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江畔独步寻花全诗解释

“杜甫江畔独步寻花全诗解释”相关的资料有哪些?“杜甫江畔独步寻花全诗解释”相关的范文有哪些?怎么写?下面是小编为您精心整理的“杜甫江畔独步寻花全诗解释”相关范文大全或资料大全,欢迎大家分享。

杜甫——《江畔独步寻花》

标签:文库时间:2024-10-06
【bwwdw.com - 博文网】

江畔独步寻花

唐 杜甫

黄四娘家花满蹊,

千朵万朵压枝低。

留连戏蝶时时舞,

自在娇莺恰恰啼。

[注释]

江畔:江边。

独步:一个人散步或走路。

蹊(xī):小路。

压枝低:因为花开得很多,把枝条压得低垂下来。

戏蝶:蝴蝶飞舞,好像在游戏。

时时:常常。

自在:自由安适,不受拘束。

娇莺:娇美的黄莺。娇:可爱的。

恰恰:恰巧碰上。这里形容黄莺啼叫悦耳和谐的声音。

留连:即留恋,舍不得离去。本诗句用来形容蝴蝶在花丛中飞来飞去,恋恋不舍的样子。“留连”是个“联绵词”。构成联绵词的两个字仅仅是这个词读音的记录,而与词义无关,所以一个联绵词可能有几种不同的书写形式,如“留连”也写作“流连”,词的意义仍然一样。

[译诗]

  黄四娘家百花盛开遮蔽了园中的小蹊,

  千朵万朵沉甸甸的已把枝头压得很低。

  留连在花丛中的蝴蝶不时地翩翩起舞,

  自由自在的黄莺歌喉宛转正在啼鸣。

[赏析]

  上元元年(760)杜甫卜居成都西郭草堂,在饱经离乱之后,开始有了安身的处所,诗人为此感到欣慰。春暖花开的时节,他独自沿江畔散步,情随景生,一连成诗七首。此为组诗之六。

  首句点明寻花的地点,是在“黄四娘家”的小路上。此句以人名入诗,生活情趣较浓,颇有民歌味。次句“千朵万朵

江畔独步寻花江畔独步寻花古诗

标签:文库时间:2024-10-06
【bwwdw.com - 博文网】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江畔独步寻花-江畔独步寻花古诗

他独自在锦江江畔散步赏花。此诗写的是赏景,而其中各首都抓绘着赏花,想象其花之盛与人之乐。

其五

黄师塔前江水东。“压枝低”,因而很讲协律,每首都紧扣着寻花题意来写,百花高楼更可怜。

第六首写寻花到了黄四娘家。诗人也并非不重视诗歌的音乐美,也传出它给作者心理上的愉快轻松的感觉,最有名的流传最广的是第六首。把“留连”,真如常山蛇,暗示出花的芬芳鲜妍,因为风光无限。

其中,暂时有了安身的处所,舍不-----------------------------------------------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 1 ~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江畔独步寻花》教学设计

标签:文库时间:2024-10-06
【bwwdw.com - 博文网】

《江畔独步寻花》教学设计

陕西师范大学金泰假日花城小学 高楠

教材分析:

本课是第3单元的第一课。教材结合单元主题“花”选编了两首描写春花的古诗。《江畔独步寻花》是唐代大诗人杜甫的组诗《江畔独步寻花七绝句》里的第六首, 记录了诗人在四川成都锦江边独自散步寻花的所见。全诗围绕着花景来写,前两句从满蹊(分布)、干朵万朵(数量)、压枝低(繁茂)等不同角度写花之状态。后两句细致刻画了蝴蝶和黄莺流连花间的景象,由写静态转为写动态,动静相应,有声有色,意境优美,表达了诗人对和平宁静生活的热爱,以及久经离乱后得以安居时的喜悦心情。

学生状况分析:

本班学生经过一年级到四年级的语文学习,接触过不少的唐诗,已经基本能够通过诵读,结合插图等理解古诗大意的方法对古诗含义有初步的感悟,但受年龄限制,对诗句中一些字词的准确把握和理解感觉较为困难,对于诗人所要表达的意境和情感,需要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深入理解。另外学生生活在市区,对繁花似锦的景象印象不深,在课堂上教师需要利用好图画,唤起学生对美好自然的回忆和向往。

教学目标:

1、通过反复朗读古诗等方法了解古诗的意思,体会诗歌的意境。培养学生学习古诗的能力。

2、入情入境学习古诗,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以及交流感受的能力。

3、体会春景的美

最新江畔独步寻花教案详案

标签:文库时间:2024-10-06
【bwwdw.com - 博文网】

精品文档

《江畔独步寻花》教案(详案)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能够有感情的朗诵古诗,理解诗的大意。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展示交流等方法读中悟情。 3、情感与价值观目标:体会诗人内心愉悦、向往之情,感受古诗的美。 教学重点:理解诗的大意、有感情地朗诵这首诗。 教学难点:体会诗人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1、同学们,在上新课之前,咱们先回忆两首小诗。

师:《绝句》(生: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师:《春夜喜雨》(生: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师:细心的同学一定发现了,这些句子都是哪位诗人的诗?(生:杜甫) 2、(PPT出示)介绍作者和写作背景。

师:我们以前也学习过杜甫的诗,哪位同学能为我们介绍一下作者?

(生:杜甫(712-770),字子美,唐代河南人,被后人称为“诗圣”,与李白合称“李杜”。 他的诗被人称为“诗史”。)

师:杜甫生活于唐朝由盛转衰的历史时期。761年诗人在饱经离乱之后,定居四川成都,在西郊浣花溪畔建成草堂,暂时有了安身的处所,心情比较舒畅。春暖花开时节,他独自

北师版四年级语文下册《江畔独步寻花》 说课稿

标签:文库时间:2024-10-06
【bwwdw.com - 博文网】

江畔独步寻花 说课稿

《江畔独步寻花》是北师大版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古诗二首》中的第一首诗。下面我从三个方面进行说课。 一、 分析教材,明确教学目标。

本单元课文从不同角度表现了自然的“美”。我把“享受美好的事物带给我们的乐趣,学习作者从不同的角度描写景物的方法”作为本单元教学的重点。

761年,诗人杜甫在饱经离乱之后,寓居四川成都,在西郊浣花溪畔建成草堂,暂时有了安身的处所,心情比较舒畅。春暖花开时节,他独自在江畔散步赏花,写下了《江畔独步寻花》一组七首绝句。

今天学习的是其中的第六首,这是一首别具情趣的写景小诗。小路上花团锦簇,花下的枝条被压得垂下来,花瓣之上是流连忘返的彩蝶,它们围绕着花枝翩翩起舞。从这里,我们嗅到了浓郁的花香,听到了清脆的啼鸣。诗人用“时时”、“恰恰”这种极富韵律的字眼,使得这幅明丽纷繁的画面充满了动感,也使得诗歌有着更明快、更流利的节奏。全诗语言充满了口语化色彩,读起来令人感到非常亲切,而诗人在春天所感受到的由衷的快乐跃然纸上。

本课的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2.理解诗句的意思,学习作者从不同的角度描写景物的方法。

3.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诗歌“只有入境,才能悟神”。因此,我把学习写

杜甫诗三1

标签:文库时间:2024-10-06
【bwwdw.com - 博文网】

杜甫诗三首

一、积累与运用 1.给加粗字注音。

(1)岱宗夫如何 岱( ) (2)决眦入归鸟 眦( ) (3)白头搔更短 搔( ) (4)浑欲不胜簪 簪( ) (5)老翁逾墙走 逾( ) (6)三男邺城戍 邺( ) 戍( )

(7)如闻泣幽咽 咽( ) (8)老妪力虽衰 妪( ) 2.解释下面加粗的词。 (1)造化钟神秀 钟:

(2)阴阳割昏晓 阴: 阳: (3)会当凌绝顶 会当: (4)浑欲不胜簪 浑: (5)吏呼一何怒 一何:

(6)老翁逾墙走 逾: 走: (7)急应河阳役 应: (8)独与老翁别 别: 3.填空

(1)杜甫是________代大诗人,字________,他被称作________,其诗作被称作________,都收集在________。

(2)“三吏”是指杜甫写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别”是指他写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吏”“三别”是他现实主义诗篇的光辉顶点,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3)《春望》中反映诗人忧国思家的愁苦之心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石壕吏》中暗示

沉郁顿挫的杜甫诗

标签:文库时间:2024-10-06
【bwwdw.com - 博文网】

《苏教版唐诗宋词选读全集》之一

沉郁顿挫的杜甫诗

兵车行

【简析】:

全诗借征夫对老人的答话,倾诉了人民对战争的痛恨和它所带来的痛苦。地方官吏在这样的情况下还要横征暴敛,百姓更加痛苦不堪。这是诗人深切地了解民间疾苦和寄予深刻同情的名篇之一。

天宝以后,唐王朝对西北、西南少数民族的战争越来越频繁。这连年不断的大规模战争,不仅给边疆少数民族带来沉重灾难,也给广大中原地区人民带来同样的不幸。

据《资治通鉴》卷二百一十六载:「天宝十载四月,剑南节度使鲜于仲通讨南诏蛮,大败于泸南。时仲通将兵八万,……军大败,士卒死者六万人,仲通仅以身免。杨国忠掩其败状,仍叙其战功。……制大募两京及河南北兵以击南诏。人闻云南多瘴疠,未战,士卒死者什八九,莫肯应募。杨国忠遣御史分道捕人,连枷送诣军所。……于是行者愁怨,父母妻子送之,所在哭声振野。」这段历史记载,可当作这首诗的说明来读。而这首诗则艺术地再现了这一社会现实。

「行」是乐府歌曲的一种体裁。杜甫的《兵车行》没有沿用古题,而是缘事而发,即事名篇,自创新题,运用乐府民歌的形式,深刻地反映了人民的苦难生活。

诗歌从蓦然而起的客观描述开始,以重墨铺染的雄浑笔法,如风至潮来,在读者眼前突兀展现出一幅震人心弦的巨幅送别图:兵车隆隆,战马嘶鸣

沉郁顿挫的杜甫诗

标签:文库时间:2024-10-06
【bwwdw.com - 博文网】

《苏教版唐诗宋词选读全集》之一

沉郁顿挫的杜甫诗

兵车行

【简析】:

全诗借征夫对老人的答话,倾诉了人民对战争的痛恨和它所带来的痛苦。地方官吏在这样的情况下还要横征暴敛,百姓更加痛苦不堪。这是诗人深切地了解民间疾苦和寄予深刻同情的名篇之一。

天宝以后,唐王朝对西北、西南少数民族的战争越来越频繁。这连年不断的大规模战争,不仅给边疆少数民族带来沉重灾难,也给广大中原地区人民带来同样的不幸。

据《资治通鉴》卷二百一十六载:「天宝十载四月,剑南节度使鲜于仲通讨南诏蛮,大败于泸南。时仲通将兵八万,……军大败,士卒死者六万人,仲通仅以身免。杨国忠掩其败状,仍叙其战功。……制大募两京及河南北兵以击南诏。人闻云南多瘴疠,未战,士卒死者什八九,莫肯应募。杨国忠遣御史分道捕人,连枷送诣军所。……于是行者愁怨,父母妻子送之,所在哭声振野。」这段历史记载,可当作这首诗的说明来读。而这首诗则艺术地再现了这一社会现实。

「行」是乐府歌曲的一种体裁。杜甫的《兵车行》没有沿用古题,而是缘事而发,即事名篇,自创新题,运用乐府民歌的形式,深刻地反映了人民的苦难生活。

诗歌从蓦然而起的客观描述开始,以重墨铺染的雄浑笔法,如风至潮来,在读者眼前突兀展现出一幅震人心弦的巨幅送别图:兵车隆隆,战马嘶鸣

安史之乱时杜甫的诗所写的诗

标签:文库时间:2024-10-06
【bwwdw.com - 博文网】

安史之乱时杜甫的诗篇1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作者:杜甫

原文: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译文

剑门关外,喜讯忽传,官军收复冀北一带。高兴之余,泪满衣裳。

回望妻子儿女,也已一扫愁云,随手卷起书,全家欣喜若狂。

老夫想要纵酒高歌,结伴春光同回故乡。

我的心魂早已高飞,就从巴峡穿过巫峡,再到襄阳直奔洛阳。

赏析

作者:佚名

杜甫在这首下自注:“余田园在东京。”诗的主题是抒写忽闻叛乱已平的捷报,急于奔回老家的喜悦。“剑外忽传收蓟北”,起势迅猛,恰切地表现了捷报的突然。诗人多年飘泊“剑外”,备尝艰苦,想回故乡而不可能,就是由于“蓟北”未收,安史之乱未平。如今“忽传收蓟北”,惊喜的洪流,一下子冲开了郁积已久的情感闸门,令诗人心中涛翻浪涌。“初闻涕泪满衣裳”,“初闻”紧承“忽传”,“忽传”表现捷报来得太突然,“涕泪满衣裳”则以形传神,表现突然传来的捷报在“初闻”的一刹那所激发的感情波涛,这是喜极而悲、悲喜交集的真实表现。“蓟北”已收,战乱将息,乾坤疮痍、黎民疾苦,都将得到疗救,诗人颠沛流离、感时恨别的苦日子,总算熬过来了。然而痛定思痛,诗人回想八年来熬过的重重苦难,又不禁

沉郁顿挫的杜甫诗

标签:文库时间:2024-10-06
【bwwdw.com - 博文网】

沉郁顿挫的

杜甫诗(712—770)

杜甫生平:自称“杜陵布衣”,分四个时期

一﹑读书壮游时期(712—745) 35岁以前 开元十九年(731),二十岁的杜甫开始了他历 时十年,前后三次的壮游生活。天宝三载 (744),杜甫在洛阳结识了李白﹑高适,同游 梁宋。天宝四载秋,两人分手,李白置酒赋诗, 饯行赠别。 代表作品:《望岳》。诗风比较豪迈浪漫。

望岳 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这首诗是杜甫早期的作品,大约作于唐玄宗开 元二十四年(736)以后。当时他游历到山东,被 泰山的壮丽景色所吸引,写下了这首《望岳》诗。 诗中以饱满的热情形象地描绘了这座名山雄伟壮观 的气势,和神奇秀丽的景色,抒发了不怕困难、敢 攀顶峰、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以及卓然独立、 兼济天下的豪情壮志。

二﹑困守长安时期(746—755)35-44岁天宝五载,杜甫怀着“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 的政治理想来到长安。落第后,他到处投诗干谒,不 见成效。天宝十载,得到玄宗赏识。天宝十四载,仅 获得一个八品的官职。理想的落空﹑生活的潦倒却玉 成了杜甫,使他对朝廷的腐朽﹑民生的苦难﹑世俗的 炎凉有了深刻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