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理学常考的名词解释

“法理学常考的名词解释”相关的资料有哪些?“法理学常考的名词解释”相关的范文有哪些?怎么写?下面是小编为您精心整理的“法理学常考的名词解释”相关范文大全或资料大全,欢迎大家分享。

法理学重点名词解释

标签:文库时间:2025-01-25
【bwwdw.com - 博文网】

法律实证主义(Legal Positivism; Rechtspositivismus),为与德国之法律实证主义(Gesetzspositivismus)区分,严格上称为法实证主义,或称法实证论、实证法学,是当代的一种法理学和法哲学流派,其主张法律是人定规则,在法律和道德之间,没有内在的和必然的联系。

法实证主义在很多方面和自然法理论针锋相对。自然法认为在法律和公正之间存在着本质的关联性,而法实证主义则认为,法律的有效性和道德、公正无关。

在哈特的《法律的概念》问世之后,英美的法实证主义与牛津语言哲学紧密结合,其所依赖之“描述社会学”的方法,被认为源自奥斯汀与后期维特根斯坦的语言哲学理论,并与韦伯的社会学方法有耦合之处。在新自然法学派代表人物德沃金的《认真对待权利》发表之后,法实证主义在回应德沃金“法律原则说”的过程中,分裂为以哈特、科尔曼为代表的包容的法实证主义(soft legal positivism)与以拉兹(Joseph Raz)为代表的排他的法实证主义(hard legal positivism)。前者主张法律与道德可以有偶然的联系,后者则相反,认为法律与道德在概念上截然相分。

在欧陆方面,凯尔森亦被认为是法实证主义的代表,其纯粹法学理

法理学名词解释及简答题

标签:文库时间:2025-01-25
【bwwdw.com - 博文网】

法理学名词解释

1、 法学:法学又称法律科学,是一切专门以法律现象为研究对象的学科的总称。

2、 法学体系:指法学是一个有各个互不相同,但有联系的分支学科构成的知识系统。 3、 社会调整:就是通过一定的社会权威,确定社会生活主体的行为方式,指明其发挥作用和发展的方面,有目的地将其纳入一定的秩序之中。

4、 法律规范:是指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反映统治阶级意志,并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现的一种行为规范。

5、 法的本质:是法内部所包含的一系列必然性和规律性的综合,是法这种现象中一般的共同的相对稳定的,深藏于其内部的只有依靠抽象思维才能把握的东西。

6、 法的定义:法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并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反映着统治阶级(即掌握国家政权的阶级)意志的规范体系。这一意志的内容是由统治阶级的物质生活条件决定的,它通过规定人们在相互关系中的权利和义务,确认、保护和发展对统治阶级有利的社会关系和社会秩序。

7、 法的规范作用:(即法本身的作用)是指法通过对人们思想的影响,实现对人们行为的评价、指引、预测,实现对合法行为的保护和对非法行为的谴责、制裁、警戒和预防作用。法是规定法律上的权利和义务的。

8、 法本身的职能:(或专门法律职能)是指法通过规范人们的

《法理学》重点名词解释及问答题

标签:文库时间:2025-01-25
【bwwdw.com - 博文网】

《法理学》重点名词、问答题

第一章法学和法理学

1、法学又称法律科学,是一切专门以法律现象为研究对象的学科的总称。

2、法学的产生的条件主要有两个:首先,要有法律现象的材料的一定积累;其次要有专门从事研究法律现象的法学家阶层。

3、简述马克思主义法学与剥削阶级法学的原则区别:

(1)指导思想不同。(2)阶级基础不同。

(3)在法学的阶级性与科学性的关系上不同。

(4)一系列根本的理论观点有原则上的不同:

首先,关于法的概念和本质。其次,关于法是否具有阶级性问题。第三,经济基础对法的作用问题。最后,关于法的发展问题。

4、法学体系是一个由各个互不相同、但又联系的分支学科构成的知识系统。

第二章法的起源

1、社会调整,就是通过一定的社会权威,确定社会生活主体的行为方式,指明其发挥作用和发展的方向,有目的地将其纳入一定的秩序之中。社会调整是实现社会秩序、维持社会正常运行的必须手段。

2、简述个别性调整的概念和优缺

点:

个别性调整,它是按照针对具体人、具体事所确定的行为方式,对人们的行为进行的一次性调整。个别性调整的优点是能够针对具体人、具体

事作出具体的处理,能够充分考虑个

别情况的具体特点。它的缺点是带有

一定的偶然性和任意性,不能形成普

遍、稳定的秩序。

3、简述规范性调整的概念

张文显第三版法理学名词解释

标签:文库时间:2025-01-25
【bwwdw.com - 博文网】

名词解释

1、 法学是以法律现象为研究对象的各种科学活动及其认识成果的总称。

2、 法律社会学的诞生和发展是20世纪法学领域最伟大的成就之一。它以注重研究法律与

社会活动、法律角色、法律文化、法律运作、法律实效为其理论视角,以理论模型的设计与经验考察和实证分析的融汇为其方法论指向,以参与法治进程,推动法治和法律文化现代化为其价值目标。

3、 法律素质是法律人应当具备的职业素质(专业素质),其要素包括:法律思维能力,法

律表达能力和对法律事实的探索能力。在这三个方面的能力中,法律思维能力是法律素质的核心。

4、 法律思维能力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①准确掌握法律概念的能力;②正确建立和把

握法律命题的能力;③法律推理的能力;④对即将做出的法律裁决或法律意见进行论证的能力。

5、 法律思维能力的形成集中表现为法律角色参照系的形成。法律角色的参照系是作为一个

法律人在其所处的位置上对外观察和处理问题的方法、观点以及独特的推理、论证模式。我们知道,在社会中生活和工作的人们都担当一定角色,每一角色都必然有其独特的参照系。法律角色也有自己的参照系。每个参照系都有三个主要的方面。第一,每个参照系内部都有许多概念,其中有些概念是关键性概念;第二,参照系在观察问题的范

眼科学常考名词解释

标签:文库时间:2025-01-25
【bwwdw.com - 博文网】

名词解释:

1. 2. 3. 4. 5.

视野:视野是指眼向前方固视时所见的空间范围,相对于视力的中心视锐度而言,它反映了周边视力。据注视点30°以内的范围称为中心视野,30°以外的范围为周边视野。

视路:指视觉信息从视网膜光感受器开始对大脑枕叶视中枢的传导径路,在临床上指从视神经开始,经视交叉、视束、外侧膝状体、视放射到枕叶视中枢的神经传导路径。

等视线::视岛上任何一点的垂直高度即表示该点的视敏度,同一垂直高度各点的连线称为视岛的等高线,在视野学上称为等视线。

调节:(Accommodation)为了看清近距离目标,需增加晶状体的曲率,从而增强眼的屈光力,使近距离物体在视网膜上清晰成像,这种为看清近物而改变眼的屈光力的功能称为调节。

屈光不正:Ametropia(refractive error)当眼在调节松弛的状态下,来自5米以外的平行光线经过眼的屈光系统的屈光作用,不能在黄斑中心凹形成焦点,此眼的光学状态称为非正视状态,即一般所说的屈光不正。 6. 7. 8. 9.

正视:当眼调节静止时,外界的平行光线(一般认为来自5m以外)经眼的屈光系统后恰好在视网膜黄斑中心凹聚集,这种屈光状态称为正视。

远视:当调节静止时,平行光线经过眼的屈光系

毛泽东概论常考的50个名词解释

标签:文库时间:2025-01-25
【bwwdw.com - 博文网】
毛泽东概论常考的50个名词解释

  1、“五位一体”总体布局

  答: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

  2、“四个全面”战略布局

  答: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

  3、“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

  答: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在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4、五大发展理念

  答: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

  5、五种重要的思维方式

  答:战略思维、历史思维、辩证思维、创新思维和底线思维。

  6、十八大报告提出的到2020年实现两个"翻一番”是什么?

  答:国内生产总值比2010年翻一番;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

  7、十八大报告提出的“两个倍增”、“两个同步”

  答:“两个倍增”,一个就是国内生产总值的倍增,一个就是城乡居民收入的倍增。两个同步,一个就是城乡居民收入水平要和经济增长同步,另一个就是劳动者报酬要和生产率提高同步。

  8、一带一路

  答:一带一路是

教师招聘考试常考名词解释汇总

标签:文库时间:2025-01-25
【bwwdw.com - 博文网】

教师招聘考试常考名

词解释汇总

Revised on November 25, 2020

1、启发式教学: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任务和学习的客观规律,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采用多种方式,以启发学生的思维为核心,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促使学生生动活泼地学习的一种教学指导思想。

2、讲授法:是教师通过口头语言,系统地向学生传授知识,进行教育的方法。讲授法又可以分为讲述、讲解、讲读、讲演等不同的方式。

3、班级授课制:也叫课堂教学。是将年龄和知识水平相同或相近的学生,编成人数固定的班级,由教师按课表分科轮流上课的一种教学组织形式。

4、课的类型:简称课型,是根据教学任务划分的课的种类,有单一课和综合课。

5、课的结构:是指课的组成部分以及各部分进行的顺序和时间分配。

6、教学模式:是指在某种教学理论指导下所设计的教学活动过程的结构和程序。

41、知行统一原则:又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原则,是指在德育过程中,既要对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教育,又要引导他们进行实际锻炼,把理论教育与组织实际行动、提高思想认识与培养道德行为习惯结合起来,使学生成为知行统一、言行一致的人。

42、自我教育:是指受教育者在自我意识的基础上,为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而向自己提出教育任务,

细胞生物学常考名词解释

标签:文库时间:2025-01-25
【bwwdw.com - 博文网】

细胞生物学常考名词解释

1、受体介导的胞吞作用

大分子的内吞除了一般进行的非选择性内吞作用外,往往首先与质膜上的受体特异性结合,然后形成有被小窝,继之形成有被小泡,这种内吞方式称为受体介导的胞吞作用。 2、核孔复合体

核孔周围多个蛋白质颗粒以特定方式排列而成的复合结构。包括胞质环,核质环,中央栓,轮辐。 3、基粒2

线粒体内膜的内表面附着许多带柄的小颗粒,与膜面垂直而有规律的排列。其本质为ATP酶复合体。 4、液态镶嵌模型2

1972年由singer和nicolson提出的:(1)流动的脂双分子层构成生物膜的连续主体(2)球状蛋白不同程度的镶嵌在脂双分子层中或附着在表面(3)强调了生物膜的流动性和不对称性 5、核仁组织区3

存在于特定染色体的次縊痕处,含有rDNA的染色质丝(ban环)在间期核中伸入到特定区域参与核仁的形成,共同构成核仁组织区。 6、连接小体

是间隙连接的结构单位。每个连接小体由6个穿膜蛋白质分子围成,中央有直径2nm的通道,相邻细胞膜的连接小体对接,孔道相通,允许一定量物质通过。 7、成熟促进因子3

(MPF)G2晚期形成cyclinB-cdk1复合物,在促进G2期向M期转换过程中起重要作用,是能够促进M期启动的调控因子

细胞生物学常考名词解释

标签:文库时间:2025-01-25
【bwwdw.com - 博文网】

细胞生物学常考名词解释

1、受体介导的胞吞作用

大分子的内吞除了一般进行的非选择性内吞作用外,往往首先与质膜上的受体特异性结合,然后形成有被小窝,继之形成有被小泡,这种内吞方式称为受体介导的胞吞作用。 2、核孔复合体

核孔周围多个蛋白质颗粒以特定方式排列而成的复合结构。包括胞质环,核质环,中央栓,轮辐。 3、基粒2

线粒体内膜的内表面附着许多带柄的小颗粒,与膜面垂直而有规律的排列。其本质为ATP酶复合体。 4、液态镶嵌模型2

1972年由singer和nicolson提出的:(1)流动的脂双分子层构成生物膜的连续主体(2)球状蛋白不同程度的镶嵌在脂双分子层中或附着在表面(3)强调了生物膜的流动性和不对称性 5、核仁组织区3

存在于特定染色体的次縊痕处,含有rDNA的染色质丝(ban环)在间期核中伸入到特定区域参与核仁的形成,共同构成核仁组织区。 6、连接小体

是间隙连接的结构单位。每个连接小体由6个穿膜蛋白质分子围成,中央有直径2nm的通道,相邻细胞膜的连接小体对接,孔道相通,允许一定量物质通过。 7、成熟促进因子3

(MPF)G2晚期形成cyclinB-cdk1复合物,在促进G2期向M期转换过程中起重要作用,是能够促进M期启动的调控因子

《法理学》法律解释方法的位阶

标签:文库时间:2025-01-25
【bwwdw.com - 博文网】

目录

2010年司法考试:《法理学》法律解释方法的位阶2010年司法考试:如何应对“三阶层犯罪论体系”

2010年司法考试:履行抗辩权

2010年司法考试:国际经济法中提单与倒签提单2010年司法考试:刑法转化犯重点讲解

2010年司法考试复习:证据的分类和种类

1 / 1

2010年司法考试:《法理学》法律解释方法的位阶

1、在具体的情景下按照不同的法律解释方法对同一个法律规定进行解释可能会得出完全不同的解释结果,这种结果的出现导致了法律适用的不确定性。

2、文义解释→ 体系解释→ 立法者的目的解释→ 历史解释→比较解释→ 客观目的解释。

3、上述位阶关系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在具体案件中可能会有不同。

司法考试中的法律解释方法:

1、文义解释,也称语法解释、文法解释、文理解释。这是按照日常的、一般的或法律的语言使用方式清晰地描述制定法的某个条款的内容。文义解释的特点是将解释的焦点集中在语言上,而不顾及依照语言解释的结果是否公正、合理。

2、立法者的目的解释又被称为主观目的解释,是指依照参与立法的人的意志或立法资料提示某个法律规定的含义,或者讲将对某个法律规定的解释建立在参与立法的人的意志或立法资料的基础之上。这种方法要求解释者对立法者的目的或意图进行证成。

3、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