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伦理思想的差异

“中西伦理思想的差异”相关的资料有哪些?“中西伦理思想的差异”相关的范文有哪些?怎么写?下面是小编为您精心整理的“中西伦理思想的差异”相关范文大全或资料大全,欢迎大家分享。

先秦伦理思想与古希腊伦理思想比较

标签:文库时间:2024-07-17
【bwwdw.com - 博文网】

第四讲 先秦伦理思想与古希腊伦理思想

一、先秦伦理思想: (一)先秦伦理思想的内涵

中国古代伦理学说产生于春秋战国时期,并非历史的偶然,而是有其社会和思想根源的。首先,春秋战国时期是社会大变革时期,即由奴隶制向封建制的转变时期,在这个大变革时期,阶级分化和阶级斗争是异常的复杂而激烈。不同的阶级、阶层和政治派别的代言人,面对复杂的社会局势,对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进行了系统的分析与重新的评估,并根据本阶级和本阶层的现实需要,提出了不尽相同的价值标准和处事原则,彼此间展开了异常激烈的争论,并从理论上对自己的主张进行了深入的论证。这样一来,各种伦理学说便逐渐形成。其次,伦理学说的形成又是与哲学的发展分不开的。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古代哲学形成和发展的时期。在这个时期,哲学家不仅考察自然界,探求人类本身,同时在探讨的基础之上,对人类社会作出了这样那样的解释。正由于此,人类的理论思维能力不断提高,哲学也因此取得了快速的发展。哲学的发展,提高了人们观察和分析道德现象的能力,先秦伦理思想正是在这一基础上开始逐步形成。 这一时期,代表中国古代伦理思想产生及发展的主要有四大流派;以“仁”为最高道德准则的儒家,以“义”为最高道德准则的墨家,以

佛教地狱论文佛教地狱伦理思想论文:论佛教的地狱文化和地狱伦理思想

标签:文库时间:2024-07-17
【bwwdw.com - 博文网】

佛教地狱论文佛教地狱伦理思想论文:论佛教的地狱文化和

地狱伦理思想

摘 要:佛教六道轮回之一的地狱是众生受恶业而遭受苦难的所在,在古代印度人们通过丰富的想象勾勒出了这一个充满黑暗的悲惨世界,这就是“地狱”(梵语niraja直译是泥犁或捺落伽),它暗示的是“众生皆苦”的佛教伦理,同时它在意识领域里更彰显的是另外的一个时空观念。佛教传入中国后,佛教地狱文化就是从历史的签转中逐步走向成熟的。佛教地狱文化主要表现在地狱名号、地狱时空、地狱昭示的思想伦理上。从而使佛教地狱文化对佛教伦理约束自我、适应社会的必然性提供论证,使得佛教善德在中国生根,成为中国传统伦理的必然。

关键词:佛教地狱;地狱文化;地狱寿量;佛教地狱伦理思想

佛教在早期经典里“地狱”一词,梵语原称为niraja音译为“泥犁”,本义是“无有喜乐”的一个地方。佛教的轮回观点认为,人造恶业死后就落入此地受尽苦难,丝毫没有喜乐可言,故叫做“泥犁”。在中国文化两晋时期以前“地狱”概念是指人死后魂魄归于地下,与佛教所说的“泥犁”稍有差异。两晋以后中国文化里逐渐有了“地狱”是指黑暗而悲惨的环境的意识。到魏晋南北朝时(吴)支谦,(陈)真谛等人在译经时将佛教所说的“泥犁”直接翻译为“地

狱”,开始形成了中国文

中国传统伦理思想史

标签:文库时间:2024-07-17
【bwwdw.com - 博文网】

朱贻庭。整理考试笔记。。。。

中国传统伦理思想史

第一章 中国传统伦理思想史的诞生 1.诞生标志:西周伦理思想的建立。表现:宗法等级制度

2.西周“有孝有德”的伦理思想:

以孝为主的宗法道德规范(奉养,恭敬父母和祭祀先祖—也是权利与义务的道德反映)

“修德配命”对道德的自觉性(含义:统治者要一心一意遵循和实行先祖之德,才能永享天命)

“敬德保民”的“德治主义”雏形(敬德保民的含义:遵循先祖王者之德才能治理好奴隶和平民。德治主义内容:对祖“明德恤祀”即谨慎的祭祀先祖和上天;对己是统治者加强自身修养;对民是实行德政,即恵民)

第二章 春秋战国时期的伦理思想 1.“义利之辨”的发端:

含义:道德行为与物质利益的关系。 作为中国古代关于道德行为与物质利益的关系问题的争辩。义,指思想行为符合一定的道德标准;利,指利益、功利。

背景:私有制的出现,事利而己的观念支配下形成利欲与道德的尖锐冲突。 2.孔子的“仁学”伦理思想(儒家) “爱人”“忠恕”的“仁爱”原则

孔子的主要思想有:仁、礼、义,其中核心是仁,为仁成为了复礼的关键。 仁作为最高的道德准则,可以解释为“爱人”尤其是爱自己的亲人,而后由近及远,推而广之。形成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妻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的

西方伦理思想漫谈期中复习

标签:文库时间:2024-07-17
【bwwdw.com - 博文网】

1. 什么是伦理学?

伦理学是哲学的一个分支,是对人生意义和日常道德生活的理性反思活动。是研究“应然之学”的学问 2. 什么是实然问题?

3. 什么是应然问题?

4. 什么是浊概念?

浊概念(thick concepts)是相对于清概念(thin concepts)的一种既包含事实成分也包含价值成分的评价性概念。如小偷。 5. 什么是清概念?

清概念是指不包含评价成分的纯事实概念或不包含事实成分的纯评价性概念。如质量,速度,力;道德上正当的,错误的,好的,坏的。 6. 为何要学习伦理学?

伦理学问题(应然性问题)涉及我们对世界的期望和理想,关系到我们能否生活在我们所想生活的世界里,关系到我们生活的幸福和质量。因此,必须研究和厘清。

7. 什么是推理?什么是论证?什么是道德论证?

推理是认知者头脑中由于相信一部分命题为真而导致相信另一部分命题为真的思维过程。论证是通过言语表达出来的推理。道德论证是一个其结论为规范性陈述(判断,命题,断言等)的论证。规范性陈述(价值陈述)是指任何一个蕴含“应当”或“不应当”的陈述。道德陈述是规范性陈述的一个子类。 8. 什么是有效论证?什么是无效论证?

一个好的演绎论证是有效论证,即当前提假定为真时,其结论

列宁的政治伦理思想及其当代价值

标签:文库时间:2024-07-17
【bwwdw.com - 博文网】

列宁的政治伦理思想及其当代价值

■ 何建华

《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09年第01期 浏览 8 人次

摘要: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历史时期,围绕革命与道德、党性与良心的关系问题,列宁坚持批判性、实践性、结合性、创新性的原则,深入探讨了马克思主义的政治伦理思想,为俄国党和人民的伟大实践提供了坚实的伦理支撑和强大的道德动力。 关键词:列宁;革命伦理;政党伦理;当代价值

中图分类号:A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5801(2009)01-0022-06

自19世纪下半叶以来,为了实现社会主义从理论到实践的飞跃,列宁围绕革命与道德、党性与良心的关系问题,系统阐述了革命伦理和政党伦理的思想。在当代,深刻反思列宁探索政治伦理问题的心路历程和经验教训,对于深入把握列宁主义的精神实质。不断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无疑具有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一、对革命的伦理辩护

列宁对政治伦理问题的思考,首先是围绕社会革命这一时代主题展开的。在19世纪下半叶和20世纪初的俄国,围绕“革命还是改良”的问题,社会各界存在着激烈争论。列宁积极介入到了争论之中并为革命提供了坚实的伦理支撑和道德动力。

浅谈中国道家生命伦理思想

标签:文库时间:2024-07-17
【bwwdw.com - 博文网】

浅谈中国道家生命伦理思想

论文摘要:道家以“道”和“自然”解释生命起源、本质以及人与自然的关系,坚持“重生轻物”的生命本位观和“无欲无为”的养生论,注重生命的社会普遍关怀,超越世俗生活的束缚,追求本真生命和精神自由,并且以放达的态度对待生死问题。道家生命伦理思想自始至终充满着超越世俗功利、追求与天地同化的自然主义生命伦理精神和智慧。

论文关键词:道法自然;生命本位;生命关怀;生命超越;生死观。 传统道家老子和庄子等人以“道法自然”为立场,从人与自然、人与物、人与人的关系出发,深刻地考察了生命的起源与本质,注重淡化名利、重生轻物、返璞归真的生命关怀意识,具有超越现实、追求自由、平静对待生死的人生态度。道家关注生命怎样才能实现本真价值和意义,显示出对人的生命的真切关怀,蕴含着深邃的生命伦理思想和生存智慧。

一、“道法自然”的生命起源论和天人关系说

探求生命的韧始、生存依据、物质形体与精神魂灵的关系,以及个体生命与宇宙自然的关系,是古代哲学与传统文化的理论出发点和价值基础,也是道家生命伦理思想的追索主题。

在传统社会关于生命的宗教臆测和蒙昧恐惧中,道家却把生命的起源归因于自然以及自然之道。老子以“道”为最高本体范畴,把作为规律、法则意义上的“道”延展成

中国传统伦理思想史

标签:文库时间:2024-07-17
【bwwdw.com - 博文网】

朱贻庭。整理考试笔记。。。。

中国传统伦理思想史

第一章 中国传统伦理思想史的诞生 1.诞生标志:西周伦理思想的建立。表现:宗法等级制度

2.西周“有孝有德”的伦理思想:

以孝为主的宗法道德规范(奉养,恭敬父母和祭祀先祖—也是权利与义务的道德反映)

“修德配命”对道德的自觉性(含义:统治者要一心一意遵循和实行先祖之德,才能永享天命)

“敬德保民”的“德治主义”雏形(敬德保民的含义:遵循先祖王者之德才能治理好奴隶和平民。德治主义内容:对祖“明德恤祀”即谨慎的祭祀先祖和上天;对己是统治者加强自身修养;对民是实行德政,即恵民)

第二章 春秋战国时期的伦理思想 1.“义利之辨”的发端:

含义:道德行为与物质利益的关系。 作为中国古代关于道德行为与物质利益的关系问题的争辩。义,指思想行为符合一定的道德标准;利,指利益、功利。

背景:私有制的出现,事利而己的观念支配下形成利欲与道德的尖锐冲突。 2.孔子的“仁学”伦理思想(儒家) “爱人”“忠恕”的“仁爱”原则

孔子的主要思想有:仁、礼、义,其中核心是仁,为仁成为了复礼的关键。 仁作为最高的道德准则,可以解释为“爱人”尤其是爱自己的亲人,而后由近及远,推而广之。形成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妻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的

绝对主义与相对主义的伦理思想方法

标签:文库时间:2024-07-17
【bwwdw.com - 博文网】

十四章 绝对主义与相对主义的伦理思想方法:以境遇主义与普世主义为例

伦理学中两种基本思想方法是:绝对主义和相对主义 持绝对主义或相对主义方法的立场去理解伦理学

相对性方法:源于爱因斯坦相对论 在20世纪初产生了广泛性影响

特性:承认道德的多样性、相对性、变动性与有条件性的同时,否定道德的普遍性特征。个人理解(类似于中国的中庸之道,马克思的辩证法)

分类:依据视角与依据差别 分为:1 描述性 2 规范性 描述性特征:建立在文化相对论的基础之上,并以文化差异描述为伦理道德价值 判断差异的客观依据。人们可以从不同宗教信仰、不同文化背景、

不同的自然环境与自然结构对特定的道德现象做出不同的解释。

规范性特征:建立在规范相对论的基础之上,以规范差异作为道德价值判断差异 的依据。人们对同一道德行为做出完全不同的价值判断。

个人理解:两种道德规范似乎没有实质性差别,文化是不同背景、信仰,从文化角度来说,规范则是从其他角度去考虑。

绝对主义

特征:主张有某种具有绝对性的终极价值,有普适性的道德理念和规范,这些规范与理念具有永恒无条件性。 分类:温和和极端 温和绝对主义:肯定道德一般理念与原则

绝对主义与相对主义的伦理思想方法

标签:文库时间:2024-07-17
【bwwdw.com - 博文网】

十四章 绝对主义与相对主义的伦理思想方法:以境遇主义与普世主义为例

伦理学中两种基本思想方法是:绝对主义和相对主义 持绝对主义或相对主义方法的立场去理解伦理学

相对性方法:源于爱因斯坦相对论 在20世纪初产生了广泛性影响

特性:承认道德的多样性、相对性、变动性与有条件性的同时,否定道德的普遍性特征。个人理解(类似于中国的中庸之道,马克思的辩证法)

分类:依据视角与依据差别 分为:1 描述性 2 规范性 描述性特征:建立在文化相对论的基础之上,并以文化差异描述为伦理道德价值 判断差异的客观依据。人们可以从不同宗教信仰、不同文化背景、

不同的自然环境与自然结构对特定的道德现象做出不同的解释。

规范性特征:建立在规范相对论的基础之上,以规范差异作为道德价值判断差异 的依据。人们对同一道德行为做出完全不同的价值判断。

个人理解:两种道德规范似乎没有实质性差别,文化是不同背景、信仰,从文化角度来说,规范则是从其他角度去考虑。

绝对主义

特征:主张有某种具有绝对性的终极价值,有普适性的道德理念和规范,这些规范与理念具有永恒无条件性。 分类:温和和极端 温和绝对主义:肯定道德一般理念与原则

韦伯《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中的新教伦理思想

标签:文库时间:2024-07-17
【bwwdw.com - 博文网】

摘 要:新教伦理的思想实质,就是在宗教信仰范围内以隐蔽的方式表达和肯定了人、人性以及人的需求的合理性,上帝和天国仅仅是敦促信徒在世俗社会中完成自己应尽的义务和使命的新教伦理产生的社会。同时在宗教外衣下隐含着自由、民主、平等、博爱,理性主义、人文主义和人本主义等现代性因素的精神实质。新教伦理的这种价值取向与天主教的相关思想迥然不同,它在信仰领域解决了信众所面临的传统说教和现实物质诱惑的矛盾,使信徒从传统信条的约束中解放出来,并将其关注的焦点开始从天上到人间、从神圣向凡俗、从务虚的精神活动向务实的物质活动的转变。 

关键词:马克斯•韦伯;新教伦理;路德宗;加尔文派 

中图分类号:b976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6x(2011)03-0000-02 《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中韦伯主要考察了16世纪宗教改革以后的基督教新教(protestantism)的宗教伦理与现代资本主义的密切关系。他试图论证西方民族在经过宗教改革以后所形成的新教,对于西方近代资本主义的发展起了重大的作用。i旨在探索宗教社会文化与经济社会之间的关系。

宗教改革不仅客观上,而且在实质上也契合了新生资产阶级的经济扩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