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常见文言文虚词
“高中常见文言文虚词”相关的资料有哪些?“高中常见文言文虚词”相关的范文有哪些?怎么写?下面是小编为您精心整理的“高中常见文言文虚词”相关范文大全或资料大全,欢迎大家分享。
初中常见文言文虚词练习
初中常见文言文虚词练习
之
一、指出下列句子中“之”的用法及其含义:
1、忽啼求之()
2、仲永之通悟()
3、或以钱币乞之()
4、学而时习之()
5、见渺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
6、心之所向()
7、卒之为众人()
二、对下列句中加点“之”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昂首观之(代词,相当于“它们”)
B、余闻之也久(代词,相当于“这件事”)
C、项为之强(助词,相当于“的”)
D、故时有物外之趣(助词,用在定语和中心语之间,相当于“的”)
其
一、指出下列句子中“其”的用法及其含义:
1、蹲其身,使与台齐()
2、其纹理皆有可观者()
3、如此其贤也()
4、不能名其一处也()
二、对下面句中加点的“其”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A、其怒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代词,他)
B、其真无马耶。
(连词,表选择疑问,相当于“是----还是”)
C、安陵君其许寡人。
(助词,用来加重语气,相当于“可要”亦可不译)
D、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
(副词,表反问,难道)
以
一、在下面括号中写明“以”的用法及其含义:
1、徐喷以烟()
2、盖以诱敌()
3、以虫草为林()
4、以观沧海()
二、下列句中“以”的作用和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
B、或以钱币乞之
C、屠惧,投以
高中重点文言文虚词18个
虚词——不能单独成句,意义比较抽象,有帮助造句作用的词。 一:《考纲》要求掌握的常见的18个文言虚词:
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
二:《考试说明》中确定的18个文言虚词;所谓“用法”,就是某个文言虚词的意义及其所表示的语法关系,即词性(虚词包括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等)。
【而】
一、连词
1.表并列,可译为“又”“和”或不译。例如:
蟹六跪而二鳌(《劝学》) .
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师说》) .
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捕蛇者说》) .
2.表承接,可译为“就”“接着”“然后”,或不译。例如: 广起,夺而杀尉(《陈涉世家》) .
亡羊而补牢,未为晚也(《战国策·楚策四》) .
简能而任之,择善而从之(《谏太宗十思疏》) .
骊山北构而西折,直走咸阳(《阿房宫赋》) .
犹且从师而问焉 (《师说》)
3.表转折,可译为“但是”“却”“可是”等。例如: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劝学》) .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 ..
4.表递进,可译为“并且”或“而且”。例如: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劝学》) .
5.表假设,可译为“如果”“假如”。例如:
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冯婉贞》) .
而吾蛇尚存
文言文实词虚词
文言文实词虚词
虚词包括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象声词。文言文常见虚词有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反之则为实词。 实词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代词)。
《桃花源记》 重要实词
缘、异、穷、具、咸、妻子、邑人、绝境、间隔、无论、语、足、及、诣、津、鲜美、属、阡陌、黄发垂髫、叹惋、语云
重要虚词
乃(1)见渔人,乃大惊:于是,就 (2)乃不知有汉:竟然 为(1)武陵人捕鱼为业:作为 (2)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对
其(1)欲穷其林:这 (2)其中往来种作:代词,代桃花源(3)余人各复延至其家:自己的
多词一义
(1) 缘溪行、便扶向路:沿着,顺着
(2)便要(yāo)还家、延至其家:要通“邀”,邀请。 (3)悉如外人、咸来问讯、皆叹惋、并怡然自乐:都 (4)此中人语(yù)云、不足为外人道也:说 (5)便扶向路、遂与外人间隔:于是,就
古今异义
穷(古义:穷尽;今义:贫穷)
无论(古义:不要说,(更)不必说;今义:多为连词,表示条件不同而结果不变,表示条件关系的连词)
妻子(古义:妻子和儿女;今义:已婚男子对自己配偶的称呼) 绝境(古义:与人
高三语文文言文常见虚词整理
独家的,网上别处可找不到哦希望对大家有用,小规模使用哦~~
常见虚词整理
而:
① 连词,表并列 余固笑而不信也 .
② 连词,表顺接,就、便、才 人非生而知之者: .
③ 连词,表递进,又、并且 骊山北构而西折,直走咸阳 .
④ 连词,表因果,因而 涵澹澎湃而为此也 .
⑤ 连词,表转折,却、但是 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 .
⑥ 连词,表偏正(修饰) 则席地倚墙而坐 .
⑦ 连词,表联合 水落而石出者 .
⑧ 连词,表假设,如果、假如 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 ⑨ 代词,你 人且饥死而必得谷 .
⑩ 通“如”,好像,如同。 军惊而坏都舍。
耳
① 表限定 ,而已、罢了 白起,小竖子耳。
② 表肯定 ,了(或不译) 宁赴常流而葬乎江鱼腹中耳。 ③ 表感叹 ,啊 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
④ 连
高中文言文18个虚词整理
高考文言虚词复习
语文】高中文言文18个虚词整理
18个文言虚词的用法及其举例
[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
1.【而】
(一)用作连词。
1.表示并列关系。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 。
①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者(《劝学》)
②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蜀道难》)
③北救赵而西却秦,此五霸之伐也(《信陵君窃符救赵》)
2.表示递进关系。可译为"并且"或"而且"。
①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劝学》)
②楚怀王贪而信张仪,遂绝齐(《屈原列传》)
③回视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绛皜驳色,而皆若偻(《登泰山记》)
④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游褒禅山记》)
3.表示承接关系。可译为"就""接着",或不译。
①故舍汝而旅食京师,以求斗斛之禄(《陈情表》)
②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鸿门宴》)
③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师说》)
4.表示转折关系。可译为"但是""却"。
高考文言虚词复习
①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劝学》)
②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六国论》)
③信也,吾兄之盛德而夭其嗣乎(
初中常见文言文特殊句式电子教案
初中常见文言文特殊
句式
初中常见文言文特殊句式
初中阶段常见的文言文特殊句式有四种:判断句、省略句、被动句、倒装句。
一、判断句
对客观事物表示肯定或否定,构成判断与被判断关系的句子,叫判断句。通常由以下几种方式构成:
1.以虚词配合一定的句式表示的判断句,如借用“者”、“也”等词构成。
(l)陈胜者,阳城人也《陈涉世家》
(2)夫战,勇气也《曹刿论战》
(3)环滁皆山也《醉翁亭记》
(4)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邹忌讽齐王纳谏》
2.借助于“乃”、“是”、“为”、“则”、“悉”、“本”等词构成。
(1)当立者乃公子扶苏《陈涉世家》
(2)斯是陋室《陋室铭》
(3)项燕为楚将《陈涉世家》
(4)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岳阳楼记》
(5)此悉贞良死节之臣《出师表》
(6)臣本布衣《出师表》
(7)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出师表》
3.“者”、“也”都省略,单以名词或名词性短语作谓语来表示判断,也是文言文中判断句的一种形式。
(1)七略四库,天子之书《黄生借书说》
(2)汗牛塞屋,富贵家之书《黄生借书说》
二、省略句
有些句子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省略了句子的某些成分,这种句子叫省略句。古汉语中省略句常见的有以下几种形式:
1.主语省略
(1)永州之野产异蛇,[蛇]黑质而白章《捕蛇者说》
(2)[桃花
人教版初中语文常见文言文虚词用法整理
人教版初中语文常见文言文虚词用法整理
一.之
1、“之”作代词,可以代人、代物、代事。译为“他”(他们)、“它”(它们)、“这种”
例如:问所从来,具答之。(代人,指桃花源中的人,相当于“他们”)
操蛇之神闻之。(代事,指愚公移山,译作“这件事”)
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代物,指狼,相当于“它”。)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代词,指学过的知识)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代人。他,指曹刿。)
陈胜佐之,并杀两尉。(代人。他,指吴广。)
肉食者谋之。(代这件事。)
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指代前面的“骨头”
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指代前面的狼。)
渔人甚异之。(指代渔人前面所看到的景象。)
闻之,欣然规往。(指代渔人进桃花源这件事。)
以其境过清,不宜久留,乃记之而去。(指代小石潭的情景。)
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代千里马)
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代乐趣)
环而攻之而不胜。(代城)
属予作文以记之。(代重修岳阳楼这件事)
下视其辙,登軾而望之。(代齐军)
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代齐威王纳谏这件事)
2、“之”作动词,“去”“往”“到”。
例如:辍耕之垄上。《陈涉世家》
寡助之至;多助之至。《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陈涉世家》
文言文虚词专题复习:18个必考文言虚词
文言文
文言文
《考试说明》对本考点的要求是:“理解 常见的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 能力层级为B。它包含三个方面的因素: 一是考查的文言虚词一般是中学阶段常见 的文言虚词, 二是考查的重点是文言虚词在上下文中的 用法还有意义, 三是考查的能力层次为理解。
文言文
考查方式: 一是对文中的虚词进行理解,要求选择理 解正确或错误的。 二是比较不同句子中相同的虚词的用法, 其中一个句子来自文言选段,一个句子来 自中学教材。 三是给一个例句,要求选择与例句虚词用 法相同或不同的一项。 题型都是选择题目,题目一般都是一道,分 值大多为3分。
文言文
考查的重点: 常见的18个文言虚词是:而、何、乎、 乃、其、且、若、所、为、焉、也、 以、因、与、于、则、者、之。
文言文
2005-2010年高考 文言虚词考查情况一览表年份 考查词语 题干设问 2010 而、于、之、乎 意义和用法都不相同的 2009 为、所、之、乃 意义和用法都不相同的 2008 2007 而、以、之、于 意义和用法都不相同的与例句的意义和用法都 相同的 2005 且、也、因、以 意义和用法都不相同的 2006 以
语句 均选 自阅 读文 段文段 与课 内组 合
共考查
文言文虚词专题复习:18个必考文言虚词
文言文
文言文
《考试说明》对本考点的要求是:“理解 常见的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 能力层级为B。它包含三个方面的因素: 一是考查的文言虚词一般是中学阶段常见 的文言虚词, 二是考查的重点是文言虚词在上下文中的 用法还有意义, 三是考查的能力层次为理解。
文言文
考查方式: 一是对文中的虚词进行理解,要求选择理 解正确或错误的。 二是比较不同句子中相同的虚词的用法, 其中一个句子来自文言选段,一个句子来 自中学教材。 三是给一个例句,要求选择与例句虚词用 法相同或不同的一项。 题型都是选择题目,题目一般都是一道,分 值大多为3分。
文言文
考查的重点: 常见的18个文言虚词是:而、何、乎、 乃、其、且、若、所、为、焉、也、 以、因、与、于、则、者、之。
文言文
2005-2010年高考 文言虚词考查情况一览表年份 考查词语 题干设问 2010 而、于、之、乎 意义和用法都不相同的 2009 为、所、之、乃 意义和用法都不相同的 2008 2007 而、以、之、于 意义和用法都不相同的与例句的意义和用法都 相同的 2005 且、也、因、以 意义和用法都不相同的 2006 以
语句 均选 自阅 读文 段文段 与课 内组 合
共考查
文言文常见文言句式
北京雅思博教育个性化辅导新疆管理中心
文言文常见文言句式 l 判断句式
文言文判断句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基本上不用判断词“是”来表示,而往往让名词或名词性短语直接充当谓语,对主语进行判断。其句式有如下几种表示法: 1、“……者,……也。”
这是文言判断句最常见的形式。主语后用“者”,表示提顿,有舒缓语气的作用,谓语后用“也”结句,对主语加以肯定的判断或解说。如: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师说》) 2、“……,……也。”
判断句中,一般省略“者”,只用“也”表判断。如: 项脊轩,旧南阁子也。(《项脊轩志》)
3、“……者,……。”有的判断句,只在主语后用“者”表示提顿,这种情况不常见。如: 四人者,庐陵萧君圭君玉,长乐王回深父,余弟安国平父,安上纯父。(《游褒禅山记》) 4、“……者也。”
在句末连用语气词“者也”,表示加强肯定语气,这时的“者”不表示提顿,只起称代作用。这种判断句,在文言文中也比较常见。如:
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邹忌讽齐王纳谏》)
5、无标志判断句。文言文中的判断句有的没有任何标志,直接由名词对名词作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