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潜川古脉法三焦论

“周潜川古脉法三焦论”相关的资料有哪些?“周潜川古脉法三焦论”相关的范文有哪些?怎么写?下面是小编为您精心整理的“周潜川古脉法三焦论”相关范文大全或资料大全,欢迎大家分享。

廖育群:周潜川古脉法

标签:文库时间:2025-01-23
【bwwdw.com - 博文网】

廖育群:周潜川古脉法

默认分类 2009-03-04 12:06 阅读78 评论0

字号: 大 中 小

分经候脉法 [②] (周潜川大夫报告)

一、分经候脉之由来

古人的分经候脉与现今独取寸口切脉法有很大区别。分经候脉不仅具有很多优点,而且在中医理论上也是很有根据的。王叔和的《脉经》,高阳生的《脉诀》是我国较早的两部脉学专著。在此以前有关脉学的记载,则散见于各医书之内。但不论专著也好,散载也好。既往有关脉学的知识均很不系统。并且受了旧文字的限制,令人难以体会及掌握。从医生诊脉时的差别性极大的情况,就说明切脉法缺少一个客观的标准。也表明过去脉学根据是不够完备的。晋以后由于大家都捨难从易,在四诊中大都偏重于问诊了。切脉不但含糊不清,而且仅仅限于太渊寸关尺三部而已。这样就失去了《内经》的原义。《内经》中还强调天地人三部合参的切脉法。仲景在《伤寒论》中也曾批评过切脉“按寸不及尺,握手不及足”的不合理。由此可见现今流行的脉学及检查方法已很是失去了古人的真传,不绝如缕了。由临床工作及师传的体验中,感到古人分经候脉的诊断方法可靠性是很大的。这部分遗产《内经》中虽有部分记载,但以后的医书内已经失传。历代名家如喻昌之流,虽然批驳王叔和《

丹医秘授古脉法

标签:文库时间:2025-01-23
【bwwdw.com - 博文网】

《丹医秘授古脉法》

周潜川(1905~1962)

太渊脉第一 人迎气口脉第五 神阙脉第九 吏仓脉第十三 带脉第十七 离经脉第二 青龙脉第六 育婴脉第十 水曹脉第十四 任脉第十八 守灵脉第三 太冲脉第七 竿珠脉第十一 督脉第十五 趺阳脉第四 龙曜脉第八 庚金脉第十二 冲脉第十六 阴阳二维脉第十九 阴阳二蹻脉第二十 太渊脉第一 以穴名也。

一、所候:太渊脉实为肺脉,但因肺朝百脉、脉会太渊、肺主气、司均衡、为血帅、开于寅、

得气最先,故诊太渊以候人身上下,此不过脉象也。晋王叔和以后把各脉出入部位亦臵于此,误人非浅。然单诊太渊只能考各经之“象”而尚不能究其“形”也。

二、部位:太渊穴寸关尺三部。

三、诊法:左手取右、右手取左,先用大指抵病人的指歧骨间阳池穴前凹陷中(按即天河穴),伸直,然后下寸关尺三指,中指持关上,再分下寸尺二指,身大者稀取,身小者密取,幼科一指取之,指腹正落于脉管上。医者以小指之起伏之窍劲定浮中沉。 四、所主:甲、太渊又分浮、沉、迟、数、滑、涩、长、短,总称为八字诀。此均属病脉也。其脉以缓为正常,一息五至为其数:一呼二至、一吸二至、润太息一至也。以浮沉定阴阳,浮、数、滑、长属阳;沉、涩、迟、短属阴。八脉所主:

浮为阳

丹医秘授古脉法

标签:文库时间:2025-01-23
【bwwdw.com - 博文网】

《丹医秘授古脉法》

周潜川(1905~1962)

太渊脉第一 人迎气口脉第五 神阙脉第九 吏仓脉第十三 带脉第十七 离经脉第二 青龙脉第六 育婴脉第十 水曹脉第十四 任脉第十八 守灵脉第三 太冲脉第七 竿珠脉第十一 督脉第十五 趺阳脉第四 龙曜脉第八 庚金脉第十二 冲脉第十六 阴阳二维脉第十九 阴阳二蹻脉第二十 太渊脉第一 以穴名也。

一、所候:太渊脉实为肺脉,但因肺朝百脉、脉会太渊、肺主气、司均衡、为血帅、开于寅、

得气最先,故诊太渊以候人身上下,此不过脉象也。晋王叔和以后把各脉出入部位亦臵于此,误人非浅。然单诊太渊只能考各经之“象”而尚不能究其“形”也。

二、部位:太渊穴寸关尺三部。

三、诊法:左手取右、右手取左,先用大指抵病人的指歧骨间阳池穴前凹陷中(按即天河穴),伸直,然后下寸关尺三指,中指持关上,再分下寸尺二指,身大者稀取,身小者密取,幼科一指取之,指腹正落于脉管上。医者以小指之起伏之窍劲定浮中沉。 四、所主:甲、太渊又分浮、沉、迟、数、滑、涩、长、短,总称为八字诀。此均属病脉也。其脉以缓为正常,一息五至为其数:一呼二至、一吸二至、润太息一至也。以浮沉定阴阳,浮、数、滑、长属阳;沉、涩、迟、短属阴。八脉所主:

浮为阳

丹医秘授古脉法

标签:文库时间:2025-01-23
【bwwdw.com - 博文网】

《丹医秘授古脉法》

周潜川(1905~1962)

太渊脉第一 人迎气口脉第五 神阙脉第九 吏仓脉第十三 带脉第十七 离经脉第二 青龙脉第六 育婴脉第十 水曹脉第十四 任脉第十八 守灵脉第三 太冲脉第七 竿珠脉第十一 督脉第十五 趺阳脉第四 龙曜脉第八 庚金脉第十二 冲脉第十六 阴阳二维脉第十九 阴阳二蹻脉第二十 太渊脉第一 以穴名也。

一、所候:太渊脉实为肺脉,但因肺朝百脉、脉会太渊、肺主气、司均衡、为血帅、开于寅、

得气最先,故诊太渊以候人身上下,此不过脉象也。晋王叔和以后把各脉出入部位亦臵于此,误人非浅。然单诊太渊只能考各经之“象”而尚不能究其“形”也。

二、部位:太渊穴寸关尺三部。

三、诊法:左手取右、右手取左,先用大指抵病人的指歧骨间阳池穴前凹陷中(按即天河穴),伸直,然后下寸关尺三指,中指持关上,再分下寸尺二指,身大者稀取,身小者密取,幼科一指取之,指腹正落于脉管上。医者以小指之起伏之窍劲定浮中沉。 四、所主:甲、太渊又分浮、沉、迟、数、滑、涩、长、短,总称为八字诀。此均属病脉也。其脉以缓为正常,一息五至为其数:一呼二至、一吸二至、润太息一至也。以浮沉定阴阳,浮、数、滑、长属阳;沉、涩、迟、短属阴。八脉所主:

浮为阳

周潜川与峨眉十二桩

标签:文库时间:2025-01-23
【bwwdw.com - 博文网】

周潜川与峨眉十二桩

峨嵋临济派为南宋末年峨眉山临济宗白云法师所创,白云法师由道入释,兼研密宗,精于岐黄之术。它集医、释、道、武功之精华于一炉,寓内功导引按跷术、点穴、布气、针炙于功法之中,融养生、医疗、技击、开发智能为一体,迄今已有800年的历史。 峨眉学派十一代的传人是永年法师,其医理精深,特别是对中医的经典与各家的理论颇有研究,他悯人疾苦,治病救人,每多奇效,是一位德行与医术具备的高僧,为世人所敬仰。周潜川先生是峨眉派第十二代传人。

周潜川字笛横,四川威远人。 1908年生于书香世家。幼年熟读经史,又尝入教会学校学习西医和拉丁文、英文。后赴英、德学习军事工程,回国后在旧军队任医官, 1939年患大病,当时经名医多人医治无效,渐至卧床不起。后经峨眉山高僧永严法师医治病愈。遂投师永严法师。法师接以峨眉密传功法及医术精要,赠以“镇健居士”法号。此为峨眉传统气功密术传于俗人之始,为峨眉气功广传于世开了先河。周先生多年行医于川、渐、沪等地,广交气功术士,并研读了中医及释道诸家气功经典著作,在功理功法上渐达高深境界。1958年,周应山西省政府邀请到太原,在省中医研究所进行人体经络、中医中药理论研究,同时传授峨眉气功功法。由于他

周潜川与峨眉十二桩

标签:文库时间:2025-01-23
【bwwdw.com - 博文网】

周潜川与峨眉十二桩

峨嵋临济派为南宋末年峨眉山临济宗白云法师所创,白云法师由道入释,兼研密宗,精于岐黄之术。它集医、释、道、武功之精华于一炉,寓内功导引按跷术、点穴、布气、针炙于功法之中,融养生、医疗、技击、开发智能为一体,迄今已有800年的历史。 峨眉学派十一代的传人是永年法师,其医理精深,特别是对中医的经典与各家的理论颇有研究,他悯人疾苦,治病救人,每多奇效,是一位德行与医术具备的高僧,为世人所敬仰。周潜川先生是峨眉派第十二代传人。

周潜川字笛横,四川威远人。 1908年生于书香世家。幼年熟读经史,又尝入教会学校学习西医和拉丁文、英文。后赴英、德学习军事工程,回国后在旧军队任医官, 1939年患大病,当时经名医多人医治无效,渐至卧床不起。后经峨眉山高僧永严法师医治病愈。遂投师永严法师。法师接以峨眉密传功法及医术精要,赠以“镇健居士”法号。此为峨眉传统气功密术传于俗人之始,为峨眉气功广传于世开了先河。周先生多年行医于川、渐、沪等地,广交气功术士,并研读了中医及释道诸家气功经典著作,在功理功法上渐达高深境界。1958年,周应山西省政府邀请到太原,在省中医研究所进行人体经络、中医中药理论研究,同时传授峨眉气功功法。由于他

中医执业医师中医诊断学习题及答案:三焦辨证

标签:文库时间:2025-01-23
【bwwdw.com - 博文网】

中医执业医师中医诊断学习题及答案:三焦辨证 一、A1

1、下列不属肾精耗损证表现的是 A、手足心热 B、消瘦无力 C、口燥咽干 D、舌绛不鲜 E、手指蠕动

2、手足蠕动,瘛疭,舌绛少苔,脉虚,属 A、下焦病证 B、营分证 C、中焦病证 D、少阳病证 E、厥阴病证

3、治疗中焦病证之湿热中阻证的代表方剂是 A、白虎汤 B、调胃承气汤 C、王氏连朴饮 D、枳实导滞汤 E、菖蒲郁金汤

4、下列各项中不属于阳明热炽证表现的是

A、壮热 B、大汗 C、面赤 D、口渴引饮 E、脉沉实有力

5、治疗上焦病证中湿热阻肺证的代表方剂是 A、三仁汤 B、银翘散 C、桑菊饮 D、麻杏石甘汤 E、菖蒲郁金汤

6、以身热、咳喘、苔黄为主要表现的是 A、邪袭肺卫证 B、邪热壅肺证 C、湿热阻肺证 D、邪陷心包证 E、湿蒙心包证

7、下列哪项不属于上焦病证 A、汗出 B、咳嗽 C、口渴 D、耳聋

E、头痛 答案部分 一、A1 1、

【正确答案】 E 【答案解析】

肾精耗损证:低热持续不退,手足心热甚于手足背,神惫萎顿,消瘦无力,口燥咽干,耳聋,舌绛不鲜干枯而萎,脉虚等。

辨证要点:本证以手足心热甚于手足背,口干咽燥,舌绛不鲜干枯而萎,脉虚为辨证要点。选项E是虚风内动证的

一代丹医大师周潜川先生

标签:文库时间:2025-01-23
【bwwdw.com - 博文网】

一代丹医大师周潜川先生

作者:普济

一、传略

周潜川(1905~1971),字笛横,生于书香世家。祖籍四川威远县,世居成都。幼年熟读经史,早年从军为护士,后得岳丈资助,入国立武汉大学;又以官费赴英国学军工化学。回国后在旧军队任医官,1939年因习武术受伤,当时经名医多人医治无效,渐至卧床不起,后经峨眉山高僧永严法师医治病愈。遂投师永严法师。释号镇健,为峨嵋临济宗第十二代衣钵传人。随后负笈峨嵋、贡嘎、青城、武当诸山,遍访民间宿医与精谙医术之僧道,获益良多,家资亦尽耗于此。

抗战结束,周氏悬壶上海。50年代应社会名流之邀来京施诊;又以效奇而蒙诸翁向中央举荐,遂在卫生部某副部长的安排下,由上海迁至北京“三时学会”旧址应诊,晚间开讲授业。记得当时周氏的诊费为人民币5元(足够维持一般人的每月生活)——如此昂贵的诊费足以说明其“身价”。1958年,因治愈山西省委秘书长之顽疾痼病,又被盛情聘入山西省中医研究所工作。在省中医研究所进行人体经络、中医中药理论研究,同时传授峨眉气功功法。六十年代初,周氏每年应邀赴各省、军区为高层人物治病,讲授气功与养生之道,但不久即因此蒙难入狱(普济按:潜川先生入狱后,生活待遇尚宽松,据廖厚泽先生讲述,并未戴手铐之类,有时在监视

中医执业医师中医诊断学习题及答案:三焦辨证

标签:文库时间:2025-01-23
【bwwdw.com - 博文网】

中医执业医师中医诊断学习题及答案:三焦辨证 一、A1

1、下列不属肾精耗损证表现的是 A、手足心热 B、消瘦无力 C、口燥咽干 D、舌绛不鲜 E、手指蠕动

2、手足蠕动,瘛疭,舌绛少苔,脉虚,属 A、下焦病证 B、营分证 C、中焦病证 D、少阳病证 E、厥阴病证

3、治疗中焦病证之湿热中阻证的代表方剂是 A、白虎汤 B、调胃承气汤 C、王氏连朴饮 D、枳实导滞汤 E、菖蒲郁金汤

4、下列各项中不属于阳明热炽证表现的是

A、壮热 B、大汗 C、面赤 D、口渴引饮 E、脉沉实有力

5、治疗上焦病证中湿热阻肺证的代表方剂是 A、三仁汤 B、银翘散 C、桑菊饮 D、麻杏石甘汤 E、菖蒲郁金汤

6、以身热、咳喘、苔黄为主要表现的是 A、邪袭肺卫证 B、邪热壅肺证 C、湿热阻肺证 D、邪陷心包证 E、湿蒙心包证

7、下列哪项不属于上焦病证 A、汗出 B、咳嗽 C、口渴 D、耳聋

E、头痛 答案部分 一、A1 1、

【正确答案】 E 【答案解析】

肾精耗损证:低热持续不退,手足心热甚于手足背,神惫萎顿,消瘦无力,口燥咽干,耳聋,舌绛不鲜干枯而萎,脉虚等。

辨证要点:本证以手足心热甚于手足背,口干咽燥,舌绛不鲜干枯而萎,脉虚为辨证要点。选项E是虚风内动证的

中脉修法 开顶法

标签:文库时间:2025-01-23
【bwwdw.com - 博文网】

中脉修法 开顶法

中脉被藏密称之为“命脉”,“大道脉”,梵语称作啊缚都底,藏语称作“武玛”,“根打玛”,“索索玛”这些名称都表示中脉的重要性和功能,比如“命脉”即表示中脉为一切众生之命根。这里指其重要性而言的;“大道脉”则代表中脉为成佛之捷径,这里是指其功能性而言的;“阿缚都帝”是梵语,意为能产生俱生妙慧;“武玛”是藏密的称呼,有成就之母的意思,“根打玛”是藏语对中脉的另一种称呼,意为能生一切功德智慧,一切由此而生

之意。

中脉之重要,是因为它是重生脱离苦海的捷径,成佛涅磐的唯一路径。修持密法的第一大成就即是开通中脉。中脉开通后,行者不光是神通具足,而且生死涅磐已无差别,故而《协巴多杰根本续》中有偈云:“气不入中脉者,妄想证菩提,如若手捻沙,欲得酥油者。”。那么怎样才能算是真正打通中脉呢?现在我将中脉开通之后的一些现象介绍出来,让大家自

己去检查是否开通了中脉。

, E; @9 Z3 g5 V# G

一。中脉开通之后,行者应力大无穷。 二。中脉开通之后,行者应可飞行腾空,自在遨游。 三。中脉开通之后,行者应具备五眼六神通。 四。中脉开通以后,行者应具备九彩虹影光

明罩体。

1 Q+ m1 H) m2 [8 m; H

五。中脉开通之后,行者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