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简单的计算公开课教案
“人民币简单的计算公开课教案”相关的资料有哪些?“人民币简单的计算公开课教案”相关的范文有哪些?怎么写?下面是小编为您精心整理的“人民币简单的计算公开课教案”相关范文大全或资料大全,欢迎大家分享。
认识人民币简单的计算
人民币的换算
人民币的换算
复习
人民币的单位有哪些?
元
角
分
人民币按质地分为哪两类?
纸币和硬币1元=( 10 )角 1角=(10 )分
一张2角可以换( 2 )个1角
人民币的换算
5
(
1
)元 (
2 )角
想:1元可以换成多少个1角?1元2角=(12 )角
人民币的换算
( 6)元( 4 )角
人民币的换算
( 4)元( 6 )角
人民币的换算
6
5角
2元
1元 2角
35元9角
人民币的换算
3元8角=( 38 )角 26角=(2)元(6)角
人民币的换算
3 元5 角
5.30元
0.50元
35元
5元3角
5角
35.00元
3.50元
人民币的换算
1.50元
3.50元
4.10元
0.80元
3元 5角
1元 5角
8角
4元 1角
人民币的换算
拿出买每件东西要付的人民币。
2角
12.20元
0.50元
2元5角
人民币的换算
先填空,再摆出买每组东西要付的人民币。
18.00元
15.00元
2.00元
2.40元
( 17 )元( 0 )角
人民币的换算
复习
我们买东西要用( 人民币 ), 人民币的单位有( 元、角、分 )。 1元=( 10 )角 1角=( 10 )分 10分=( 1 )角 50角=( 5 )元1元7角=( 17)角
10角=( 1 )元80分=( 8 )角13角=(1 )元(3 )角
人民币的换算
复习
找朋
人民币的简单计算教学设计资料.
教学目标
1. 知道人民币单位间的换算,会进行一些简单的计算。 2. 知道物品价格的表示形式。 3. 培养社会交往和社会实践能力。
4. 通过购物活动, 初步体会人民币在社会生活、 商品交换中的作用, 并知道爱惜人民币。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 50页。 教具、学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每个学生准备一个钱袋(内装各种面值的人民币、学习用具、玩具等。 教学设计
设境激趣
聪聪、明明,他们俩今天也来了,他们有一些问题想问问大家。 1. 人民币的单位有哪些? 2. 按质地分为哪两类? 1元=(角 1角=(分 一张 2角可以换(个 1角?? 教师给予鼓励。
[运用多媒体课件,声像并茂呈现给学生喜闻乐见的动画故事以故事激趣导入。 ] 情景对话
(出示课件聪聪、明明,你拿那么多的硬币干吗去啊?
明明:我去买空尺子,我拿了 12个一角。 聪聪:拿那么多,要是丢一个,怎么办啊? 明明:那怎么办?小朋友们,你们能帮我吗?
[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过程之中,使之感受到生活 中处处有数学。 ]
过渡进入新课
1. 师:我们该怎样帮明明呢?你们有什么好办法? 生:可以去换钱。 师:那该怎样换呢? 生讨论
生 A :可以换两张 5角,一张两角
生
简单的人民币计算观课报告
《简单的人民币计算——购买文具用品》观课报告
参加此次远程研修培训,收获颇多。在听取了《简单的人民币计算——购买文具用品》一课后,深受启发。原来数学课也可以上得这么精彩。整堂课娓娓道来,如同一个精彩的故事,故事结束,学生们却学到了知识。下面我谈一下从这节课中收获的一点感想,对这节课做一个简单的评价。
一、教学过程的开头结尾设计很好
上课之前,老师先用优美的乐曲声引起学生的注意,并和学生随着音乐的节奏一起打着拍子,拉近了老师和学生的距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针对一年级学生好动的特点这样做不仅能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能把学生的玩乐之心收回来,使学生的心思集中到课堂上来,而在课堂结束之时老师又一次播放这美妙的乐曲,学生在这美妙的乐曲声中结束本节课的学习。达到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的目的。
二、教学过程设计紧凑合理,环环相扣。
张老师导入之后,先给学生们复习旧知识,让学生知道人民币的币种,知道人民币的单位,并出示一些简单的人民币换算,让学生掌握旧知,达到温故知新的效果。
在设计新科的环节,整堂课围绕理解—掌握—运用(到文具店购买文具)的教学目标。让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运用,达到学以致用的目标。教学时采用先出示问题,
人民币的计算二
人民币的计算二
你知道吗? 你知道吗?
2角=( ( ( ( 5元=(
)分 )角
)分= 8 角 )角= 7 元 )分= 4 角
这是多少钱?
0.50元
2.70元
5.00元
3.20元
2角
5角
1角 1元钱能买 什么? 什么?
1元
¥ 6.0
8.00元 元
25元 25元
6元
40.00元 元
¥ 8.0
25.00元 元
6.00元 元
8元6角
9.6元 9.6元
每支0.50元 元 每支
每支1.20元 元 每支 我买这 两支要 多少钱? 多少钱
每支0. 元 每支 80元 我买这两 支要多少 钱?
1元2角+8角 5角+8角 =13角 =( 1 )元( 3 )角 =12角+8角 =20角 =( 2 )元
9角
3元5角
5元
1元8角
你想买哪种食品? 你想买哪种食品? 需要多少钱? 需要多少钱?
时间的脚印 公开课 公开课教案
8时间的脚印
1.理清文章的思路,弄清说明的层次,体会本文单句成段的作用。
2.品味本文生动有趣的语言。
3.学会用辩证的观点看问题,认识岩石记录时间的奇异功能及其意义,培养学生的探索意识和科学精神。
一、导入新课
播放导入视频。
如视频中所言,通过一撮沙子,就能得知地球的年龄。这看起来十分不可思议,岩石真的有如此强大的记录历史的力量吗?它是怎么记录那些已逝的时间的?让我们在《时间的脚印》一文中寻找答案。
二、教学新课
目标导学一:关注单句成段,把握文章内容
1.请同学们花三十秒迅速扫读课文,说说本文在形式上有什么特点。
明确:有不少单句成段。
2.在说明文中,单句成段很有可能意味着这个句子起着总结性作用,把握这些句子,能让我们更加迅速、清晰地把握文章内容。请同学们给正文部分的自然段标上序号,重点关注这些单句成段的句子,把握文章内容,给课文划分层次。
明确:重点单句引导把握:
第1段:“时间一年一年地过去。”引出后文,后三段文字都在记叙如何记录时间的痕迹。
第5段:“岩石是怎样记下时间的呢?”这是一个总起句,与下段一问一答说明了岩石在被破坏与重生的过程中记录时间。
第7段:“真的有‘海枯石烂’的时候。”这是一句提示语,后文则围绕岩石如何被破坏展开。
第11段与第13段:“水
时间的脚印 公开课 公开课教案
8时间的脚印
1.理清文章的思路,弄清说明的层次,体会本文单句成段的作用。
2.品味本文生动有趣的语言。
3.学会用辩证的观点看问题,认识岩石记录时间的奇异功能及其意义,培养学生的探索意识和科学精神。
一、导入新课
播放导入视频。
如视频中所言,通过一撮沙子,就能得知地球的年龄。这看起来十分不可思议,岩石真的有如此强大的记录历史的力量吗?它是怎么记录那些已逝的时间的?让我们在《时间的脚印》一文中寻找答案。
二、教学新课
目标导学一:关注单句成段,把握文章内容
1.请同学们花三十秒迅速扫读课文,说说本文在形式上有什么特点。
明确:有不少单句成段。
2.在说明文中,单句成段很有可能意味着这个句子起着总结性作用,把握这些句子,能让我们更加迅速、清晰地把握文章内容。请同学们给正文部分的自然段标上序号,重点关注这些单句成段的句子,把握文章内容,给课文划分层次。
明确:重点单句引导把握:
第1段:“时间一年一年地过去。”引出后文,后三段文字都在记叙如何记录时间的痕迹。
第5段:“岩石是怎样记下时间的呢?”这是一个总起句,与下段一问一答说明了岩石在被破坏与重生的过程中记录时间。
第7段:“真的有‘海枯石烂’的时候。”这是一句提示语,后文则围绕岩石如何被破坏展开。
第11段与第13段:“水
小班简单有趣的公开课(教案15篇)
小班简单有趣的公开课(教案15篇)
小班简单有趣的公开课(教案15篇)
小班简单趣味的公开课(一):
活动目标:
1、区分男女,明白自我是男孩或女孩,尝试用一一间隔方式进行排序。
2、体验男孩女孩一齐游戏的欢乐。
学习重点:区分男女,尝试用一一间隔方式进行排序。
学习难点:尝试用AB模式进行排队。
活动准备:
1、教师教具:课件、开火车的音乐。
2、幼儿学具:可插式火车剪影纸片人手一份、小人图片4个(男女各两个见资料包)。
活动过程:
(一)比较男孩、女孩
(这环节引导幼儿了解男孩、女孩的基本特征,会区分男女,明白自我是男孩或女孩)
1、演示课件第一张:今日教师带来了两个小朋友,找找他俩什么地方不一样?
小结:他们一个是女孩,一个是男孩,女孩的头发长长的,喜欢穿漂亮的裙子男孩
的头发是短短的,穿着长长的裤子
2、区分男女:你们是男孩还是女孩?(请个别幼儿说一说)请幼儿按性别分别站到娃娃的一边。(弟弟站在男孩一边,妹妹站在女孩一边)
(二)按男女一一间隔排序操作
(这环节经过观察、讨论、操作等形式,让幼儿初步了解一一间隔排序的方法。)
1、教师演示课件第二张:呜呜呜,什么车开来了?
2、教师演示课件第三张:小朋友要上火车去旅行了,看看谁会先来乘火车?(教师分步演示前3个娃娃上火车课件)
公开课教案
目录
第一篇:公开课教案第二篇:公开课教案第三篇:公开课教案第四篇:公开课教案第五篇:公开课教案更多相关范文正文
第一篇:公开课教案
六年级语文复习课教案《怎样修改病句》
教者:才子盼佳人指导老师:佳人等才子
复习目标:
1、通过系统的复习,了解常见的病句类型。
2、遵循病句修改的原则,掌握修改方法。
3、能够正确使用学过的修改符号修改病句。
4、能独立修改病句,提高语言表达能力,为习作打下基础。
教学重点、难点:查找病句的病因
教学时间:1课时
复习过程:
一、视频导入,激发兴趣
同学们好!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段视频(出示幻灯1):“今年过节不收礼,收礼只收脑白金”,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也经常有人会闹出这样的笑话,所以我们必须学会修改病句,规范语言。(板书课题)
像这种在“内容和结构上有毛病的句子,我们就称之为病句”。
二、复习病句的类型及修改方法
1、改病句的类型:
知道了什么是病句,还应该学会为他们治病,怎么为他们治病呢?如何才能药到病除呢?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再次回顾复习下怎样修改病句(幻灯2)
老师这边有两位病人,请同学们来当回医生,说说应该怎样为这两位病人治病。(幻灯3)
通过对这两位病人的确诊,我们知道要治好病人的病,必
《老王》公开课教案
《老王》教学设计
安达市第七中学 陈文晶
知识与技能:
1、品味作者平淡简洁而富有表现力的语言。 2、把握老王人物形象的刻画。 过程与方法:
通过独立阅读,形成自己独特而又创造性的见解;通过自由朗读,独立思考,问题探究等过程,学会运用诵读法、圈点法、讨论法等学习方法研习文本。 情感、态度价值观:
领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和文章主旨。 教学重点、难点 :
重点:理解如何刻画老王的人物形象,并且体会老王的“苦”与“善良”。
难点:领会文章语言及人物刻画渗透出来的爱的博大。 教学方法 :
提问法、讲解法、点拨法、启发评价法。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ppt出示:课间播放相关图片) (一)情境导入,激发共鸣
同学们,看了老师刚才播放的这一组图片,你心里会有哪些感想呢?(生答)是的,这些生活于社会底层的普通人,也许没有耀眼的光环,没有非凡的成就,但他们却有一颗金子般的心。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杨绛先生的《老王》(ppt出示课题),去感受这个普通人身上的善心和善行。
(二)走近作者,知人论世。
师:老王是一个普通人,而写《老王》的作家却不是一个普通人,那么,她是一个怎样的人呢?
ppt出示:杨绛(jiang),现代女作家,文学
咬文嚼字公开课教案
咬文嚼字教案 第一课时
教学步骤: 一、教学目标: 1、分析评价课文观点。
2、培养学生正确的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习惯,培养“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的精神。
3、通过品味佳句,培养学生发表独立见解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难点: 分析评价课文观点。
三、教学方法
⑴立足课本整体感知 ⑵跳出课本 四、教学过程 (一)、导语:
(投影1)我先给大家讲一个故事。有三位作家在一起吃饭。甲说:“吃在中国”。乙说:“在中国吃”。丙则长叹说:“在吃中国”。“吃在中国”是主谓短语,说的是食文化在中国,“在中国吃”是偏正短语,其意是:想吃美食到中国去!“在吃中国”是动宾短语,作家感叹那些用公款大吃大喝的人任意挥霍国家财富,吃穷了中国,针砭深刻。这三位作家说的话字数相同,只是排序不同,就产生了不同的含义。
(投影2)下列名句为何要将原来的“到”换成“绿”? 春风又到(绿)江南岸
——“绿”较之“到”写活了江南的勃勃生机,又流露出喜悦兴奋的心情。
(投影3)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自古至今,骚人墨客举不胜举,名家名篇灿若星河。可是,这些诗歌往往不是一气呵成,而是经过反复的雕琢,才
1
成为千古绝唱。比如上例的“春风又绿江南岸”的“绿”就经过多次推敲。 这种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