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因比《历史研究》版本
“汤因比《历史研究》版本”相关的资料有哪些?“汤因比《历史研究》版本”相关的范文有哪些?怎么写?下面是小编为您精心整理的“汤因比《历史研究》版本”相关范文大全或资料大全,欢迎大家分享。
汤因比与《历史研究》
汤因比与《历史研究》
《历史研究》这部风靡全球、脍炙人口的历史哲学巨著,卷帙浩繁涵盖广泛,最初六册出版时,一般人对它整个体大思精的研究系统,很难把握住主要的脉络所在,直到索麦维尔将这套巨著缩写为节本后,才成为畅销不衰的人文著作。在欧西以外的各地区,产生了爆炸性的震撼,成为知识分子手边必备的参考读物。到后来,《历史研究》第七至十卷出版.再由索麦威尔缩编,在美国学术界引起长久的激荡。1961年,《历史研究》第十二卷出版。该卷为汤氏对读者批评的答复和对原书的修正。他为此曾作过这样的说明:这一本书,与出版于1934至1954年的十册《历史研究》原著,已有相当的不同。当然,目前这一版本,由于事件不断流动、知识不断增加,其本身也必定会有过时的一天。只要人类继续存在,则人类历史、或任何其他的人类活动,使都不可能获得确定。故而,只要本书能够促使它的读者,对于艰苦万状,但又极端迷人的人类历史沧桑流衍,采取一种广大包容的看法,本书的目标也就算已达成了。这样,汤因比的《历史研究》,由原来十卷本,六千三百九十页,三百一十五万字,变为配有史图和地名,以及“再商榷”—
1
—答复批评和修正已说的十二卷本,洋洋五百万言以上的历史巨著。1972年,牛津大学出版部又与泰姆斯及赫
历史研究
四.历史研究的态度和方法
也许是因为不是学历史的学生的缘故,以前除了考虑历史的作用以外,从来没有
考虑过如何去研究历史,历史研究需要一个什么样的态度和方法,什么因素会影响历
史研究的效果。这几个问题,《历史研究》一书的第一章就提了出来,我对其中提到的
两个影响当代历史研究的两个因素印象深刻:工业体制、主权国家。
这是自19世纪末以来在整个世界,尤其是西方世界终确立起来的两种基本的经济
制度和政治制度。按照汤因比的说法,这两种体制能够确立原因是“它们为那个时代
所面临的一些主要的难题提供了暂时的解决方案”,而它们能够确立至今仍具备强大的
生命力则是因为“我们的前人所具有的创造力”。
但在汤因比看来,这两种体制都是历史研究的障碍,而且正因为它们在现实中所
占据的统治地位,所以几乎所有的历史学家都深受它们的影响,甚至还没有察觉出这
种影响的危害。
第一个因素,即工业化经济体制,它的特征有两个:“劳动分工”和“非生命化”。
《历史研究》认为,劳动分工促进了历史研究
《历史研究》格式
篇一:历史研究论文格式
《历史研究》论文格式
1、正文格式具体要求如下:
1. 纸 型:A4纸
2. 页边距:上3cm,下2.5cm,左2.5cm、右2.5cm;
3. 页 眉:2.5cm,页脚:2cm,左侧装订;
4. 字 体:正文汉字全部为宋体、小四,正文英文为Times New Roman,小四;
5. 行 距:每段落首行缩进2字符;1.5倍行距,段前、段后均为0行,取消网格对齐选项。
2、论文标题格式的说明
1. 标题可分为四级,分别用一、;(一);1、;(1)排序。作者可根据论文自身情况决定是否采用四级标题。
2. 一级标题格式:居左,首行缩进两字符,黑体,字号:三号,1.5倍行距,段前、段后均为0.5行。
3. 二级标题格式:居左,首行缩进两字符,黑体,居左,字号:小三,
1.5倍行距,段前、段后均为0.5行。
4. 三级标题格式:居左,首行缩进两字,黑体,居左,字号:四号,1.5倍行距,段前、段后均为0.5行。
5. 四级标题格式:居左,首行缩进两字,宋体加粗,居左,字号:小四,
1.5倍行距,段前、段后均为0.5行。
原文地址:《历史研究》和《中国社会科学》引文注释的格式(转)作者:小穷奇
为便于学术交流和推进本社期刊编辑工作的规范化,在研究和借鉴其他人文社会
《历史研究》注释规范
《历史研究》引文注释规范
关于引文注释的规定
为便于学术交流和推进本社期刊编辑工作的规范化,在研究和借鉴其他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期刊注释规定的基础上,我们对原有引文注释规范进行了补充和完善,特制定新的规定。本规定适用于《中国社会科学》、《中国社会科学内刊》和《历史研究》。 一、 注释体例及标注位置
文献引证方式采用注释体例。
注释放置于当页下(脚注)。注释序号用①,②,③……标识,每页单独排序。正文中的注释序号统一置于包含引文的句子(有时候也可能是词或词组)或段落标点符号之后。 二 、注释的标注格式
(一)非连续出版物 1.著作
标注顺序:责任者与责任方式/文献题名/出版地点/出版者/出版时间/页码。 责任方式为著时,“著”可省略,其他责任方式不可省略。 引用翻译著作时,将译者作为第二责任者置于文献题名之后。
引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列宁全集》等经典著作应使用最新版本。 示例:
赵景深:《文坛忆旧》,上海:北新书局,1948年,第43页。
谢兴尧整理:《荣庆日记》,西安:西北大学出版社,1986年,第175页。 蒋大兴:《公司法的展开与评判——方法·判例·制度》,北京:法律出版社,2001年,第3页。
任继愈主编:《中国哲学发展史(先秦卷)》
历史研究方法 - 图文
不向前走,不知路远;不努力学习,不明白真理
-历史研究方法专题学习资料
资料整理:紫陌红尘
一 、史料的分类
A 按表现形式:文献史料、实物史料、口述史料
(一)文献(文字)资料:以文字形式记录的资料
1、种类:①以纸张为载体的:如:官私史书、文书档案、地方史乘、传记谱牒、文集日记、野史笔记,书籍、报刊、杂志、信件等
②以电子媒介为载体的: 如:电子邮件、BBS跟帖等 2、地位:最主要的史料载体,使文化知识得以流传后世
3、局限: 个人因素(阶级立场、个人修养)、 政治因素(政治权势纂改历史) 时代因素(研究方法、角度)
例.某学生在档案馆读到上海《民立报》辛亥九月十九日的一则报道,题目为《浙江敢死队之壮观》:“浙江革命军之编制皆以敢死队为先锋,然后继之以各标新军。敢死队之编制共分五队,以蒋介石为指挥官……(队员)出入于弹雨之中,而无一惧色。”这则报道 ①是珍贵的史料 ②它是在吹捧蒋介石,不具备史料价值 ③经考证无误后,可作为研究蒋介石的史料使用
A.①正确,②③错误 B.②正确,①⑧错误 C.①③正确,②错误 D.③正确,①②错误
2.依据上海警察局档案,
关于绥靖政策的历史研究
关于绥靖政策的历史研究
绥靖政策,主要是指二战前,英法统治集团对德意日法西斯侵略扩张所采取的姑息退让,以牺牲弱小民族利益换取大国之间的和平,避免武力冲突和对抗的一种外交政策。这一政策最积极的推行者是英、法、美等国。本文从绥靖政策产生的国内外背景和社会根源以及具体实施过程等方面展开论述,同时对国内外相关研究进行了简单梳理,并进行探讨。
论文关键词:绥靖政策;产生背景;实施过程
一、概述
“绥靖”一词,来源于《三国志·吴志·陆逊传》:“君其茂昭明德,修乃懿绩,敬服王命,绥靖四方。”其意思是“安抚平定”,到了现代,“绥靖”作为一种政策,其含义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它成为一种姑息养奸的做法。绥靖政策,主要是指二战前,英法统治集团对德意日法西斯侵略扩张所采取的姑息退让,以牺牲弱小民族利益换取大国之间的和平,避免武力冲突和对抗的一种外交政策。这一政策最积极的推行者是英、法、美等国。第二次世界大战前,以张伯伦、达拉第为代表的英、法等国对德、意、日法西斯侵略者奉行的姑息、退让、妥协、纵容的政策。20世纪30年代前,绥靖政策主要表现为扶植战败的德,支持日本充当防范苏联的屏障和镇压人民革命的打手。
二、绥靖政策有极其复杂的国内外背景和社会根源
(一)和平主义思潮的泛滥。第一次世
中国历史研究法
《中国历史研究法》读后感
俗话说:“文史哲,不分家。”史家的许多史料也是从历史文献中提取分析断案,《史记》这种史学专著也被看为优秀的文学范本。所以在读《庄子》的时候,每逢读到类似于“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而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的文字时,我都会认为鲲鹏可能确有其物只不过现代人没有发现相关遗迹罢了。直至我读了梁启超先生的《中国历史研究法》,这个幻想才覆灭殆尽。 梁先生在书中第五章史料的搜集与辨别·论鉴别伪事之方法中写道:“有纯文学的著述,其所述史迹,纯为寓言;彼固未尝自谓所说者为真事迹也。愚者刻舟求剑,乃无端惹起史迹之纠纷。”这使我清楚的了解到引用史料的界限,对我在史学学习中大有裨益。
翻开《中国历史研究法》,稍稍与近来所读的西方史学书籍对比,顿时满心欢喜:终于不用纠结于西方那一连串的人名与族名了。由于西方书写而产生的别扭翻译与梁先生优美简明的文句不可相提并论啊。最为不同的当属语言环境,不提翻译的艰涩,仅仅是书中所举的例子对于我来说更为通俗易懂。
此书总共有六个章节,分别论述现代历史的意义及其范围,过去的中国史学界,对历史的改造,史料的分类,史料的搜集与鉴别,史迹之伦次。其中的
高二历史研究性学习
2012—2013学年第一学期 高二历史研究性学习
课题:如何评价拿破仑
指导教师:
活动班级:高二(4)班
1
一、 课题:如何评价拿破仑
二、 课题的提出:
如何评价历史人物?我校高二(4)班学生在教师指导下,遵循刘宗绪教授指
出的“实事求是,还原历史”的原则,用历史唯物主义史观评价拿破仑的地位和作用,从而认识规律的客观性与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关系。
对于拿破仑建立帝制,恩格斯有一段精彩的论述:“恰巧拿破仑这个科西嘉人做了被本身的战争弄得精疲力竭的法兰西共和国所需要的军事独裁者,这是个偶然现象。但是假若没有拿破仑这个人,他的角色就会由另一个人来扮演。”
对于这段话,同学们提出疑问:假若没有拿破仑,有没有其他人能代替拿破仑?拿破仑建立帝制是进步还是倒退?对外战争是导致拿破仑失败的原因吗?
这些问题反映出学生们在动脑筋思考。我抓住这个机会,以“如何评价拿破仑?”为切入点引导学生讨论拿破仑掌权的背景、资产阶级建立第一帝国的目的和拿破仑对外战争,要求学生依据历史条件和史料,全面、客观地评述拿破仑,从而形成正确的英雄史观和个人价值观。
三、发展目标
1.知识拓展目标
针对学生历史知识片面、零碎,我们
读梁启超《中国历史研究法》
略述史料与治史
姓名:袁荣 学号:200910943
课程:中外史学经典名著研究 指导老师:陈锋
提要:历史学是建立在史料学基础之上的, 史料的收集、整理、鉴别对史学研究至关重要,同时史学工作者本身所具备的素养也是治史所必备的条件。本文结合梁启超先生中国历史研究法中所提之观点, 对史料、治史和史学工作者三者之间的关系进行简要论述。
关键词:史料 治史
历史必须建立在史实之上, 而历史现象又一去不复返, 因此历史研究的特点和难点就在它只能透过残缺不全或与事实真相有一定距离的史料去再现和认识过去。所以, 一切能反映历史现象之史料,对史学工作者都是极为宝贵和有价值的资料。但随着朝代更替、时光流逝, 许多史料都已散失, 而且历史上有意隐匿、篡改史实之事也不为罕见。因此, 对于史学工作者来说, 最重要、最困难的工作便是史料的收集、整理和鉴别。
《中国历史研究法》是一九二一年梁启超先生在南开大学的讲义, 后由商务印书馆印行。这是一部近代史学转型的名著, 也是史学工作者所必读的书目。书中对史料和史料的搜集、鉴别都有着系统的论述。梁启超先生认为过去人类思想行为所留之痕迹, 有证据传留至今者均可视为史料。可见, 他对史料的理解比传统史家更为宽泛。同时他还把史
高中历史研究性学习参考课题
新高考环境下高中学生历史研究性学习 课题
梧州市高中历史研究性学习参考课题
课题以历史学科为主,包括古代、近代、当代及时政热点,还包括地方的都可以,内容广泛,涉及面广。我从不同的渠道收集来的选题供老师们参考: 第一批:
1)中国崛起的艰难之处在哪里
(2)地理环境对中国古代和希腊政治制度的影响
(3)英国人为何不崇尚暴力
(4)美国人为何具有特强的创新精神
(5)东罗马帝国为何在西罗马帝国灭亡近期一千年后才灭亡
(6)中国的文字结构制约中国的发展吗
(7)长城与400毫米等降雨量线为何如此吻合
(8)中华民族的凝聚力为何如此牢固
(9)中国的封建社会为何如此之长
(12)中国古代的统一过程中为何由北向南统一的居多
(13)英国几百年的霸主地位为何为美国所取代
(15)十九世纪末期二十世纪初期美国为何不与其他列强一样希望瓜分中国
(17)红军长征为何展转二万五千里
(18)近代日本人对外侵略为何十分残忍
(19)新中国建国后毛泽东为何很少出国
(20)华约解散后为何北约不但不解散反而东扩
(21)美国为何既不愿中国统一也不愿台湾独立
(22)为何四大文明古国现在都不是世界强国
(23)曾经辉煌一时的苏联为何在几年之间成为历史
第二批:
1、中国古代史
少数民族对中华民族发展做出的贡献 中国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