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水施工技术间歇
“流水施工技术间歇”相关的资料有哪些?“流水施工技术间歇”相关的范文有哪些?怎么写?下面是小编为您精心整理的“流水施工技术间歇”相关范文大全或资料大全,欢迎大家分享。
流水施工技术(作业及答案)
3.1 流水施工的基本概念作业1:1.试述组织施工的三种方式的特点2.设某分部工程有A、B、C3个施工过程,流水节拍分别为2天,4天,3天,分为4个施工段。试绘出依次施工、平行施工、流水施工的施工进度计划表,并指出各自的工期。(要求:组织流水施工时,各施工班组连续施工)NM1243224332434243ABC
MNABC施工进度计划(天)246810121416182022①②③④①②③①②④③④
3.2 流水施工的基本参数【作业2】:某工程划分为A、B、C、D四个施工过程,分四个施工段组织流水施工,各施工过程的流水节拍tA=3天,tB=4天,tC=5天,tD=3天;施工过程B完成后需有2天技术和组织间歇时间.试求各施工过程之间的流水步距及该工程的工期。 解: KAB=3天KBC=6天KCD=11T=∑Ki,i+1+Z2+TN=(3+6+9)+2+12 =32天施工过程ABCDKAB施工进度计划(天)2468101214161820222426283032KBCZ2KBC+Z2KCD 3.3 流水施工组织的基本方式【作业3】无间歇时间和搭接时间某工程有Ⅰ、Ⅱ、Ⅲ三个施工过程,分六个施工段,各施工过程在各施工段上的流水节拍都为2天,试绘制
施工技术问答
《建筑施工技术》作业 第二次 专业 姓名 学号
第四章 钢筋混凝土工程
[内容小结]
钢筋工程是由模板工程、钢筋工程、和混凝土工程三部分组成。
1.模板工程:掌握模板的作用和分类;定型组合钢模板的组成及支撑系统;梁、板、柱、楼梯等支模方法、模板的配板设计、模板的拆除;了解模板的构造、安装质量要求,模板的设计和荷载要求。 2.钢筋工程:了解钢筋的验收及存放,掌握钢筋的冷加工原理和控制方法;钢筋的连接方法与技术规定;钢筋下料长度的计算和钢筋代换;钢筋安装技术要求。
3.钢筋混凝土工程:了解准备工作;掌握混凝土的配合比换算及各组成材料的称量;熟悉搅拌制度和运输要求;掌握混凝土浇筑的技术要求,振捣方法,熟悉混凝土质量通病的防治及安全技术要求。 一、名词解释 1.冷拉:
2.施工缝:
3.蒸汽养护:
4.量度差值:
5.冷拔:
6.钢筋的下料长度:
7.混凝土的自然养护:
8.进料容量:
一、填空题
1.钢筋混凝土工程是由 、 、 、等工种组成。 2.模板系统包括
防水施工技术
一、单选题
1.一般房屋建筑屋面防水层合理的使用年限为( B ) A. 5 B.10 C.15 D.20
2.地下工程防水混凝土墙体的水平施工缝应留在( D ) A.顶板与侧板的交接处 B. 底板与侧板的交接处
C.低于顶板底面不小于300mm的墙体上 D.高出底板底面不小于300mm的墙体上
3.地下工程铺贴高聚物改性沥青卷材应采用( D. )施工 A.冷粘法 B.自粘法 C.热风焊接法 D.热熔发
4.地下工程铺贴防水卷材时,两幅卷材短边与长边的搭接宽度均不应小于(D ) A.50mm B.70mm C.80mm D.100mm 5.铺贴地下工程防水卷材时,对厚度小于3mm的高聚物改性沥青卷材,严禁采用( B ) A.冷粘法 B.热熔法 C.满粘法 D.空铺法 6.防水混凝土结构中迎水免钢筋保护层最小厚度应为( C) A.40mm B.45mm C. 50mm B.55mm
7.聚合物水泥砂浆硬化后,应采用(
施工技术交底
防水工程技术交底
一、防水施工工艺 1、防水卷材施工
1)在基层清理干净后,20厚1:2.5水泥砂浆找平层,以增强卷材与基层的粘结力,2h后方可铺贴卷材。
2)卷材施工的一般要求, 卷材粘贴采取热熔粘结,除底板平面卷材采用条粘法(条粘法:每幅卷材两边各与基层粘贴150mm宽)外,(距底板保护墙内侧1m范围内要求满粘),其它部位都采用满粘法。
3)卷材铺贴分两步施工,首先铺贴止水带、后浇带、阴阳角, 800mm高保护墙以下部位等处附加层(包括底板卷材)。采用上防内贴法。卷材搭接宽度长边不小于 100mm、短边不小于150mm。相邻两幅卷材的接缝要错开300mm以上。卷材搭接缝应单独收边,做法是用喷枪烘烤外露边缘,再用专用抹子抹出平滑的45o斜角。
4)然后根据铺贴顺序、搭接宽度、卷材尺寸等弹好卷材铺贴线,再进行大面铺贴。大面积满粘以“滚铺法”为佳,先铺粘大面、后粘结搭接缝,这种方法可以保证卷材铺贴质量,用于卷材与基层及卷材搭接缝一次熔铺。待底板卷材(包括800mm高保护墙处卷材)施工完毕,然后抹20mm厚1;2.5水泥砂浆保护层。同样在800mm高保护墙处卷材上也抹20mm厚1:2水泥砂浆保护层。
5)拆除底板侧面800mm高保护墙上最
施工技术总结
江底河特大桥拱箱预制吊装 施工技术总结
施 工 技 术 总 结
----江底河特大桥拱箱预制、吊装
一、 工程概况
江底河特大桥位于南永公路四合同段内,主跨采用单孔150米跨钢筋混凝土箱型板拱,拱圈设计为等截面悬链线无铰拱,矢跨比(净矢高与净跨径)之比为1 / 6,拱轴系数m=1.543。主拱圈纵向由五段、横向为六箱组成。拱箱高度2.05米、宽1.46米,全桥共30段,其中以边箱Ⅱ段为最重,重量为79吨,最长为33.094m。 二、 拱箱预制 1、 施工程序
预制腹板、横隔板 平整场地,修建拱箱预制台座 绑扎底板钢筋 组装腹板、横隔板 绑扎端头钢筋、定位端头预埋钢板 立模(底板、组装接头、端头) 灌注混凝土(底板、组装接头、端头)、养护 立模(顶板) 绑扎顶板钢筋 灌注混凝土(顶板)、养护 移梁至存梁场 2、 预制腹板、横隔板
腹板和横隔板预制施工,是拼装箱梁的最先期工作,直接影响到箱梁的施工进度。
预制腹板有两种,A型299×185×6cm共50
施工技术总结
江底河特大桥拱箱预制吊装 施工技术总结
施 工 技 术 总 结
----江底河特大桥拱箱预制、吊装
一、 工程概况
江底河特大桥位于南永公路四合同段内,主跨采用单孔150米跨钢筋混凝土箱型板拱,拱圈设计为等截面悬链线无铰拱,矢跨比(净矢高与净跨径)之比为1 / 6,拱轴系数m=1.543。主拱圈纵向由五段、横向为六箱组成。拱箱高度2.05米、宽1.46米,全桥共30段,其中以边箱Ⅱ段为最重,重量为79吨,最长为33.094m。 二、 拱箱预制 1、 施工程序
预制腹板、横隔板 平整场地,修建拱箱预制台座 绑扎底板钢筋 组装腹板、横隔板 绑扎端头钢筋、定位端头预埋钢板 立模(底板、组装接头、端头) 灌注混凝土(底板、组装接头、端头)、养护 立模(顶板) 绑扎顶板钢筋 灌注混凝土(顶板)、养护 移梁至存梁场 2、 预制腹板、横隔板
腹板和横隔板预制施工,是拼装箱梁的最先期工作,直接影响到箱梁的施工进度。
预制腹板有两种,A型299×185×6cm共50
施工技术题库
施工技术题库
一. 是非题:(共10分,每小题1分,判别对错,将答案填进下表)
(一) 土方工程
3. 流砂现象产生是由于动水压力大于土的浮重度,细土颗粒随渗流水涌入基
坑,发生流砂现象。地下水位以下的粘性土颗粒较细,是易发生 流砂的土质 。Y
1.对于回填土,设计要求的压实系数越大,施工要求也越高。 Y
2.填土施工影响密实度的主要因素是压实功、土的含水量和每层铺土厚度。
N(分层填土压实和回填土含水量以及夯实的方法都会产生影响。)
3.基坑边坡系数越大,边坡越不易坍塌。Y
4.基坑开挖时,为了保证边坡稳定,土体强度越高,要求边坡系数m越大。N
5.轻型井点管抽取地下水的原理是利用井点管内真空度,吸上地下水。Y
6.基坑开挖时,为了保证边坡稳定,土体强度越低,要求边坡系数m越小。N
7.土的干燥时的含水量称为最佳含水量。N(在最佳含水量瞎,土体压实能
获得最大的密实度,而且所需要的夯击能最小。)
9.土的工程分类是按开挖难易程度来分的,松土为八类土,易开挖。N(八
类土是“特坚石”,松土是一类土。)
10.土方工程中为了减轻繁重的体力劳动,提高生产效率加快工程进度,应
尽可能采用先进的施工工艺和施工
机房施工技术方案
机房建设工程技术要求
技 术 设 计 方 案 介 绍
1
目 录
第一章 机房装修 .......................................................................... 5 一、机房装修概述 .......................................................................... 5
1、系统概述............................................................................ 5 1.1相关规范或标准 ................................................................ 5 二、顶层工程要求 .......................................................................... 6 1、净空设计 ...........................................................
建筑施工技术大纲
28895 建筑施工技术大纲
一、课程性质及其设置目的与要求
(一)课程性质和特点
《建筑施工技术》是工程管理专业学生的一门必修的专业课。
本课程的研究对象是建筑工程施工技术一般规律,各工种工程的工艺原理和工艺过程,新技术和新工艺的发展等。本课程的目的是使学生掌握建筑工程施工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使学生具有独立分析和解决建筑工程施工技术问题的初步能力,为学生进一步学习有关工程建设知识,进行科学研究及毕业后从事工程实践打下良好基础。
(二)本课程的基本要求
本课程具有教学内容面广、实践性强的特点。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达到下述基本要求: 1.掌握建筑工程各主要工种工程的施工工艺、工艺原理和施工中的关键环节,掌握拟定施工方案的基本方法,并能对各种施工方案的技术可能性和经济上的合理性进行初步分析。
2.了解我国的基本建设方针、政策,以及各项具体的技术经济政策,对现行施工规范、规程和质量标准有所了解。
(三)本课程与相关课程的联系
建筑施工技术是工程管理专业的一门综合性较强的课程,牵涉的知识面比较多,其前修课程包括建筑识图、建筑构造、建筑测量、建筑机械、土木工程材料、土力学与地基基础、钢筋混凝土结构等,这些课程可以帮助我们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