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2.5的倍数特征教案

“小学数学2.5的倍数特征教案”相关的资料有哪些?“小学数学2.5的倍数特征教案”相关的范文有哪些?怎么写?下面是小编为您精心整理的“小学数学2.5的倍数特征教案”相关范文大全或资料大全,欢迎大家分享。

小学数学《2、5的倍数特征》试讲稿

标签:文库时间:2025-02-14
【bwwdw.com - 博文网】
《2、5的倍数特征》试讲稿

  一、导入

  师:上课!同学们好,请坐!

  师:同学们,我们之前学习过了如何求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你们掌握的怎么样呢?

  师:我们一起来做一个“数一数”的游戏,请看大屏幕,老师在大屏幕出示了百数表,请同学们认真观察,积极计算。

  师:你能找到表中哪些数是2的倍数,哪些数是5的倍数吗?比比谁找的又多又快

  师:这个问题对同学们没有难度,所有同学已经积极找到了。看来之前的知识同学们掌握的不错。

  师:2的倍数有哪些数?2、4、6、8、12、18、20……同学们数出好多了,那5的倍数有哪些呢?

  师:10、15、20、25……

  师:嗯,同学们真棒,都正确数出这么多,回过头想想,这些数据有什么特征?

  师:那老师想问同学们,如果老师随意给出一个数字,你能确定它们到底是不是2或者5的倍数?

  师:老师告诉大家,虽然一个数的倍数是无限的,但是它们都是有一定特征的。

  师:今天我们就先通过100以内的数来研究2和5的倍数特征。

  二、新授

  活动一:2、5的倍数特征

  师:同学们,现在拿起你的笔,在书本百数表中找一找,圈一圈,画出2和5的倍数,开

《3的倍数的特征》优秀教案

标签:文库时间:2025-02-14
【bwwdw.com - 博文网】

《3的倍数的特征》教学设计

陕西勉县阜川镇中心小学 刘晓兵

【教材分析】

教材把课题确定为“探索活动”,其目的就是要让学生经历探索知识的过程。教材首先提出“我们研究了2、5倍数的特征,那么3的倍数有什么特征”的问题,目的是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索3的倍数的特征。教材提供了一张百数表,引导学生发现3的倍数特征。学生在探索过程中,发现3的倍数特征与2和5的倍数特征的不同,2、5的倍数特征主要观察数的个位,而3的倍数特征要观察各个数位数字的和是否是3的倍数。从而发现个位和十位都没有什么规律,而要找到各个数位上的和有什么规律。在初步得出结论的基础上,可进一步提出“这个规律对三位数是否成立”的问题,促使学生能自己造出更大的数来验证规律。但根据评价要求,在日常的练习与评价时,一般只要求学生判断100以内的数是否是3的倍数。因此,本课着重引导学生找到和发现着重点,从而归纳概括了3的倍数的特征。 【学生分析】

学生已经学习了2、5的倍数的特征,但3的倍数的特征与2、5的倍数的特征有很大的区别,学生不能仅从一个数的个位加以观察、归纳来得出结论,因此对于孩子们来讲如何探索得出这个特征就较有难度,而对于一些学习能力较弱的孩子,能够正确掌握3的倍数的特征并加以正确运用

小学数学“3的倍数的特征”教学案例

标签:文库时间:2025-02-14
【bwwdw.com - 博文网】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小学数学“3的倍数的特征”教学案例

作者:孙俊

来源:《新课程学习·中》2013年第07期

【设计理念】

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教师应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在教学中,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主动进行观察、猜想、验证、交流等数学活动,不仅要让学生掌握“3的倍数的特征”,更要让学生在经历数学学习的过程中,获得研究一个数的倍数的特征的方法,积累一些学习的经验。 【教材分析】

这部分知识是在学生学习了因数、倍数的概念以及2,5的倍数的特征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是今后学习分解质因数、求最大公约数、求最小公倍数、约分和通分的重要基础。因此,学好这部分知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在本课之前,学生学习了2,5的倍数的特征,与3的倍数的特征相比较,规律明显,教学轻松。而本

《3的倍数的特征》优秀教案

标签:文库时间:2025-02-14
【bwwdw.com - 博文网】

《3的倍数的特征》教学设计

陕西勉县阜川镇中心小学 刘晓兵

【教材分析】

教材把课题确定为“探索活动”,其目的就是要让学生经历探索知识的过程。教材首先提出“我们研究了2、5倍数的特征,那么3的倍数有什么特征”的问题,目的是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索3的倍数的特征。教材提供了一张百数表,引导学生发现3的倍数特征。学生在探索过程中,发现3的倍数特征与2和5的倍数特征的不同,2、5的倍数特征主要观察数的个位,而3的倍数特征要观察各个数位数字的和是否是3的倍数。从而发现个位和十位都没有什么规律,而要找到各个数位上的和有什么规律。在初步得出结论的基础上,可进一步提出“这个规律对三位数是否成立”的问题,促使学生能自己造出更大的数来验证规律。但根据评价要求,在日常的练习与评价时,一般只要求学生判断100以内的数是否是3的倍数。因此,本课着重引导学生找到和发现着重点,从而归纳概括了3的倍数的特征。 【学生分析】

学生已经学习了2、5的倍数的特征,但3的倍数的特征与2、5的倍数的特征有很大的区别,学生不能仅从一个数的个位加以观察、归纳来得出结论,因此对于孩子们来讲如何探索得出这个特征就较有难度,而对于一些学习能力较弱的孩子,能够正确掌握3的倍数的特征并加以正确运用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3的倍数的特征》名师教案

标签:文库时间:2025-02-14
【bwwdw.com - 博文网】

《3的倍数的特征》名师教案

【教学目标】

1、认识3的倍数特征,理解特征,能够熟练的判断一个数是不是3的倍数。

2、会找出同时2、3的倍数的数,同时是

3、5倍数的数,同时是2、3、5倍数的数。

3、让学生经历探索3的倍数特征的过程,理解特征,掌握判断一个数是不是3的倍数的方法。

4、结合教材,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爱生活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

重点:掌握3的倍数的特征。

难点:能迅速判断一个数是不是3的倍数。

【准备】

《3的倍数的特征》名师课件;《3的倍数的特征》随堂小测

【教学过程】

(一)观图激趣、设疑导入

出示课件的第一张幻灯片。

师:下面的数哪些是3的倍数?

生:3的倍数:36、45、48、72、21。

师:同学们说得很好,大家能迅速判断一个数是否是3 的倍数吗?今天我们学习了3倍

数的特征之后,大家都能迅速判断一个数是否是3的倍数。

板书:因数与倍数

(二)探究新知

1、出示课件的第三张幻灯片。

师:大家能从表中找出3的倍数吗?找出来后说一说这些数有什么特征?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探究交流。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汇报探究交流结果。

老师对学生汇报给予适当的评价。

老师课件出示答案。

生:个位上是0 、1、2、3、4、5、6、7、8、9的数都是5的倍数。

生:不对!有的是3的倍数,有的不是3

2.5 特征值与特征向量

标签:文库时间:2025-02-14
【bwwdw.com - 博文网】

苏教版选修4-2完美教案学案,知识点全面,题型丰富,贴近考纲

2.5 特征值与特征向量

1.特征值与特征向量的定义

设A是一个二阶矩阵,如果对于实数λ,存在一个非零向量α,使得Aα=λα,那么λ称为A的一个特征值,而α称为A的属于特征值λ的一个特征向量.

2.特征多项式的定义

a

设A=

c

λ-a -b 2

是一个二阶矩阵,λ∈R,我们把行列式f(λ)= =λ-(a+d)λd -c λ-d

b

+ad-bc称为A的特征多项式.

3.特征值与特征向量的计算 设λ是二阶矩阵A=

a

c

d

b

的特征值,α为λ的特征向量,求λ与α的步骤为:

λ-a -b 2

第一步:令矩阵A的特征多项式f(λ)= =λ-(a+d)λ+ad-bc=0,求出λ

-c λ-d

的值.

第二步:将λ的值代入二元一次方程组

x0 x0 λ-a x-by=0, 得到一组非零解 ,于是非零向量 即为矩阵A的属于特征

y0 y0 -cx+ λ-d y=0,

值λ的一个特征向量.

4.Anα(n∈N*)的简单表示 (1)设二阶矩阵A= λnα(n∈N*).

(2)设λ1,λ2是二阶矩阵A的两个不同特征值,α,β是矩阵A的分别属于特征值λ1,λ2

a

c

,α是矩阵A的属于

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2因数与倍数:3的倍数的特征》优质课教

标签:文库时间:2025-02-14
【bwwdw.com - 博文网】

“3的倍数的特征”教案

一、教材分析

《3的倍数的特征》是在学生理解了因数和倍数的概念及掌握了2和5的倍数的特征的基础上教学的。2、3、5倍数的特征是求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的重要基础,学习约分、通分的必要前提。

新的课程理念要求我们在教学中尽可能地为学生提供一个自主、合作、探究的机会,其宗旨也就在于培养学生在实际的学习活动中,善于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能力,灵活运用知识去解决问题的能力,在研究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会合作。

3的倍数的特征,有规律可循,容易上成机械刻板、枯燥无味的课,学生虽能死套规律判断,但学生的能力没能培养,智力得不到开发。本课的设计采用了启发与发现相结合的教学方法,激励学生大胆猜想,动手实践,去发现规律,形成技能,升华至应用于生活。

我在教学过程中,采取了二人组、四人组或全班合作学习的方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导学生自主探索规律。在学习中,创设情境,激发疑问,给学生造成思维冲突,从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三、教学过程

教学目标

1.掌握3的倍数的特征,能正确判断一个数是否是3的倍数。

2.通过自主探究的活动,培养学生的推理、观察、概括能力。

3.渗透猜想,验证的思想,使学生感受到生活中蕴藏着丰富数学

知识。

教学重点:认识并掌握3的倍数的特征

苏教版小学数学倍数因数

标签:文库时间:2025-02-14
【bwwdw.com - 博文网】

苏教版小学数学《倍数和因数》赛课公开课教学设计(有配套PPT课件)

作者:王华 来源:常州青龙中心小学 我要评论(0) 字体:大 中 小 点击:1018次 --------------------------------------------------------------------------------

倍数和因数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70—72页的例题及相应试一试;72页“想想做做”第1~3题。

教材简析:这一教学内容 是小学阶段“数与代数”部分最重要的知识之一,《因数和倍数》的学习,是在初步认识自然数的基础上,探究其性质,其中涉及到的内容属于初等数论的基本内容,相当抽象。在地位上,这节课是因数、倍数的概念引入,为本单元后面的内容、以及第四单元的公因数、最大公因数、公倍数,最小公倍数提供了必需且重要铺垫。《倍数和因数》是一节数学概念课。首先利用整数乘法算式认识倍数和因数,接着指导学生运用已有的乘除法知识,自主探索找一个数的倍数和因数的方法。所以本课的学习以“教师指导下的学生自主探索”为主线。

教学目标:

1、结合整数乘、除法运算初步认识倍数和因数的含义,探索求一个数的倍数和因数的方法,能找出10以内某个数的倍数、

《2、5的倍数的特征》同步习题1

标签:文库时间:2025-02-14
【bwwdw.com - 博文网】

《2、5的倍数的特征》同步习题

基础碰碰车

知识点1 2的倍数的特征 把2的倍数用彩笔涂出来。

知识点2 奇数、偶数的意义 2.按要求选数。

54 21 189 35 25.3 8 645 0.88 1 0 23 奇数:____ 偶数:____

3.在6,8,9,7,0这五个数字中,选出其中两个数字组成两位数: (1)最大的偶数是多少?(2)最小的奇数是多少? 知识点3 5的倍数的特征 4.把5的倍数圈起来。

识点4既是2的倍数,又是5的倍数的特征 5.把下列各数填入相应的圈里。

10 15 26 60 42 70 88 105 50 45

升级跷跷板

6.把合适的数填入相应的圈里。

14 58 44 31 62 87 45 38 89 102 奇数 偶数

7.我是小法官。

(1)任何奇数加1后,一定是2的倍数。 ( ) (2)和一个奇数相邻的两个整数都是偶数。 .( )

(3)一个数既是2的倍数

2、5的倍数的特征评课稿

标签:文库时间:2025-02-14
【bwwdw.com - 博文网】

《2、5倍数的特征》评课稿

城区四小 李小改 今天听了黄静老师的《2、5倍数的特征》一课,本节课主要让生通过自主探究,掌握2、5倍数的特征。

黄静老师在上新课前,与学生进行互动,提高学生的积极性。黄老师的导入很好,说自己有一个神奇的本领,随意说个数老师就知道它是不是2、5的倍数,能吸引生的注意力,并为新课打基础。在学习新知识黄老师主要采用小组合作学习、自主探究的学习方法。黄老师能及时走到学生中去,了解学生。

一、真正把学生放到学习的主体地位中

遵循儿童的认知规律,关注学生学习的情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始终保持着昂扬的学习兴趣和斗志。教师也真正做到了以人为本,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这就是本节课最大的成功。 二、注重细节,讲究珠圆玉润

每个细节都能从整体上加以考虑,做到衔接得体自然。例如:奇偶数组成整个自然数,在百数表中以及在辨别奇偶数以后都有提问并进行强化。又如:在学习既是2的倍数又是5的倍数这个环节,采用先找出2的倍数,再找5的倍数的方法,然后动态展示集合圈的交集既是2的倍数又是5的倍数,在不揭示“公倍数”这一概念的学习要求下,让学感知“公倍数”这一特点,为下一步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