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研究十五讲pdf
“汉语研究十五讲pdf”相关的资料有哪些?“汉语研究十五讲pdf”相关的范文有哪些?怎么写?下面是小编为您精心整理的“汉语研究十五讲pdf”相关范文大全或资料大全,欢迎大家分享。
汉语与汉语研究十五讲笔记
第三讲:结构理论与结构层次分析 1、 句法结构的层次性
2、 替换:在一个语言组合里一个语言项目替代另一个语言项目的过程。 是语言研究中必须使用的基本方法。
等量替换:替换不改变结构的长度。 看书→看报、看戏
超量替换:看电影→看中国电影
不等量替换:替换一定改变结构的长度。
差量替换:喜欢看电影→喜欢看
3、 扩展:一个句法结构由简单变为复杂。
A扩展式在长度上超过模型
条件 B扩展式与模型能有替换关系,即能在相同语境出现。
C模型中被替代的语言项目,到扩展式里,在那个用来替代的语言项目中居核心地位。
*他爱干净→他爱干净的孩子 (扩展通过替换实现,但替换不一定都造成扩展)
A更迭性扩展 老师的衣服→我的老师的衣服 做作业→做完作业 他去→他去北京(定补宾) XZ → XYZ
类型 B组合性扩展 去→我去 批判→批判康德学说 吃饱→吃饱肚子 XO → XY
C插入性扩展 看完→看得完/看不完 AB
汉语和汉语研究十五讲之第四讲变换分析
汉语和汉语研究十五讲
变换分析
汉语和汉语研究十五讲
层次分析的局限 层次分析不能揭示句法结构内部实词与实 词之间的语义结构关系。例如: a.台上摆着鲜花。
b.台上演着京剧。
汉语和汉语研究十五讲
变换分析的产生 那么,a和b的差异是怎么造成的呢? 答:是由句法结构内部实词与实词之间不 同的语义关系不同造成的。 a中“戏台上”指明“鲜花”存在的处所。 b中“戏台上”指明“京剧”进行的场所。 变换分析可以揭示句法结构中的语义关系 差异。
汉语和汉语研究十五讲
运用:台上 摆 着 鲜花。 鲜花 摆 在 台上。 A式:NPL + VP + 着 + NP => C式:NP + VP + 在 + NPL 台上 演 着 京剧。 台上 正在 演 京剧。 B式:NPL + VP + 着 + NP => D式:NPL + 正在 + VP + NP
变换矩阵!
汉语和汉语研究十五讲
变换矩阵1台上 摆 着 鲜花。 鲜花 摆 在 台上。 A式:NPL + VP + 着 + NP => C式:NP + VP + 在 + NPL 台上坐着主席团。 => 主席团 坐 在 台上。 门口站着一个人。 => 一个人 站 在 门口。 前排坐着来宾。 => 来
我写《美学十五讲》
我写《美学十五讲》
摘 要:《美学十五讲》作为本科生教材,在撰写过程中注意到三点:倡导感性魅力,坚持有深度的通俗,要有一定的文采。
关键词:美学;感性魅力;有深度的通俗 拙作《美学十五讲》是为高校中文和艺术专业本科生撰写的教材,它于2003年出版,迄今印刷15次。它的繁体字本由台湾五南出版社于2007年出版。2008年我访问纽约时,纽约一家书店的老板告诉我,他们书店销售过繁体字本的《美学十五讲》,该书很快告罄。应纽约部分读者购书的要求,我回国后给这些读者寄去了40多本简体字本的《美学十五讲》。在撰写这本教材时,我注意到三点:倡导感性魅力,坚持有深度的通俗,要有一定的文采。
一、倡导感性魅力
“美学”在希腊语中的原义是“感性学”。现在学习美学的学生,将来只有极少数的人会从事专门的美学研究。因此,美学课程的根本目的不在于灌输枯燥的概念和抽象的理论,而在于培养学生对各种审美现象的具体感悟能力,在物质化、功利化和工具化的趋势中,引导学生进入诗意化、审美化的人生境界。美学课程应该是一种情感教育,它应该充满魅力。而要使美学课程具有魅力,美学教材本身首先要有感性魅力。
为了使《美学十五讲》具有感性魅力,我努力追求学术性和趣味性的统一。我在读研究生时,导
第十五讲 综合题选讲
第十五讲 综合题选讲
小学数学竞赛综合题,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逻辑关系较复杂的问题; 2. 数与形相结合的问题; 3. 较复杂的应用题; 4. 较灵活的组合、搭配问题; 5. 与“最多”、“最少”有关的问题。
解答小学数学竞赛的综合题,首先要能熟练、正确解答有关的基本题,同时要认真读题,准确理解题意,在分析题目条件下,设计解题程序上下功夫。
例1:一个正方体的八个顶点处分别标上1、2、3、4、5、6、7、8,再把各棱两端上所标的二数之和写在这条棱的中点,问:在棱的中点最少能标出几种数值?
分析 对于1、2、3、4、5、6、7、8这些数中两两之和,有下列情形:
有4种形成9的和:1+8=2+7=3+6=4+5; 有3种形成8的和:1+7=2+6=3+5; 有3种形成10的和:2+8=3+7=4+6;
有3种形成7的和:1+6=2+5=3+4; 有3种形成11的和:3+8=4+7=5+6; 有2种形成6的和:1+5=2+4; 有2种形成5的和:1+4=2+3; 有2种形成12的和:4+8=5+7; 有2种形成13的和:5+8=6+7。
此外还有1+2=3,1+3=4,6+8=14,7+8=15各一种。 首先指出棱的中点处不可能仅出现
清史十五讲 - 读后感
读《清史十五讲》有感
《清史十五讲》主要分三条线索展开:一是清朝政权的演变,涉及经济,政治,学术文化的发展状况;二是对清代统治者的历史评价,涉及多尔衮,康熙,雍正,乾隆,慈禧,袁世凯;三是清朝在社会历史中的发展,涉及下层民众的反抗,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
我首先来谈谈清朝政权的演变。政治上,在雍正七年,为了军事需要,设立军机房,主要职责是奉旨缮写,已处理紧急事务。在雍正十年改称“办理军机处”。政府主要政令有军机处发出绕过内阁,内阁职务完全被军机处夺取。实际上,这样做一是为了行政效率提高,主要目的还是为了将权力集中在满人手上以巩固满足政权,说白了就是为了加强君权,因为无论是内阁还是军机处,都是奉旨办事,相当于皇上的秘书。文化上,大兴文字狱,所谓文字狱,是封建社会统治者迫害知识分子的一种冤狱,文字狱历朝皆有,但以清朝最多,就连下层知识分子、老百姓都受到了牵连,其中以乾隆朝为盛。文字狱其实是统治者为了加强思想专制,说白了就是一种“愚民”政策,很多具有历史价值的书籍被销毁,人们的思想被封闭,成为真正的“奴才”。
再来谈谈清朝的统治者,最值得说的也就那么几个人,多尔衮一直就被皇太极控制在手中,为其出生入死,可谓忠勇有嘉,在皇太极死后,虽大权在握
第十五讲热学基础
第十五讲 热学基础
一.
分子动理论:分子动理论的基本的观点;理想气体的压强与温度
1.无论是振动还是迁移,都具备两个特点:a、偶然无序(杂乱无章)和统计有序(分子数比率和速率对应一定的规律——如麦克斯韦速率分布函数,如图6-2所示);b、剧烈程度和温度相关。
气体分子的三种速率。最可几速率vP :f(v) = ?N(其中ΔN表 示v
N到v +Δv内分子数,N表示分子总数)极大时的速率,vP =速率v:所有分子速率的算术平均值,v =子平均动能密切相关的一个速率,
v22RT?=
2kTm ;平均:与分
8RT??=
8kT?m;方均根速率
v2=
3RT?=
RNA3kTm〔其中R为普适气体恒量,R
= 8.31J/(mol.K)。k为玻耳兹曼常量,k = 2
p? = 1.38×10-23J/K
观
意
义
:
.压强的微
211nEk,式中n是分子数密度,Ek=mv2?mv2,即分子的平均动能 3223.温度的微观意义:
克拉珀龙方程:pV??RT,引入玻耳兹曼常数k=代入p?23nEK,得:EK=kT32RNN.又因为:?=,n?得到:p?nkTNANAV
上式表明,宏观量的温度只与气体分子的平均平动动能有关,它与热力学温度成正比,所以温度成为表征
中山大学汉语国际教育硕士参考书-专业目录-分数线-考研笔记六十五pdf
2016年考研,中山大学考研,中山大学考研参考书,中山大学考研真题解析,育明教育广州分校,5年来辅导帮助众多学子考上,中山大学,中山大学考研经验分享,中山大学考研专业课笔记,中山大学考录比,中山大学复试线
中山大学汉语国际教育硕士参考书-专业目录-分数线-考研笔记六十五
(二)惯用语与成语的比较
成语
构成形式、音节数
结构定型方面
可以适当
构比惯用语更稳固。
表义方面
喻用法
有的是语素义的比喻用法、借代用法……
字面意义
有的成语具有意义的双层性,
有的成语没有意义的双层性,
使用特色书面语性质强,口语性质强和实际意义不一样都具有意义的双层性,整体义的形成:有的是语素义的直接组合,改变前后语序整体义多为语素义的比一般是四个音节不能拆开,不能改变语序。成语的结惯用语多数是三个音节可以适当插入其他成分,2015年五阶段考研复习规划
把考研作为一种娱乐,而不是被娱乐。过程完美了,一切水到渠成,结果自然不错。
----------育明教育寄语
第一阶段:预热(3月1日至7月1日)
预热原因:
育明教育老师认为考研复习比较理想的时间长度是6-9个月,因此从3月开始比较科学。如果复习的时间太长,容易导致后劲不足。正所谓“强弩之末势不能穿鲁缟”。这是无数学子的血泪教训。
重点任务:
2016
古代汉语通论十五《诗经》韵例分析
重点:诗经有些要会默写和分析韵律,要会背韵部&声母和重要结论:韵例(押什么韵),
押韵格式(韵数,押韵位置,换韵or一韵到底),分为几章。默写一首诗经,再分析它的韵例ps要背王力的三十韵部,默写的诗经范围(卷耳,桃夭,芣苢,静女,相鼠,木瓜,风 上古三十韻部列表 序号 第一类 第二类 第三类 第四类 第五类 第六类 第七类 第八类 第九类 第十类 第十一类 阴声韵 之 幽 u 宵 ? 侯 o 鱼 a 支 e 脂 ei 微 I 歌 ai 入声韵 职 k 觉 uk 药 ?k 屋 ok 铎 ak 锡 ek 以上收g[k]尾,舌根,清塞音 质 et 物 t 月 at 以上收d[t],舌尖中,清塞音 缉 ep 叶 ap 以上收b[p],双唇,清塞音 阳声韵 蒸 东 o 阳 a 耕 e 以上收ng[],舌根,浊鼻音 真 en 文 n 元 an 侵 em 谈 am 以上收m[m],双唇,浊鼻音 冬 u 以上收n[n],舌尖中,浊鼻音 上古32生母 清 浊 七 音 牙 音 见 端(知) 舌 音 章(照三) 昌(穿三) 船(床三) 唇 音 帮(非) 精 齿 音
第二讲 - - 现代汉语语法研究层次分析法
第二讲 层次分析法
2.1 句子成分分析及其局限
句子成分分析法又叫中心词分析发。要点大致如下:
(一)以单句为分析对象。
(二)句子有六大成分——主语、述语(谓语)(主要成分);宾语、补足语(黎锦熙,如“他成了班长”“他..们请我做报告”)(连带成分);形容词性附加语(今天...的定语)、副词性附加语(状语和补语)(附加成分)。 (三)句子成分原则上只能是词。
(四)分析手续:先找出全句主要成分主语和述语,再决定述语后有无连带成分宾语或补语,最后指出句中所有的附加成分。
句子成分分析发的优点:可以让人一下子把握住句子的脉络。在分析长句时,更能显示其优越性: (1)我国首升空的“神州-3号”模拟载人飞船经过264个小时在太空运行之后按照原先预定的时间安
全、准确地返回原先计算好的我国西北某地区的地面。
句子成分分析法的局限性:
第一:离了枝叶,主干不成立或站不住,或不是原句子的意思。
(2)他贪图安逸。
(3)于福的老婆是小晴的娘。 .
第二:离了枝叶,主干虽能成立,但意思发生了变化。
(4)我们都不懂。(我们懂)
(5)祥林嫂死了当家人。(祥林嫂死了) (6)不合格的党员清除了。(党员清除了) 第三:不能有效分化歧义。
(7)照片放大了一点。
第二讲 - - 现代汉语语法研究层次分析法
第二讲 层次分析法
2.1 句子成分分析及其局限
句子成分分析法又叫中心词分析发。要点大致如下:
(一)以单句为分析对象。
(二)句子有六大成分——主语、述语(谓语)(主要成分);宾语、补足语(黎锦熙,如“他成了班长”“他..们请我做报告”)(连带成分);形容词性附加语(今天...的定语)、副词性附加语(状语和补语)(附加成分)。 (三)句子成分原则上只能是词。
(四)分析手续:先找出全句主要成分主语和述语,再决定述语后有无连带成分宾语或补语,最后指出句中所有的附加成分。
句子成分分析发的优点:可以让人一下子把握住句子的脉络。在分析长句时,更能显示其优越性: (1)我国首升空的“神州-3号”模拟载人飞船经过264个小时在太空运行之后按照原先预定的时间安
全、准确地返回原先计算好的我国西北某地区的地面。
句子成分分析法的局限性:
第一:离了枝叶,主干不成立或站不住,或不是原句子的意思。
(2)他贪图安逸。
(3)于福的老婆是小晴的娘。 .
第二:离了枝叶,主干虽能成立,但意思发生了变化。
(4)我们都不懂。(我们懂)
(5)祥林嫂死了当家人。(祥林嫂死了) (6)不合格的党员清除了。(党员清除了) 第三:不能有效分化歧义。
(7)照片放大了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