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第一单元知识梳理
“七年级语文第一单元知识梳理”相关的资料有哪些?“七年级语文第一单元知识梳理”相关的范文有哪些?怎么写?下面是小编为您精心整理的“七年级语文第一单元知识梳理”相关范文大全或资料大全,欢迎大家分享。
七年级下册语文第六单元知识点梳理
一、文学常识
1、 郑振铎(1898-1958),现代作家、学者、翻译家,我国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
之一。新中国成立后,曾担任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所长、全国作协理事等职。1958年10月率中国文化代表团前往阿富汗等国进行友好访问时,因飞机失事不幸遇难。他的主要著作有《中国俗文学史》、《山中杂记》等。
2、 牛汉(1923-2013),当代著名诗人、文学家和作家,“七月”派代表诗人之一。
他创作的《悼念一颗枫树》、《华南虎》、《半棵树》等广为传诵,曾出版《牛汉诗文集》等。
3、 蒲松龄(1640-1715),清代著名文学家、短篇小说家,世称“聊斋先生”,代
表作品《聊斋志异》。 二、重点字词
26《猫》
污涩sè 怂恿sǒng yǒng 怅然chàng rán 蜷伏 quán 惩戒chéngjiè
妄下断语wàng 27《斑羚飞渡》
悲怆chuàng 娴熟xián 逞能chěng 甜腻nì 对峙zhì 咩miē 苍穹qióng 28《华南虎》
抽搐 chù 铰jiǎo 劝诱yòu 沟壑hè 不羁jī 叽叽喳喳zhā 栅栏zhà lán 拂动fú 抽搐chù 掠过lüè 咆哮xiào 29《马》
剽悍 piāo hàn 窥伺 kuī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教案
第一单元教案
1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鲁迅
课题:《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教学目标:
1.了解作家作品,领悟课文写景的精妙,提高描写的能力。 2.理清文章的结构,多角度探讨文章的主旨。
3.结合自身实际,用心体会作者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 4. 在教学过程中贯穿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一条,让学生懂得行使自己的合法权益,更好的保护好自己。
教学重点、难点:
1.理清文章的结构,品味文章中写景状物的部分,提高描写的能力。 2.体会作者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 教学方法:
讲授法、问答法、讨论法、练习法 课时安排:三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熟读课文,掌握本课生字词 2.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和结构
课时重点:熟读课文,掌握本课生字词 课时难点: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和结构
一、情境引入: 听介绍,猜作家。(此人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我国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世界十大文豪之一。学
过他的《风筝》,代表作品有小说集《呐喊》《彷徨》,散文集《朝花夕拾》),他就是鲁迅
七年级语文上册知识梳理A4版
第一单元知识梳理
◆易错字音
嗡(wyng) 朗润(rùn) 酝酿(yùn niàng) 应和(yìng ha) 喉咙(h?u·l?ng)宛转(wǎn) 嘹亮 (liáo) 风筝(zheng)
黄晕(yùn) 烘托(hōng) 抖擞(dǒu sǒu)窠巢(ky)
镶上(xiüng) 响晴(xiǎng) 地毯(tǎn) 髻 (jì)
贮蓄(zhù) 澄清(ch?ng)
宽敞(chǎng) 绿萍(píng) 水藻(zǎo) 伦敦(dūn)
着落(zhu?) 肌肤(j?)
花苞(büo) 草垛(du?) 绿茵茵(y?n) 淅淅沥沥(x?)(lì) 诱惑(hu?) 粗犷(guǎng) 静谧(mì) 高邈(miǎo) 莅临(lì)
吝啬(lìn sa) 池畦(qí) 干涩 (sa)咄咄逼人(duō) 睫毛(ji?) 碣石 (ji?)沧海 (cüng) 澹澹 (dàn) 竦峙 (sǒngzhì) 枯藤 (t?ng) 天涯 (yá) ◆易写错字
嘹亮 静默 抖擞 薄雪 镶嵌 绿茵茵 娇媚化妆 宽敞 高邈 贮蓄 萌发 静谧 睫毛发髻 莅临 ◆重点成语
①呼朋引伴:呼唤朋友,招引同伴。
②花枝招展:形容女子打扮得十分艳丽。文中比喻姿态优美。
③淅淅沥沥:形容
2019七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试卷语文
七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试卷
【七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试卷】
(说明:1~30题每题2分,共60分,作文60分) 考经问典
1.选择注音正确的一组( )
A.枕边(zhěn) 撒谷(sǎ) 怪哉(zāi) 宿儒(xū) B.喉咙(hóu) 鼎沸(fèn) 蚂蚁(yì) 淋漓(lí) C.哽咽(gěng) 喧闹(xuān) 稍微(shāo) 郝叟(shǒu) D.膝头(xī) 督学(dū) 干脆(cuì) 精髓(suǐ) 2.选择字形完全正确的一组( )
A.仁慈 人迹罕致 似曾相识 B.迷惑 绅士风度 茫然若失 C.和蔼 白驹过隙 摹然回首 D.琢磨 清翠笑声 蓝色绒衣 3.下列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确凿(确实) 五言七言(这里指字) B.轻捷(轻快) 识破机关(这里指一种机构) C.敛在盒里(收拢) 攒(凑在一块儿)
D.宿儒(长久从事某项工作) 荒草萋萋(草茂盛) 4.选出没有语病的一项填入括号内( ) A.初升的旭日从东方冉冉升起。 B.谁能否认地球是绕太阳运行的呢? C.通过老师教育,使我有了新的认识。
D.正确的学习方法是决定学习成绩好坏的关键。
第 1 页
5.下面对课文内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知识点整理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知识点归类
第一单元复习
一、作家作品:
1、《在山的那边》,作者王家新。
2、《走一步,再走一步》作者莫顿·亨特,美国作家。
3、《蝉》作者小思,香港作家。《贝壳》作者席慕容,台湾画家、作家。有诗集《七里香》、散文集《有一首歌》等。
4、《紫藤萝瀑布》选自《铁箫人语》,作者宗璞,原名冯钟璞。
5、《童趣》节选自《浮生六记·闲情记趣》,作者沈复,字三白,清代文学家。
二、重点字词:
痴想(chī)隐秘(mì)凝成(níng)诱惑(yòu)喧腾(xuān)瞬间(shùn)训诫(jiè)嶙峋(xún)啜泣(chuò)纳罕(hǎn)耸立(sǒng)迂回(yū)收敛(liǎn)聒噪(guō)
宽恕(shù)卑微(bēi)零落(líng)迸溅(bèng)繁密(mì)伫立(zhù)伶仃(dīng)
瘦骨嶙峋(lín xún) 心惊肉跳 头晕(yūn)目眩 小心翼(yì)翼 一丝不苟(ɡǒu) 忍俊不禁(jīn) 仙露琼(qiónɡ)浆 蜂围蝶阵(zhèn)盘虬(qiú)卧龙 鹤唳(lì)云端 怡(yí)然自得
三、课文内容把握
1.《在山的那边》中“山”与“海”的含义:童年时“山”和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知识点整理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知识点归类
第一单元复习
一、作家作品:
1、《在山的那边》,作者王家新。
2、《走一步,再走一步》作者莫顿·亨特,美国作家。
3、《蝉》作者小思,香港作家。《贝壳》作者席慕容,台湾画家、作家。有诗集《七里香》、散文集《有一首歌》等。
4、《紫藤萝瀑布》选自《铁箫人语》,作者宗璞,原名冯钟璞。
5、《童趣》节选自《浮生六记·闲情记趣》,作者沈复,字三白,清代文学家。
二、重点字词:
痴想(chī)隐秘(mì)凝成(níng)诱惑(yòu)喧腾(xuān)瞬间(shùn)训诫(jiè)嶙峋(xún)啜泣(chuò)纳罕(hǎn)耸立(sǒng)迂回(yū)收敛(liǎn)聒噪(guō)
宽恕(shù)卑微(bēi)零落(líng)迸溅(bèng)繁密(mì)伫立(zhù)伶仃(dīng)
瘦骨嶙峋(lín xún) 心惊肉跳 头晕(yūn)目眩 小心翼(yì)翼 一丝不苟(ɡǒu) 忍俊不禁(jīn) 仙露琼(qiónɡ)浆 蜂围蝶阵(zhèn)盘虬(qiú)卧龙 鹤唳(lì)云端 怡(yí)然自得
三、课文内容把握
1.《在山的那边》中“山”与“海”的含义:童年时“山”和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复习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复习
准
成长的足迹 ------复习备 好 了
吗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复习
重 作 字
点 归 纳者 熟 背 析 阅 概 述 记 诵 读
谈
谈
收
获
词 赏作
品 名 句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复习
表达方式记叙:记叙是写作中最基本、最常见的 一种表达方式,它是作者对人物的经历 和事件的发展变化过程以及场景、空间 的转换所作的叙说和交代。 描写:是把描写对象的状貌、情态描绘 出来,再现给读者的一种表达方式。用 生动形象的语言把人物的形态、动作或 景物的状态等具体特征描绘出来。一般 分为人物描写或景物描写。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复习
抒情:抒情就是抒发和表现作者的感情。 具体指以形式化的话语组织,象征性地 表现个人内心情感的一类文学活动,它 与叙事相对,具有主观性、个性化和诗 意化等特征。 议论:作者对某个议论对象发表见解, 以表明自己的观点和态度。 说明:用简明扼要的文字,把事物的形 状、性质、特征、成因、关系、功用等 解说清楚的表达方式。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复习
小说三要素1. 人物(肖像描写《又称外貌描写》、 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和 神态描写。 2. 情节(开端、发展、高潮、结局) 3. 环境(自然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六单元导学案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六单元导学案
编写:张薇薇 校审: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
1、积累词语,掌握读音、字形和词义,并学会运用。 2、了解《朝花夕拾》。
能力目标:
1、学习本文写景善于抓住景物特征,层次井然,融情入景的写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与表达能力。 2、 品味作者简练生动、准确传神的语言特色,增强语感。
3、 体味鲁迅在百草园和三味书屋的生活乐趣,尝试表达自己的生活经历和体验。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习鲁迅先生从小热爱大自然、热爱自由生活、追求新知识的精神。 学习重、难点:
1、学习课文对事物的准确描摹、对动作的准确表达及写作思路的条理性。
2、理解美女蛇故事的作用,初步了解插叙这种叙事方法。
3、揣摩“三味书屋”这一部分的思想内容,理解其中一些重要的词语。 4、从整体与部分的结合上把握文章的主题思想。 学法指导:
四步教学法:自由质疑——讨论释疑——审美鉴赏——迁移运用,自主研读与结合探究并重,阅读与鉴赏共存,思维能力、口头表达能力、鉴赏能力同步提高。 知识链接:
1、有谁能给同学们介绍一下鲁迅? 2、了解《朝花夕拾》。 问题探究:
1、快速阅读课文,回想课文内容
苏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教学设计
苏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教学设计
苏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教学设计
设计:常州市清潭中学 周春华
审稿:常州市第24中学 刘 霞
一、第一单元教学目标:
1、能口头复述故事情节,提高口头表达能力。
2、通过本单元的教学,引导学生阅读一些名人传记,扩大学生的阅读量。
3、学会描写人物的方法,为写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4、感受人物身上所散发的独特精神魅力。
5、掌握采访人物的基本技巧,提高口语交际能力。
二 单元课时安排: (12课时)
《童年的朋友》 (1课时)
《一面》 (2课时)
《我的老师》 (2课时)
《展示华夏文化魅力》 (1课时)
《赵 普》 (2课时)
诵读欣赏 (1课时)
写 作 (2课时)
口语交际 (1课时)
三、课文教学设想:
苏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教学设计
《童年的朋友》是高尔基以孩童的
七年级语文第一单元测试题
七年级语文第一单元测试题
命题人:陈亚威
一、积累与运用
1、下序列加点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
A.鹤唳.(1ì) 怡.然(yí) 藐.视(mào) 诱.惑(y?u) B.喧.腾(xuān) 啜.(zhuì)泣 进.溅(bang) 挑.逗(tǎo) C.蛤.蟆(hā) 盘虬.(qiú) 丘壑.(ha) 嶙峋.(xún) D.目眩.(xuàn) 绽.开(zhàn) 枯槐.(huái) 小憩.(qì) 2.结合语境理解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那雪白的海潮啊,夜夜奔来/一次次漫湿..了我枯干的心灵??(“漫湿”指心灵得到理想的滋润,不再枯干)
B.我曾屡次发现,每当我感到前途茫茫....而灰心丧气时,只要记起很久以前我在那座小悬崖上所学到的经验,我便能应付一切。(“前途茫茫”指人生道路上遇到重重困难,举步维艰)
C.但是,让有限的生命发挥出无限的价值,使我们活得更为光彩..有力,却在于我们自己掌握。(“光彩”的意思是指活得体面,取得一定的地位,受人尊敬)
D.只见一片辉煌..的淡紫色,像一条瀑布,从空中垂下,不见其发端,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