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材料与机械制造基础考试题
“工程材料与机械制造基础考试题”相关的资料有哪些?“工程材料与机械制造基础考试题”相关的范文有哪些?怎么写?下面是小编为您精心整理的“工程材料与机械制造基础考试题”相关范文大全或资料大全,欢迎大家分享。
工程材料与机械制造基础答案
'第一章金属材料的力学性能
1、在测定强度上(T
s和°有什么不同?
答:°
s 用于测定有明显屈服现象的材料,°用于测定无明显屈服现象的材料。
2、什么是应力?什么是应变?它们的符号和单位各是什么?答:试样单位截面上的拉
力称为应力,用符号°表示,单位是MPa。
试样单位长度上的伸长量称为应变,用符号£表示,应变没有单位。
3、画出低碳钢拉伸曲线图,并指出缩颈现象发生在拉伸图上哪一点?断裂
发生在哪一点?若没有出现缩颈现象,是否表示试样没有发生塑性变形?
答:
b 点发生缩颈现象,k 点发生断裂。若没有出现缩颈现象,试样并不是没有发生塑形
性变,而是没有产生明显的塑性变形。
4、将钟表发条拉直是弹性变形还是塑性变形?怎样判断它的变形性质?答:将钟表发
条拉直是弹性变形,因为当时钟停止时,钟表发条恢复了原
状,故属弹性变形。
5 、在机械设计时采用哪两种强度指标?为什么?
答:(1)屈服强度。因为大多数机械零件产生塑性变形时即告失效。(2)抗拉强度。因为它的数据易准确测定,也容易在手册中查到,用于一般对塑性变形要
求不严格的零件。
6、设计刚度好的零件,应根据何种指标选择材料?采用何种材料为宜?材
料的 E 值愈大,其塑性愈差,这种说法是否正确?为什么?
1/ 9
答:应根据弹性模
工程材料及机械制造基础试题
装 班 级 : 学 号 : 订 姓 名 : 线 哈尔滨理工大学
200 -200 学年第 学期考试试题 A/B卷 铸造生产 一、判断题
1、凡是将合金加热成熔融态然后注入铸型的空腔待其冷却凝固后获得铸件的生产方
法均称为铸造。 ( )
2、型砂由硅砂、粘结剂、水和附加物组成。 ( ) 3、型砂中加煤粉的作用是提高强度。 ( ) 4、型砂中加木屑的作用是提高透气性。 ( )
5、水在高温时会气化,为了避免铸件产生气孔,所以型砂中不能加水。 ( ) 6、透气性是指气体通过铸型的能力。 ( )
7、为了使砂型透气性良好,在上箱和下箱中都要扎出通气孔。 ( ) 8、造型舂砂时每一层砂都要用平锤打紧后再加第二层砂以提高砂型强度。 ( ) 9、造型舂砂时上箱应比下箱紧,因为上箱铸型悬空易垮下来。 ( ) 10、同一砂型中
工程材料及机械制造基础试题
装 班 级 : 学 号 : 订 姓 名 : 线 哈尔滨理工大学
200 -200 学年第 学期考试试题 A/B卷 铸造生产 一、判断题
1、凡是将合金加热成熔融态然后注入铸型的空腔待其冷却凝固后获得铸件的生产方
法均称为铸造。 ( )
2、型砂由硅砂、粘结剂、水和附加物组成。 ( ) 3、型砂中加煤粉的作用是提高强度。 ( ) 4、型砂中加木屑的作用是提高透气性。 ( )
5、水在高温时会气化,为了避免铸件产生气孔,所以型砂中不能加水。 ( ) 6、透气性是指气体通过铸型的能力。 ( )
7、为了使砂型透气性良好,在上箱和下箱中都要扎出通气孔。 ( ) 8、造型舂砂时每一层砂都要用平锤打紧后再加第二层砂以提高砂型强度。 ( ) 9、造型舂砂时上箱应比下箱紧,因为上箱铸型悬空易垮下来。 ( ) 10、同一砂型中
2010机械制造基础考试题(B卷)
2012—2013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 机械制造基础 试题(B)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九 十 总分 评分 阅卷人签名 一、填空题(共15分,每空0.5分)
1、如下图所示:该刀具的各部位分别是①_________、②_________、③__________、④_________、⑤__________。
2、孔内键槽在单件小批生产时宜用 加工,大批量时常用 加工,可获得高的加工精度和生产率。
3、在立式钻床上钻孔时, 是主运动, 是进给运动;在卧式车床上钻孔时, 是主运动, 是进给运动。
4、机床型号MGK1320A中,M是指 ,G是指 ,K是指 ,,1是指 ,3是指 ,20是指 A是指 ..
5、在铣削加工中,刀具的旋转方向与工件的进给方向对加工影响很大。如下图所示,f为工件进给方向,vc为铣刀切削方向,其中a)为______铣加工、b)为_____
铣加工。
6、车削加工
工程材料及机械制造基础复习(工程材料)
工程材料及机械制造基础复习(I )
——工程材料
工程材料 1. 1
材料的力学性能
料能Wr?
1. 2. 1 金属的晶体结构
(1) 基本概念
① 晶体与非晶体: 两者的主要区别是:
a. 晶体中原子(或分子)按一定的几何规律作周期的重复排列;
b. 晶体具有固定的熔点;
c. 晶体具有各向异性。
② 晶格;为了便于表明晶体内部的原子排列规律,把每个原子看成一个点, 点与点之间用直线连接起来而形成的空间格子。
③ 晶胞:能完全反映晶格原子排列特征的最小几何单元。
④ 晶格常数;晶胞的棱边长度,晶格常数和棱面夹角表示晶胞的形状和大小。 (2) 常见金属晶格类型
定:文
■ft
杭拘強FT tr
井性覆限b
金属材料在力的柞划卜■抵抗1! 世空空斷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力律用下产牡交 勝*当外力去滩疳從栈盧其嫌乗 彩就的
建:屈事点是描材■严生皿整理■时册舞城 时厳的
料的轟件輛■点疔
[布氏絃底欄的慶鹰值比絞龍?*? f;菱禹玄
穂的钩ft
单晶体的各项异性:由于各晶面和各晶向上的原子排列密度不同,因而导致在同 一晶体的不同晶面和晶向上的各种性能也不同——各项异性。
多晶体
晶粒大小对材料性能影响很大,在常温下,晶粒愈细,材料的强度高,塑性、 韧性愈好。
工程材料及机械制造基础习题
工程材料及机械制造基础
第一章 材料的种类与性能
一、概念题 1.强度: 2.屈服强度: 3.弹性极限: 4.弹性模量: 5.抗拉强度: 6.塑性: 7.硬度: 8.冲击韧度: 9.断裂韧度: 10.疲劳强度: 11.黏着磨损: 12.磨粒磨损: 13.腐蚀磨损: 14.功能材料: 15.使用性能:。 16.工艺性能: 17.交变载荷: 18.疲劳: 19.疲劳强度: 20.蠕变: 21.脆断: 22.应力松弛: 23.腐蚀:
二、填空:
1.工程材料通常分为 、 、 、 和功能材料。 2.金属材料通常分为 和 材料。 3.高分子材料通常分为 、 和塑料。
4.复合材料按其基体分为 合材料、 合材料和陶瓷基复合材料。 5.塑料通常分为 、 、特种塑料和 胶黏剂。 6工程材料的性能分为 性能和 性能。
7.工程材料的使用性能包括
工程材料与机械制造基础复习题(参考)
《机械制造基础》复习题
1.什么叫材料的塑性?塑性有哪两个指标,如何用公式表示?试述塑性的两个作用。
答:塑性是指金属材料在外力作用下,产生永久变形而不致引起断裂的性能。指标:伸长率δ和断面收缩率Ψ。公式表示δ=(L1-L0 )/L0*100% Ψ=(F0-F1 )/F0*100% 式中 L0—试样原始长度 L1—试样拉断后的长度 F0—试样原始横截面积 F1 试样拉断后的横截面积 作用:1、方便加工2、提高材料的可靠性
2.说明下列力学性能指标的名称、单位、含义:?b,?s,?0.2,??1,?,?k。分别指出哪些指标是动载下的力学性能,哪些是静载下的力学性能。
答:δb 抗拉强度,单位MPa ,指金属材料拉断前所能承受的最大应力。 δs 屈服极限 单位MPa ,指出现明显塑性变形时的应力。 δδ
0.2
条件屈服强度 单位MPa ,指试样产生0.2%残余塑性变形时的应力值。
-1
疲劳强度 单位MPa ,指最大应变力δmax低于某一值时,曲线与横坐标平
行,表示循环周次N可以达到无穷大,而试样仍不发生疲劳断裂时的交变应力值。 δ 伸长率 单位:无δ=(L1-L0/L0)*100% 式中L1指试样拉断后的长度
工程材料与机械制造基础2011,复习题
工程材料与机械制造基础Ⅱ习题集
福建工程学院机电系
2011年12月
0
(工程材料、成型工艺、机械制造部分)
一、 填空题
1.机械制造业肩负的双重任务是 和 。
2.根据产品零件的生产数量,可划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三种不同的生产类型。对于重型机器制造、专业设备和新产品试制,其生产类型为 。
3.零件(毛坯)的成形方法有: 工艺、 工艺和 工艺。铸造、锻造属于 工艺,车削和铣削属于 工艺。
4.工程材料是指 材料。按化学成分的特点,工程材料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三大类。其中,金属材料包括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非金属材料包括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5.金属材料的性能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性能。 6.常
《机械制造基础》试题
试卷代号:8622
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开放教育试点本科补修课程考试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机械制造基础》试题
题号 分数
得 分 评卷人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40分)
一 二 三 总分 1.在铁一渗碳体相图中,有四条重要的特征线,合金冷却通过下列特征线时:
(1)通过ECF水平线,发生_________反应,C点称为__________,生成_________,其含碳量为__________。
(2)通过PSK水平线,发生_________反应,S点称为_____________,生成_________,其含碳量为___________。
(3)ES线又称为_________,它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奥氏体冷却到此线时,开始析出________________。
(4)GS线又称为_________,奥氏体冷却到此线时,开始析出___________。
2.过冷奥氏体等温转变产物包括_________________组织、_________________组织和__________________组织。
3.钢的淬透性是指钢在淬
机械制造工程基础 - 图文
机械制造工程基础综合复习题
一、选择题
1. 加工硬化的金属,最低加热到________,即可消除残余应力。 A. 回复温度
B. 再结晶温度
C. 熔点
D. 始锻温度
2. 图示圆锥齿轮铸件,齿面质量要求较高。材料HT350,小批生产。最佳浇注位置及分型面的方案是________。 A.方案Ⅰ
B.方案Ⅱ
C.方案Ⅲ
D.方案Ⅳ
全部 Ⅳ 上 上 Ⅰ 下 下 Ⅲ 下 Ⅱ 上
3. 精加工塑性材料时,为了避免积屑瘤的产生,应该采用________。 A. 较低的切削速度 C.较高的切削速度 A. 铰孔
B. 中等切削速度 D.较低或者较高的切削速 C. 扩孔
D. 拉孔 D. 生产效率高
4. 下面能够提高位置精度的孔加工方法是________。
B. 浮动镗
5. 顺铣与逆铣相比较,其优点是________。
A. 刀具磨损减轻 B. 工作台运动稳定 C. 散热条件好 6. 在液态合金中,混入了________会使合金的流动性提高。 A. 高熔点夹杂物 A. 液相区 A. 回复温度 A. 压应力 A. 起皱
B. 低熔点夹杂物
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