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射式光纤位移传感器实验报告

“透射式光纤位移传感器实验报告”相关的资料有哪些?“透射式光纤位移传感器实验报告”相关的范文有哪些?怎么写?下面是小编为您精心整理的“透射式光纤位移传感器实验报告”相关范文大全或资料大全,欢迎大家分享。

透射式光纤位移传感器实验

标签:文库时间:2025-02-14
【bwwdw.com - 博文网】

透射式位移传感器实验

一、 实验内容

1.按照实验图搭建实验光路

2.用半导体光纤耦合激光器尾纤FC端口连接7mm准直镜,将它安装固定

在1号可调棱镜支架上,打开激光器调节可调棱镜的旋钮,使得准直镜出射的光斑在近远处都可通过可变光阑的中心。

3.采用塑料多模光纤跳线连接2号可调棱镜支架中的7mm准直镜与功率

计探头,固定1号和2号可调棱镜支架之间的距离,调整可调棱镜支架的旋钮使得沿导轨方向移动可调棱镜支架使得功率计示数不发生变化。

4.旋转可调棱镜支架下Y向侧推平移台,观察功率计示数变化并记录位

移量和功率示数,拟合位移-功率曲线图,选择线性最好的那一段可作为实际唯一传感应用。

二、 实验结果

位移/mm 11.474 12.289 14.271 15.544 16.333 16.844 0.185 0.298 0.299 0.201 0.2功率/mw 0.327 17.546 18.256 19.521 20.351 三、 实验分析

97 0.4透射式位移传感曲线0.137 0.113 0.102 0.096

功率/mw0.30.20.100510位移/mm15如图,线性最好的一段(即16-18mm间)可作为实际传感应用。 与传统的位移传感器

光纤传感器的位移特性实验

标签:文库时间:2025-02-14
【bwwdw.com - 博文网】

。。。

《传感器技术原理与应用》实验报告

学院: 信息工程学院 专业:1 0电子信息工程 班级: 电子2班 姓名:

朱慧娟

学号:

410109060325

2013.4.1

同组成员:

指导教师:

成绩:

刘法伯

董建彬

实验地点: 实验楼301 实验日期:

实验二 光纤传感器的位移特性实验

一、实验目的

1、研究光纤传感器测位移的方法。 2、研究不同反射面对传感器位移的特性。 二、基本原理

本实验采用的是传光型光纤,它有两束光纤混合后,组成Y型光纤,半圆分布及双D分布,一束光纤端部和光源相接发射光束,另一束端部与光电转换器相接接收光束。两束光混合后的端部都是工作端亦称探头,他与被测体相距X,有光源发出的光纤传到端部射出后再经被测体反射回来,另一束光纤接收光信号由光电转换器转换成电量,二光电转换器转换的电量大小与间距X有关,因此可用于测量位移。 三、实验结果记录

当反射面是光滑时顺测实验数据如表1.1

。。。

当反射面是光滑时逆着测时实验数据如表1.2

当反射面是粗糙时顺测实验数据如表2.1

表2.1 反射面粗糙顺测数据

当反射面是粗糙时逆着测时实验数据如表2.2

。。。

四、实验结果分析

4.1反射面光滑时由实验数据得实验折线图如图1所示。

图1 反射面光滑时实验折线图

由折线图可

光纤传感器的位移特性实验

标签:文库时间:2025-02-14
【bwwdw.com - 博文网】

。。。

《传感器技术原理与应用》实验报告

学院: 信息工程学院 专业:1 0电子信息工程 班级: 电子2班 姓名:

朱慧娟

学号:

410109060325

2013.4.1

同组成员:

指导教师:

成绩:

刘法伯

董建彬

实验地点: 实验楼301 实验日期:

实验二 光纤传感器的位移特性实验

一、实验目的

1、研究光纤传感器测位移的方法。 2、研究不同反射面对传感器位移的特性。 二、基本原理

本实验采用的是传光型光纤,它有两束光纤混合后,组成Y型光纤,半圆分布及双D分布,一束光纤端部和光源相接发射光束,另一束端部与光电转换器相接接收光束。两束光混合后的端部都是工作端亦称探头,他与被测体相距X,有光源发出的光纤传到端部射出后再经被测体反射回来,另一束光纤接收光信号由光电转换器转换成电量,二光电转换器转换的电量大小与间距X有关,因此可用于测量位移。 三、实验结果记录

当反射面是光滑时顺测实验数据如表1.1

。。。

当反射面是光滑时逆着测时实验数据如表1.2

当反射面是粗糙时顺测实验数据如表2.1

表2.1 反射面粗糙顺测数据

当反射面是粗糙时逆着测时实验数据如表2.2

。。。

四、实验结果分析

4.1反射面光滑时由实验数据得实验折线图如图1所示。

图1 反射面光滑时实验折线图

由折线图可

电阻应变式传感器 实验报告

标签:文库时间:2025-02-14
【bwwdw.com - 博文网】

大连理工大学

大 学 物 理 实 验 报 告

院(系) 材料学院 专业 材料物理 班级 0705 姓 名 童凌炜 学号 200767025 实验台号 实验时间 2009 年 03 月 06 日,第 二 周,星期 五 第 5-6 节

教师签字 成 绩

实验名称 电阻应变式传感器

教师评语

实验目的与要求:

1. 学习电阻应变式传感器的基本原理、 结构、 特性和使用方法 2. 测量比较几种应变式转换电路的输出特性和灵敏度 3. 了解温度变化对应变测试系统的影响和温度补偿方法

主要仪器设备:

CSY10A型传感器系统实验仪

实验原理和内容: 1. 应变效应

导体或半导体在外力的作用下发生机械变形时, 其阻值也会发生相应的变化, 成为应变效应。 电阻应变片的工作原理即是基于这种效应, 将本身受力形变时发生的阻值

电涡流传感器的位移特性实验报告

标签:文库时间:2025-02-14
【bwwdw.com - 博文网】

实验十九 电涡流传感器的位移特性实验 一、实验目的

了解电涡流传感器测量位移的工作原理和特性。 二、实验仪器

电涡流传感器、铁圆盘、电涡流传感器模块、测微头、直流稳压电源、数显直流电压表 三、实验原理

通过高频电流的线圈产生磁场,当有导电体接近时,因导电体涡流效应产生涡流损耗, 而涡流损耗与导电体离线圈的距离有关,因此可以进行位移测量。

四、实验内容与步骤

1.按图 2-1安装电涡流传感器。

图 2-1传感器安装示意图

2.在测微头端部装上铁质金属圆盘,作为电涡流传感器的被测体。调节测微头,使铁 质金属圆盘的平面贴到电涡流传感器的探测端,固定测微头。

图 2-2 电涡流传感器接线示意图

3.传感器连接按图 2-2,实验模块输出端 Uo 与直流电压表输入端 U i 相接。直流电压 表量程切换开关选择电压 20V 档,模块电源用 2号导线从实验台上接入 +15V电源。

4.合上实验台上电源开关,记下数显表读数,然后每隔 0.1mm 读一个数,直到输出几 乎不变为止。将结果列入表 2-1。

表 2-1 铁质被测体

5. 根据上表数据,画出 V-X 曲线,根据曲线找出线性区域及进行正、负位移测量时的 最佳工作点(即曲线线性段的中点 ,试计算测量范围为

电涡流传感器的位移特性实验报告

标签:文库时间:2025-02-14
【bwwdw.com - 博文网】

实验十九 电涡流传感器的位移特性实验 一、实验目的

了解电涡流传感器测量位移的工作原理和特性。 二、实验仪器

电涡流传感器、铁圆盘、电涡流传感器模块、测微头、直流稳压电源、数显直流电压表 三、实验原理

通过高频电流的线圈产生磁场,当有导电体接近时,因导电体涡流效应产生涡流损耗, 而涡流损耗与导电体离线圈的距离有关,因此可以进行位移测量。

四、实验内容与步骤

1.按图 2-1安装电涡流传感器。

图 2-1传感器安装示意图

2.在测微头端部装上铁质金属圆盘,作为电涡流传感器的被测体。调节测微头,使铁 质金属圆盘的平面贴到电涡流传感器的探测端,固定测微头。

图 2-2 电涡流传感器接线示意图

3.传感器连接按图 2-2,实验模块输出端 Uo 与直流电压表输入端 U i 相接。直流电压 表量程切换开关选择电压 20V 档,模块电源用 2号导线从实验台上接入 +15V电源。

4.合上实验台上电源开关,记下数显表读数,然后每隔 0.1mm 读一个数,直到输出几 乎不变为止。将结果列入表 2-1。

表 2-1 铁质被测体

5. 根据上表数据,画出 V-X 曲线,根据曲线找出线性区域及进行正、负位移测量时的 最佳工作点(即曲线线性段的中点 ,试计算测量范围为

传感器实验报告

标签:文库时间:2025-02-14
【bwwdw.com - 博文网】

五 邑 大 学

《传感器与电测技术》

实验报告

实验时间: 2016年11月16日-17日 实验班级: 班 实验报告总份数: 4 份 实验教师:

信息工程 学院(系) 611 实验室

__交通工程_____专业 班 学号

姓名_______协作者______________ 成绩:

实验一 熟悉 IAR 集成开发环境下 C程序的编写

一.实验目的

1、 了解IAR 集成开发环境的安装。

2、 掌握在IAR 环境下程序的编辑、编译以及调试的方法。

二.实验设备

1、 装有IAR 开发环境的PC 机一台

2、 物联网开发设计平台所配备的基础实验套件一套 3、 下载器一个

三.实验要求

1、 熟悉IAR 开发环境

2、 在IAR 开发环境下编写、编译、调试一个例程 3、 实验现象 节点扩展板上的发光二极管 D9 被点亮

三、 问题与讨论

根据提供的电路原理图等资料,修改程序,点亮另一个 LED 灯 D8。(分析原理,并注释。)

先定义IO口,再初始化,最后点亮

实验二 光照

传感器实验报告

标签:文库时间:2025-02-14
【bwwdw.com - 博文网】

生物医学工程专业传感器实验报告

实验一、二、三 应变片单臂、半桥、全桥特性实验

一、实验原理

电阻应变式传感器是在弹性元件上通过特定工艺粘贴电阻应变片来组成。一种利用电阻材料的应变效应将工程结构件的内部变形转换为电阻变化的传感器,此类传感器主要是通过一定的机械装置将被测量转化成弹性元件的变形,然后由电阻应变片将变形转换成电阻的变化,再通过测量电路将电阻的变化转换成电压或电流变化信号输出。可用于能转化成变形的各种非电物理量的检测,如力、压力、加速度、力矩、重量等,在机械加工、计量、建筑测量等行业应用十分广泛。

根据表中数据画出实验曲线后,计算灵敏度S=ΔV/ΔW(ΔV输出电压变化量,ΔW重量变化量)和非线性误差δ(用最小二乘法),δ=Δm/yFS ×100%式中Δm为输出值(多次测量时为平均值)与拟合直线的最大偏差:yFS满量程输出平均值,此处为200g。 四、 思考题

1、ΔR转换成ΔV输出用什么方法?

通过电阻的分压,将电阻两端的电压测量出来经过差动放大器。从而将ΔR转换成ΔV。 2、根据图4机头中应变梁结构,在振动台放置砝码后分析上、下梁片中应变片的应变方向(是拉?还是压?+压变大)。

所连接的应变片电阻中,带有符号↑是拉伸,电阻会变大;带

传感器实验报告

标签:文库时间:2025-02-14
【bwwdw.com - 博文网】

五 邑 大 学

《传感器与电测技术》

实验报告

实验时间: 2016年11月16日-17日 实验班级: 班 实验报告总份数: 4 份 实验教师:

信息工程 学院(系) 611 实验室

__交通工程_____专业 班 学号

姓名_______协作者______________ 成绩:

实验一 熟悉 IAR 集成开发环境下 C程序的编写

一.实验目的

1、 了解IAR 集成开发环境的安装。

2、 掌握在IAR 环境下程序的编辑、编译以及调试的方法。

二.实验设备

1、 装有IAR 开发环境的PC 机一台

2、 物联网开发设计平台所配备的基础实验套件一套 3、 下载器一个

三.实验要求

1、 熟悉IAR 开发环境

2、 在IAR 开发环境下编写、编译、调试一个例程 3、 实验现象 节点扩展板上的发光二极管 D9 被点亮

三、 问题与讨论

根据提供的电路原理图等资料,修改程序,点亮另一个 LED 灯 D8。(分析原理,并注释。)

先定义IO口,再初始化,最后点亮

实验二 光照

传感器实验报告

标签:文库时间:2025-02-14
【bwwdw.com - 博文网】

实验一、二、三 应变片单臂、半桥、全桥特性实验

一、实验原理

电阻应变式传感器是在弹性元件上通过特定工艺粘贴电阻应变片来组成。一种利用电阻材料的应变效应将工程结构件的内部变形转换为电阻变化的传感器,此类传感器主要是通过一定的机械装置将被测量转化成弹性元件的变形,然后由电阻应变片将变形转换成电阻的变化,再通过测量电路将电阻的变化转换成电压或电流变化信号输出。可用于能转化成变形的各种非电物理量的检测,如力、压力、加速度、力矩、重量等,在机械加工、计量、建筑测量等行业应用十分广泛。 二、实验结果 重量(g) 0 20 40 60 80 100 120 140 160 180 200 单臂电压(mv) 0 1 2 3 4 5 6 7 8 9 10 半桥电压(mv) 0 3 4 6 8 10 12 14 16 18 20 全桥电压(mv) 0 2 6 10 12 16 18 21 25 29 32 三、实验分析

根据表中数据画出实验曲线后,计算灵敏度S=ΔV/ΔW(ΔV输出电压变化量,ΔW重量变化量)和非线性误差δ(用最小二乘法),δ=Δm/yFS ×100%式中Δm为输出值(多次测量时为平均值)与拟合直线的最大偏差:yFS满量程输出平均值,此处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