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种群的特征和数量变化知识点

“生物种群的特征和数量变化知识点”相关的资料有哪些?“生物种群的特征和数量变化知识点”相关的范文有哪些?怎么写?下面是小编为您精心整理的“生物种群的特征和数量变化知识点”相关范文大全或资料大全,欢迎大家分享。

高二生物种群的特征和数量变化测试题

标签:文库时间:2024-10-04
【bwwdw.com - 博文网】

4.1种群的特征和数量变化 课时知能评估

一、选择题

1.(2010年高考浙江理综)

某生态系统中生活着多种植食性动物,其中某一植食性动物种群个体数量的变化如图所示。若不考虑该系统内生物个体的迁入与迁出,下列关于该种群个体数量变化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若a点时环境因素发生变化,但食物量不变,则a点以后个体数量变化不符合逻辑斯谛增长

B.若该种群出生率提高,个体数量的增加也不会大幅超过b点

C.天敌的大量捕食会导致该种群个体数量下降,下降趋势与b~c段相似 D.年龄结构变动会导致该种群个体数量发生波动,波动趋势与c~d段相似

解析:a点时,若环境因素发生变化,可影响种群的个体数量,但种群个体数量的变化仍符合逻辑斯谛增长。若该种群出生率提高,则因存在生存斗争,死亡率也将会随之升高,故种群个体数量不会大幅超过b点。天敌的大量捕食会使种群个体数量减少,下降趋势与b~c段相似。年龄结构变动会使种群个体数量发生变动,但无论增加还是减少,其种群个体数量始终会在K值上下波动,变化过程与c~d段相似。

答案:A

2.(2010年高考全国理综)

下列四种现象中,可以用图表示的是( ) A.理想条件下种群数量随时间的变化 B.一个细胞周期中DNA含量

高考生物复习 专题05 种群的特征和数量的变化知识点

标签:文库时间:2024-10-04
【bwwdw.com - 博文网】

匠心文档,专属精品。

匠心教育文档系列 1 第一节 种群的特征和种群的数量变化

知识点1 探究种群数量特征之间的关系

观察下图中种群各特征的关系,回答相关问题。

(1)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

(2)出生率和死亡率及迁入率和迁出率是决定种群大小和种群密度的直接因素。

(3)年龄组成和性别比例不直接决定种群密度,但能够预测和影响种群密度的变化趋势。

(4)除以上条件外,气候、食物、天敌、传染病等都影响种群密度的变化。

知识点2 探究两种种群密度调查方法的不同点

比较项目 样方法 标志重捕法

调查对象 植物或活动能力弱、活动范围小的动物 活动范围大的动物

调查程序 确定调查对象

选取样方{ 五点取样法等距取样法 ↓ 计数 ↓ 计算种群密度(计算取值为:取平均值) 确定调查对象

捕获并标记(数量为N 1)

重捕、计数{ 捕获数N 2标记数N 0

计算种群密度(计算公式为:N N 1=N 2

N 0

)

注意事项

①随机取样 ②样方大小适中 ③样方数量不宜太少 ④宜选用双子叶植物 ①标记个体与未标记个体在重捕时被

捕获的概率相同

②调查期间没有大规模迁入和迁出,

没有外界的强烈干扰

【易错警示】 与种群特征有关的4个易错点

匠心文档,专属精品。

(1)年龄组

课后达标检测28种群的特征和数量变化

标签:文库时间:2024-10-04
【bwwdw.com - 博文网】

第九单元 生物与环境第九单元 生物与环境 课后达标检测28 种群的特征和数量变化

(时间:50分钟)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图表示种群特征之间的关系,据图分析不正确的是( ) .

A.①②③④依次为年龄组成、出生率和死亡率、种群数量、性别比例 B.种群密度完全能反映③的变化趋势

C.研究城市人口的变迁,迁入率和迁出率是不可忽视的 D.种群数量还受自然气候等因素的影响

2. 如图表示某物种迁入新环境后,种群的增长速率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在第10年经调查该种群数量为200只,估算该种群在此环境中的环境容纳量约为( )

A.100只 B.200只 C.300只 D.400只

3.某小组进行“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实验时,同样实验条件下分别在4个试管中进行培养(见下表),均获得了“S”型增长曲线。根据实验结果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试管号 培养液体积/mL 起始酵母菌数/103个 Ⅰ 10 10 Ⅱ 5 5 Ⅲ 10 5 Ⅳ 5 10 A.4个试管内的种群初始阶段都经历了“J”型增长 B.4个试管内的种群同时达到K值 C.试管Ⅲ内种群的K值与试管Ⅱ不同

D.试管Ⅳ内的种群数量先于试管Ⅱ开始下降 4.(2014

2015年生物一轮复习第34课时种群的特征和数量变化

标签:文库时间:2024-10-04
【bwwdw.com - 博文网】

第34课时 种群的特征和数量的变化

必备知识梳理回扣基础要点

一、种群的概念和特征1.种群的概念

在一定的自然区域内, 同种 生物的全部 个体。提醒 满足3个条件构成种群——自然区域、同一物种、全部个体 判断下列是种群的为:

1.一个池塘中全部的鱼2.一个池塘中全部的成年鲤鱼 3.一个池塘中全部的鲫鱼

2.种群的特征 (1)分类:包括 数量 特征、空间 特征和遗传特征。

(2)

种 群 的 数 量 特 征

种群密度(最基本的数量特征) 出生率、死亡率年龄组成

性别比例 迁入率、迁出率

3.空间特征(挖掘教材P63图)

(1)概念:组成种群的个体,在其生活空间中的位置状态或 布局。 (2)类型及实例:水稻的均匀分布;杂草的 随机 分布;瓢虫的集群分布。

小结:1.各数量特征之间的关系种群数量直接影响 预测变

年龄组成

化方向

种群密度决定种群的 大小和密度

影响数 量变动

性别比例

出生率和死亡率

迁入率和迁出率

小结:2.种群年龄组成图析解读(1)模式图①图解 ②析图 种群 A B 出生率和 年龄组成 种群数量 死亡率情 所属类型 情况 变化趋势 况

幼年多, 老年少各年龄比 例适中

> =

增加 波动

增长型 稳定型

C

幼年少, 老年多

<

降低

衰退型

下图表示四个国家的人口 出

生物种群的特征及动态

标签:文库时间:2024-10-04
【bwwdw.com - 博文网】

第三章 生物圈中的生命系统 第一节 生命系统的层次

生命的种类多样,不同生命形式的生物,所处的环境不同。只有进行生命活动的层次性分析和相应环境条件的层次性分析,才能真正认识生物生命活动的本质。生命系统具有层次性,生态学的研究也相应地划分成若干层次。生态学可划分为三个层次,即宏观生态学、微生态学和分子生态学。宏观生态学是以个体和群体为中心与环境关系的生态学。微生态学是以单细胞为中心与环境关系的生态学。分子生态学是以生物活性分子特别是核酸分子为中心与分子环境关系的生态学。

第二节 生物种群的特征及动态

一、种群概念及特征 1.种群的概念

种群(population)是指在一定空间中同种个体的组合。Population这个术语从拉丁语派生,含人或人民的意思,一般译为人口。以前,有人在昆虫学中译为虫口、鱼口、鸟口等,后来我国生态学工作者统一译为种群,但也有译为“居群”、“繁群”的,台湾译为“族群”,日语中译为“个体群”。种群的分界线是人为划定的,生态学研究者往往根据研究的方便成划定出种群的分界线,例如,实验室饲养的一群小家鼠,可称为一个实验种群。

一般认为,种群是物种在自然界中存在的基本单位。在自然界中,门纲目科属等分类单元是学者按物种的特征及其在进

生物种群的特征及动态

标签:文库时间:2024-10-04
【bwwdw.com - 博文网】

第三章 生物圈中的生命系统 第一节 生命系统的层次

生命的种类多样,不同生命形式的生物,所处的环境不同。只有进行生命活动的层次性分析和相应环境条件的层次性分析,才能真正认识生物生命活动的本质。生命系统具有层次性,生态学的研究也相应地划分成若干层次。生态学可划分为三个层次,即宏观生态学、微生态学和分子生态学。宏观生态学是以个体和群体为中心与环境关系的生态学。微生态学是以单细胞为中心与环境关系的生态学。分子生态学是以生物活性分子特别是核酸分子为中心与分子环境关系的生态学。

第二节 生物种群的特征及动态

一、种群概念及特征 1.种群的概念

种群(population)是指在一定空间中同种个体的组合。Population这个术语从拉丁语派生,含人或人民的意思,一般译为人口。以前,有人在昆虫学中译为虫口、鱼口、鸟口等,后来我国生态学工作者统一译为种群,但也有译为“居群”、“繁群”的,台湾译为“族群”,日语中译为“个体群”。种群的分界线是人为划定的,生态学研究者往往根据研究的方便成划定出种群的分界线,例如,实验室饲养的一群小家鼠,可称为一个实验种群。

一般认为,种群是物种在自然界中存在的基本单位。在自然界中,门纲目科属等分类单元是学者按物种的特征及其在进

种群数量的变化

标签:文库时间:2024-10-04
【bwwdw.com - 博文网】

种群数量的变化

学习目标:

1、说明建构种群增长模型的方法;

2、通过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尝试建构种群增长的数学模型。 3、用数学模型解释种群数量的变化。 4、关注人类活动对种群数量变化的影响。

学习过程:

一、建构种群增长模型的方法 1、数学模型: 2、建立数学模型的一般步骤: ① 观察研究对象,提出问题

这是建立数学模型的基础,在这一基础上运用数学方法将生物学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 ② 提出合理的假设

这是数学模型成立的前提条件,假设不同,所建立的数学模型也不相同。 ③ 根据实验数据,用适当的数学形式对事物的性质进行表达 要认识到数学模型所蕴涵的生物学意义。

④ 通过进一步实验或观察等,对模型进行检验或修正

在理想状态下细菌种群数量增长的数学模型是比较简单的,而生物学中大量现象与规律是极为复杂的,存在着许多不确定因素和例外的现象,需要通过大量实验或观察,对模型进行检验和修正。

填写课本66页图4—4,来体验用数学模型来描述细菌种群的增长,在构建数学模型时,常用到两种模型:数学方程式和曲线图,其中曲线更能直观地反映出种群增长的趋势。 3、建构数学模型的意义

数学模型是联系实际问题与数学的桥梁,具有解释、

如何在食物网中判断某种群的数量变化情况

标签:文库时间:2024-10-04
【bwwdw.com - 博文网】

如何在食物网中判断某种群的数量变化情况

在一个复杂的食物网中,当某种群因为某种原因而发生数量变化,应该视具体食物链而定。当某种群因为某种原因而发生数量变化时,对另一种生物种群数量的影响沿不同食物链分析结果不同时,一般应该遵循以下规律:

①以中间环节少的作为分析的依据,考虑的方向和顺序应该从高营养级依次到低营养级。

②生产者相对稳定,即生产者比消费者稳定得多,所以,当某一种群数量发生变化时,一般不用考虑生产者的数量变化(当然也要视具体情况而定)。 ③处于高营养级的种群,其食物有多种来源时,若其中某一食物链中断,则该种群的数量不会发生较大的变化。

p94 例:12(4)根据南极食物网图回答下列问题。假设由于某种原因大鱼全部死亡,试问对磷虾的数量有何影响?

解析:从食物来源和天敌危害两方面分析有以下几种可能:

①当大鱼全部死亡后,大量浮游动物得以生存,并且捕食大量浮游植物使其减少,导致磷虾得不到充足的食物而数量减少。

②当大鱼全部死亡后,中间这条食物链中断,虎鲸只能从两侧的食物链捕食,对左侧的食物链来说,虎鲸较多地捕食须鲸,使须鲸数量减少,从而使磷虾数量增多。

③当大鱼全部死亡后,浮游动物会增加,使须鲸捕获浮游动物的机会增多,从而减少了对磷虾的捕食

种群数量的变化教案

标签:文库时间:2024-10-04
【bwwdw.com - 博文网】

种群数量的变化教案

种群数量的变化教案

一、教学目标

1.说明建构种群增长模型的方法。

2.通过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尝试建构种群增长的数学模型。

3.用数学模型解释种群数量的变化。

4.关注人类活动对种群数量变化的影响。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

尝试建构种群增长的数学模型,并据此解释种群数量的变化。

2.教学难点

建构种群增长的数学模型。

三、教学策略

首先,教师要领会和把握好本节的教学要旨。课程标准关于本节的具体内容标准为“尝试建立数学模型解释种群的数量变动”,并提出了相应的活动建议“探究培养液中酵母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显然,引导学生用数学方法解释生命现象,揭示生命活动规律是本节教学策略的着眼点。

其次,教师应对数学模型及其教育价值有一个基本的认识。数学模型是联系实际问题与数学的桥梁,具有解释、判断、预测等重要功能。在科学研究中,数学模型是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和探索新规律的有效途径之一。引导学生建构数学模型,有利于培养学生透过现象揭示本质的洞察能力;同时,通过科学与数学的整合,有利于培养学生简约、严密的思维品质。

四、教学过程

屏幕显示:

《中国水利网》宁波、昆明、武汉等地,人躺在铺满水葫芦的湖面上,可以不沉;上海去年3万吨的水葫芦打捞量,今年已翻了

如何在食物网中判断某种群的数量变化情况

标签:文库时间:2024-10-04
【bwwdw.com - 博文网】

如何在食物网中判断某种群的数量变化情况

在一个复杂的食物网中,当某种群因为某种原因而发生数量变化,应该视具体食物链而定。当某种群因为某种原因而发生数量变化时,对另一种生物种群数量的影响沿不同食物链分析结果不同时,一般应该遵循以下规律:

①以中间环节少的作为分析的依据,考虑的方向和顺序应该从高营养级依次到低营养级。

②生产者相对稳定,即生产者比消费者稳定得多,所以,当某一种群数量发生变化时,一般不用考虑生产者的数量变化(当然也要视具体情况而定)。 ③处于高营养级的种群,其食物有多种来源时,若其中某一食物链中断,则该种群的数量不会发生较大的变化。

p94 例:12(4)根据南极食物网图回答下列问题。假设由于某种原因大鱼全部死亡,试问对磷虾的数量有何影响?

解析:从食物来源和天敌危害两方面分析有以下几种可能:

①当大鱼全部死亡后,大量浮游动物得以生存,并且捕食大量浮游植物使其减少,导致磷虾得不到充足的食物而数量减少。

②当大鱼全部死亡后,中间这条食物链中断,虎鲸只能从两侧的食物链捕食,对左侧的食物链来说,虎鲸较多地捕食须鲸,使须鲸数量减少,从而使磷虾数量增多。

③当大鱼全部死亡后,浮游动物会增加,使须鲸捕获浮游动物的机会增多,从而减少了对磷虾的捕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