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的成立与巩固论文
“新中国的成立与巩固论文”相关的资料有哪些?“新中国的成立与巩固论文”相关的范文有哪些?怎么写?下面是小编为您精心整理的“新中国的成立与巩固论文”相关范文大全或资料大全,欢迎大家分享。
新中国成立前 - 图文
党的创立时期(1921—1923年)
中共一大确定当时的主要任务:确定党成立后的中心任务是组织工会和教育工人,
领导工人运动,一大《关于当前实际工作的决议》
当时的共产党规模与情况:中共一大时李达、李汉俊、张国焘、刘仁静、毛泽东
等14人代表全国50多名党员受陈独秀参加中共一大。当时党的早期组织分布在全球多个地区。
当时中国处在的时期:
当时的中国的政治及经济情况:1.政治:现代中国的政治已完全堕落,不正之
风横行甚至要甚于清末,学问艺术方面更是停滞不前。然而中国的国民从来是不走极端的,只要这个特性存在中国就不会被赤化。诚然,有一些学生欢迎并接受农工主义。《文史茶座》,向继东,2013.3
2.经济:
当时的反腐政策:中国共产党的反腐倡廉思想萌发于建党初期。19 21年7月,党的一大提出实行纪律约束和党内监督,“工人、农民、士兵和学生的地方组织中党员人数多时,可派他们到其他地区去工作,但是一定要受地方执行委员会的严格监督。”“地方委员会的财务、活动和政策,应受中央执行委员会的监督。”这表明党从建立之日起,就为实现清正廉洁、取信于民打下基础
第一次大革命时期(1923—1927年)
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即北伐战争,又称“第一次大革命”。是1924年至192
新中国成立后的翻译史
新中国成立后的翻译历史 姓名: 学号: 班级:
摘要:悠悠华夏上下五千年的文明史,同时也是一部翻译的历史。中国的翻译
事业源远流长,有着悠久而灿烂的历史和传统,早在史前三皇五帝时代就存在翻译活动。在这一岁月的长河中,中华大地上曾出现过多次翻译高潮,每次翻译高潮的出现都带着自身显著的特点。翻译在我国自古以来就是一种“事业”,翻译不是受经济利益驱动或经济发展的产物,而是与政治、宗教等意识形态有关。历史上翻译高潮迭起,翻译家难以计数,翻译理论博大精深。了解历史不仅有助于我们继承我们的先人的优秀文化遗产,而且也有助于我们今天更加深入认识和发展我们的翻译事业。在这里,我们主要了解。本文试图对新中国成立后的翻译事业的特点和翻译成果进行探究和梳理,以期望让大家更好地了解这段特定时期的翻译发展史。
关键词:新中国,翻译,历史,翻译学家,成就。
中国翻译史概述
翻译作为人类社会普遍存在的一种语言活动与交流手段,有着悠久的历史。我们甚至可以说,在整个人类历史上,翻译几乎和语言本身一样古老。④“如果把手势语、图形文字之类的也算作语言,把符号翻译也算作翻译的话。那么,显然翻译的历史也就与语言的历史同时开始”①。虽然古代原始社会的口译或笔译无文献可查,但我们可以设想
新中国成立70年的辉煌历程
新中国成立70年的辉煌历程
内容摘要:新中国成立70年来,巨大的时代变迁,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经历了从成立之初的落后贫穷到现在新时代到来的沧桑巨变。70年在历史长河中很短,但这70年巨变的历史意义对中华民族重大非凡。70年的辉煌历史和新时代的新成就难以说尽,本文只略志一二,以纪念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这一伟大时刻。
关键词: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中国成就;新时代
一、七十年的奋斗历程
(一)我们党紧紧依靠人民完成了社会主义革命,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
1949年10月1日,毛泽东主席在北京天安门庄严宣告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新中国诞生后,中国共产党和政府领导人民群众通过土地改革恢复农业生产、建立国营经济、收回海关控制权和打击投机行为,迅速恢复了被战争破坏的国民经济,我们仅仅用了三年时间,就治愈了战争的创伤,把国民经济恢复到旧中国历史的最高水平。到1952年底,国民经济恢复任务完成,各条战线取得了辉煌成绩。
- 1 -
在此基础上,我们党创造性地实现由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我们通过对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消灭了剥削制度和剥削阶级,建立了以生产资料公有制和按劳分配为主体和基本特征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这就为大规模的社会主义
新中国成立六十周年
篇一:纪念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六十周年征文
纪念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六十周年征文
回顾经过历程展望美好明天
——纪念改革开放祖国腾飞三十年
高世清(昭通市老科协)
伟大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从1949年诞生到现在(2009年)已经走过了整整六十年历程。六十年在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仅是短暂的瞬。但这六十年的历程,对于一个地方特别是个人,那是不平常的。不少人在风口浪尖上淌过来适者存,不适者被淘汰。
无数次的革命浪潮,推动着社会前进,真正地解放了一批又一批生产力,是1978年十二届三中全会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昭通和全国一样经济社会发展步上正常的道路史管。当然每前进一步也是付出了一定代价的。
值此,建国60周年之际,为表达笔者激情,也参与可歌颂改革开放30年来,昭通市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成就、经济、科技和社会发展的巨大变化。
一、历史的回顾
在中国的历史长河中,昭通曾有过几度辉煌。远在公元
三、四世纪,昭通已是国内外享有盛誉的白铜之乡(白铜冶炼技术早于西方各国,对世界科技作出突出贡献。最显耀的
是三个时期。一是秦开“五尺道”后,车汉置“朱提郡”以来,为中国“陵上南方系绸之路“必经之道”唐王朝遗史册封南诏路经昭通过程中,对沟通、传输中原文化至云南,至国外西南亚起过桥梁作用;二是西汉时期所
论新中国成立以来的中俄关系
浅谈新中国成立以来的中俄关系的演变
2011214040 戴晨 教育技术学
中俄两国在亚洲互为两个最大的邻国,中国和俄罗斯亚洲部分的国土加在一起几乎占亚洲陆地面积的一半以上,两国之间有4300多公里漫长的边界线,两国又都是联合国安理会的常任理事国和世界上5个核国家中的成员,中俄两国关系的性质和状况,对亚洲和世界的局势有着密切的关系和重要的影响。
自新中国成立以来,中俄关系经过了好几个阶段,有过亲密无间的合作,也曾经出现过相互敌对的现象。可以说,中俄关系的演变是曲折的、跌宕起伏的。
新中国成立伊始,苏联率先对新中国予以承认,和新中国建立起外交关系,接着,其他社会主义国家也相继与中国建交。这一时期,中国掀起了向苏联学习的热潮,政治制度上,中国参照苏联模式进行建设;外交上,中国倒向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一边。
这一时期就好像是中俄关系的蜜月期,在中苏结盟的基础上,苏联在中国的社会、经济、文化建设上都提供了无私的帮助,中苏关系以充满激情的理想主义形态走向世界。在国际舞台上,中苏友好同盟在一段时期内维护了两极格局的稳定。
然而,国际风云变换,当面对着在现实的国家利益时,过于理想化的同盟关系破裂了。自六十年代起,中苏关系急剧恶化,苏联撤走了派驻中国
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经济发展历程
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经济发展历程
社科1327黄永健
新中国成立前夕的1949年7月,当时的美国国务卿艾奇逊,曾对中国未来的经济发展有过一个所谓预言。他说,“人民的吃饭问题是每个中国政府必然碰到的第一个问题。一直到现在没有一个政府使这个问题得到了解决。”这段话正是显示出新中国的经济状况。在193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全国工农业总产值只有466亿元,人均国民收入66.1元。但是经过50多年的发展,到了2009年,中国人均收入已经达到3711元。那么,中国在这段时间到底经历了一段什么的过程呢?带着这个疑问,我仔细地阅读了书本。 从大方面来讲,中国在过去60年中经济发展特征是:一是经济增长速度比较快,除了“二五”期间出现了负经济增长外,其他时期都取得长期的告诉增长。二是经济增长波动比较大,有波动周期短。我认为这些变化时和经济体制和政策相关的。
首先要讲的是一五计划,一五计划的背景是一,新中国成立后经过3年的经济恢复,国民经济得到好转工业生产达到历史最高,但是同时我国还是一个落后的农业国,工业水平远远落后与其他发达国家。二是基本上完成了对封建土地制度的改革,解放了农村生产力,发展社会主义国营经济,为有计划的进行经济建设提供了条件。一五计划的主要内容就是集
初中历史知识点《中国现代史》《新中国的成立和巩固》《抗美援朝
初中历史知识点《中国现代史》《新中国的成立和巩固》《抗美援朝》精选课后作业【29】(含答案考点及解析)
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
1.1953年7月,中、朝军民并肩作战,最终取得了反侵略战争的胜利,这场战争结束的标志是
A.上甘岭战役的胜利
C.司令官麦克阿瑟被撤职回国
【答案】B
【考点】初中历史知识点》中国现代史》新中国的成立和巩固》抗美援朝 【解析】
试题分析:1953年7月,中、朝军民并肩作战,最终取得了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这场战争结束的标志是美国侵略军被迫签订《朝鲜停战协定》,故选B。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抗美援朝战争
点评:本题难度较低,考查的是学生对于历史知识的识记能力。关于抗美援朝战争,学生还要掌握的内容包括:时间是1950年10月—1953年7月;中国人民志愿军总司令是彭德怀;抗美援朝战争中涌现的英雄人物有黄继光、邱少云等。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维护了亚洲和世界和平,大大提高了新中国的国际威望,为新中国赢得了一个相对稳定的和平环境。
B.签订《朝鲜停战协定》
D.“联合国军”退回到“三八线”附近
2.时代特点会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留下烙印,人们所取的名字
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经济发展历程
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经济发展历程
社科1327黄永健
新中国成立前夕的1949年7月,当时的美国国务卿艾奇逊,曾对中国未来的经济发展有过一个所谓预言。他说,“人民的吃饭问题是每个中国政府必然碰到的第一个问题。一直到现在没有一个政府使这个问题得到了解决。”这段话正是显示出新中国的经济状况。在193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全国工农业总产值只有466亿元,人均国民收入66.1元。但是经过50多年的发展,到了2009年,中国人均收入已经达到3711元。那么,中国在这段时间到底经历了一段什么的过程呢?带着这个疑问,我仔细地阅读了书本。
从大方面来讲,中国在过去60年中经济发展特征是:一是经济增长速度比较快,除了“二五”期间
出现了负经济增长外,其他时期都取得长期的告诉增长。二是经济增长波动比较大,有波动周期短。我认为这些变化时和经济体制和政策相关的。
首先要讲的是一五计划,一五计划的背景是一,新中国成立后经过3年的经济恢复,国民经济得到
好转工业生产达到历史最高,但是同时我国还是一个落后的农业国,工业水平远远落后与其他发达国家。二是基本上完成了对封建土地制度的改革,解放了农村生产力,发展社会主义国营经济,为有计划的进行经济建设提供了条件。
新中国成立初期的社会风俗改革
哈尔滨学院本科毕业论文(设计)
哈尔滨学院本科毕业论文
题目:新中国成立初期的社会风俗改革探析
院(系) 专 业 年 级 姓 名 指导教师
2012年4月23日
- 1 -
人文学院 历史学 08级
段维佳 尹英杰
学 号 职 称
08012203 讲师
哈尔滨学院本科毕业论文(设计) 目 录
摘要????????????????????????????????????????????3 英文摘要?????????????????????????????????????????4 前言?????????????????????????????????????????????5 一 、新中国成立初期社会风俗的主要变化???????????????????????6 (一)纪年、服饰的变化??????????????????????????????????6 1、纪年的改革????????????????????????????????????????6 2、服饰的变化????????????????????????????????????????7
(二)民间信仰和礼俗的变化
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经济发展历程
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经济发展历程
社科1327黄永健
新中国成立前夕的1949年7月,当时的美国国务卿艾奇逊,曾对中国未来的经济发展有过一个所谓预言。他说,“人民的吃饭问题是每个中国政府必然碰到的第一个问题。一直到现在没有一个政府使这个问题得到了解决。”这段话正是显示出新中国的经济状况。在193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全国工农业总产值只有466亿元,人均国民收入66.1元。但是经过50多年的发展,到了2009年,中国人均收入已经达到3711元。那么,中国在这段时间到底经历了一段什么的过程呢?带着这个疑问,我仔细地阅读了书本。
从大方面来讲,中国在过去60年中经济发展特征是:一是经济增长速度比较快,除了“二五”期间
出现了负经济增长外,其他时期都取得长期的告诉增长。二是经济增长波动比较大,有波动周期短。我认为这些变化时和经济体制和政策相关的。
首先要讲的是一五计划,一五计划的背景是一,新中国成立后经过3年的经济恢复,国民经济得到
好转工业生产达到历史最高,但是同时我国还是一个落后的农业国,工业水平远远落后与其他发达国家。二是基本上完成了对封建土地制度的改革,解放了农村生产力,发展社会主义国营经济,为有计划的进行经济建设提供了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