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连素的最新研究进展
“黄连素的最新研究进展”相关的资料有哪些?“黄连素的最新研究进展”相关的范文有哪些?怎么写?下面是小编为您精心整理的“黄连素的最新研究进展”相关范文大全或资料大全,欢迎大家分享。
黄连素的研究进展
第11卷 第1期 2009 年 1 月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JOURNAL OF LIAONING UNIVERSITY OF TCM
Vol. 11 No. 1 Jan .,2009
黄连素的研究进展
任贻军,高逢喜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荆州医院药剂科,湖北 荆州 434020)
关键词:黄连素;提取;含量测定;药理作用;综述
(2009) 01- 中图分类号:R28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42X 0050- 02
黄连素是从毛茛科黄连属植物黄连coptis
三角叶黄连C deltoided C y chenget chinensis Franch、
Hsido或云连c teetoidesc y cheng 的根茎中提取到的一种有效化学成分。目前发现其它中药如黄柏、关黄柏、古山龙、三颗针、功劳木等数十种植物中也含有黄连素。药理研究表明, 黄连素具有抗菌、降压、抗心律失常、降血糖等作用。本文就黄连素的研究进展作一概述,为黄连素的进一步开发提供依据。
1 黄连素的性质
黄连素的分子式[C20H18NO4]+Cl-,分子量371.8,黄色针状结晶,熔点145℃,可溶于热水、乙醇,难溶于乙醚、苯。能与氯仿和丙酮等生
黄连素的功效与作用
篇一:黄连素药性与功效
黄连素药性与功效刍议
[摘要] 黄连素作为黄连的主要单体活性成分,其与黄连在性
味、功效和主治病证上具有一致性,尤其在湿热证的防治研究和临
床应用中疗效确切。黄连素清热燥湿属性与湿热证关系密切,其防
疗高血压、高血糖和脂质代谢紊乱等代谢综合征
黄连的药理研究进展
2006年2月第29卷第2期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JournalofChongqingUniversity(NturlScienceEdition)
Feb.2006 Vol.29 No.2
文章编号:1000-582X(2006)02-0107-05
黄连的药理研究进展
3
余园媛,王伯初,彭 亮,王晶波,曾 辰
(重庆大学生物工程学院生物力学与组织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重庆 400030)
摘 要:黄连是毛莨科植物黄连、三角叶黄连或云连的干燥根茎,是中国传统的治疗感染性疾病的
药物.黄连对许多细菌、真菌以及病毒均有较好的拮抗作用.近几年来,随着老药新用的提出,黄连抗癌、降糖、调节免疫功能、改善心血管功能、降血压、抗血小板聚集等药效不断被发现、调节心血管功能和抗癌作用是黄连药理研究的重点.现,新配方和新制剂也将在临床中得到广泛的应用.
关键词:黄连;抗菌;抗癌;心血管功能;降糖 中图分类号:R285 黄连,(Franch)、三角叶黄连(CoptisC.Y.ChengetHisao)或云连(CoptisteetaWall)的干燥根茎.以上3种分别习称“味连”、“雅连”、“云连”.三种黄连均含有多种生物碱,主要是小蘖碱(berberineBR),含
黄柏中黄连素的提取开题报告
黄柏中黄连素的提取
一.选题依据
1.1论文题目及研究领域;
论文题目:黄柏中黄连素的提取 研究领域:黄柏中黄连素的提取工艺
1.2论文研究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
植物中含有很多次生代谢物,是药物天然宝库。世界有75%的人依赖从植物中获得的药物,除化学合成之外,人类大量依赖植物次生代谢物作为药物。
据有关资料介绍,黄柏内皮性味苦寒,含有黄柏酮、甾醇类化合物,是清热解毒、燥湿泻火的良药,可治疗阴虚火旺、骨蒸盗汗、风湿性关节炎、细菌性痢疾、黄疸等疾病。我国利用黄柏皮冶病已有千年的历史,因此,黄柏从古至今就为患者和医家所宠爱。距今2000余年的我国第一部医学典籍《神农本草经》将其列为上品,《名医别录》则有“根主心腹百病,安魂魄,不饥渴,久服轻身,延年通神”的说法。《龙城录》则称黄蘖是“神药”,能“治三虫”。
黄连素(小檗碱berberine,ber)是从黄柏等植物中提取出的一种异喹啉类生物碱,对多种革兰氏阳性菌和阴性菌有抑菌作用,临床上主要用于清热解毒和治疗肠道感染。近年来在其药理作用和临床研究中发现,黄连素具有多种非抗菌作用,动物实验及临床疗效观察发现,黄连素还具有抗心律失常、抗心力衰竭以及降低血压、降低血粘度的作用。
1.3目前研究的概况和
黄连中黄连素的提取及紫外光谱分析
黄连中黄连素的提取及紫外光谱分析
【实验目的】
1.通过从黄连中提取黄连素,掌握回流提取的方法。
2.学习紫外吸收光谱的原理,了解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的使用方法。
【实验原理】
黄连为我国名产药材之一,抗菌力很强,对急性结膜炎、口疮、急性细菌性痢疾、急性肠胃炎等均有很好的疗效。黄连中含有多种生物碱,黄连素的含量约4%~10%。黄连素结构式为:
分子吸收紫外或可见光后,能在其价电子能级间发生跃迁。有机分子中有三种不同性质的价电子:成
????键的???、n??、???、n??。不同分子因电子结构不同而有不同的电子能级和能级差,能
吸收不同波长的紫外光,产生特征的紫外吸收光谱。所以,紫外吸收光谱能用于有机化合物结构鉴定和定量分析。
【实验步骤】
1. 黄连素的提取:称取5 g粉碎的中药黄连,放入50 mL梨形烧瓶中,加入25 mL水,在铁架台上,依次放好垫板、电热包,固定好烧瓶的位置使梨形烧瓶中间半径最大部分与电热包表面相平。梨形烧瓶上装上回流冷凝管,冷凝管中按照“下进上出”的原则通入自来水,冷凝水流量以出口有水小量流出即可,水流量不可较大以防胶管迸裂。用垫板层数来调节使球形冷凝管回流速度为1~2滴/秒,回流2 h,静置稍冷后小心倒出上层溶液抽滤,下层
干扰素的研究进展 doc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干扰素的研究进展
作者:李秋霞 张国祖 李荣誉 来源:《农家科技》2011年第04期
自Issaca等于1957年发现干扰素(Interferon,IFNl以来,已经证明不论高等动物还是低等动物都有干扰素类似物质产生。干扰素具有抵抗病毒感染、抑制肿瘤细胞生长与调节机体免疫功能的作用,因此成为当今免疫学、遗传学、病毒学、肿瘤学和分子生物学研究最为活跃的领域之一。近年来,随着研究的深人进展,IFN在一些畜禽病毒性疾病及肿瘤性疾病的治疗方面取得了显著的疗效,科研工作者越来越重视干扰素的基因结构、作用机理、基因工程等方面的研究。
一、干扰素诱导剂和作用特点
1.干扰素诱导剂。干扰素属于诱生蛋白,在诱导剂的作用下干扰索基因去抑制而获得表达。干扰素的细胞来源冈动物种类、细胞类型、诱导剂的性质和诱导条件而异。常见的诱导剂有以下8种:
①各种病毒:最常用的是仙台病毒和新城疫病毒(NDV)。
②人工合成的聚核昔酸f PolyI:C1:系聚肌昔酸(P0lvi-nosinicacid)和聚胞峻吮fPolycytidv
冬凌草中冬凌草甲素、乙素的研究进展
冬凌草中冬凌草甲素、乙素抗肿瘤药效研究进展
冬凌草又名冰凌草、六月令,得名于冬天全株结满薄如蝉翼的银白色冰凌片。冬凌草为唇形科香茶菜属植物碎米桠Rabdos ia rubescens( H em s.l )H a ra的地上草质部分, 产于我国河南、山西、四川、贵州等地。冬凌草味苦, 性微寒, ,有广泛的生物活性,具有抗炎、降压、清热解毒、消炎止痛、健胃活血等多种药理作用。河南民间用于治疗咽喉肿痛、食管癌等已有五十余年历史,临床报道其水及醇提取物对食管癌、贲门癌、肝癌、乳腺癌有一定疗效[1] 。近年来的药理研究充分证明, 冬凌草有良好的消炎、抗菌、镇痛作用, 可有效地抑制甲型、乙型溶血性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 从而提高机体的抵抗力, 研究证明二帖类中的冬凌草甲素和冬凌草乙素是抗肿瘤的有效成分[2] 。由于该植物及其主要活性成分良好的抗肿瘤作用和它们在毒性实验中显示的无明显毒性,冬凌草引起了国内外医药界学者的广泛关注。近30 年来,国内外学者对冬凌草及其同属植物进行了多方面的研究。
1.冬凌草的化学成分
冬凌草中的主要成分是贝壳杉烷二萜类化合物。现已从各产地冬凌草中分得20 多个的此类化合物,主要为母核对映贝壳杉烯和螺断贝壳杉烯结构。从冬凌草中分
冬凌草中冬凌草甲素、乙素的研究进展
冬凌草中冬凌草甲素、乙素抗肿瘤药效研究进展
冬凌草又名冰凌草、六月令,得名于冬天全株结满薄如蝉翼的银白色冰凌片。冬凌草为唇形科香茶菜属植物碎米桠Rabdos ia rubescens( H em s.l )H a ra的地上草质部分, 产于我国河南、山西、四川、贵州等地。冬凌草味苦, 性微寒, ,有广泛的生物活性,具有抗炎、降压、清热解毒、消炎止痛、健胃活血等多种药理作用。河南民间用于治疗咽喉肿痛、食管癌等已有五十余年历史,临床报道其水及醇提取物对食管癌、贲门癌、肝癌、乳腺癌有一定疗效[1] 。近年来的药理研究充分证明, 冬凌草有良好的消炎、抗菌、镇痛作用, 可有效地抑制甲型、乙型溶血性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 从而提高机体的抵抗力, 研究证明二帖类中的冬凌草甲素和冬凌草乙素是抗肿瘤的有效成分[2] 。由于该植物及其主要活性成分良好的抗肿瘤作用和它们在毒性实验中显示的无明显毒性,冬凌草引起了国内外医药界学者的广泛关注。近30 年来,国内外学者对冬凌草及其同属植物进行了多方面的研究。
1.冬凌草的化学成分
冬凌草中的主要成分是贝壳杉烷二萜类化合物。现已从各产地冬凌草中分得20 多个的此类化合物,主要为母核对映贝壳杉烯和螺断贝壳杉烯结构。从冬凌草中分
生长素的发现及研究进展
DOC格式论文,方便您的复制修改删减
生长素的发现及研究进展
(作者:___________单位: ___________邮编: ___________)
【摘要】 生长素(ghrelin)及其受体的发现使内分泌代谢调节的研究取得了明显的进展。除对生长激素轴的影响,生长素对机体多系统的调节作用越来越引起人们关注。而其细胞及分子机制的研究及可能的临床试用是目前研究的重点。本文简述了该系统的发现、发展及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关键词】 生长素;生长激素促分泌素受体;生长激素促分泌素;代谢;心血管;肿瘤
ABSTRACT: Ghrelin is an endogenous ligand for the growth hormone secretagogue receptor. Besides the potent GHreleasing action, ghrelin influences food intake, gut motility, glucose and lipid metabolism, cardiovascular system function, cell proliferation and reproducti
蛹虫草中虫草素的研究进展
蛹虫草中虫草素的研究进展
【摘要】 本研究综述了蛹虫草中虫草素的药理作用、检测方法、培养技术及分离纯化工艺的研究进展。为蛹虫草与虫草素进一步研究、开发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蛹虫草;虫草素;药理作用;分离纯化
蛹虫草(Cordyeeps militaris)又称北虫草,属子囊菌亚门、麦角菌科、虫草属[1]。作为冬虫夏草(Cordyeeps sinensis)替代品之一,其虫草素含量较冬虫夏草高约3~6倍 [2]。虫草素(Cordycepin) 是腺苷的类似物,分子量251,碱性,针状或片状结晶,熔点230℃~231℃,最大吸收波长为259.0 nm[3]。1951年,德国的Cunningham等[4]从蛹虫草的培养滤液中分离发现虫草素。目前虫草素的研究现正成为药物化学中一个极其活跃的领域。本研究就近年来用蛹虫草中虫草素的药理作用、检测方法、培养技术、提取方法等方面的有关研究进行综述。
1 药理作用
1.1 抗肿瘤 虫草素对鼠艾氏腹水癌、人鼻咽癌KB细胞、人表皮样疣、人宫颈癌Hela细胞、Lewis肺癌等具有明显的控制作用,对多种实体恶性肿瘤有很强的抑制作用[5]。因此,将其作为一种用途广泛的抗肿瘤新药来开发是未来趋势之一。
1.2 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