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南话俗语

“闽南话俗语”相关的资料有哪些?“闽南话俗语”相关的范文有哪些?怎么写?下面是小编为您精心整理的“闽南话俗语”相关范文大全或资料大全,欢迎大家分享。

闽南话俗语

标签:文库时间:2025-02-06
【bwwdw.com - 博文网】

消失的泉州俗语系列——“吃穿行用”策划脚本

主题:俗语说“一吃二穿三行四用”,衣食住行(吃穿行用)是我们日常生活很普通,却也很重要的一部分。闽南语里面有不少关于“吃穿行用”的俗语,这些俗语很生动、形象,体现了闽南语的语言魅力,却又包含了很多生活的道理和人生的哲学。

不过近年来,这些俗语逐渐被淡忘,由于种种原因导致闽南语不断流失,小孩子甚至不太懂得说闽南语,年轻一代也逐渐忘记“阿公、阿麽曾经说过的话”。本系列“消失的泉州俗语”,目的在于重温闽南俗语,在嘻笑之中唤醒人们对母语的重视。 一“食”

“吃”的闽南语方言本字为“食”,“食”的俗语在“吃穿行用”中是最多的,因为“食”是人生存的根本。

我们在路上见到熟人,第一句话便是“你吃了没”、“吃饱了吗”,而在西方文化中,这样的问答则表示“要请客”的意思,不过在中国则仅仅是一句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问候语。国人对“食”的重视,最能体现的便是一句“民以食为天”(普通话),这句俗语在闽南话里则有更生动的体现。 1、形容“食”的重要性 民以食为天,没食倥倥颠 饱暖思淫欲,枵饿起枭心 重辞生

枵腹肚无嫌好歹食(物)——破大灶无嫌好歹柴草——屎学蚊不嫌好歹尻川 食(勿会)饱,枵(勿会)死 食饱想食巧

食饱呣通(勿会

闽南方言成语闽南话、闽南语的方言与俗语

标签:文库时间:2025-02-06
【bwwdw.com - 博文网】

【闽南方言成语】闽南话、闽南语的方言与俗语

半生蜡熟——半生不熟 半死半活——半死不活 扒头控耳——挠头抓耳

报鸡城狗——照顾一人,引起众人追逐,喻指牵一发动全身 放刁吹鳖——威胁恐吓。同“放刁拳比”差不多 捧碗甩筷——甩碗扔筷子。 饱狗占屎——喻指贪得无厌

变面变孔——脸色说变就变。喻指喜怒无常 拼死拼活——拼老命做事 盘山过岭——翻山越岭

盘屎过瓮——把事情重新做一遍。形容越弄越糟糕,毫无意义的重复

笨脚笨手——形容手脚不灵活

傍神福绿——靠神获取福绿,指乘机沾点好处 傍官靠势——依仗官势。

搬嘴搬舌——四处传话,挑拨离间

搬嘴小姑——像小姑仔爱学舌,指爱搬弄是非 撇手掠脚——捋袖挥拳,摆出打架姿势 歹款歹制——性格暴躁,性格偏僻 歹心毒幸——心地阴险,手段残忍

歹声歹嗽——声音严肃,说话严厉带有责备之义 歹铜旧锡——破铜烂铁

歹囝浪荡——浪荡公子,行为不检 扶脚蒱手——扶手抬脚

骗请害饿——说要请客让人饿肚子空等 鼻流澜滴——鼻涕口水任随流淌。同“鼻流汁滴” 欲吃唔做——光吃不做 欲长倒短——同”想长倒短 欲死欲活——要死要活

无影无迹——同“无影无只”形容没有根据的事 无闲无工——没有闲工夫 无暝无日——没日没夜

无嘴无舌——

1-广东话方言俗语

标签:文库时间:2025-02-06
【bwwdw.com - 博文网】

开片(打群架,动刀动武) 擦鞋(拍马屁) 一身蚁(一身麻烦) 一镬泡(比喻一团糟糕) 一镬熟(比喻全部遭殃) 一担担(半斤八两,彼此彼此) 舂瘟鸡(比喻乱闯乱撞的人) 手瓜硬(比喻权力大) 执死鸡(拣到便宜) 跌眼镜(估计错误,走了眼) 大出血(大降价,血本无归) 摸门钉(吃闭门羹) 踢晒脚(非常忙碌) 食死猫(背黑窝)

抛浪头(吹嘘自己或吓唬人以显示自己威风,出风头)扯猫尾(演双簧,串通自来) 黐孖筋(神经质)

鬼打鬼(自己人打自己人,贬义) 炮仗颈(火爆脾气)

笃背脊(背后说人坏话,告发别人) 放飞机(故意失约) 一仆一碌(跌跌撞撞) 三口六面(当着别人) 三姑六婆(好馆闲事的女人) 七国咁乱(乱成一团糟) 好人好姐(好端端的人)

话头醒尾(领悟力强,一说就明白) 有纹有路(有条不紊) 生安白造(捏造,无中生有)

死蛇烂鳝(一动不动,比喻懒惰) 把心唔定(下不定决心) 定过抬油(镇定得很)

游离浪荡(无所事事,到处游荡) 水静河飞(静悄悄,幽静) 衰到贴地(倒霉透了,坏透了) 鬼五马六(狡猾古怪) 身水身汗(满身是汗) 古灵精怪(稀奇古怪) 偷呃拐骗(招摇撞骗)

1-广东话谚语、俗语、俚语、歇后语集锦

标签:文库时间:2025-02-06
【bwwdw.com - 博文网】

捉zuk1zuk3字zi6虱sat1——和国语所说“掰文儿”或“挑字眼儿”意义相近,即暗喻挑剔字眼儿上意义的疏忽,或利用字眼儿音义上的活用,而向写作者攻击。或在文件上找漏洞,以便在诉讼上取得胜利。

执zap1笠lap1——意即关张,商店倒闭。

石daam3sek6灰fui1箩lo4——指品行不良的人到处留下污点。

外ngoi6嫁gaa3柄beng3bing3——出了嫁的女人,常回到娘家索取资财拿到夫家去,这种女人广州话叫做“外嫁柄”。

打单——指匪徒写信给人,向人恫吓、勒索敲诈的意思。

揩油——原是上海一带的语词,但现在在国语也应用得极为普遍。「揩油」一词,除了从中舞弊取利之外,还含有白占便宜的意思在内,广州话“打斧头”却没有这种含意。

好hou2hou3唱coeng3口hau2——意指说风凉话。

沙saa1胆daam2——意即斗胆,胆大包天。

抛paau1生saang1sang1藕ngau5——又说「卖生藕」,国语说“灌米汤”,意指女人故意赞美男人怎么样怎么样的好,使男人喜欢,藉以笼络。

扯猫尾——就是彼此串通了去蒙骗别人。

拍膊头——国语说“拍肩膀儿”,意指向人表示讨好,或鼓励别人。

放白鸽——国语说“打虎的”,就是

俗语

标签:文库时间:2025-02-06
【bwwdw.com - 博文网】

俗语

俗语是汉语语汇里为群众所创造,并在群众口语中流传,具有口语性和通俗性的语言单位,是通俗并广泛流行的定型的语句,简练而形象化,大多数是劳动人民创造出来的。反映人民生活经验和愿望。俗语,也称常言,俗话,这三者是同义词。俗语一词,已经普遍用作语言学的术语;常言一词,带有文言的色彩;俗话一词,则有口语的气息。

俗语是熟语之一,指约定俗成,广泛流行,且形象精练的语句。从广义来看,俗语包括谚语、歇后语(引注语)、惯用语和口头上常用的成语,但不包括方言词、俗语词、书面语中的成语,或名著中的名言警句;从狭义来看,俗语是具有自己特点的语类之一,不同于谚语、歇后语,但一些俗语介几乎者之间。俗语来源很广,既来自人民群众的口头创作,也和诗文名句、格言警语、历史典故等有关连。 来源典故

“俗语”一词,始见于中国西汉司马迁《史记·滑稽列传》附褚少孙补写的《西门豹治邺》一文:“民人俗语日:‘即不为河伯娶妇,水来漂没,溺其人民’云。”这里的“俗语”一词,是指民间流传的说法。

后来,刘向《说苑·贵德》和班固《汉书·路温舒传》引述路温舒写给汉宣帝信中的话语,正式用“俗语”来指通俗、形象、广泛流行在人群众中的定型语句:“故俗语云:‘画地作狱,议不可入;刻木为吏,期不可对。

闽南童谣集,闽南文化共同财富

标签:文库时间:2025-02-06
【bwwdw.com - 博文网】

泉州闽南童谣选录

《当当当补雨伞》

敲当当,补雨伞,大家众人围来看。

看甚乜,看海水,海水淹上山,同阿骑马去割菅,

割菅好佚佗,骑马拜公婆。公婆面忧忧,骑马去福州。福州福健健,骑马去拍战。

《臭头臭姑李》

臭头臭姑李,上山挽果籽。

倒来找无米,无米煮沙,无柴燃纸,

无师公叫糊纸。无埭踮,四界倚。

《请外婆》

拍手哥,印铜锣,买猪骹,请外婆。

外婆无嘴齿,猪肚滚莲籽。莲籽甜又甜,

豆腐煮豆青。豆青真幼嫩,外婆食阿笑吻吻。

《拍铁哥》

拍铁哥,引铜锣。铜三哥,四婶婆。

站交椅,挽仙桃,仙桃甜,挽荔枝。荔枝树尾红,

呼狗咬丈人。丈人走去密,龟咬鳖。

鳖囵头,草蜊攘土猴。

《婴仔捂捂眠》

婴仔捂捂眠,嗤嗤困 ,食人奶,搭人困,

阿母去担粪。担粪来,钓水鸡,贼仔偷掠鸡。

偷掠宫仔口,褪衫褪裤掠虼蚤。虼蚤公,

扑扑跳,虼蚤母,死跷跷。

《草蜊公穿红鞋》

草蜊公,穿红鞋,一脚拖,一脚锤,

锤去宫子后,摘芋叶,炊芋果,催洞萧,搬嘉礼,

嘉礼子,面红红,拿关刀,来抬人,

《天乌乌》,

天乌乌,卜落雨,海龙王,卜娶某,

龟吹啸,鳖拍鼓,虾姑送嫁叫艰苦,

水鸡扛矫目凸凸,墨贼举火弄,蟑鱼放铜贡。

《滴滴鸡》

“滴滴鸡,买铜锣,铜车箕,

铁婶婆,恁厝有,阮厝无”。

《铜鼎仔》

铜鼎仔,铁鼎盖,风来雨来弄不破”,

《两只羊》

“一只羊仔两个

闽南语音标闽南白话字版

标签:文库时间:2025-02-06
【bwwdw.com - 博文网】

闽南语音标(闽南白话字版)

一、基本的韵母是: a i u e o 注:

1)a i u都和普通话类似;

2)e发音如“一个两个”的“个”字之韵母,同英语发音/e/一样;

3)o这个音与普通话韵母o相近,有相近的多种发音,像“搁再”的“搁”字的韵母, “降落”的“落”字的韵母,等等;

4)这些韵母可以组合成大多数的韵母,像iu,in,ing,ang,规则和汉语拼音类似; 5)介音:不同的是,汉语拼音的/ao/,应该写成/au/

普通话以/u/为介音的(只有ui是例外),比如哇/ua/,应该把/u/改成/o/,也就是/oa/ ,换句话说,o跟u的用法根普通话相反了: for example: 我/goa/,多少/loa-choe/;

6)鼻音:我们语言的特色就是有些字是带鼻音的,如“天/tiN/”和英文字母T,就不一 样了,凡是有鼻音的,在音节最后加大写字母N;

7)“黑”字的音,有点像英语的order的第一音节,这个普通话里没有,我们写成/ou/ 8)入声韵母:闽南话的入声可以说是全国方言中保存最完整的。也是外地人学闽南话最 困难的部分;

9)关于 /i/ 、/it/ 、/ik/ 、/ip/、/ih/等音:

/i/和普通话的衣类似(肯定有区别

浅谈闽南文化中的闽南民间歌谣

标签:文库时间:2025-02-06
【bwwdw.com - 博文网】

浅谈闽南文化中的闽南民间歌谣

蔡家谱

闽南歌谣与闽南文化的构成关系极其密切,是闽南文化的折射和体现。闽南文化与闽越文化的遗风、中原文化的传入、宗教文化的传播关系相当大,闽南民歌从不同的角度反映了闽南文化独有的丰富内容。

中原文化因北方汉人的大量的迁入而传入闽,所以福建闽南歌谣中的许多表现与中原文化相关的内容。如闽南民歌当中的传说故事歌——史诗类:德化的《舜哥歌》从盘古开天地唱起,讲了尧舜禅让的故事。其中有一段是这样唱的:姚舜行孝传天下,堪称国内第一人;尧帝当面就禅让帝位自称臣。姚舜听了心不宁,便对尧帝当面讲分明:帝殿君王的福分,从小不敢相争登。尧帝再三表真诚,行孝爱民人人敬;。。。。。。安溪的茶歌调《孟姜女送寒衣》对孟姜女从成婚到为丈夫寒衣再到与秦王对骂进行描写,以致“秦王被骂跳入海,东海传来水牛声。” 许多传说故事歌中的人物和情节其源头都可以追溯到中原。

福建的宗教十分兴盛,特别是佛教和道教长期影响着福建人民的生活。如惠安的《正月正》歌中有一段唱佛教的盂兰盆节的热闹:“盂兰大会号无遮,到处募缘笑语哗。演唱《木连》三日夜,纷纷看剧乱如麻。”各类巫师在举办各种法事时常唱出独特的经咒诀术歌谣,如永春的《乌髻观音咒》、《黄公祖师咒》

常用俗语解析 公文写作中的常用俗语

标签:文库时间:2025-02-06
【bwwdw.com - 博文网】

常用俗语解析 公文写作中的常用俗语

  1【按下葫芦起来瓢】

  意思是顾了这头丢那头,此起彼落。

  2【八字没见一撇】

  比喻事情毫无眉目,未见端绪。

  3【白刀子进,红刀子出】

  指要杀人见血、动手拼命。红刀子:带血的刀子。

  4【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

  过一天算一天,凑合着混日子。

  5【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搬:移动。比喻本来想害别人,结果害了自己。自食其果。

  6【饱汉不知饿汉饥】

  饱:吃足;饥:饥饿。比喻处境好的人,不能理解别人的苦衷。

  7【八九不离十】

  指与实际情况很接近。

  8【比上不足,比下有余】

  赶不上前面的,却超过了后面的。这是满足现状,不努力进取的人安慰自己的话。有时也用来劝人要知足。

  9【兵来将挡,水来土掩】

  比喻不管对方使用什么手段,总有相应的对付方法。

  10【病急乱投医】

  病势沉重,到处乱请医生。比喻事情到了紧急的时候,到处求人或乱想办法。

  11【不吃羊肉空惹一身膻(shān)】

  羊肉没吃上,反倒沾了一身羊膻气。比喻干了某事没捞到好处,反坏了名声惹来了麻烦。

  12【嘴尖舌头快】

  比喻话多而轻率。

  13【不到黄河心不死】

  比喻不达目的不罢休。也比喻不到实在无路可走的的境地不肯死心。

  14

俗语大全

标签:文库时间:2025-02-06
【bwwdw.com - 博文网】

俗语大全

在民间,流传有很多富有人生哲理的俗语,体现了人民对生活的感悟和理解,富含人生真谛。在这里,汇集了常见的俗语,供大家借鉴和欣赏。 1 两字俗语

草包(没有真才实学)

吃香(受到欢迎,被人重视) 较真(认真)

哭穷(口头上向人叫苦装穷) 老练(干事很有经验) 冒尖(超出众人)

谋生(做工挣钱,维持生存) 2 三字俗语

保护伞(可起保护作用的人)

变色龙(在政治上善于变化和伪装的人) 哈巴狗(趋炎附势百依百顺的人) 和事老(无原则地进行调解的人) 寄生虫(不劳动靠人养的人)

井底蛙(孤陋寡闻见识不广的人) 空城计(虚张声势的策略) 老古董(思想陈旧保守的人) 老狐狸(非常狡猾的人)

老江湖(阅历多,处世圆滑的人) 落水狗(比喻失势的坏人) 马大哈(粗心大意的人)

炮筒子(性格急躁爱发议论的人) 软骨头(没有骨气的人)

丧家犬(失去靠山无处投奔的人) 书呆子(指只会死读书的人) 替罪羊(代人受过的人) 笑面虎(外表善内心狠的人) 应声虫(毫无主见随声附和的人) 纸老虎(外强中干的人)

爆冷门(指令人意想不到的结果) 地头蛇(强横无赖、独霸一方的人) 旱鸭子(完全不会游泳的人) 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