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安全技术教学大纲
“信息安全技术教学大纲”相关的资料有哪些?“信息安全技术教学大纲”相关的范文有哪些?怎么写?下面是小编为您精心整理的“信息安全技术教学大纲”相关范文大全或资料大全,欢迎大家分享。
信息安全技术_教学大纲
《信息安全技术》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 信息安全技术 课程号:1090142 编写日期:2014.2
一、开设院(部):
管理科学与工程学院
二、教学对象: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系统方向本科生
三、教学目的:
信息安全技术是解决信息安全问题的主要技术手段。通过本课程学习,使学生系统地了解信息安全技术体系,掌握各项信息安全技术的基本原理、方法以及各项技术之间的关系,能够选取适当的安全技术解决应用中的安全问题。
四、教学要求:
1.了解信息安全概念和安全技术体系。
2.掌握常用的密码技术,包括对称密码技术、公钥密码技术、数字签名技术、密钥管理技术等。
3.掌握常用的认证技术、授权与访问控制技术。
4.掌握常用的网络安全技术,包括防火墙技术、入侵检测技术、安全协议等。
5.了解恶意代码检测与防范等技术。
6.了解安全审计、安全测评、安全管理等技术。
五、教学课时及其分配:
总学时:36学时
六、考核:
考核形式:期末考查与平时考核相结合,考查占70%,平时占30%。平时考核包括考勤、作业、主题报告。期末考查以随堂试卷(开卷)形式进行。
七、教材:
熊平. 信息安全原理及应用(第2版). 北京: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12.
八、主要参考书目:
1、张世永. 网络安全原理与应用. 科学
信息安全技术_教学大纲
《信息安全技术》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 信息安全技术 课程号:1090142 编写日期:2014.2
一、开设院(部):
管理科学与工程学院
二、教学对象: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系统方向本科生
三、教学目的:
信息安全技术是解决信息安全问题的主要技术手段。通过本课程学习,使学生系统地了解信息安全技术体系,掌握各项信息安全技术的基本原理、方法以及各项技术之间的关系,能够选取适当的安全技术解决应用中的安全问题。
四、教学要求:
1.了解信息安全概念和安全技术体系。
2.掌握常用的密码技术,包括对称密码技术、公钥密码技术、数字签名技术、密钥管理技术等。
3.掌握常用的认证技术、授权与访问控制技术。
4.掌握常用的网络安全技术,包括防火墙技术、入侵检测技术、安全协议等。
5.了解恶意代码检测与防范等技术。
6.了解安全审计、安全测评、安全管理等技术。
五、教学课时及其分配:
总学时:36学时
六、考核:
考核形式:期末考查与平时考核相结合,考查占70%,平时占30%。平时考核包括考勤、作业、主题报告。期末考查以随堂试卷(开卷)形式进行。
七、教材:
熊平. 信息安全原理及应用(第2版). 北京: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12.
八、主要参考书目:
1、张世永. 网络安全原理与应用. 科学
《信息安全概论》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信息安全概论
英文名称:Introduction of Information Security
课程性质:学科教育(必修)
总学时:41(授课学时32,实验学时9)学分:2
适用专业:
“信息安全概论”教学大纲
一、教学目标
“信息安全概论”是学科教育平台必修课,适用所有理工科专业。
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该能够认识到信息安全的重要性,了解信息安全的相关技术及知识体系,掌握加密、认证、访问控制、防火墙、入侵检测、虚拟专用网、网络攻击等信息安全技术的原理与应用;培养学生用信息安全的思维方式和方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使学生具有一定的信息安全保障能力,为毕业后从事信息化密码保障工作做准备。
二、教学说明
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信息安全概述、网络与系统攻击技术、密码与加密技术、认证技术、访问控制技术、防火墙技术、入侵检测技术、网络安全协议与虚拟专用网技术、信息安全管理等内容。
本课程的教学内容具有涉及知识面较广,与应用联系密切以及知识更新较快等特点,因此,在具体教学过程中,使用翻转课堂、慕课等学习方式扩充课堂教学内容,使用案例分析与讨论、项目研究等方式开拓学生思路,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结合信息安全领域的最新技
《现代信息技术》教学大纲
安 徽 中 医 学 院
《现代信息技术》教学大纲
Moder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供4年制医药监理、医软专业使用
安徽中医学院教务处批准统一印发
二〇一一年四月
一、课程目标
1、课程的性质和目的
课程性质:《现代信息技术》是医药监理和医疗软件专业本科生的一门必修课程。近年来,随着嵌入式系统应用的持续升温,Linux也广泛地应用于嵌入式领域,逐步成为通信、工业控制、消费电子等领域的主流操作系统。
目的:本课程主要介绍Linux设备驱动开发的基础知识。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可以通过相关的实验,逐步掌握Linux设备驱动的框架,从而掌握Linux嵌入式设备驱动开发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2、本课程与其它课程的联系
说明本课程的先修课程与后续课程,提出本课程在教学内容及教学环节等方面与相关课程的联系。
本课程的先修课程:数据结构、C语言程序设计、操作系统、数字电路、模拟电路。 本课程的后续课程:软件工程。
医药信息工程学院审订
二、课程学时分配
总学时36,其中理论20学时,实践教学(实验16学时)。课程主要内容和学时分配见课程学时分配表。
课程学时分配表(宋体五号,加黑) 教学
《信息技术教材分析》课程教学大纲
《信息技术教材分析》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的基本信息
二、课程内容简介
本课程是计算机科学教育专业学生的必修课程。课程内容主要包括: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设置分析(课程标准分析、课程总体教学目标分析、教学对象分析);课程内容分析;教学案例分析(教学目标设置分析、知识点分析、教学重点难点分析、教学过程分析)。
三、课程的性质
1.研读对象:
计算机科学教育专业(蒙语与汉语授课的)本科学生。
2.课程特点:
本课程是计算机科学教育专业学生必修的一门教育教学学位的教学技能的课程,对于学生以后从事教学工作具有非常重要的支撑作用。
3.与其他课程的关系:
本课程是一门教学技能课,所以需要先修信息技术导论、计算机应用软件、教育学、心理学课程。
四、课程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掌握教材分析的方法与过程
熟悉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内容
2.能力目标:
能对一门课程进行总体分析
能结合实际教学内容进行教学分析
3.情感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获得教学使命感,从而增强学习信心 搞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与能力,体验学习的成就感
五、课程教学内容要点及建议学时分配
教学内容模块
知识单元 中小学信息技术 教育的改革与发 展
主要知识点
教学说明
学时
改革背景 课程建设
课堂讲解课外自学
4
安全培训教学大纲
区(队)长安全培训教学大纲 授课人: 石英儒 丰国雄
一、 培训对象 二、 培训目的 三、 培训时间
四、 课程设置及学时分配 五、 课程内容
(一)煤矿安全生产方针与法律法规 1、煤矿安全生产方针。 2、法律、法规基础知识
3、有关煤矿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 (二)区(队)安全管理 1、 安全管理基础知识。 2、 现代安全管理办法。
3、 区(队)安全管理的内容和应建立的安全管理制
度。 (三)煤矿生产技术 1、 矿井地质基本知识. 2、 矿井开拓方式。 3、 采煤技术。
1
(四)矿井通风与灾害防治 1、 矿井通风。 2、 矿井瓦斯防治。 3、 矿井防灭火。 4、 矿尘防治。 5、 顶板灾害防治。 6、 矿井水害防治。 7、 爆破事故防治。 8、 机电与运输事故防治。 9、 通风安全仪器、仪表。 (五)自救、互救与创伤急救
1、 井下发生各种灾害事故的自救、互救与避灾方法。 2、 创伤急救基本知识。 3、 自救器
2
班(组)长安全培训教学大纲 授课人:贺兴 丁继伟
一、 培训对象 二、 培训目的 三、 培训时间
四、 课程设置及学时分配 五、 课程内容
(一)煤矿安全生产方针与法律法规 1、煤矿安全生产方针。 2、法律、法规
信息检索课教学大纲
教学目的:
本课程将信息检索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与实际操作过程紧密结合,以研究课题为例,介绍书目信息、索引信息、文摘信息、全文信息、事实信息、术语信息、数值信息、网络学术信息的检索与利用。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较为系统地了解人文社会科学信息检索的基本知识,掌握常用信息检索系统的内容、特点与使用方法,做到能用科学的方法和先进的手段独立获取学习研究所需要的信息,并加以有效的利用,以提高自学能力和研究能力。
第一章 人文社会科学信息及人文社会科学信息源(课时:第1周,共2课时) 教学内容:
第一节 人文社会科学信息内涵
一、人文社会科学信息概念与特征
人文社会科学信息的概念;人文社会科学信息的内容特征、传递特征和价值特征; 二、人文社会科学信息功能
人文社会科学信息的社会功能和功能特点; 第二节 人文社会科学信息交流 一、信息交流要素、信息交流功能
信息交流含义;信息交流四个基本要素;人文社科信息交流的增值功能和社会功能; 二、信息交流形式
人文社会科学的正式交流和非正式交流;
第三节 人文社会科学信息源及人文社会科学信息源系统 一、信息源界说及人文社会科学信息源结构 信息源与人文社会科学信息源的内容与含义;
人文社科文献信息源的表现形式:信
下游技术教学大纲
《生物工业下游技术》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生物工业下游技术
英文名称:Downstream Processing of Biologic Industry
总学时: 48 理论学时: 48 实验学时: 总学分:
一、课程的性质、目的及任务:
本课程是以生物工业产品制造过程中的科学技术为主线的课程体系,从生物工业下游技术的角度,系统阐述了生物工业中产品分离、提取、纯化和精制加工技术的科学本质、原理、方法及发展趋势。其目的是帮助学生从科学本质上理解和认识产品生产制造过程中科学技术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强化理论基础,同时进一步拓宽知识面,为学生将来走上工作岗位后的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和工程应用打好理论基础。 二、课程教育基本要求:
为了更好地理解、掌握本课程,要求学生先修的课程有:物理化学、基础生物化学、化工原理、发酵工艺学等课程。
生物工业下游技术是决定生物工业产品能否产业化的关键之一,因此,在大学四年级开设本课程是必要的。
本课程是本专业的必修课,授课48学时。
三、内容: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生物工业下游技术的工作领域 一、 技术范畴
二、 生物工业下游技术的发展历程
第二节 生物工业
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教学大纲
物理系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教学大纲
目录
高等数学 (105)
线性代数 (113)
工程数学 (116)
复变函数论及积分变换 (121)
普通物理(力学部分) (124)
普通物理(热学与电磁学部分) (129)
普通物理(光学与原子物理学部分) (134)
普通物理实验 (138)
力学、热学实验 (140)
电磁学实验 (145)
光学实验 (149)
C程序设计 (151)
电路分析 (158)
模拟电子技术 (165)
数字电子技术 (170)
微型计算机原理与应用 (175)
单片机原理与应用 (182)
信号与系统 (185)
数字信号处理 (194)
通信原理 (199)
自动控制原理 (206)
电子测量技术 (211)
1
高等数学
课程学时:204
课程学分:12
先修课程:高中数学。
一.课程的性质、目的和任务
高等数学是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的一门重要基础课程。主要分为两大部分:微积分、线性代数。各部分又是相互联系的。要求学生掌握该课程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能够利用基本理论和方法处理一些实际问题,为其后的专业课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教学环节和教学方法
1.教师课堂讲授、学生自习、讨论和完成作业。
2.由于高等数学包含的内容丰富、应用性强,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可适当安排一些专题
《信息管理》教学大纲
《信息管理学》教学大纲
一、前言
1、课程性质
《信息管理学》是是一门研究人类信息管理活动的规律及应用的学科,它以数学、管理科学、信息科学与技术作为基础,涉及多学科及多领域的综合性交叉学科。本课程从管理科学领域出发,以信息科学理论为基础,对信息管理学的学科体系进行了探讨,阐述了信息管理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从战略的高度讨论了信息管理问题,讨论了信息管理的组织问题,着重介绍了信息管理的全过程和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从信息系统建设的角度考虑,力求揭示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之间的关系,促使信息系统与信息管理有机结合。
2、教学目的
高附加值的信息是知识创新的关键因素,而这些信息只有经过有效获取、科学加工和有效管理,才能成为可利用的资源,信息管理学所研究和能提供的就是这种理论和技术。通过本课程的教学,可以使学生全面认识信息、信息资源的基本概念以及信息管理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掌握如何收集、整理、组织与分析管理信息;充分掌握组织中信息系统的内容;学会信息产品的利用和服务;能运用所学的信息管理知识对组织信息化建设中的相关问题进行分析和决策,进而提高其信息管理素质。使学生毕业后能在工作岗位上开发和使用各种信息产品。
3、使用对象
本课程的教学对象为会展服务与管理专业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