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因分离定律的应用教学设计
“基因分离定律的应用教学设计”相关的资料有哪些?“基因分离定律的应用教学设计”相关的范文有哪些?怎么写?下面是小编为您精心整理的“基因分离定律的应用教学设计”相关范文大全或资料大全,欢迎大家分享。
基因分离定律的应用
自己上课的课件
基因分离定律的应用训练
自己上课的课件
(1)指导农作物的育种实践 分离定律广泛应用于杂交育种工作中,根据分离定律可知:F1性状表现一致,F2 开始出现性状分离,在育种实践中F1不能轻易的丢弃,要种到F2并从中选出符合 人们要求的新品种。 如果所选品种为隐性性状 隐性性状,隐性性状一旦出现,即可作为良种留用; 隐性性状 如果所选品种为显性性状 显性性状,可通过自交 自交,直到后代不出现性状分离为止,一般要 显性性状 自交 经过5-6代选育。 例:将获得的紫色花连续几代自交,即将每次自交后代的紫色花选育再进行自交 ,直至自交后代不再出现白色花为止。 选育自交 紫色花 × 紫色花
F1 F2
紫色花 紫色花 白色花淘汰
白色花 淘汰
选育紫色花 自交 直至不再出现白色花为止
自己上课的课件
(2)预测遗传病 ) 有的遗传病是由显性致病因子控制的——显性遗传病 比 显性遗传病(比 显性遗传病 多指。 如:多指。用A表示,若双亲的一方为多指(AA或Aa)他们的 子女就会全部或一半患多指另一半正常) 有的遗传病是由隐性致病因子控制的——隐性遗传病 比 隐性遗传病(比 隐性遗传病 白化病。 如:白化病。如果双亲表现正常,但都是杂合子(Aa),即各
基因分离定律的应用
自己上课的课件
基因分离定律的应用训练
自己上课的课件
(1)指导农作物的育种实践 分离定律广泛应用于杂交育种工作中,根据分离定律可知:F1性状表现一致,F2 开始出现性状分离,在育种实践中F1不能轻易的丢弃,要种到F2并从中选出符合 人们要求的新品种。 如果所选品种为隐性性状 隐性性状,隐性性状一旦出现,即可作为良种留用; 隐性性状 如果所选品种为显性性状 显性性状,可通过自交 自交,直到后代不出现性状分离为止,一般要 显性性状 自交 经过5-6代选育。 例:将获得的紫色花连续几代自交,即将每次自交后代的紫色花选育再进行自交 ,直至自交后代不再出现白色花为止。 选育自交 紫色花 × 紫色花
F1 F2
紫色花 紫色花 白色花淘汰
白色花 淘汰
选育紫色花 自交 直至不再出现白色花为止
自己上课的课件
(2)预测遗传病 ) 有的遗传病是由显性致病因子控制的——显性遗传病 比 显性遗传病(比 显性遗传病 多指。 如:多指。用A表示,若双亲的一方为多指(AA或Aa)他们的 子女就会全部或一半患多指另一半正常) 有的遗传病是由隐性致病因子控制的——隐性遗传病 比 隐性遗传病(比 隐性遗传病 白化病。 如:白化病。如果双亲表现正常,但都是杂合子(Aa),即各
基因分离定律专题练习
基因分离定律专题练习
姓名: 学号:
1.下列有关推理不正确的是
A.隐性性状的个体是纯合体 B.隐性个体的显性亲本必为杂合体
C.显性个体的基因型难以独立确定 D.后代全为显性,则双亲必为显性纯合体
2.根据下图实验:若再让F1代黑斑蛇之间自交,在F2代中有黑斑蛇和黄斑蛇两种表现型同时出现,根据上述杂交实验,下列结论中不正确的是
A.所有黑斑蛇的亲代中至少有一方是黑斑蛇
B.F1代黑斑蛇的基因型与亲代黑斑蛇的基因型相同
C.F2代黑斑蛇的基因型与F1代黑斑蛇的基因型相同
D.黄斑是隐性性状
3.人类多指是由显性基因A控制的一种常见畸形。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双亲一方的基因型为AA,那么子女均患多指
B.双亲一方只要含有A,其后代都有可能出现多指
C.双亲均为Aa,那么子女就患多指
D.双亲均为Aa,那么子女患多指的可能性为3/4
4.已知白化病基因携带者在人数中的概率为1/200。现有一表现型正常的女人,其双亲表现型均正常,但其弟弟是白化病患者,该女人和一个没有亲缘关系的男人结婚。试问,生一个白化病孩子的概率为
A.1/1200 B.1/9 C.1/600 D.1/6
5.两只杂合体白羊为亲体,接连生下3只小
基因分离定律的 异常性状分离比
基因分离定律的 异常性状分离比
2013.10 F2出现3:1的条件
不完全显性导致性状分离比的改变 1.等位基因间的显隐性关系为完全显性。 2.F1产生的雌、雄配子分别相等,且生活力相等。
3.雌、雄配子结合机会相等 4.各种基因型的胚胎成活率相同。 5.获取的子代数量足够多。
6.各种基因型的性状表现与性别无关。
凡以上6种条件发生改变,F2特定的性状分离比都会发生改变。
【例1】某种昆虫中,黑翅对白翅为显性。一对灰翅昆虫交配后产生的91只后代中,黑翅22只,灰翅45只,白翅24只。
(1)若黑翅与灰翅昆虫交配,则后代中黑翅的比例最可能是 ? (2)若黑翅与白翅交配,后代的表现型为 ? (1)50%;(2)全为灰翅
【应用】(2013山东)家猫体色由X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B和b控制。只含基因B的个体为黑猫,只含基因b的个体为黄猫,其它个体为玳瑁猫,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玳瑁猫互交的后代中有25%的雌性黄猫 B.玳瑁猫与黄猫杂交后代中有50%的玳瑁猫
C.为持续高效的繁育玳瑁猫,应逐代淘汰其它体色的猫 D.只有用黑猫和黄猫杂交,才能获
基因分离定律的 异常性状分离比
基因分离定律的 异常性状分离比
2013.10 F2出现3:1的条件
不完全显性导致性状分离比的改变 1.等位基因间的显隐性关系为完全显性。 2.F1产生的雌、雄配子分别相等,且生活力相等。
3.雌、雄配子结合机会相等 4.各种基因型的胚胎成活率相同。 5.获取的子代数量足够多。
6.各种基因型的性状表现与性别无关。
凡以上6种条件发生改变,F2特定的性状分离比都会发生改变。
【例1】某种昆虫中,黑翅对白翅为显性。一对灰翅昆虫交配后产生的91只后代中,黑翅22只,灰翅45只,白翅24只。
(1)若黑翅与灰翅昆虫交配,则后代中黑翅的比例最可能是 ? (2)若黑翅与白翅交配,后代的表现型为 ? (1)50%;(2)全为灰翅
【应用】(2013山东)家猫体色由X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B和b控制。只含基因B的个体为黑猫,只含基因b的个体为黄猫,其它个体为玳瑁猫,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玳瑁猫互交的后代中有25%的雌性黄猫 B.玳瑁猫与黄猫杂交后代中有50%的玳瑁猫
C.为持续高效的繁育玳瑁猫,应逐代淘汰其它体色的猫 D.只有用黑猫和黄猫杂交,才能获
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的实验验证设计
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的实验验证设计
在遗传的两大定律的相关考点的考查和复习中,广大师生都比较注重于对两大遗传定律解决实际的遗传学问题的复习和训练。相对而言,忽略了对两大遗传定律的内涵的强调。高考试题大纲卷中,就出现了让学生设计实验,验证孟德尔分离定了和自由组合定律的试题。更注重于对定律的本本质的理解水平、和对定律涉及到的相关方法的考查。
例1(11 分) 已知玉米子粒黄色(A)对白色(a)为显性,非糯(B)对糯(b)为显性,这两对性状自由
组合。请选用适宜的纯合亲本进行一个杂交实验来验证:①子粒的黄色与白色的遗传符合分离定律;②子粒的非糯和糯的遗传符合分离定律;③以上两对性状的遗传符合自由组合定律。要求:写出遗传图解,并加以说明
题目告诉了两对相对性状独立遗传,要求学生设计实验,用遗传图解的格式表达,验证两对相对性状分别遵循分离定律,两对性状符合自由组合定律。应该说是一种新的命题方向,要求学生和教师回归教材,回归内容本身。注重基本知识和技能。由此,教师应该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认识基因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的本质:
基因的分离规律:是杂合子细胞中的等位基因在进行减数分裂时随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独立地随着配子遗传给后代;
基因的自由组
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的实验验证设计
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的实验验证设计
在遗传的两大定律的相关考点的考查和复习中,广大师生都比较注重于对两大遗传定律解决实际的遗传学问题的复习和训练。相对而言,忽略了对两大遗传定律的内涵的强调。2013年高考试题大纲卷中,就出现了让学生设计实验,验证孟德尔分离定了和自由组合定律的试题。更注重于对定律的本本质的理解水平、和对定律涉及到的相关方法的考查。
(2013年高考大纲卷34题)(11 分) 已知玉米子粒黄色(A)对白色(a)为
显性,非糯(B)对糯(b)为显性,这两对性状自由组合。请选用适宜的纯合亲本进行一个杂交实验来验证:①子粒的黄色与白色的遗传符合分离定律;②子粒的非糯和糯的遗传符合分离定律;③以上两对性状的遗传符合自由组合定律。要求:写出遗传图解,并加以说明
题目告诉了两对相对性状独立遗传,要求学生设计实验,用遗传图解的格式表达,验证两对相对性状分别遵循分离定律,两对性状符合自由组合定律。应该说是一种新的命题方向,要求学生和教师回归教材,回归内容本身。注重基本知识和技能。由此,教师应该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认识基因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的本质:
基因的分离规律:是杂合子细胞中的等位基因在进行减数分裂时随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独立
优品课件之第一节 基因的分离定律教学案
优品课件
第一节 基因的分离定律教学案
学习目标:1.遗传学中一些基本概念的含义 2.用豌豆做遗传实验容易成功的原因 3.基因与性状的关系 4.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和内容 5.孟德尔的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 6.分析孟德尔遗传实验的科学方法 7.运用分离定律解释一些遗传现象
[教材梳理]
一、遗传、变异与性状 1.遗传:子代与亲代个体之间相似的现象。 2.变异:亲代与子代之间,以及子代的不同个体之间出现差异的现象。 3.性状:生物个体所表现出来的形态特征或生理特征,是遗传与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 二、基因的分离定律 1.孟德尔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 (1)相关概念及符号: ①显性性状:F1表现出来的亲本性状。 ②隐性性状:F1没有表现出来的亲本性状。 ③性状分离:在杂种后代中出现不同亲本性状的现象。 ④常见的遗传学符号及含义 符号 P F1 F2 × ? ♀ ♂ 含义 亲本 子一代 子二代 杂交 自交 母本 父本 (2)实验过程: 2.孟德尔对实验现象的解释 (1)在卵细胞和花粉细胞中存在着控制性状的遗传因子。 (2)遗传因子在亲本体细胞中成对存在,在F1体细胞内各自独立,互不混杂。 (3)F1可以产生数量相等的含有不同遗传因子的配子。 (4)
基因的分离定律学案(第一二课时)
第三章第一节:基因的分离定律学案(第一二课时)
导学案:
一、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
1、孟德尔选用豌豆作遗传实验材料的优点
⑴豌豆是 植物,而且是 ,所以它能避免外来花粉粒的干扰。 ⑵豌豆品种间具有一些 的、易 的性状。 2、杂交步骤
过程:P(亲本):纯种高茎×纯种矮茎--→F1 茎--○×-→F2 茎∶ 茎=3∶1 特点:F1只表现 性亲本的性状;F2出现 分离,分离比为显∶隐=3∶1 二、孟德尔一对相对形状杂交实验的遗传图解:
P ×
配子
F1 ×
2020届 一轮复习 人教版基因的分离定律 作业 doc
2020届 一轮复习 人教版基因的分离定律 作业
一、选择题
1.下列有关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孟德尔在豌豆开花时进行去雄和受粉,实现亲本的杂交 B.孟德尔研究豌豆花的构造,但无需考虑雌蕊、雄蕊的发育程度 C.孟德尔根据亲本中不同个体表现型来判断亲本是否纯合 D.孟德尔利用了豌豆自花传粉、闭花受粉的特性 答案 D
解析 豌豆是自花传粉,闭花受粉,为实现亲本杂交,应在开花前去雄,A错误,D正确;孟德尔研究花的构造时是考虑了雌蕊、雄蕊的发育程度的,例如雌蕊必须成熟时再传粉,去雄要在雄蕊成熟之前进行,B错误;不能根据表现型判断亲本的纯合,因为显性杂合子和显性纯合子表现型一样,C错误。
2.孟德尔通过豌豆杂交实验揭示了遗传的基本定律。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F1自交时,各种雌、雄配子结合的机会相等 B.F1自交后,各种基因型个体成活的机会相等 C.F1形成配子时,产生了数量相等的雌雄配子
D.F1形成配子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组合进入同一配子的机会相等
答案 C
解析 F1形成配子时,产生的雌雄配子的数量不相等,雄配子的数量显著多于雌配子数量。
3.(2018·合肥检测)玉米中因含支链淀粉多而具有黏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