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文常用修辞手法

“古诗文常用修辞手法”相关的资料有哪些?“古诗文常用修辞手法”相关的范文有哪些?怎么写?下面是小编为您精心整理的“古诗文常用修辞手法”相关范文大全或资料大全,欢迎大家分享。

古诗文常见修辞手法

标签:文库时间:2024-07-17
【bwwdw.com - 博文网】

古诗文中常见的修辞方式

诗歌鉴赏题中考查的修辞手法常见的有比喻、拟人、夸张、对比、衬托、对偶、顶真、双关、通感等。 一、比喻

比喻就是打比方,用某些有类似点的事物来比拟另一事物,可分为明喻、暗喻、借喻、倒喻、较喻等。运用比喻可以突出事物特征,使表达更加生动鲜明,化深奥抽象为浅显具体。如“一雨池塘水面平,淡磨明镜照檐楹”(刘攽《雨后池上》),水面如同轻轻磨过的明镜一样,倒映出池塘边的房檐和楹柱,以此表现了雨后池塘水面的平静。 例句:

1.轮台九月风夜吼,一川碎石大如斗,随风满地石乱走。(岑参《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

2.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杜甫《旅夜书怀》) 3.浮云蔽白日,游子不顾反。(《古诗十九首·行行重行行》) 4.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白居易《琵琶行》) 5.思君如满月,夜夜减清辉。(张九龄《自君之出矣》) 6.人生无根蒂,飘如陌上尘。(陶渊明《杂诗》)

7.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两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木兰诗》)

8.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苏轼《望湖楼醉书》)

二、比拟

把物当作人来描写叫拟人,或把人当作物来描写叫拟物。比拟有促使读者产生联想,使描写的人、物、事表现的更形

初中古诗文中的修辞手法

标签:文库时间:2024-07-17
【bwwdw.com - 博文网】

初中古诗文中的修辞手法

和现代汉语一样,古诗文也多运用各种修辞以增强表达效果。其中有些修辞格的运用较为频繁。了解这些特殊的修辞方式,有助于中学生语文阅读能力的提高。本文拟就介绍几种对古诗文阅读影响较大的修辞手法。 一、比喻修辞

1、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用春天开放的梨花来比喻冬天里飘荡的雪花。

2、 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范仲淹《岳阳楼记》 浮光跃金,借金喻月光;静影沉璧,借璧喻水中的月影。

3、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李清照《醉花阴》 用菊花的黄瘦来比喻词人的面容非常憔悴。

4、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朱熹《观书有感》

首先将书比作方塘,又将\塘\比喻为镜子,形容池塘里面的水非常清澈。 二、借代修辞

1、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孟浩然《过故人庄》

\黍\,古代专指一种子实叫黍子的一年生草本植物 ,这里借来指代饭菜。 2、沙鸥翔集,锦鳞游泳——范仲淹《岳阳楼记》 \鳞\,鱼甲也(《说文》)。这里用来指代鱼。

3、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陶渊明《桃花源记》

\黄发\,旧说长寿象征,用以指老人;\垂髫\,小孩垂下来的头发,用以代小孩。 4、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

小学常用修辞手法练习

标签:文库时间:2024-07-17
【bwwdw.com - 博文网】

小学常用修辞手法:

比喻 拟人 排比 夸张 反问 设问 对偶

比喻:就是打比方,是利用根本不同的两种事物之间的相似点作比的修辞手法。基本结构:本体+比喻词+喻体。常用的比喻词有:好象 仿佛 像……似的 如同 像……一样 ……是 成了……

拟人:把事物当作人来写,给事物以人的感情,使语言更鲜明、生动。

排比:就是把结构相同或相似、意思相关、预期一致的词组或句子排列在一起的修辞手法。一般是由三个或三个以上的语词组成。

夸张:是一种对事物作"言过其实"的描述的修辞手法。

反问:是用疑问的形式,表示肯定的意思的一种修辞手法。判别方法:有问不答,答在其中。与疑问句的区别:(1)疑问句是四种语句中的一种(其他三种是陈述句、感叹句、祈使句),是有疑而问,需要别人回答。(2)反问是修辞方法中的一种,反问句是无疑而问,意在肯定,不需要别人回答。

设问:是为了引起读者注意和思考,明知顾问、自问自答的一种修辞手法。要注意区别设问句与反问句:从句型特点上看,设问句是自问自答,答随问后;反问句是答在其中,让人从问中体会答案。

对偶:字数相等,结构相似或相近,表达相关或相反的意思。常出现在"五言"或"七言"古诗中。

小学常用修辞手法练习

标签:文库时间:2024-07-17
【bwwdw.com - 博文网】

小学常用修辞手法:

比喻 拟人 排比 夸张 反问 设问 对偶

比喻:就是打比方,是利用根本不同的两种事物之间的相似点作比的修辞手法。基本结构:本体+比喻词+喻体。常用的比喻词有:好象 仿佛 像……似的 如同 像……一样 ……是 成了……

拟人:把事物当作人来写,给事物以人的感情,使语言更鲜明、生动。

排比:就是把结构相同或相似、意思相关、预期一致的词组或句子排列在一起的修辞手法。一般是由三个或三个以上的语词组成。

夸张:是一种对事物作"言过其实"的描述的修辞手法。

反问:是用疑问的形式,表示肯定的意思的一种修辞手法。判别方法:有问不答,答在其中。与疑问句的区别:(1)疑问句是四种语句中的一种(其他三种是陈述句、感叹句、祈使句),是有疑而问,需要别人回答。(2)反问是修辞方法中的一种,反问句是无疑而问,意在肯定,不需要别人回答。

设问:是为了引起读者注意和思考,明知顾问、自问自答的一种修辞手法。要注意区别设问句与反问句:从句型特点上看,设问句是自问自答,答随问后;反问句是答在其中,让人从问中体会答案。

对偶:字数相等,结构相似或相近,表达相关或相反的意思。常出现在"五言"或"七言"古诗中。

常用修辞手法及其运用举例

标签:文库时间:2024-07-17
【bwwdw.com - 博文网】

常用修辞手法及其运用举例

深圳市布吉中学 王泽中

(请大家一定妥善保管,今后不再重复印发,初三也同样有用)

《课程标准》中要求学生辨析、运用的修辞格(修辞手法)有: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反复、对偶、设问、反问等八种,要求学生必须掌握,当然,教材中还出现的修辞格有借代、引用、反语等。 这里,我现在给大家讲解并一一举例。1、比喻:根据事物的相似点,用具体的、浅显、熟知的事物来说明抽象的、深奥的、生疏的事物,即打比方。作用:能将表达的内容说得生动具体形象,给人以鲜明深刻的印象,用浅显常见的事物对深奥生疏事物解说、帮助人深入理解。比喻的三种类型:明喻、暗喻和借喻。

比喻由三部分构成: (1)、本体, (2)、喻体, (3)、比喻词。(比喻和拟人最大的不同在于比喻含有喻体,拟人则没有。)A、明喻,特点:甲像乙, 常见比喻词:像、似的、好像、如、宛如、好比、犹如。例句:A1、晓明跑得如离弦的箭。

A2、幸福像花儿一样。

A3、这初秋之夜如一袭藕花色的纱衫,飘起淡淡的哀愁。

A4、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此句把“白雪” 比作“梨花”。 A5、白雪纷纷何所似,撒盐空中差可拟,未若柳絮因风起。

A6、日岀江花红似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A7、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

修辞手法

标签:文库时间:2024-07-17
【bwwdw.com - 博文网】

常见修辞手法

1、 assonance:半谐音 2、 antithesis对偶 3、 appositive同位语 4、 analogy类比

5、 apophasis 阴舍阳曲 6、 aporia难题 7、 apostrophe顿呼 8、 alliteration 押头韵

头韵法(alliteration)在文句中有两个以上连结在一起的词或词组,其开头的音节有同样的字母或声音,以增强语言的节奏感。

How and why he had come to Princeton, New Jersey is a story of struggle, success, and sadness.

9、 anti-climax渐退 10、 climax 层递 11、 cacophony 杂音 12、 contrast 相反 13、 euphony谐音 14、 epithet绰号 15、 hyperbole 夸张

夸张(hyperbole)这是运用丰富的想象,过激的言词,渲染和装饰客观事物,以达到强调的效果。

1、My blood froze.

我的血液都凝固了。

2、When I told our father about this,his

浅谈汉语谚语常用的修辞手法

标签:文库时间:2024-07-17
【bwwdw.com - 博文网】

浅谈汉语谚语常用的修辞手法

摘要:汉语谚语是汉语熟语中的一种,以朴实无华的形式尽显中华民族文化的

精髓,汉谚语博大精深,内容丰富包罗万象,形式优美,广泛地使用了多种修辞手法,把抽象的意思形象化,深奥的事理浅显化,生活知识情趣化。汉语谚语是汉民族智慧的结晶,表现了中华人民创造语言财富的艺术才华。

关键词:谚语、特点、修辞

汉谚语是汉语熟语中的一种,是民间流传的口头上常用的简炼通俗的语句,例如“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谚语是在汉语中使用数量较多,使用频率很高的一种词汇。谚语历史悠久,在古代典籍中也常使用,在古代典籍中谚语常被单称为“谚”或者“语”。汉语谚语,以朴实无华的形式尽显中华民族文化的精髓。学习谚语能丰富我们的知识,研究谚语,能提升自身的文化素养。汉谚语博大精深,丰富多彩,内容包罗万象,是汉民族智慧的结晶,是珍贵的文化遗产,现拟分析谚语常用的修辞手法,进一步认识博大精深的汉文化。 一、谚语该说 (一)谚语定义

谚语历史悠久,我国古代典籍,如《左传》《史记》《汉书》等都引用了很多谚语,谚语在古代典籍中,常常被单称为“谚”或“语”。究竟什么是谚语呢?王勤在《谚语歇后语概说》中这样说:谚语是人民群众生活斗争的经验总结,是

[1]具有传授经验和劝诫功

18种常用修辞手法及其作用

标签:文库时间:2024-07-17
【bwwdw.com - 博文网】

18种常用修辞手法及其作用

(1) 比喻的作用是能将表达的内容说得生动、具体、形象,给人以深刻鲜明的形象,使说理更透彻。

(2) 拟人的作用是使具体事物人格化,语言生动、形象,亲切可感

(3) 夸张的其作用是揭示事物的本质,烘托气氛,引起联想,使表达的事物更突出、更鲜明。

(4) 排比的作用是:增强气势,增强文章的说服力和感染力。 (5)对偶的主要作用是简洁整齐匀称,节奏感强,有音乐美。 (5) 对比的作用是能使语言色彩鲜明,事物的性质、特征等更加鲜明突出。

(6) 借代的作用是可引人联想,形象突出、生动、具体、使特点更鲜明。

(8)设问的作用是:提醒注意、引起思考,引出要表达的内容。 (9)反问的作用是:加强语气,激发读者的感情,使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10)反复的作用是突出思想,强调感情,有时能够加强节奏感。

一、比喻 (1)它是用某一具体的、浅显、熟悉的事物或情境来说明另一种抽象的、深奥、生疏的事物或情境的一种修辞方法。 (2)比喻分明喻、暗喻、借喻三

种形式。 (3)明喻的形式可简缩为:甲(本体)如(喻词:像、似、若、犹、好像、仿佛)乙(喻体)。暗喻的形式可简缩为:甲是(喻词:成、变成、成为、当作、化作)乙。

18种常用修辞手法及其作用

标签:文库时间:2024-07-17
【bwwdw.com - 博文网】

18种常用修辞手法及其作用

(1) 比喻的作用是能将表达的内容说得生动、具体、形象,给人以深刻鲜明的形象,使说理更透彻。

(2) 拟人的作用是使具体事物人格化,语言生动、形象,亲切可感

(3) 夸张的其作用是揭示事物的本质,烘托气氛,引起联想,使表达的事物更突出、更鲜明。

(4) 排比的作用是:增强气势,增强文章的说服力和感染力。 (5)对偶的主要作用是简洁整齐匀称,节奏感强,有音乐美。 (5) 对比的作用是能使语言色彩鲜明,事物的性质、特征等更加鲜明突出。

(6) 借代的作用是可引人联想,形象突出、生动、具体、使特点更鲜明。

(8)设问的作用是:提醒注意、引起思考,引出要表达的内容。 (9)反问的作用是:加强语气,激发读者的感情,使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10)反复的作用是突出思想,强调感情,有时能够加强节奏感。

一、比喻 (1)它是用某一具体的、浅显、熟悉的事物或情境来说明另一种抽象的、深奥、生疏的事物或情境的一种修辞方法。 (2)比喻分明喻、暗喻、借喻三

种形式。 (3)明喻的形式可简缩为:甲(本体)如(喻词:像、似、若、犹、好像、仿佛)乙(喻体)。暗喻的形式可简缩为:甲是(喻词:成、变成、成为、当作、化作)乙。

修辞手法大全

标签:文库时间:2024-07-17
【bwwdw.com - 博文网】

修辞手法:对偶、比喻、拟人、借代、夸张、排比、反复、象征、寄寓(寄托),互文,设问,反问,引用

1.比喻: 1、定义

又叫打比方。即两种不同程度的事物,彼此有相似点,使用一事物来比方另一事物的修辞方法。 2、结构

比喻一般由三个部分组成,即本体(被比喻的事物或情景)、喻体和比喻词(比喻关系的标志性词语)。 3、种类

根据比喻结构的三个部分的异同和隐现特征,可分为四种。

(1)明喻。本体、喻体都出现,中间用比喻词“像、似、仿佛、犹如、宛如、像??一样、仿佛??

似的”等连接。常见形式是“甲像乙。 例如:叶子出水很高,像婷婷舞女的裙。

(2)暗喻。本体喻体都出现,中间用比喻词”是、成了、变成“等连接。典型形式是:甲是乙。

例如:广场上是雪白的花圈的海洋,纪念碑已堆成雪白的山冈。 此外,暗喻还有一些变体需注意的是:

①修饰式暗喻:本体与喻体之间以修饰与被修、饰限制与被限制的形式来实现比喻关系。

例如:这是花的海洋。

②同位式暗喻:本体与喻体之间以同位复指形式表现比喻关系。 例如:王老八你不要灌汤

③注释式暗喻:本体与喻体以注释说明的形式表现比喻关系,常用破折号连接。

例如:五点钟,上工的汽笛响了,红砖“罐头”的盖子—那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