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必修一会考知识点

“地理必修一会考知识点”相关的资料有哪些?“地理必修一会考知识点”相关的范文有哪些?怎么写?下面是小编为您精心整理的“地理必修一会考知识点”相关范文大全或资料大全,欢迎大家分享。

最新高中地理必修一会考知识点总结教学文案

标签:文库时间:2025-02-06
【bwwdw.com - 博文网】

读书之法,在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

必修一

第一章行星地球

第一节宇宙中的地球

(备注:图片当中太阳系八大行星不包含冥王星)

类地行星:水金地火,巨行星:木土,远日行星:天,海星。

小行星带:在火木星之间

1、天体:宇宙间物质的存在形式(自然天体:行星;人造天体:空间站):以物质存在,存在于地球之外的外太空。

2、地球自身条件:

a.安全的宇宙环境——八大行星公转轨道同向,同面

b.适宜的温度条件——日地距离适中

c.地球具有适合生物生存的大气条件——适中的质量与体积

d.地球上有液态水

第二节:太阳队地球的影响

1、太阳辐射:太阳源源不断的以电磁波的形式向四周放射能量

2、太阳大气层及太阳活动(从内到外)太阳活动黑子周期是11年。

光球——黑子(人类肉眼可见)

色球——耀斑

日冕——太阳风

3、太阳活动的影响:

(1)扰动地球上空的带电粒子,影响无线电短波通信。

(2)扰乱地球磁场,产生“磁暴”现象。

(3)高能带电粒子流冲进两极地区的高空大气,产生“极光”现象。

(4)许多自然灾害的发生也与太阳活动有关,如地震、水旱灾害等。

第三节、地球的运动

纬线:与地轴垂直并且环绕地球一周的圆圈(纬线圈相互平行)

经线:连接南北两极并且与纬线垂直相交的半圆(长度相同)

纬度:赤道是0度,像南北两极至90

高二地理会考必修3知识点

标签:文库时间:2025-02-06
【bwwdw.com - 博文网】

2013-2014学年地理学业水平测试必修3知识点清理

一、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

1.区域

区域是地球表面的空间单位,它是人们在地理差异的基础上,按一定的指标和方法划分出来的。区域既是上一级区域的组成部分,又可进一步划分为下一级区域。 区域特征:层次性;差异性;整体性;可变性

(1)层次性。既是上一级区域的组成部分,又可进一步划分为下一级区域。

(2)差异性。指区域与同级别区域之间的差异。一般说来,区域等级越高,区域内部越复杂,同一性越小,区域间差异性也就越大;反之,区域等级越低,区域本身越简单,区域内同一性越大,区域间差异越小。

(3)整体性。是形成区域同一性的原因。

(4)可变性。首先是区域界线的模糊性。虽然有的区域边界是明确的,如行政区,但大多数区域的边界具有过渡性质,如干湿地区。其次是对同一地表空间,人们研究区域的目的不同,划分的角度、标准不同,可得到不同的区划方案 2.长江三角洲和松嫩平原的异同

同:都是平原地区,并都位于我国的东部季风区

异:①地理位置差异:长位于30°N附近,在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的中部,长江的入海口;松位于

43°N ~ 48°N, 在我国东北地区的中部

②气候条件差异:长在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夏季高温多雨,雨

高中地理必修一知识点

标签:文库时间:2025-02-06
【bwwdw.com - 博文网】

高中地理必修一复习提纲

第一章行星地球

第一节宇宙中地球

一、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1.天体是宇宙间物质存在的形式:恒星、行星、卫星、星云、流星、彗星。 2.天体系统:天体之间相互吸引和相互绕转形成天体系统。 ★3.天体系统的层次由大到小是总星系.银河系. 太阳系.地月系 二、2.八大行星分类。

分类 类地行星 巨行星 远日行星 外部条件 自身条件 水星、金星、地球、火星 木星、土星 天王星、海王星 安全稳定的宇宙环境 适宜的温度 日地距离适中 适于呼吸的大气 体积、质量适中 液态的水——来自地球内部 同向性、共面性、近圆性 特点 ★三、存在生命的行星——地球上存在生命的原因

1.2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一、为地球提供能量

1.太阳大气的成分主要是氢和氦;太阳辐射能量来源是核聚变反应(4个氢原子核聚变成氦原子核,

并放出大量能量)

2.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课本P8图1.7)

意义:⑴提供光热资源;⑵维持地表温度,是促进地球上水、大气运动和生物活动的主要动力;⑶煤、石油等矿物燃料是地质历史时期生物固定以后积累下来的太阳能;⑷日常生活和生产的太阳灶、太阳能热水器、太阳能电站的主要能量来源 ★二、太阳活动影响地球

地理高一必修二知识点

标签:文库时间:2025-02-06
【bwwdw.com - 博文网】

地理高一必修二知识点

一、自然方面

1、地形——平原地区城市密度大热带地区的城市分布在高原上是因为气候更凉爽。

2、气候——气候温暖湿润的地区城市密度大温带、沿海地区。

3、河流——河流的供水和运输功能决定城市区位两江交汇处,过河点,河口。

二社会经济方面

1、资源:克拉玛依石油、伯明翰煤、攀枝花铁、约翰内斯堡黄金。

2、交通条件:沿海、沿江、沿铁路线、沿高速公路可以形成城市轴线。北方城市大都在大道汇合处。

★交通线的变化,会给城市发展带来影响。如扬州:运河通航时—兴,运河淤塞后—衰。

3、政治如行政中心、军事防卫、宗教、科技、旅游等也能促进城市的形成和壮大。

★农业的分类:①按生产对象可分为:种植业、畜牧业、林业、渔业和副业。

②按投入多少可分为:粗放农业和密集农业集约化农业。

③按产品用途可分为:自给农业和商品农业。

1、季风水田农业水稻种植业:

1分布:东亚、东南亚、南亚季风区。

2区位条件:

①气候: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适合水稻生长。

②地形:河流下游平原或河口三角洲,地势平坦,土壤肥沃,土层深厚,利于耕作。

③劳动力:属劳动密集型农业人口密集,劳动力丰富,利于精耕细作。

④历史:种植历史悠久,传统经验丰富,也有饮食习惯的影响。

3主要特点及原因:

①小农经营。

高中地理会考知识点

标签:文库时间:2025-02-06
【bwwdw.com - 博文网】

www.gaokaoq.com高考圈-让高考没有难报的志愿

第一章 宇宙中的地球

1、多层次的天体系统 ①天体系统的级别和层次(a) ②地球在太阳系中的位置及图示( c )

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普通行星,它位于金星和火星轨道之间。

读图要求:识别地球在八大绕日行星中的位置、运动方向、相邻行星的名称。 2、普通而特殊的行星——地球 地球上存在生命的条件及原因(b)

地球上存在生命的基本条件:适宜的太阳光照和温度范围,恰到好处的大气厚度和大气成分,充足的水分。 原因:(1)地球处于一个比较稳定和安全的宇宙环境之中;

(2)距日远近适宜,有适宜的温度,有利于生命过程的发生和发展;

(3)地球的质量和体积适中,形成适中的大气层,有以氮、氧为主的适合生物呼吸的大气; (4)地球内部水汽的生成及外逸凝结导致了液态水的存在。

3、太阳辐射与地球

①太阳辐射的含义及能量分配(a)

太阳辐射是以电磁波的形式向宇宙空间放射的能量。太阳辐射可分为紫外光、可见光和红外光三部分。太阳辐射约50%的能量集中在可见光区。 ②太阳辐射对地球和人类的影响(b)

太阳辐射能维持着地表温度,促进地球上的水、大气、生

历史必修一会考习题汇编

标签:文库时间:2025-02-06
【bwwdw.com - 博文网】

一、选择题

1.(2008年山东会考2题)“自秦始设丞相,不旋踵而亡。……今我朝罢主相,设五府、六部、都察院……。事皆朝廷总之,所以稳当。”这里的“我朝”指的是

A.汉朝 B.唐朝 C.明朝 D.清朝

2.(2009年湖南会考1题)中国人以祖先的封地、封国为姓氏的,在汉字中占有很大比重。这与下列哪一政治制度密切相关?

A.禅让制B.分封制C.郡县制D.行省制

3.(2007年广州会考 1题)周王朝历时近八百年,“盛时的势力,南方跨过长江,东北至今辽宁省,西至今甘肃省,东到今山东省。”为了有效统治,西周实行

A.宗法制 B.分封制C.郡县制D.行省制

4.(2009年安徽会考17题)秦始皇统一中国后,为加强中央集权,在全国范围内推行

A.分封制

B.郡县制

C.郡国制

D.行省制5.(2010年河南高中会考27题)“中国式建筑是凝固的思想意识形态,…….太和殿内皇帝所用的御座,安置在一个高约2米的基座上,使御座从平地生起,犹如须弥座托着的太和殿的缩影。”这体现的政治思想是()

A.民贵君轻B.以法治国C.皇权至上D.天人感应

6.(2008年1月福建会考1题)自古以来,中国人就有祭祖的习俗。有助于形成这种认祖归宗情结的是

A.分封制 B.宗

高中地理必修一知识点归纳

标签:文库时间:2025-02-06
【bwwdw.com - 博文网】

高中地理必修一知识点归纳

一、地球运动知识点

1.经度的变化规律:东经度(区)中朝东方向经度增加,西经度(区)中朝东方向经度减小。

2.自转方向:自西向东,北极上空俯视呈逆时针方向、南极上空俯视呈顺时针方向

速度:①线速度(由赤道向两极递减至0)

②角速度(除两极为0外,各地相等)

周期:①恒星日(23h56m4s真正周期)②太阳日(24时,昼夜更替周期)

意义:①昼夜更替②不同经度不同的地方时③水平运动物体的偏移(北右南左,都是相对于物体初速度的方向)

3、晨昏线:按照地球自转方向,由夜半球向昼半球转化的分界线为晨线,晨线上各点代表此时正日出,它的地方时间为该地的日出时间;由昼半球向夜半球转化的分界线为昏线,昏线上各点代表此时正日落,它的地方时间为该地的日落时间;晨昏线上太阳高度角为0度,夜半球太阳高度<0,昼半球太阳高度>0。

4、晨昏线与经线:晨昏线与经线重合——春秋分;晨昏线与经线交角最大(23°26′)——夏至、冬至

5、地方时的计算:所求时间=已知时间±4(分钟/度)×经度差(东加西减)

6、时区=经度/15°(若不整除,则小于7.5舍大于7.5入),区时差=时区差

7、世界时:以本初子午线(0°)的地方

高中地理必修一知识点归纳

标签:文库时间:2025-02-06
【bwwdw.com - 博文网】

高中地理必修一知识点归纳

一、地球运动知识点

1.经度的变化规律:东经度(区)中朝东方向经度增加,西经度(区)中朝东方向经度减小。

2.自转方向:自西向东,北极上空俯视呈逆时针方向、南极上空俯视呈顺时针方向

速度:①线速度(由赤道向两极递减至0)

②角速度(除两极为0外,各地相等)

周期:①恒星日(23h56m4s真正周期)②太阳日(24时,昼夜更替周期)

意义:①昼夜更替②不同经度不同的地方时③水平运动物体的偏移(北右南左,都是相对于物体初速度的方向)

3、晨昏线:按照地球自转方向,由夜半球向昼半球转化的分界线为晨线,晨线上各点代表此时正日出,它的地方时间为该地的日出时间;由昼半球向夜半球转化的分界线为昏线,昏线上各点代表此时正日落,它的地方时间为该地的日落时间;晨昏线上太阳高度角为0度,夜半球太阳高度<0,昼半球太阳高度>0。

4、晨昏线与经线:晨昏线与经线重合——春秋分;晨昏线与经线交角最大(23°26′)——夏至、冬至

5、地方时的计算:所求时间=已知时间±4(分钟/度)×经度差(东加西减)

6、时区=经度/15°(若不整除,则小于7.5舍大于7.5入),区时差=时区差

7、世界时:以本初子午线(0°)的地方

高中地理毕业会考知识点总结

标签:文库时间:2025-02-06
【bwwdw.com - 博文网】

一: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关系: (1)黄赤交角:赤道平面和黄道平面的交角。目前是23º26' (2)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的移动 二: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 (1)昼夜更替(2)地方时 (3)沿地表水平运动的物体发生偏移,北半球右偏,南半球左偏. 三: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 (1)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①昼夜长短的变化 北半球:夏半年,昼长夜短,越向北昼越长 ①太阳直射点在那个半球,北极圈以北出现极昼现象 那个半球昼长,②赤道全年冬半年,昼短夜长,越向北昼越短,昼夜平分,③春秋分日全球北极圈以北出现极夜现象,昼夜平分 南半球:与北半球相反 ②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春秋分日:由赤道向南北方向降低,由太阳直射点向南北, 随纬度的变化,夏至日:由23º26'N向南北降低,方向降低,冬至日:由23º26'S向南北降低23º26'N以北在夏至日达到最大值,离直射点越近高度 随季节的变化,23º26'S以南在冬至日达到最大值,越大,南北回归线之间每年有两次直射 第二单元 大气 二:大气热力作用 (1)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 吸收作用:具有选择性,水汽和二氧化碳吸收红外线,臭

初二地理会考知识点大全

标签:文库时间:2025-02-06
【bwwdw.com - 博文网】

初中地理会考复习资料

七年级上册

1、人类的活动离不开地理

⑴地理与日常生活:地理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我们可以了解天气,广泛了解世界各地的基本情况和风土人情等。

⑵地理与生产建设:我们生产活动不能随心所欲,它要受到地理环境的影响和制约。 ⑶学会收集地理信息:①查阅地理书籍②咨询有关人士③上网查阅资料等。 2、学习地理,为了更好地生活

①尊重自然规律,做大自然的朋友;②因地制宜,扬长避短;③综合地分析问题;④具备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第一章 地球和地图 一、地球和地球仪

1、认识地球的形状和大小(P3中的图1.2)

⑴形状: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⑵大小:表面积=5.1亿平方公里;平均半径=6371千米;赤道周长=4万千米

⑶能证明地球是球体的事实:麦哲伦环球航行的成功;地球的卫星照片;月食照片,是地球影子遮挡了照射的阳光。 ⑷麦哲伦环球航行路线:西班牙→大西洋→麦哲伦海峡→太平洋→菲律宾群岛→印度洋→好望角→大西洋→西班牙。 2、地球的模型——地球仪

⑴含义:仿照地球的形状,按照一定的比例进行缩小的模型。

⑵意义:可以方便我们知道地球的面貌,了解地球表面各种地理事物的分布。 3、纬线和经线(P5中的图1.7)

⑴纬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