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内科临床路径病种
“神经内科临床路径病种”相关的资料有哪些?“神经内科临床路径病种”相关的范文有哪些?怎么写?下面是小编为您精心整理的“神经内科临床路径病种”相关范文大全或资料大全,欢迎大家分享。
神经内科临床路径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临床路径
(2009年版)
一、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椎基底动脉综合征(ICD-10:G45.0),颈动脉综合征(大脑半球)(ICD-10:G45.1)
(二)诊断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神经病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
1.起病突然,迅速出现局灶性神经系统症状和体征。 2.神经系统症状和体征多数持续十至数十分钟,并在1小时内恢复,但可反复发作。
3.神经影像学未发现任何急性梗死病灶。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神经病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
1.进行系统的病因学检查,制定治疗策略。 2.抗血小板聚集治疗。
3.频发短暂脑缺血发作者应予抗凝治疗。 4.病因、危险因素、并发症的治疗。
5.明确有血管狭窄并达到手术标准者予手术治疗。 (四)标准住院日为5-7天。
1
(五)进入路径标准。
1. 第一诊断必须符合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椎基底动脉综合征(ICD-10:G45.0),颈动脉综合征(大脑半球)(ICD-10:G45.1)疾病编码。
2.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但在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
神经内科临床路径分析
神经内科临床路径
主编:蒲传强
副主编:黄旭升、于生元、张家堂
编者(按姓氏笔画排序):贾渭泉、王湘庆、
田成林、石 强、刘若卓、杨 飞、崔 芳、崔荣太、黄德晖、董 钊
- 1 -
目 录
病名 编写人 页码
1.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 田成林 ……………………… 3-6 2.脑出血 …………………………………… 田成林 ……………………… 7-11 3.蛛网膜下腔出血 ………………………… 刘若卓 ……………………… 12-16 4.烟雾病 …………………………………… 刘若卓 ……………………… 17-21 5.脊髓前动脉综合征 ……………………… 田成林 ……………………… 22-25 6.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 …………………… 田成林 ……………………… 26-30 7.结核性脑膜炎 …………………………… 张家堂 ……………………… 31-36 8.化脓性脑膜炎 …………………………… 张家堂 ……………………… 37-42 9.病毒性脑膜炎 …………………………… 张家堂 ……………………… 43-47 1
神经内科临床路径分析 - 图文
神经内科临床路径
主编:蒲传强
副主编:黄旭升、于生元、张家堂
编者(按姓氏笔画排序):贾渭泉、王湘庆、
田成林、石 强、刘若卓、杨 飞、崔 芳、崔荣太、黄德晖、董 钊
- 1 -
目 录
病名 编写人 页码
1.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 田成林 ……………………… 3-6 2.脑出血 …………………………………… 田成林 ……………………… 7-11 3.蛛网膜下腔出血 ………………………… 刘若卓 ……………………… 12-16 4.烟雾病 …………………………………… 刘若卓 ……………………… 17-21 5.脊髓前动脉综合征 ……………………… 田成林 ……………………… 22-25 6.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 …………………… 田成林 ……………………… 26-30 7.结核性脑膜炎 …………………………… 张家堂 ……………………… 31-36 8.化脓性脑膜炎 …………………………… 张家堂 ……………………… 37-42 9.病毒性脑膜炎 …………………………… 张家堂 ……………………… 43-47 1
临床路径管理3.神经内科(6个)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临床路径
(2009年版)
一、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椎基底动脉综合征(ICD-10:G45.0),颈动脉综合征(大脑半球)(ICD-10:G45.1)
(二)诊断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神经病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
1.起病突然,迅速出现局灶性神经系统症状和体征。 2.神经系统症状和体征多数持续十至数十分钟,并在1小时内恢复,但可反复发作。
3.神经影像学未发现任何急性梗死病灶。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神经病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
1.进行系统的病因学检查,制定治疗策略。 2.抗血小板聚集治疗。
3.频发短暂脑缺血发作者应予抗凝治疗。 4.病因、危险因素、并发症的治疗。
5.明确有血管狭窄并达到手术标准者予手术治疗。 (四)标准住院日为5-7天。
2
(五)进入路径标准。
1. 第一诊断必须符合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椎基底动脉综合征(ICD-10:G45.0),颈动脉综合征(大脑半球)(ICD-10:G45.1)疾病编码。
2.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但在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
小儿内科4个病种临床路径
儿科学临床路径
轮状病毒肠炎临床路径
(2009年版)
一、轮状病毒肠炎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轮状病毒肠炎(ICD-10:A08.001) (二)诊断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小儿内科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诸福棠实用儿科学(第七版)》(人民卫生出版社)
1.病史:6-24月龄小儿多见,腹泻,大便为黄稀便、水样或蛋花汤样,每天可达10余次,伴或不伴发热、呕吐。
2.体征:有或无脱水征,肠鸣音活跃。
3.实验室检查:大便常规镜检正常,或见少许白细胞,无吞噬细胞;血常规白细胞正常或轻度升高;大便轮状病毒检测阳性可确诊。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小儿内科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诸福棠实用儿科学(第七版)》(人民卫生出版社)
1.消化道隔离至腹泻缓解。
2.根据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纠正脱水和电解质酸碱
儿科学临床路径
紊乱。
(四)标准住院日为4-7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A08.001轮状病毒肠炎疾病编码。
2.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只要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入院后第1-2天。 1.必须检查的
小儿内科19个病种临床路径
矮小症临床路径
(2010年版)
一、矮小症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矮小症(旧称侏儒症)(ICD-10︰E34.3)。
(二)诊断依据。
根据《儿科学》(王卫平主编,高等教育,2004版)、《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分泌遗传代学组矮身材儿童诊治指南》(中华儿科杂志,2008年,46:428-430)、
《Pedia tric Endocinol o gy》(Mark A.Sperli n g主编,Saunde rs El s evie r,2007年)、《诸福棠实用儿科学(第七版)》(人民卫生)、《小儿分泌学》(颜纯、王慕逖主编,人民卫生,2006年)。
身高处于同种族、同年龄、同性别正常健康儿童生长曲线第3百分位数以下,或低于两个标准差者(身高标准参照2005年九省/市儿童体格发育调查数据研究制定的中国2-18岁儿童身高、体重标准差)。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根据《儿科学》(王卫平主编,高等教育,2004版)、《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分泌遗传代学组矮身材儿童诊治指南》(中华儿科杂志,2008年,46:428-430)、《Pedia tric Endoci n ol o gy》(Mark A.Sperli n g主编,Saunde rs E
小儿内科4个病种临床路径
儿科学临床路径
轮状病毒肠炎临床路径
(2009年版)
一、轮状病毒肠炎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轮状病毒肠炎(ICD-10:A08.001) (二)诊断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小儿内科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诸福棠实用儿科学(第七版)》(人民卫生出版社)
1.病史:6-24月龄小儿多见,腹泻,大便为黄稀便、水样或蛋花汤样,每天可达10余次,伴或不伴发热、呕吐。
2.体征:有或无脱水征,肠鸣音活跃。
3.实验室检查:大便常规镜检正常,或见少许白细胞,无吞噬细胞;血常规白细胞正常或轻度升高;大便轮状病毒检测阳性可确诊。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小儿内科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诸福棠实用儿科学(第七版)》(人民卫生出版社)
1.消化道隔离至腹泻缓解。
2.根据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纠正脱水和电解质酸碱
儿科学临床路径
紊乱。
(四)标准住院日为4-7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A08.001轮状病毒肠炎疾病编码。
2.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只要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入院后第1-2天。 1.必须检查的
消化内科专业9个病种临床路径
贲门失弛缓症内镜下气囊扩张术临床路径
(2011年版)
一、贲门失弛缓症内镜下气囊扩张术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贲门失弛缓症(ICD-10:K22.0)。 行内镜下气囊扩张术(ICD-9-CM-3:42.9204)。 (二)诊断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消化系统疾病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年11月第2版)。
1.症状:吞咽困难,可伴有反食、胸痛、夜间呛咳,病程长,病情反复,时轻时重。
2.体征:可无特殊体征或有营养不良的体征。
3.辅助检查:食管造影或上消化道造影、食管压力测定等符合贲门失弛缓症,胃镜检查除外食管下段、贲门部其他病变。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消化系统疾病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年11月第2版)。
1.一般治疗:改变进食方式,包括流食/半流食、缓慢进食等。 2.药物治疗:钙离子拮抗剂、硝酸盐制剂等。 3.内镜下扩张或肉毒杆菌毒素局部注射。 4.以上治疗无效者,可考虑其他治疗(外科等)。 (四)标准住院日为6–7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K22.0贲门失弛缓症疾病编码。
2.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
神经内科
神经内科(190-194) 一.单项选择题
1.脑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除外:( ) A.高血压 B.心脏病 C.适量运动 D.糖尿病
2.下列有关脑梗死的概念,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由脑部血液供应障碍,缺血缺氧引起
B.广泛性脑组织病变 C.局限性脑组织病变 D.表现为缺血性坏死或脑软化
3.蛛网膜下腔出血最具诊断和特征性的检查是:( ) A.腰椎穿刺脑脊液检查 B.CT检查 C.MR检查 D.脑血管造影 4.腰椎穿刺后病人的体位为:( )
A.去枕仰卧位6-8小时 B.头部垫软枕,约抬高15-30度 C.头偏向一侧,口部稍向下 D. 去枕平卧24小时 5.关于癫痫持续状态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指一次癫痫发作持续30分钟以上
B.连续多次发作癫痫 C.发作间期意识恢复正常 D.发作间期神经功能未恢复至正常
6. 癫痫持续状态时确保病人安全的措施中,错误的是:( ) A. 取头低位或平卧头侧位 B. 发作时按压肢体,防止舌咬伤 C. 放置牙垫,防止舌咬伤 D. 放置床档,以防坠床
7. 重症肌
神经内科
㈣ 神经内科
1、试述瘫痪的定位诊断?
首先应明确是上运动神经元(中枢性)瘫痪,还是下运动神经元(周围性)瘫痪,然后再进行定位。
⑴ 中枢性单瘫多为皮质损害,病变在运动区的上部,引起对侧下肢瘫痪;病变在下部,则引起对侧上肢及面部瘫痪。
⑵ 一侧中枢性偏瘫多为内囊病变,如病变累及内囊后肢的后部,则可伴有对侧偏身感觉障碍和对侧同向偏肓,即“三偏”综合征。
⑶ 交叉性瘫痪为脑干损害,即病灶侧的周围性颅神经麻痹和对侧肢体中枢性瘫痪。 ⑷ 截瘫见于脊髓损害。中枢性四肢瘫,病变在上颈髓节段;上肢周围性瘫痪及下肢中枢性瘫痪,病变在下颈髓节段;下肢中枢性瘫痪,见于胸椎段脊髓病变;双下肢周围性瘫痪,为病变损害腰段脊髓。
⑸ 节段性周围性瘫痪出现前角损害,一般不发生疼痛和感觉障碍 ⑹ 节段性周围性瘫痪伴有感觉障碍和疼痛,多见于脊神经根损害。 ⑺ 某些肌群发生周围性瘫,同时出现感觉和疼痛,见于神经干损害。
⑻ 末稍神经受损时,出现对称性的四肢远端无力或瘫痪、肌肉萎缩,伴有手套,袜子型的感觉障碍。
2、试述感觉障碍的定位诊断
感觉传导途径中因受损部位不同,可引起不同类型的感觉障碍,这对定位诊断有重要价值。
⑴ 末稍型:表现为双侧对称性以四肢末端为主的各种感觉障碍,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