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的形成和传播知识点
“波的形成和传播知识点”相关的资料有哪些?“波的形成和传播知识点”相关的范文有哪些?怎么写?下面是小编为您精心整理的“波的形成和传播知识点”相关范文大全或资料大全,欢迎大家分享。
波的形成与传播教案
教学 波的形成与传播教案
张开佳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知道波的产生的两个条件:振源与介质 2、认识到波传播的过程中介质中各质点不随波迁移 3、知道波在传播运动形式的同时也传递了能量、信息 4、能够区分横波与纵波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图片、播放录像让学生观察生活中的波动现象,通过思考讨论,能够提出所要研究问题,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思考能力
2、通过游戏的体验、实验的观察,体会从现象中探究物理知识的过程,获得成功的体验 3、通过观察实验与多媒体课件比较横波与纵波的异同,学习观察辨析、归纳总结的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人浪的形成”游戏,使学生亲身体验物理过程,激发学习物理的兴趣,并增强相互间的协作意识。
2、通过观看视频“地震波”,增强运用物理知识理解生活现象的能力。 教学重点
掌握波的形成过程和产生条件 教学难点
理解质点振动和波传播的关系 学情分析 (一)知识层面
本节课所涉及的波的内容与实际生活联系紧密,学生已经能够在生活现象中表面上认识波动现象,但是在理论上对波动的形成条件、传播特点还不了解。 (二)能力层面
高二的学生通过初中、高中一年多的物理学习,已经具备了一定的从现象中观察分析能力与实验能
光的传播_知识点_例题详解
1.在灯光与墙之间用手作动作,在墙上出现动作的手影的像,它的形成说明______.2.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______米/秒.光在水中的速度________光在空气中的速度(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第十五章 光的传播
目的要求:掌握光的反射定律、折射定律,掌握发生全反射现象的充要条件。熟悉平面镜、棱镜、平行玻璃砖等光学器件对光路的控制特征。了解光的色散现象。掌握画反射光路与折射光路的方法
重点难点:
教 具:
过程及内容:
第
1 课 光的直线传播 光的反射
一、光源
1.定义:能够自行发光的物体.
2.特点:光源具有能量且能将其它形式的能量转化为光能,光在介质中传播就是能量的传播.
二、光的直线传播
1.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各种频率的光在真空中传播速度:C=3×108m/s;各种频率的光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均小于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即 v<C。
说明:①直线传播的前提条件是在同一种介质,而且是均匀介质。否则,可能发生偏折。如.....
从空气进入水中(不是同一种介质);“海市蜃楼”现象(介质不均匀)。
②同一种频率的光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是不同的。不同频率的光在同一种介质中传播速度一般也不同。在同一种介质中
铸件形成理论重要知识点
铸件形成理论重要知识点
第一章 液态金属的结构和性质
1.金属的加热膨胀:
原子间距离将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加,即产生热膨胀。由于能量起伏,一些原子则可能越过势垒跑到原子之间的间隙中或金属表面,原子离开点阵后,留下了自由点阵——空穴。原子间距增大,空穴的产生是物体膨胀的原因之一。 2.金属的熔化:
把金属加热到熔点附近时,离位原子数大为增加。在外力的作用下,这些原子作定向运动,造成晶粒间的相对流动,称为晶界粘滞流动。晶粒内部,也有相当数量的原子频频跳跃、离位,空穴数大为增加。接近熔点时,晶界上的原子则可能脱离原晶粒表面,向邻近晶粒跳跃,晶粒逐渐失去固定形状。
3.理想金属的液态结构特点
金属熔化后,以及在熔点以上不高的温度范围内,液体状态的结构有以下特点: 1、原子排列在较小距离内仍具有一定规律性,且其平均原子间距增加不大。 2、金属液体由许多原子集团所组成,在原子集团内保持固体的排列特征,而在原子集团之间的结合处则受到很大破坏(近程有序排列)。
3、原子集团存在能量起伏和结构起伏。4、原子集团间距较大,比较松散,犹如存在空穴。5、原子集团的平均尺寸、游动速度都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则原子集团的平均尺寸越小,游动速度越快。
概括起来:接近熔
中国新闻传播史知识点总结
中国新闻传播史知识点总结
邸报:又称进奏院状,是指在政府中枢部门统一管理下统一发布的正式官报,在宋代时被称为邸报。是实行高度中央集权制度下的封建社会产物,是维护和巩固封建统治阶级的工具,内容受到当局的严格限制,主要涉及皇帝诏书,皇帝起居,官员任免,臣僚奏章,战报赏罚等,读者主要是一般士大夫和知识分子。
察世俗每月统计传
第一家近代境外中文报刊,1815年由英国人马礼逊创办于南洋马六甲,主编米怜,梁发,采取中文书式,主要传于东南亚华人聚居地区。
内容上以传教为宗旨,其次是宣传伦理道德,再次是介绍科学知识。以阐发基督教义为主,以灌输知识,砥砺道德为辅。后期增辟专栏,介绍各国概况,开始涉及时政。设有新闻专栏,刊出了中文近代报刊的第一条消息《月食》。 尊重读者心理,引用孔孟语录等形式以适应中国读者,大量引用中国儒家语录以增加亲近感和说服力,常用对话讲故事等方式以求生动易懂,写作文体丰富多彩,长篇文章采用连载以求短小。
东西洋考每月统计传
第一家境内近代中文报刊,1833年在广东由传教士郭士立创办。 内容上,宗旨是宣传西方文化征服中国人骄傲自大的思想,传播西方友谊消除中国人敌视外人心理,内容以传教,道德,科学为主,增加了时事政治性内容。
首次刊登
中国新闻传播史知识点总结
中国新闻传播史知识点总结
邸报:又称进奏院状,是指在政府中枢部门统一管理下统一发布的正式官报,在宋代时被称为邸报。是实行高度中央集权制度下的封建社会产物,是维护和巩固封建统治阶级的工具,内容受到当局的严格限制,主要涉及皇帝诏书,皇帝起居,官员任免,臣僚奏章,战报赏罚等,读者主要是一般士大夫和知识分子。
察世俗每月统计传
第一家近代境外中文报刊,1815年由英国人马礼逊创办于南洋马六甲,主编米怜,梁发,采取中文书式,主要传于东南亚华人聚居地区。
内容上以传教为宗旨,其次是宣传伦理道德,再次是介绍科学知识。以阐发基督教义为主,以灌输知识,砥砺道德为辅。后期增辟专栏,介绍各国概况,开始涉及时政。设有新闻专栏,刊出了中文近代报刊的第一条消息《月食》。 尊重读者心理,引用孔孟语录等形式以适应中国读者,大量引用中国儒家语录以增加亲近感和说服力,常用对话讲故事等方式以求生动易懂,写作文体丰富多彩,长篇文章采用连载以求短小。
东西洋考每月统计传
第一家境内近代中文报刊,1833年在广东由传教士郭士立创办。 内容上,宗旨是宣传西方文化征服中国人骄傲自大的思想,传播西方友谊消除中国人敌视外人心理,内容以传教,道德,科学为主,增加了时事政治性内容。
首次刊
传播学概论知识点复习
传播学概论
第一章
(一) 传播学为何在20世纪初的美国兴起?
1、媒介背景:
(1)政治:①在美国,传媒一直在政治生活中至关重要。美国的政治家重视利用
传播媒介宣传自己的政治主张、树立形象、争取支持。
②在战争时期,媒介对群众的发动、对士气的鼓舞的紧迫性与重要性变得十分突出。
(2)经济:①媒介以其传播的大量经济信息特别是广告,构成社会化大生产过程
中一个不可缺少的环节。美国的广告业在世界上首屈一指,其中的大多数业务由媒介承担。
②为各种企业服务的媒介本身也成为一种企业,为媒介资本家创造出
丰厚的利润。市场经济离不开媒介的协作,媒介也离不开市场经济的滋养。
(3)社会:美国的大众传播与社会生活的关系日益密切。
①一方面,大量实用信息快速传播,极大方便了人们的工作和生活;各种娱乐信息丰富了人们的生活。人们可以从更多的渠道获取信息,促进社会繁荣。
②另一方面,媒介内容中的暴力、色情等严重影响着受众,特别是少年儿童,这就形成了一种强大的舆论压力,迫使学界给出正确认识和解决问题的方案。
2、背景:
(1)美国相对和平的社会环境、相对自由得学术氛围以及雄厚的物质与技术力量的
作用下,逐渐成为当时世界上最适宜开展科学研
传播学概论知识点复习
传播学概论
第一章
(一) 传播学为何在20世纪初的美国兴起?
1、媒介背景:
(1)政治:①在美国,传媒一直在政治生活中至关重要。美国的政治家重视利用
传播媒介宣传自己的政治主张、树立形象、争取支持。
②在战争时期,媒介对群众的发动、对士气的鼓舞的紧迫性与重要性变得十分突出。
(2)经济:①媒介以其传播的大量经济信息特别是广告,构成社会化大生产过程
中一个不可缺少的环节。美国的广告业在世界上首屈一指,其中的大多数业务由媒介承担。
②为各种企业服务的媒介本身也成为一种企业,为媒介资本家创造出
丰厚的利润。市场经济离不开媒介的协作,媒介也离不开市场经济的滋养。
(3)社会:美国的大众传播与社会生活的关系日益密切。
①一方面,大量实用信息快速传播,极大方便了人们的工作和生活;各种娱乐信息丰富了人们的生活。人们可以从更多的渠道获取信息,促进社会繁荣。
②另一方面,媒介内容中的暴力、色情等严重影响着受众,特别是少年儿童,这就形成了一种强大的舆论压力,迫使学界给出正确认识和解决问题的方案。
2、背景:
(1)美国相对和平的社会环境、相对自由得学术氛围以及雄厚的物质与技术力量的
作用下,逐渐成为当时世界上最适宜开展科学研
机械振动和机械波知识点复习及总结
机械振动和机械波知识点复习
一 机械振动知识要点
1. 机械振动:物体(质点)在平衡位置附近所作的往复运动叫机械振动,简称振动
条件:a、物体离开平衡位置后要受到回复力作用。b、阻力足够小。 回复力:效果力——在振动方向上的合力 平衡位置:物体静止时,受(合)力为零的位置: 运动过程中,回复力为零的位置(非平衡状态) 描述振动的物理量
位移x(m)——均以平衡位置为起点指向末位置
振幅A(m)——振动物体离开平衡位置的最大距离(描述振动强弱) 周期T(s)——完成一次全振动所用时间叫做周期(描述振动快慢) 全振动——物体先后两次运动状态(位移和速度)完全相同所经历的过程
频率f(Hz)——1s钟内完成全振动的次数叫做频率(描述振动快慢) 2. 简谐运动
概念:回复力与位移大小成正比且方向相反的振动 受力特征:F kx 运动性质为变加速运动 从力和能量的角度分析x、F、a、v、EK、EP 特点:运动过程中存在对称性
平衡位置处:速度最大、动能最大;位移最小、回复力最小、加速度最小 最大位移处:速度最小、动能最小;位移最大、回复力最大、加速度最大
v、EK同步变化;x、F、a、EP同步变化,同一位置只有v
第三章 - 农业地域的形成和发展知识点总结 - 图文
第三章 农业地域的形成和发展
思 维 导 图
特点:地域性、季节性、周期性 影响:有利影响与不利影响 亚洲季风区 农业生产 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 主要区位因素 合理选择农业区位 区位因素的变化 农业地域的形成 是因地制宜发展农业、合理利用土地的结果 农业的区位选择 季风区水田农业 分布地区 区位优势 主要特点及发展措施 以植为的业域型 种业主农地类分布地区 商品谷物经营方式 农业 基本特征 区位优势 美国的商品谷物农业 区位优势及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 概念 分布地区 澳大利亚混合农业 发展措施 大牧场放分布地区 基本特征 潘帕斯草原大牧场放牧业 混合农业 以牧为的业域型 畜业主农地类牧业 分布地区 乳畜业 区位要求 基本特征 西欧乳畜业 区位优势与农业生产优势 影响因素:饲料供应与市场 第一节 农业的区位选择
一、农业生产概述 1、农业生产的概念
是指人类利用土地的自然生产力,栽培植物或饲养动物,以获得所需的产品。 2、农业生产的特点
(1)地域性:农业生产在空间分布上具有明显的地区差异,不同的区域,农业生产的结构、品
种和数量都不相同
(2)季节性和周期性:农业生产的一切活动都要按季节顺序进行,并有一定变化周期 3、农业生产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新闻传播史知识点及参考答案
新闻传播史复习重点及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 (答题以2-3行为宜)
1、察世俗每日统计传
1815年马礼逊委托传教士米怜(William Milne,1785-1822)创办并主编在中国人聚集的马来半岛的马六甲市出版了第一家中文的报刊(这时报与报刊无法区分,故采用含糊的“报刊”概念)《察世俗每月统纪传》,英国传教士麦都思参与撰稿和编务,中国教徒、刻工梁发是米怜的主要助手。该刊存在了7年,出版70多期,总页数574页,发表大小文章244篇。1821年该刊因米怜重病而停刊。
2、《苏报》案
《苏报》原以日侨名义创办的报纸,1896年6月26日创刊于上海,创办人胡璋,托名由日商经办而向上海日本领事馆注册。1903年,聘请爱国学社章士钊为主笔,章太炎、蔡元培为撰稿人发表一系列维新文章,引起清廷仇视,清政府与上海公共租界工部局勾结,与6月30日逮捕章太炎等五人。7月1日,避居虹口的邹容,闻章被捕,毅然投案,7月7日,《苏报》馆被查封,陈范流亡日本。这一镇压革命报纸的案件,被称为“苏报案”。
3、《东亚日报》和《朝鲜日报》
《东亚日报》,1920年4月1日由金性洙、朴泳孝、金宏祚、高厦柱等77人主办,提出 “支持民主,提倡文化”的宗旨。现为韩国三大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