必须执行国家的
60年代调整后农村人民公社个人收入分配制度
第31卷 第1期Vol.31 No.1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JournalofSouthwestChinaNormalUniversity(HumanitiesandSocialSciencesEdition)2005年1月Jan.,2005
60年代调整后农村人民公社个人收入分配制度
梅德平
(华中师范大学经济学院,湖北武汉430079)
摘 要:个人收入分配制度是人民公社体制下重要的制度安排。本文从公社个人收入分配的构成和分
配依据,以及与收入分配密切相关的公社劳动管理制度和工分制几个方面,说明了人民公社体制调整后到改革前的个人收入分配的实况,由此从一个侧面证明了以大包干为特征的分配制度创新,并最终取代公社平均主义分配制度所具有的历史必然性。
关键词:农村;个人收入分配;实物分配;现金分配;工分制;大包干中图分类号:F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2677(2005)01-0099-05
对于人民公社体制下的个人收入分配制度问题常被人们提及,但鲜见系统的理论分析。从制度
结构与人的行为的相互关系来看,既定的制度安排决定和影响着人们的经济行为,只有良好的制度结构才会对经济行为产生正的激励效应,而通过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所能获得的相应
60年代调整后农村人民公社个人收入分配制度
第31卷 第1期Vol.31 No.1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JournalofSouthwestChinaNormalUniversity(HumanitiesandSocialSciencesEdition)2005年1月Jan.,2005
60年代调整后农村人民公社个人收入分配制度
梅德平
(华中师范大学经济学院,湖北武汉430079)
摘 要:个人收入分配制度是人民公社体制下重要的制度安排。本文从公社个人收入分配的构成和分
配依据,以及与收入分配密切相关的公社劳动管理制度和工分制几个方面,说明了人民公社体制调整后到改革前的个人收入分配的实况,由此从一个侧面证明了以大包干为特征的分配制度创新,并最终取代公社平均主义分配制度所具有的历史必然性。
关键词:农村;个人收入分配;实物分配;现金分配;工分制;大包干中图分类号:F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2677(2005)01-0099-05
对于人民公社体制下的个人收入分配制度问题常被人们提及,但鲜见系统的理论分析。从制度
结构与人的行为的相互关系来看,既定的制度安排决定和影响着人们的经济行为,只有良好的制度结构才会对经济行为产生正的激励效应,而通过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所能获得的相应
王明左倾错误是党在民主革命时期中的最严重左倾错误
王明左倾错误是党在民主革命时期中的最严重左倾错误。它不仅在政治、军事、组织、思想等方面造
成过重大损失,而且也从经济方面对根据地造成过严重危害。但过去对经济方面左倾错误的论述几近阔
如,故木文拟在这方面作点探讨和阐析。
在长达四年的王明左倾统治时期,各根据地都曾推行过一系列左倾经济政策。它对根据地 的经济建设和军民生活都造成过较大损失。又因经济条件是红军和根据地赖以存在的基础,故
其危害所及,还超出了经济问题本身,以致成为红军最后被迫退出根据地的原因之一。 在土地政策芳面,王明否定以毛泽东为代表制定的、被实践证明是正确的土地政策,推行了“地主不
分田,富农分坏田”的过左政策。执行中又愈搞愈左。对地主不仅不分田,而且不准买地、租地和开荒,
不准以任何方式与土地发生关系,或将他们驱逐出境,或实行肉体消灭政策。对富农不仅分坏田,而且经
富农力耕改造成好田后,又把好田没收重新分以坏田。还不断加重富农的劳役和粮款负担,甚至将其同地
主一样没收,使不少富农“家况比雇农差”,从而在经济上消灭富农。由于斗争扩大化,又将不少中农打
成富农甚至地主,使他们也遭到没收、“分坏田”甚至“不分田”的厄运。这使中农“人人伯上升为富农
小地主,拼命吃穿,不想扩大生产。”①
眼虫是动物还是植物?
篇一:动物学(上)-2015版
动物学(上)
第一章绪论
一.概念比较
1.Prokaryote[pr?u?k?ri?ut](原核生物)与Eukaryote[j?'k?r???t](真核生物);2.进化与分化;3.自养生物(autotroph)与异养生物(heterotroph);4.五界系统与七阶单元;5.双名法与三名法;6.亚种与变种;7.正模标本与副模标本;8.支序分类学与数量分类学;9.祖征与衍征
二. 名词解释
1.二岐分类法; 2.聚合酶链式反应(PRC); 3.mtDNA; 4.物种; 5.同物异名;6.标记跟踪;7.模式标本
三.填空题
1.在五界系统中,单细胞的原生动物属于____界。
2.双名法的第一部分是该物种的____,第二部分是该物种的___,最后加上定名人。
3.从五界系统中可看出多细胞分化成为植物界、_____和______
4.在五界系统中,_____处在单细胞向多细胞发展阶段。
5.自然分类系统主要依据动物形态或解剖的_____和_____对生物的各种类群进行命名与等级划分。
6._____既是形态分类学的困惑,也易误导数值分类学的结果。
7.自然分类学与数值分类学的的最大分歧在于是否给予性状_____。
8.进化分类学与支序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