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的人列宁
“普通的人列宁”相关的资料有哪些?“普通的人列宁”相关的范文有哪些?怎么写?下面是小编为您精心整理的“普通的人列宁”相关范文大全或资料大全,欢迎大家分享。
一个普通的人作文500字
生活中,有许多形形色色的人;活泼可爱的小朋友,歌声婉转的歌唱家,妙手回春的白衣天使他们都是那么引人注目、那么备受关注。可是,还有一些人却不那么光鲜靓丽,而是极为普通。
那是一个严冬之日,早上四五点,大街上冷冷清清,几片枯叶在街道中飘来飘去,穿梭在楼房之中。此时一个人也没有,就连许多小动物小蚂蚁、小飞虫、小蜗牛都不愿意出来,整个城市一片寂静,似乎沉睡了。
这时,远处突然出现一点橘,那是那仿佛是一个人!手拿扫把,身穿橘色马甲那是一位环卫工人!天哪!这么冷的天,天都没有亮,竟然就起来工作!更奇怪的是,那个人走路一拐一拐的,好像是一个残疾人!他一只手拿着作文扫把,一只手拿着拐杖,艰难地走着。他一点一点地挪动着,他走过的地方似乎都变干净、变美丽了,一朵朵花、一株株草似乎都从他足下长出突然,一个不小心,这位环卫工人摔倒了!只见他艰难地爬起,用自己的双手支撑着,咬着牙、弯着腰努力将倒下的扫把和拐杖拾起,又一点一点地远去了。太阳缓缓升起,晨曦照亮了他的脸庞,望向他那渺小的身影,又觉得他是那么的伟大。
他们,是一群值得尊敬的人;他们,是一群值得问候的人;他们,是一群可爱又可亲的人!他们普通而又不普通,他们平凡而又不平凡。有他们的地方就有绿荫、有露珠、有色彩。所以请记
《列宁晚年著作导读》导读
《列宁晚年著作导读》导读
各位学员大家好。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列宁晚年著作与社会主义建设的初步探索》。提到列宁晚年著作,我们知道列宁是我们著名的无产阶级革命家、理论家,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形成了自己的列宁主义思想,而列宁晚年著作相对而言可能不太熟悉。因此产生的第一个问题就是,什么是列宁晚年著作?列宁晚年著作究竟包含有哪些?
那么一般而言,学术界将1921年春天到1921年3月10日这一时期,列宁的全部的文章、书信、讲话和文稿统称为列宁晚年著作。那么在最新版的列宁选集之中,共收录有这一时期的文章一共31篇。那么为什么要把1921年春天,到1923年3月10日这一时期的文章书信讲话和文告统称为列宁晚年著作呢? 我们知道列宁1924年逝世的时候,年仅54岁,因此从年龄的意义上来说,在1921年的时期,列宁也不过是50出头。因此不算得上一个人的晚年。那么学术界之所以把这一时期的文章书信讲话文稿统称为列宁晚年著作,主要是因为,在这一时期,列宁对于什么是社会主义如何建设社会主义这样一个根本性的问题的认识,发生了重大的转变。
因此为了让这样一种转变,和列宁之前的社会主义建设思想区别开来,学术界将这一时期的列宁文章、书信讲话文稿统称
谈谈辩证法问题(列宁)
多年来,在辩证法的实质究竟是什么的问题上,理论、学术界有着不同的理解甚至争议。以笔者之见,以前苏联为代表的对辩证法的“正统”解读存在着明显的缺陷,集中表现在三个方面:一,形式主义,二,矛盾思维,三,模糊性。
形式主义主要表现在黑格尔描述的“正、反、合”(或肯定、否定、否定之否定)三段式方面。按照黑格尔的说法,所有的发展都可以表征为由三个相互联系着的阶段构成的有机的过程:一,“正题”,即最先的存在和开端;二,“反题”,即从“正题”内部分裂出来的对立面,它代表了发展的一个暂时的然而又是必要的过渡环节;三,“合题”,及发展的终结,它是前面两个阶段的统一,就是
说,“正题”与“反题”之间的斗争,导致了超越两者之上的一种新阶段,它表面上是对“正题”的回归(即否定的否定),即是在更高水平(或在“更高性质”上)的回归。“合题”一旦达到,就意味着这一轮的辩证三段式已经完成,但同时又意味着下一轮(也是新的、更高的一轮)辩证三段式的开始:终点成了新的起点,“合题”成了新的“正题” 如此发展下去,一直达到某个不能够再发展的顶点。 应当看到,这种以相互否定和相互斗争为特征的发展模式有时的确可以很好地说明世界上某些事物(主要是人类社会和人类思想)的发展。比如,在社会
关于列宁的励志故事
列宁,原名弗拉基米尔·伊里奇·乌里扬诺夫,列宁是他的笔名。著名的马克思主义者,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理论家、思想家。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关于列宁的励志故事,欢迎阅读。
列宁的故事:列宁珍惜时间的故事
有一篇回忆录,回忆一位同志向列宁汇报工作,列宁批准了他的计划,并问道:“那么你们什么时候开始呢?”“明天开始”那位同志说。列宁却批评他说:“为什么不今天开始呢:就是现在!”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列宁是非常珍惜时间的。
列宁的故事2:列宁释放暗杀他的凶手
列宁遭到敌人的暗害有三次,其中二三两次早有介绍,唯独第一次闻者甚少。
第一次是在1918年1月1日,列宁到某部驻地参加集会。返归途中遭到社会革命党唆使的士兵的枪击,汽车被打穿了好几个窟窿,同车人受了伤,列宁却安然脱险,凶手全部被逮捕。
当时,德国进攻新生的苏维埃,关押在斯莫尔尼宫拘留所里的那些凶手就写了信来,要求派他们到前线去。列宁是一个从不把个人的恩怨放在心上的人,对信作了批示:“此案停止审理。人员释放,派他们上前线。”
于是这几个人全力以赴,出色地完成了托付给他们的任务。他们当中有两人至今仍在俄罗斯为苏维埃工作,还有一个人在搞文学研究,正准备发表有关这一事件经过的作品。
列宁
列宁《对华战争》读书报告
列宁《对华战争》读书报告
中国,世界上的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它的历史文明源远流长,华夏五千年的历史同黄河、长江一样自源头滚滚流来。
千百年来,中国素以东方强国闻名于世,四大发明扬名海外,地大物博,天之骄子便是人们对它的溢美之辞,然而,谁又能想到,迈进二十世纪,它竟是如此的不堪一击,任由人宰割。清光绪26年(1900年)英、法、德、美、日、俄、意、奥等八国派遣的联合远征军,为镇压中国北方义和团运动而入侵中国所引发的战争。八国联军的行动,直接造成义和团的消灭,以及京津一带清军的溃败,迫使慈禧太后挟光绪帝逃往陕西西安,派李鸿章等人乞和。11月,侵略军增至10万分别入侵山海关、保定、正定等地,并进兵山西。沙俄还单独出兵17万分六路入侵中国东北。1901年9月,清政府和帝国主义签订了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 战争也引起了列强在华势力的变化,并一定程度上导致了日俄两国为争夺中国东北及朝鲜利益而引发的日俄战争。
在这样的动荡年代中,列宁写出了《对华战争》一文里,以一个外国人的身份,客观而深刻的评价了各国列强。在这部著作里,他并没有袒护自己的国家,而是站在一个公平的局外人的角度,冷静的分析了1900年八国对华战争的受益方和这次战争中帝国主义丑恶的侵略嘴脸及
列宁《大难临头,出路何在?》
大难临头,出路何在
(1917年9月10-14日〔23-27日〕)
列宁
饥荒逼近
不可避免的灾难威胁着俄国。铁路运输已经十分混乱,而且愈来愈混乱,不久就会全部停顿。工厂需要的原料和煤的运送将要停止。粮食的运送也要中断。资本家一直故意在暗中破坏(危害、停止、破坏和阻挠)生产,指望空前的灾难能使共和国和民主制度破产,使苏维埃和所有无产阶级和农民的团体瓦解,这样就便于恢复君主制和恢复资产阶级和地主的无限权力。
规模空前的灾难和饥荒是不可避免的。所有的报纸都无数次地谈到这一点。各政党、各工兵农代表苏维埃通过的无数决议也都承认灾难是不可避免的,灾难已经迫在眉睫,必须同它作殊死的斗争,人民必须“英勇努力”以防止毁灭,等等。
大家都在谈论这一点,都公认这是事实,都决定这样去做。 可是什么事也没有做。
革命已经半年了,灾难更加逼近,大批人员失业。令人难以置信的是,国内有足够的粮食和原料,但是却不见商品,国家因食品不足、劳动力缺乏而面临灭亡的危险,就在这样的国家里,在这样的危急关头,却又有大批人员失业!革命(有人称之为伟大的革命,可是,暂时称之为腐朽的革命也许更公道些)半年来,既有民主共和制,又有许许多多傲然自命为“革命民主的”团体、组织和机关,但是实际上根
读《安娜卡列宁娜》有感
篇一:读后感卡片
12张卡片的读后感 今天读了斯宾塞的《12张卡片—开启秘密箱子的钥匙》,给我感触很深。所用的纸牌是
12张事先写好的卡片。父母可以和孩子一起,拿骰子轮流掷,掷到哪个数,就取出这张卡片,
回答上面的问题。包括:
⑴讲一件你觉得自己做得最好的事。 ⑵讲一件你最不快乐的事。⑶评价一个你周围的人。
⑷今年你最希望得到什么(只限3个)? ⑸你对自己有哪些地方不太满意? ⑹哪件事,你努力了,但成效不大?⑺深呼吸3次。
⑻拥抱一下你喜欢的人。??卡片的内容可以根据需要调整和更换。全家一起玩这种游戏,有助于家庭成员的互相了
解,营造和谐温馨的家庭氛,看后真是感觉妙啊!在游戏中了解孩子的内心,也锻炼了孩子
的语言表达能力。
作为教师,应当尊重学生的人格,就是要尊重每个学生的特点。教师不能有侮辱学生人
格尊严的行为,尤其是对那些品学有缺陷的学生更要关心爱护,深入细致的做好后进学生的
转化工作,使他们健康成长起来,绝对不能采取简单粗暴的办法。要经常与他们谈心,晓之
以情,动之以理,尊重他们,学生会用心感受到教师强烈的责任心和 对自己的用心良苦,会向教师吐露自己的真心话,约束自己的行为,去努力学习。 平时注意从一点一滴做起,多和学生交流,用他们的思维方式思考问题,
谈谈辩证法问题(列宁)
多年来,在辩证法的实质究竟是什么的问题上,理论、学术界有着不同的理解甚至争议。以笔者之见,以前苏联为代表的对辩证法的“正统”解读存在着明显的缺陷,集中表现在三个方面:一,形式主义,二,矛盾思维,三,模糊性。
形式主义主要表现在黑格尔描述的“正、反、合”(或肯定、否定、否定之否定)三段式方面。按照黑格尔的说法,所有的发展都可以表征为由三个相互联系着的阶段构成的有机的过程:一,“正题”,即最先的存在和开端;二,“反题”,即从“正题”内部分裂出来的对立面,它代表了发展的一个暂时的然而又是必要的过渡环节;三,“合题”,及发展的终结,它是前面两个阶段的统一,就是
说,“正题”与“反题”之间的斗争,导致了超越两者之上的一种新阶段,它表面上是对“正题”的回归(即否定的否定),即是在更高水平(或在“更高性质”上)的回归。“合题”一旦达到,就意味着这一轮的辩证三段式已经完成,但同时又意味着下一轮(也是新的、更高的一轮)辩证三段式的开始:终点成了新的起点,“合题”成了新的“正题” 如此发展下去,一直达到某个不能够再发展的顶点。 应当看到,这种以相互否定和相互斗争为特征的发展模式有时的确可以很好地说明世界上某些事物(主要是人类社会和人类思想)的发展。比如,在社会
列宁成长故事作文500字
列宁从小就非常爱看书,爱思考。他在学校里面的学习,每门功课都学得很好。老师上课的时候,他用心听讲,老师布置的作业,他认真的去完成。每次看完书都把书中的内容知识讲给其他人听。他爱书里的那些勇敢的人物,拿这些人来当自己的学习好榜样。
有一次,列宁和他的几个同学在他家门口的一个泥潭里面挖泥坑,他们几个这挖挖,那挖挖,挖到中途,突然有一个同学停下来了,列宁就上前问他:你怎么了?”同学说:我挖到一个屎壳郎的窝。”另外两个同学接着问:什么你挖到屎壳郎的窝?对啊,你快过来看看啊!那个同学说。于是两个同学就急忙停止了自己继续深挖工作。观察了很久,他们发现屎壳郎的窝作文里面有很多圜圆粪球。有一个同学问:为什么屎壳郎要把粪球滚到窝里去呢?其他人都回答不上来。于是他们就问列宁去,谁知道,列宁也不知道正确的答案。他是宁列并没有放弃。他和同学说:明天到这里来,我把答案告诉你们。”
列宁带着疑问一回到家就主动问爸爸妈妈,然后再查找有关屎壳郎的书籍知识。通过查找,了解屎壳郎的特点。
第二天,他把答案告诉了同学,原来是屎壳郎把郎卵产在屎球上,幼虫孵出来后,即把屎球当食物。其他人一听,都咧开嘴笑了,赞扬列宁很聪明。
列宁从小就认识到了学习遇到困难不
列宁《论我国革命》读书笔记
列宁《论我国革命》读书笔记
研1024班 1005041188
通过1922年12月1日,列宁的病情急剧恶化,右臂和右腿不能活动。他清楚的意识到病情的危险,决定把他认为的“最重要的”的想法和考虑口述出来。他以“完全拒绝治疗”的“最后通牒”迫使医生允许他口述。在这样的情况下,列宁从12月23日岛1923年3月2日一共口授八篇著作。其中《论我国革命》是在1923年1月17日口授的。
《论我国革命》这篇文章是一篇对孟什维克尼.苏汉诺夫《革命札记》一书错误观点的批判。在文章中,列宁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的革命辩证法,重新思索了社会主义的一些基本问题,论证了不发达国家在一定条件下能够先于发达国家夺取政权和建设社会主义的合理性。
在《论我国革命》这篇文章中,列宁主要说了三点内容。首先,就是他对于苏汉诺夫的错误观点的批判。他批判了国内的小资产阶级对于革命的曲解。文章中说:“他们的一举一动都暴露出他们是些怯懦的改良主义者,惟恐离开资产阶级一步,更怕跟资产阶级决裂,同时又用满不在乎的空谈和大话来掩饰自己的怯懦。”列宁强烈的批判了这些人对于那种以“俄国的生产力还没有发展到可以实行社会主义的高度”作为唯一的论据,来否定俄国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人。
由于长期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