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知识与能力预测卷
“教育知识与能力预测卷”相关的资料有哪些?“教育知识与能力预测卷”相关的范文有哪些?怎么写?下面是小编为您精心整理的“教育知识与能力预测卷”相关范文大全或资料大全,欢迎大家分享。
教育知识与能力预测题及答案(二)
《教育知识与能力》(中学)标准预测试卷(二)
一、 单项选择题
1、1632年,捷克的著名教育家夸美纽斯写出了( )。这是近代最早的一部教育学著作。在这本著作中,他提出了普及初等教育,主张建立适应学生年龄特征的学校教育制度,论证了班级授课制度,规定了广泛的教学内容,论述了教学原则,高度低评价了教师的职业,强调了教师的作用。 A、《大教学论》 B、《学记》 C、《普通教育学》 D、《教育论》 2、教育的基本要素是教育者( )和教育中介系统。
A、教育手段 B、教育内容 C、教育方法 D、受教育者 3、1958年我国曾提出过“两个必须”的教育方针。“两个必须”是指( ) A、教育必须为当前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B、教育必须为阶级斗争服务,必须与社会生活相结合 C、教育必须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D、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服务,必须与工农相结合 4、1904年,请政府颁布了由张之洞、张百熙、荣庆等人制定的《奏定学堂章程》,史称( ),这个学制体现的是张之洞“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思想,吸收了日本明治维新时期的学制形式,也保留了一定的封建科学制度的残余,该学制的最大特点是修业年限长,从小学堂至大学堂
教育知识与能力
教育知识能力: 1.苏格拉底
雄辩和与青年智者的问答法。这种问答分为三步:第一步称为苏格拉底讽刺,“自知其无知”。第二步称为定义,在问答中经过反复诘难和归纳,从而得出明确的定义和概念。第三步称为助产术.引导学生自己进行思索,自己得出结论。 2.柏拉图代表作《理想国》
柏拉图认为人类要想从“现实世界”走向“理念世界”.重要的就是通过教育获得真知.以“洞察”理想的世界。柏拉图是“寓学习于游戏”的最早提倡者。 3.亚里士多德著作《政治学》
亚里士多德是古希腊百科全书式的哲学家.认为追求理性就是追求美德,就是教育的最高目的。“教育事业应该是公共的.而不是私人的。”“每一个公民”不包括奴隶。亚里士多德在历史上首次提出了“教育遵循自然”的原则。注意到了儿童心理发展的自然特点,成为后来全面发展教育的思想源泉。 4.昆体良。西方最早的教育理论是古罗马的《雄辩术原理》又名《论演说家的教育》,提出“模仿、理论、练习”三个循序递进的学习过程。
5. 夸美纽斯,捷克,“教育史上的哥自尼”,提倡实物教学和直观教学1632年夸美纽斯发表的《大教学论》是教育学成为一门独学科的标志。一、教育要遵循人的自然发展的原则。二.系统论述了班级授课制以及教学的原则、方法。
2015海南教师资格考试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预测卷三
2015海南教师资格考试|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预测卷三 【导语】海南教师资格考试:http://hi.zgjsks.com/。 在海南教师资格笔试考试中,笔试知识点复习向来是考生复习备考阶段的一大重点,其中中公教师考试网为笔试知识点的复习为考生提供知识点梳理,帮助考生备考!
一、单项选择题
1.在控制条件下对某种行为或者心理现象进行观察的研究方法称为( )。
A.实验法 B.测验法 C.调查法 D.观察法
2.( )内驱力将学业成就看作赢得地位和自尊的根源。 A.学习 B.认知 C.自我提高 D.附属
1
3.( )迁移指将原有认知经验应用于新情境中时,需调整原有的经验或对新旧经验加以概括,形成一种能包容新旧经验的更高一级的认知结构,以适应外界的变化。
A.顺应性 B.同化性 C.重组性 D.具体性
4.实用主义教育学的代表人物是( )。 A.赫尔巴特 B.杜威 C.斯宾塞 D.卢梭
5.教师角色态度动态发展的关键因素是( A.学生的表现、要求和反馈 B.领导批评 C.家长意见 D.社会舆论
)。 2
6.真正为课程论建立起心理学基础的人是( )。 A.夸美纽斯 B.亚里士多德 C.赫尔巴特 D
2016《语文学科知识与能力(初级中学)》预测卷
2016《语文学科知识与能力(初级中学)》预测卷(4)
注意事项:
1.考试时间为120分钟,满分为150分。
2.请按规定在答题卡上填涂、作答。在试卷上作答无效,不予评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1.王老师在讲到李清照的《声声慢?寻寻觅觅》这首诗的时候,让同学们找出和这首词风格类似的作家作品,下列选项中不适合同学们用来举例的是( )。 A.柳永一《蝶恋花》一伫倚危楼风细细 B.晏殊一《浣溪沙》一一曲新词酒一杯 C.李煜一《虞美人》一春花秋月何时了 D.陆游一《卜算子?咏梅》一风雨送春归
2.老师在讲到杜甫的《蜀相》一诗时,曾用一副对联“草堂留后世;诗圣著千秋”来作为该节课的结束语,学生也因此对对联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下面是教师为学生补充的对联,其中.对联的内容与作家、作品不对应的一项是( )。 A.兴废总关情,看落霞孤骛,秋水长天,幸此地湖山无恙;
古今才一瞬,问江上才子,阁中帝子,比当年风景如何。——王勃《滕王阁序》 B.四面湖山归眼底,万家忧乐到心头。——欧阳修《醉翁亭记》
C.大明湖畔,趵突泉边,故居在垂柳深处;漱玉集中,金石录里,文采有后主之风
教育知识与能力题型整理
教育知识与能力题型整理
辨析题:22
1.全面发展即使指学生德智体诸方面平均发展。 2.教育目的与培养目标是统一概念。 3.目前我国普通高中不属于基础教育。 4.德育就是培养学生道德品质的教育。
5.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教育的性质,因此教育没有自己的相对独立性 6.凡是能影响人的身心发展的活动都是教育
预测卷:22
1.义务教育与普及教育是一个等同的概念
2.教学是学校教育中最基本的活动,在整个学校教育系统中居于中心地位 3.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说过:“要尽量多地要求一个人,也要尽可能地尊重一个人。”这体现了德育的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的原则 4.学校教育具有加速个体发展的特殊才能 5.教学过程主要是一种认识过程
6.教学目的与培养目标是具体与抽象的关系
7.我国德育的基本途径是思想品德课与其他学科教学 8.学校教育在人的身心发展过程中起主导作用
辨析题:23
1.德育过程是对学生知情意行的培养提高过程,应以知为开端,知情意行一次进行 2.教学中,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3. 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必然消弱教师的主导作用 4.教学是实现学校教育目的的基本途径 5.直观教学既是手段也是目的
6.教学评价就是对学生学业成绩的评价
7.教学的任
《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讲义
篇一:《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讲义
《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小学)
一、考试目标
1.教育的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具有教育基本理论、学生发展、教师发展、小学组织与运行的基础知识,能够针对我国小学教育教学实践中的问题进行一定的分析和探索。
2.学生指导的知识和能力。具有小学生身心发展、思想品德发展、医疗、保健、传染病预防和意外伤害事故等方面的相关知识,能够运用这些知识有针对性地设计并实施小学教育的有关活动。
3.管理班级的知识和能力。具有小学班级管理、班队活动组织,以及与学生、家长、社区等沟通的知识,能够运用这些知识设计和组织班级管理活动。
4.学科知识和运用能力。具有小学有关学科、学科课程标准、学科知识整合的基础知识,能够运用这些知识开展学科教学活动。
5.教学设计的知识和能力。具有小学生学习需求分析、学习内容选择、小学教案设计、小学综合课程和综合实践活动的基础知识,能够运用这些知识完成指定教学内容的教学设计。 6.教学实施的知识和能力。具有小学教学组织、教学评价的基础知识,能够运用这些知识分析和开展教学活动。
7.教学评价的知识和能力。具有小学教学评价、教学反思的基础知识,能够运用这些知识进行教学评价和教学反思。 二、考试内容模块与要求
小学教师教育教学知识与能
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小学)
知识与能力(选择题)
各流派思想:
教育起源说:(口诀)
生物说:本能生利息(生:生物、能:沛西.能)
心理说:新房源美梦(新:心理、房:模仿、美梦:美国;孟禄) 劳动说:凯米爱劳动(凯:凯洛夫、米:米丁斯基) 教育学发展阶段理论:(口诀) 姆有掌握(姆:布鲁姆)
纳来结构(纳:布鲁纳)(学科中心课程论) 高度赞发展(赞:赞可夫) 瓦根讲范例(瓦根舍因) 全面和谐好斯基(苏霍姆林斯基) 教育学的萌芽:
《学记》——世界上第一本论述教育问题的著作
苏格拉底“产婆术”——“讽刺、定义、助产术”(步骤:先当头一棒,产生一个悬念,引导帮助他找到正确答案) 柏拉图《理想国》——“寓学习与游戏”
亚里士多德——首次提出“教育遵循自然”(自然学说)
昆体良——《雄辩术原理》和《演说家的教育》(主要内容是教学法,是西方第一本教育著作) 教育创立阶段的代表人物:
夸美纽斯(教育学之父)——《大教学论》泛智教育(自然秩序的原
理和感觉论出发)
赫尔巴特(科学教育学之父)——《普通教育学》(教育性教学原则,第一部具有科学形态的教育学著作;社会本位论代表)
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从做中学,学生中心;教育的无目的论代表;活动中心课程论)
卢俊——《爱弥儿》(自然主
《教育知识与能力》教育家总结
1、 教育起源:生物起源说——利托尔诺、桑代克(动物本能活动与人类社会教育活动),
心里起源说——孟禄(《教育史教科书》无意识模仿),劳动起源说——米丁斯基、凯洛夫;
1、 苏格拉底“助产术”,柏拉图“寓学习于游戏”,亚里士多德“教育遵循自然”; 2、 昆体良:《雄辩术原理》(《论演说家教育》),古代西方最早的教育理论著作,将学习过
程概括为“模仿—理论—练习”三阶段; 3、 夸美纽斯:“教育学之父”,《大教育学》是教育学形成一门独立学科的标志,最早提出
班级授课制以及教学的原则和方法,“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 4、 加里宁:“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5、 卢梭:《爱弥儿》,“出自造物主之手的东西都是好的,而一到人的手里就会变坏了”,儿
童本位;
6、 康德:首次把教育学作为一门课程在大学里讲授,教育的根本任务在于充分发展人的自
然禀赋,使人人都成为本来的自我; 7、 裴斯泰洛齐:《论教学方法》,教育史上小学各科教学法奠基人,最早提出“教育心理学
化”,西方教育史第一位将“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这一思想付诸实践的教育家; 8、 洛克:“白板说”:人的心灵如同白板,观念和知识都来自后天;人类之所以千差万别,
便是由于教育之故;
9、 赫尔巴特:传统教育
教育知识与能力笔记(全精)
第一章 教育学与教育研究
第一节 教育学的研究对象和任务
教育学是以教育现象,教育问题为研究对象,不断探索并揭示教育规律的一门社会科学 教育现象是教育活动外在的,表面的特征,包括教育社会现象和教育认识现象。教育社会现象是反映教育与社会关系的现象,教育认识现象是反映教育与学生认识活动关系的现象。 教育问题是人们从大量教育现象中提出来作为认识和研究的课题。
教育学究其内容而言,是客观的,是对客观规律的揭示。教育方针政策是人们根据一定的需要而制定的,是人的主观意志的体现。
教育实践经验是学习,研究,发展教育学的基础之一 学习教育学的意义?
1. 有助于树立正确的教育理念,增强贯彻当的教育方正的自觉性 2. 有助于掌握教育专业基础知识和技能 3. 有助于了解教育历史和思想遗产 4. 有助于教师职业及其工作环境
第二节 教育学的发展
夸美纽斯的主要教育观点:教育适应自然的原则,即:教育要遵循自身规律,一句人的天性和儿童的年龄特征
杜威是现代教育理论的代表。他主张“以儿童为中心,以儿童的活动中心,做中学”新的三中心说。
第三节 中学教育研究的基本方法
中学教育研究是指中学教育工作者为了改进中学教育工作,围绕某一主题运用科学的方法二进行的有目的,有计划,
教育知识与能力简答题
教育知识与能力简答题要点
1、简述教科书编写的基本原则 (1)科学性与思想性统一;
(2)强调内容的基础性与适用性;
(3)知识的内在逻辑与教学法要求的统一; (4)理论与实践统一;
(5)教科书的编排形式要有利于学生的学习; (6)注意与其他学科的纵向和横向联系;
2、简述贯彻教育影响一致性与连贯性德育原则的要求
(1)充分发挥教师集体的作用,统一学校内部的多种教育力量,使之成为一个分工合作的优化群体;
(2)争取家长和社会的配合,主动协调好与家庭、社会教育的关系,逐步形成以学校为中心的“三位一体”的德育网络;
(3)保持德育工作的经常性和制度化,处理好衔接工作,保证对学生影响的连续性、系统性,使学生的思想品德得以循序渐进地持续发展。
3、简述学生心理发展的基本特征 (1)连续性与阶段性; (2)定向性与顺序性; (3)不平衡性; (4)差异性。
4、简述增进师生沟通的心理学原则 (1)真诚;
(2)尊重与接纳; (3)同理心。
1
5、简述学校教务活动的基本环节
教师进行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有备课、上课、作业的布置与反馈、课外辅导和学业成绩的检查与评定。其中,上课是中心环节。
6、简述德育过程的基本规律
(1)德育过程是具有多种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