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孙云晓讲座有感2020
“听孙云晓讲座有感2020”相关的资料有哪些?“听孙云晓讲座有感2020”相关的范文有哪些?怎么写?下面是小编为您精心整理的“听孙云晓讲座有感2020”相关范文大全或资料大全,欢迎大家分享。
听孙云晓讲座有感
让孩子享用一生的6个好习惯
我国著名青少年教育家孙云晓先生曾说:“好习惯对儿童来说是命运的主宰,是成功的轨道,是终身的财富,是人生的格调”。因此,作为父母,一定要在孩子的习惯培养上下大功夫。培养孩子的良好习惯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一)生活习惯 生活是人生第一课,也是最基本的课程,生活习惯的好坏,不仅影响幼儿的身心健康而且也是幼儿综合素质的体现。它包括饮食、起居、排便、卫生等习惯,做到按时睡眠、起床、安静睡眠并有正确的睡姿,不挑食、不偏食、细嚼慢咽,饭前便后正确洗手、早晚刷牙,饭后漱口等。父母要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适当为孩子立规矩,如:玩具玩完后必须放回原处,逐渐养成自己的东西自己整理和爱清洁,讲卫生,有条理的好习惯。
(二)文明礼貌习惯
礼貌看起来是种外在行为的表现,实际上它反映着人的内心修养,体现一个人自尊和尊重他人的意识。父母要教育孩子,学习使用文明礼貌用语,如“您好”、“请”、“谢谢”、“对不起”、“请原谅”。同时,要注意培养孩子的文明举止,见人要热情打招呼,别人问话要先学会倾听,并有礼貌地回答,保持服装整洁,站有站相,坐有坐相。
(三)道德习惯
养成良好的道德习惯,幼儿才能和别人友好相处,积极追求美好的事物,自觉遵守社会行为规范,具有高度责任
听汪志广讲座有感
听汪志广老师讲座有感 怀仁一中云东校区 王燕平
上周六去文化活动中心听了来自北京的汪志广老师的讲座,听后受益匪浅,尤其是他关于教师民主科学管理学生和关于教师专业成长的精辟理论,让我深受启发,更加深刻意识到读书学习,走专业成长的道路是多么重要。
感悟一:老师要不断的学习
‘学习,才能拥有一双慧眼,如果工作很苦很累,说明学习不够。”他在报告中讲到:“新环境下的教师专业成长离不不开学习。学习就是工作,学习决定生存,学习决定方向。”现代信息日新月异,知识更新与发展快速,这就要求教师必须不断地去学习新专业知识。亨利.福特曾说过:“任何人只要停止了学习就会衰老,任何人只要坚持学习就会保持年轻。生活中最伟大的事就是保持你的头脑年轻。”“没有时间”成为许多人不去继续学习的理由。其实,没有继续学习的动力才是真正的原因。而人到了不思学习的地步,他已经真正“老”了。对于学习者而言,关键不是你在学习中投入了多少时间,而是你在这些时间里投入了多少兴趣与毅力。要使自己的生命之树变得枝繁叶茂,生机勃勃。 要学会利用零碎的时间来读书学习,这样你会受益匪浅。
我这段时间的工作很吃力,他的话点醒了我,为什么我的班主任这样的吃力,正是因为我没有努力的去学习,学校的发展,学生
听叶澜教授讲座有感
听叶澜教授讲座有感
从听到叶澜教授要来师大开讲座,心里顿时欣喜,自从接触教育学开始,就知道“南叶北裴”的说法,叶澜教授是华东师大博导,从考研之初,就拜读过叶澜教授的教育概论,由衷觉得叶澜教授和裴娣娜教授一样是为教育事业倾尽全力的教育学者。
终于到了遇见叶澜教授的那一天,院里的阳光报告厅早早地就坐满了人。我也找到自己的座位,但是因为仰慕者众多,我们从阳光报告厅转移到112报告厅。叶澜教授看上去很年轻,充满活力,在她的身上完全看不出70岁老太太的样子,当天,她的讲座的主题是当代中国教育学发展问题之我思。
叶澜教授谈到了四个主要问题:第一,从义务教育阶段谈到学校整体转型性变革,重点谈到新基础教育研究;第二,教育的发展变化不会带来教育学的发展,教育学的发展必须由人来推动,并且对教育学研究状态做了透析;第三,中国教育学科的“四个缺乏”,学科独立性的缺乏,根基性的缺乏,整体性的缺乏,创生性的缺乏;第四,教育学基因式概念的构建。
在听完讲座印象最深的还是叶澜教授关于新教育研究的阐述。“把课堂教学还给学生,让课堂充满生命活力”、“把班级还给学生,让班级充满成长气息”、“把创造还给老师,让教育充满智慧的挑战”、“把发展的主动还给师生,让学校充满勃勃生机”——在
听李凤霞老师讲座有感
听李凤遐老师讲座有感
8月30日,我们非常有幸的聆听了来自江苏省首届十佳师德模范和江苏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李凤遐老师《用师爱成就学生和自己的精彩》的讲座,受益良多。
李凤遐老师,今年58岁,虽然年过半百,但依然工作勤奋,活力四射。老师们经常对她说,“你是一部停不下来的机器”,“如果让你离开课堂和学生,你会难受的”。到底是怎么样的信念在支撑她,让这个本应享受天伦之乐的老人永不知疲倦呢?那就是当一辈子的老师,做一辈子的班主任;当最好的老师,做最好的班主任。这是李老师一生的追求,也是她感受生命价值和生活乐趣的所在,更是她赋予自己人生的一种意义。
李老师坚信“选我所爱,爱我所选”,例举了担任班主任期间大量详实感人的事例,处处流露着她对每一名学生“关爱、尊重、宽容、鼓励、责任”的真情。“大家猜猜我的年龄?”这是李老师经常问她的学生的一个问题。在大家的猜测中,李老师兴奋地说:“我十八岁。”是的,李老师的心理年龄只有18岁。李老师还说,她每次接一个新班,总会穿着印有史努比的卡通衣服走进课堂,伴随着孩子们啧啧的惊叹声,“凤妈”以她独特的魅力征服着每一个学生。她让每个学生都受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感化和陶冶。
听了李老师的讲座,我有了以下的感受: 一、改变心态
听王荣生教授讲座有感
听王荣生教授讲座有感
——安徽省农村中小学“教学能手”培训项
目淮北师范大学初中语文班
2012年9月5日下午,在淮北师范大学外语学院三楼多功能教室听了王荣生教授关于“以‘学的活动’为基点的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讲座,心里颇多感慨。王荣生教授是上海师范大学研究教学法的一位博士研究生导师,主要专著有《语文科课程论基础》,《听王荣生教授评课》,《新课标与“语文教学内容”》等。下面,就王荣生教授报告的主要内容和自己的一点感想说一说。
整个一下午的讲座主要讲述了三个问题:一是从“教学内容”角度观课评教;二是依据“文本、体式”确定教学内容;三是根据“学生学情”选择教学内容。
1、王荣生教授认为,学生包括已有的语文能力和已有的学习经验,一篇散文包括言语和文字两部分,言语又可分为所描述的内容和所表述的情感两部分。教学的过程即是教师引导学生达到学习目标的过程。
2、教学的两个关键点是合宜的教学内容和有效的教学设计。二者之间,教学内容是主要的,教学内容决定教学方法。
问题症结:以“教”的活动为基点的课堂教学 (一)我就是要教这些 (二)我就是要这样教
主要以《背影》为教学案例进行讲解。 解决途径:转向以“学”的活动为基点 (一)学生需要学什么 (二)学生怎样学才好
听魏书生讲座后有感
. .. .
听书生讲座后有感
有幸能够听到书生老师的讲座,满足了我的愿望。整个过程轻松愉快,其中有很多亮点,下面我就讲座中的一点感悟与大家一起分享。
一、职业是咱的,我们不爱,谁爱
“职业是咱的,我们不爱,谁爱?”这是老师开场时说的一句话,令我感触颇深,所以我把它作为分享的第一部分容。经常听到有人说自己的职业多么的不好,自己的待遇多么的差,谁谁的待遇好,谁的职业比自己的好。殊不知就在自己的攀比中,丧失了对自己职业的喜爱,不爱自己职业的人,不可能会干好自己的职业。这样的人就容易形成恶性循环:不爱自己的职业,喜欢别人的职业——不能干别人的职业,不好好干自己的事业——自己的职业没干好,厌恶自己的职业。这样循环下去,有一天也许自己的职业,也会抛弃你,让你什么职业也不能干。所以干一行爱一行,毕竟这是自己选择的职业,选择了就要一如既往的干好它,不活在攀比、歧视中。
记得当时老师为了阐述这个观点,用了个很幽默的比喻,他说有的人当了县长不满足,总想着如果能当市长该多好啊,于是天天想方设法当市长,终于当上了市长;当上了市长他觉得要能当上国家主席该多好啊,于是当上了国家主席;当上主席他觉得也没什么意思,要是能当上地球村村长该多好啊!于是他努力争取,终于当上了地球村村长。
听教育专家常作印老师讲座有感
听教育专家常作印老师讲座有感
前几天,我们县全体中小学老师在一中“龙池讲堂“参加了著名教育专家常作印的专题讲座,在一天的报告和讲座中,常作印老师的精彩绝伦的讲演让我印象深刻,真的很感谢领导们的安排,让我们非常庆幸能有机会聆听教育界领军人物在教育上的先进理念和经验。虽然一天下来还是有点疲倦,但我觉得非常值得,常作印老师的讲座让我接触到了不少新的教育理念,使我受益匪浅。
常作印老师的讲座专题是《不做庸师,打造品牌》,通过几个要点,使我重新认识了“班主任”这个名词的含义,更为我指明了在未来的日子里如何成为一名合格的班主任的方向。
下面,我就说说令我感触最深的几个要点: 一、树立自己的“品牌”
一名优秀的教师,一个优秀的班级,都应该有他独特的东西,正因为世界上没有两个完全一样的人,我们的每位教师、每个班级,也都应该具有其特别的东西,而这,就是品牌!为什么一些老师教了十几年几十年的书,还是那样的平庸无为呢?说到底,那就是完全一个模式的去套用所有的学生!通过常老师的讲座,我认识到了,一个教师的职业生命力要持久,一个班级的生命力要持久,归根到底就必须具备他所独有的东西,这些东西是能让学生、家长、同事和自己为之眼前一亮的东西,这就是我所理解的“品牌”,常老师
听祝庆东教授志专题讲座有感
《从问题,专题到课题
——三个层次科研活动的设计及实施》有感
上个星期聆听了祝庆东主任的《从问题,专题到课题——三个层次科研活动的设计及实施》专题演讲,令我印象很深,非常的具有实践意义,对今后的实际工作帮助很大。
祝主任首先从“怎样才能烙好饼”作比方,为教师们打开了课题研究的神秘面纱。阐述了其实做课题一点也不神秘,人人都可以做,立马拉近了课题与教师之间的距离。
进而指出,教师研究可以分成三个阶段:问题反思、专题探索和课题研究。问题反思侧重在对遇到的具体问题的即时思考和解决。专题探索是选择一个主题,以较为系统的方式寻求问题的解决。当研究方法的设计和运用比较规范时,就进入了课题研究的层面。言简意赅地讲解了教师进行教学研究的基本思路和一般程序,以及具体的实施过程,指出“最理想的教师专业化发展应是教研、科研和师训相互融合”。 科研是当研究方法的设计与运用比较规范时才能到达的层次,然后必须得有非常科学的理论方法予以应用才能去做,否则那不是中学科研。我听后就一个感觉:明白了。祝老师还有一个方面的讲解让我豁然开朗,就是教研与科研的区别是什么?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其实不太注意这些,甚至于混为一谈,有些时候也就是走个过场。祝老师用最简洁的语言讲明白了:教研是以课例
听校长报告有感
近来非常的迷茫,年级的大事小情忙的不可开交;开学初买的书籍已经束之高阁,打开的也是只读了几页,并无深入;最让我迷茫的是,原想每天一篇千字文,可是在前段时间忽然就失了灵感,看到周围同事,特别是比我还要晚起步的很多人,每天就像变魔术一样,总有那么多的内容可写,这使我越发想写却想不到写什么,昨天侯**校长的一场报告又让我再一次打开了写作的门。
认识侯校长是在明霞教师成长联盟第九次会议上,侯校长做了《建一所没有围墙的学校》的报告,从此便记住这个内心浪漫、温暖而又充满教育智慧的人,回来后常常看侯校长公众号上的文章,其中那篇《七十七天》的观影评论深深震撼了我,对生命的那种深度认知给了我珍重当下,生命不留遗憾的深刻领悟。感谢侯校长!昨天的报告,平实的语言和精彩的育人故事还是那样有温度、有深度、有高度!
侯校长告诉我们要做一个帮助孩子续写生命故事的人。
他说,孩子不是一张白纸,我们要帮助孩子续写生命的故事。在侯校长的言语中我感受了他在幸福的做教育,在做幸福的教育。在他的心里因为写作他一天可以当两次老师,在他的心里每一天都有美好的教育故事发生。我们也常常听到教育无小事,关键是我们要抓住每个教育契机,让每个契机都能帮助孩子成长。侯校长说有
教育随笔《语文课,带着学生上路——听倪特讲座有感》
语文课,带着学生上路——听倪特讲座有感
有幸,再一次聆听了西湖区进修学校教研员倪宗红特级教师的讲座——有效建构教学内容 提高教学质量。第一次听到倪特的讲座是在去年的11月份在参加进修学校90学时培训的时候,同样的讲座内容,却有着不一样的教学觉悟。
这次的讲座除了联谊会的成员之外,还有县城的部分小语老师参与,把整个教育局四楼的会议室坐得满满当当,可谓高朋满座啊!讲座的主题就是让我们如何选择教学的内容,实现语文教学的工具性。 一、起点着眼于学生
倪老师认为,学生喜不喜欢这节语文课,关键性就在于在课的初始阶段能不能吸引住学生的兴趣,有了这样的目的,我们就要充分的了解学生的所需所求,依据不同学段的学生,教学起点的定位不能过高也不能过低,否则都会影响到学生的学习兴趣。倪老师给我们举了《卖火柴的小女孩》这篇课文的初始环节,茅塞顿开,确实呀!学生已经会的,那又何必非得要按照设计好的那条道走一遭呢?这样非但对文本的学习没有任何的帮助,而且使学生对文本的学习失去兴趣,得不偿失。
二、目标、内容定位着眼于学生
无论是我们的教学参考书还是一些相关的网上资料,对于目标的定位都是泛泛而谈或是根本没有年段特点。在这一方面倪老师给我们举了二下《丑小鸭》这篇课文的例子,确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