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一普通心理学简答题
“大一普通心理学简答题”相关的资料有哪些?“大一普通心理学简答题”相关的范文有哪些?怎么写?下面是小编为您精心整理的“大一普通心理学简答题”相关范文大全或资料大全,欢迎大家分享。
普通心理学简答题问答题答题
普通心理学简答题、问答题
一、简答题: 1.请简要介绍格式塔心理学的创始人以及主要观点。P26 答:创始人:德.韦特海默、柯勒、考夫卡。 主 张:心理作为一个整体,一种组织的意义。 强 调:部分相加不等于整体,整体先于部分而存在,并制约着部分的性质和意义。 贡 献:很重视心理学实验。 2.请简要介绍精神分析学派并给与适当的评价。P26 答:创始人:奥地利.精神病医生弗洛伊德。 代表作:《梦的解释》
主 张:人的心理包含意识、潜意识和无意识。人的人 格由本我、自我和超我构成的系统。人类的一切个体的和社会的行为,都根源于心灵深处的某种欲望或动机,特别是性欲的冲动。欲望或动机受到压抑,是导致神经病的重要原因。童年期是心理发育的关键时期。很多成年人的心理问题大部分是由于童年期精神受压抑造成的。
强 调:重视异常行为的分析,心理学应该研究无意识现象。
贡 献:重视动机的研究和无意识现象的研究。对心理学理论的发展和创立精神分析方法对临床实践的发展,乃至整个文化艺术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3、简要说明感觉在人们生活和工作中的重要意义。P78 答:虽然简单,对生活和工作有很重要的意义。 ①感觉提供了内
普通心理学(大一复习)
【理解类】 1·什么是心理学 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现象的科学,具体来说是研究人的行为和心理活动规律的科学。 2·心理现象的基本内容 心理学把人的心理现象划分为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的两个部分:心理过程和个性。 人的心理过程分为认识过程、情绪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三个方面。个性是指一个人的整个心理面貌,是个人心理活动稳定的心理倾向和心理特征的总和。主要包括个性倾向性和个性心理特征两个方面。 3·心理的实质 唯心主义哲学,认为精神第一性,物质第二性,精神优先于物质而存在,把宇宙间的天地万物归结为精神本原。主观唯心主义虚构出某种脱离物质、脱离人肉体的“自我”,并把“自我”当成唯一真是的存在和世界的本原,认为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我”的感觉、观念、意志等的产物,没有“我”就没有世界。客观唯心主义是虚构某种脱离物质、脱离任何人的“客观”精神,并把它当成万物的主宰者。唯物主义认为,物质第一性,精神第二性,世界统一于物质,精神是物质的产物。唯物主义承认外部世界,承认物质存在于人们的意识之外,人们的意识是对物质存在的反映。我国古代唯物主义者认为心理活动是身体的一种机能。我国医学早就认识到脑与心理的关系。辩证唯物主义认识:意识是物质高度发展的产物,是高度组织起来的物
心理学简答题
第一章
1.心理学研究的对象和主要内容包括哪些?
心理学是研究的对象是心理现象,是个体行为及行为背后的心理活动。
心理学研究的内容包括:心理动力、心理过程和心理特征。心理动力包括需要、动机、价值观、世界观、理想、兴趣等;心理过程包括认知过程(注意、感知觉、记忆、思维等)、情绪过程、意志过程;心理特征包括:能力和人格。
2.心理学家进行研究的目标是什么?
一般来说,人类渴望了解和解释自己行为、更渴望控制和改善自己的行为,心理学家希望通过自己的研究和探索,找出如下五个问题的答案: (一)一种行为的本质是什么?(描述行为) (二)这种行为为什么会产生?(解释行为)
(三)这种行为将在什么时候更容易发生呢?(预测行为) (四)影响这种行为的条件包括哪些?(控制行为) (五)怎样才能使这种行为发生变化呢?(改善行为) 3.人的心理的实质是什么?
心理是脑的机能,是脑对客观现实的主观反应。人的心理活动就其产生的方式来说都是脑的反射活动,但就其内容来说,都是脑对客观现实的主观反应。
4.现代心理学的主要流派有哪些?(包括:代表人、产生时代、心理学研究的对象、研究方法、基本观点、评价)
包括:代表人、产生时代、心理学研究的对象、研究方法、基本
心理学重要简答题
2017年高等教育心理学简单题
一、试述学习动机与学习效果的关系。
首先、学习动机越强,有机体学习活动的积极性就越高,从而学习效果越佳。当学习动机过弱时,学习者对活动持漠然态度,学习效果或效率必然很低。需要说明的是,学习动机强度的最佳水平不是固定不变的,它往往会因课题性质不同而不同。在一定范围内,动机增强有利于学习效率的提高。
其次,学习动机对学习效果的影响还与个体行为的质量有关。因为动机必须以行为为中介对行为效果发生影响,也就是说学习动机只有通过学习行为才能发挥作用,进而影响学习效果。
二、试述在教学中如何促进学生实现学习迁移。
1、要在教师的指导下发展学生理解一般性原理的能力。
2、在多种情境中应用知识,帮助学生积累迁移的经验。
3、当学生具有了理解一般性原理的能力,并具有了丰富的迁移体验以后,
教师就应该培养学生独立分析、概括的能力。
4、培养学生的迁移能力还应该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认知策略和元认知策略。
三、试析如何通过自我教育来给与他帮助与引导(论述题,可自行参考42-46页相关知识)
1、全面地认识自我:通过他人来认识自我,通过自我来认识自己,
2、正确地对待自我:积极悦纳自我,理智对待自我,乐观憧憬自我
3、努力地完善自我:确立正确地理想自我,将理想自我细
普通心理学
《普通心理学》
第一章 绪论
1.简述心理学的定义及其研究对象 2.心理学的研究有哪些原则和方法
3.怎样理解人的心理是客观现实在人脑中主观映象?
4.心理学研究常用的方法有哪些?举例说明怎样使用观察法进行心理学研究。 5.试述心理学在教育实践中的意义。 第二章 心理的实质 1.简述神经元及其功能。 2.简述神经冲动的传导方式。
3.简述大脑皮层的结构和脑的三个机能系统。 4.简述大脑皮层的机能定位。 5.简述条件反射的形成机制。
6.简述高级神经活动的基本过程和基本规律。 第三章 感觉和知觉 1.描述感觉和知觉及其意义。 2.感觉和知觉各分哪些种类?
3.简述知觉的基本特征和影响知觉的因素。 4.概述知觉模式识别理论。
5.如何应用感知规律提高教学效率。 6.如何培养青少年的观察能力? 第四章 记忆
1.记忆包括哪几个基本环节?相互关系怎样? 2.简述记忆的三个机能系统。
3.简述内隐记忆与外显记忆及其之间的关系。 4.试述记忆主要有哪些规律?
5.根据记忆规律如何进行有效地组织复习?
6.提高记忆的效率主要有哪些记忆策略?联系实际说说自己运用记忆策略方面的体会。
7.良好记忆品质有哪些?试论述如何培养中学生的记忆能力。
8.有的学生
教育心理学简答题整理
1.心理发展的几个基本特征 (1)具有连续性与阶段性 (2)具有方向性与顺序性 (3)具有不平衡性 (4)具有个体差异性
2.最近发展区是指儿童在有指导的的情况下,借助成人帮助所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与独自解决问题所达到的水平之间的差异。 3.中学生记忆发展的特点
(1)有意识记随目的性增加而迅速发展 (2)意义识记能力不断提高 (3)抽象记忆有较快发展
4.影响人格发展的社会因素:家庭教养方式、学校教育、同辈群体 5.健康人格的建构
(1)指导学生进行自我统合
(2)指导学生进行自我与社会的统合 (3)指导学生进行自我与实践活动的统合 6.自我同一性主要有一下方面的内容
(1)对个人未来的方向和个人独特性的意识
(2)对个人以往各种身份,各种自我形象的综合感 (3)一种对异性伴侣和爱的对象能做出明智选择的意识
(4)一种对未来理想职业的向往和作为社会负责任成员的意识 7.中学生自我意识发展指导
(1)帮助中学生正确认识和评价自己 (2)帮助中学生获取积极的自我体验 (3)帮助学生提高自我控制力 8.认知差异的教育意义
(1)创设适应认知差异的教学组织形式 (2)采取适应认知差异的教学方式 (3)运用适应认知差异的教学手段 9.性格差异的教育意
中学心理学简答题汇总
1.心理学研究的基本任务及研究程序。心理学研究的基本任务是探索心理现象的事实、本质、机制和规律。具体来说,包括描述和测量、解释和说明、预测和控制三个方面。心理学研究的程序主要包括:确定问题并提出假设、确定研究对象、界定概念及其研究工具、对象可以是单个被试
也可以是由个体组成的团体,如家庭、班级、工厂等。个体研究法的优点是能加深对特定个人的了解。其缺点是所收集的资料往往缺乏可靠性。此外,个体研究的结论不能简单推广到其他个人或团体,但在经过多次同类性质的个体研究之后,理想的生物,其行为主
要受自我意识支配;人具有个体发展的潜能和自我成长的需要。人本主义心理学研究不只是了解人的这些本性,而且要寻求改善环境以利于人性的充分发展,使其达到自我实现的境界。
6.简述精神分析学派的价值和局限。精神分后天的学习和训练又
塑造和形成了天才独特的脑结构,是其智慧形成的直接物质基础。此外,在人类中脑的大小、轻重与聪明与否之间不存在简单的正比关系。
9.简述大脑两半球的一侧优势大脑两半球是由胼胝体连接起来的,它的作用是传递信选择研究方法、解释结果并作出结论。
2.观察法的优缺点。有研究者直接观察记录被试的行为活动,从而探究两个或多个变量之间存在何种关系的方法称为观察法。观
心理学概论课后简答题答案
心理学概论简答题答案
综合复习与思考题之一
五、简答题
1、 简述采取决定阶段的主要环节。
答:采取决定阶段即意志行动准备阶段,规定行动的方向和轨道,是在脑中对未来的行动进行酝酿和抉择的过程。它包括以下几个环节:1)动机的斗争:动机是激励人去行动的内在原因,是在需要的基础上产生的。对互相对立、彼此冲突的动机做出评价和选择的过程。2)目的的确立:目的是人在行动中所渴望达到的结果。 3)方法的选择:方法是实现目的的手段和途径。方法指导行动,保证目的得以顺利实现。4)计划的制定:计划是工作或行动以前预先拟定的具体内容和步骤。5)决策的作出:决策就是对若干个准备的方案进行选择,以期优化地达到目标。 2、 画简图说明遗忘的规律。
遗忘的进程是不均衡的,先快后慢。即在识记后的最初时间遗忘得比较快,以后逐渐缓慢,到了相当时间,几乎不再遗忘了。 3、 简述创造想象产生和发展依赖的条件。
答:1)社会要求和个人创造愿望。2)知识经验和表象储蓄:扩大知识范围,增加表象的积累和储备,是创造想象的基础;创造想象是对表象的加工改造,若没有丰富的表象储蓄,有关的新形象是创造不出来的。3)原型启发:所谓就是从其他事物中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途径,起了启发作用的事物叫做原型。
普通心理学笔记
普通心理学笔记(彭聃龄)
第一章 心理学概论
1.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的一门科学,主要研究个体心理的,包括认知、动机和情绪、能力和人格。也研究团体和社会心理。
2.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人的心理现象包括哪些方面?
(1)心理学主要研究心理现象的一门科学,既研究动物的心理也研究人的心理,而以人的心理现象为主要研究对象。既研究个体心理也研究团体和社会心理。 (2)人的个体心理现象的三个重要方面:认知、情绪和动机、能力和人格。 3.心理与行为、意识与无意识的关系是什么? (1)心理与行为:
行为是有机体的反应系统。它有一系列反应动作和活动构成。行为不同于心理,但又和心理有着密切的联系。行为总是在一定的刺激下产生的,而且引起行为的刺激常常通过心理的中介而起作用。不理解人的内部心理过程,就难以理解外部行为;心理支配行为,又通过行为表现出来。心理现象是一种主观精神现象,而行为却具有显露在外的特点,它可以用客观的方法进行测量。心理学研究的一条基本法则就是通过外部行为推测内部心理过程。在这个意义上,心理学有时也叫做研究行为的科学。
(2)意识与无意识:
人的意识是由人的认知、情绪、情感、欲望等构成的一种丰富而稳定的内在世界,是人们能动的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普通心理学参考
普通心理学
第一章 心理学与中学教师
作业题:
1、什么是心理学?
心理学是一门研究人类心理现象及其影响下的精神功能和行为活动的科学,兼顾突出
的理论性和应用(实践)性。
2、什么是实践性知识?
实践性知识:是指教师在面临实现有目的的行为中所具有的课堂情景知识以及与之相
关的知识, 具体地说, 这种知识是教师教学经验的积累。
3、什么是教学操作能力?
教学操作能力主要是指教师在实现教学目标的过程中解决具体教学问题的能力,包括表达能力、课堂管理能力和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的能力。
4、教师应具备哪些教育教学素质?
一、无怨无悔的事业选择 二、为人师表的崇高品德 三、精益求精的专业知识 四、无私奉献的真诚爱心 五、一丝不苟的敬业精神 六、终身学习的上进意识
第二章 中学生行为的调节与控制
作业题:
1、什么是动机?
动机是由一种目标或对象所引导、激发和维持的个体活动的内在心理过程或内部动力,
是人类大部分行为的基础。
2、什么是意志?
意志是人自觉地确定目的,并根据目的调节支配自身的行动,克服困难,去实现预定
目标的心理倾向。
3、什么是自我效能感?
自我效能感:指个体对自己是否有能力完成某一行为所进行的推测与判断。
4、简述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及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