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生物中考必考知识点
“初三生物中考必考知识点”相关的资料有哪些?“初三生物中考必考知识点”相关的范文有哪些?怎么写?下面是小编为您精心整理的“初三生物中考必考知识点”相关范文大全或资料大全,欢迎大家分享。
初三生物
七年级生物上册知识点总结
一、 生物的多样性
1.物种多样性
无脊椎动物:原生动物、腔肠动物、扁形动物、线
性动物、环节动物、软体动物、节肢动物。
动物脊椎动物:鱼类、两栖类、鸟类、哺乳类 植物 :藻类植物、苔藓植物、蕨类植物、种子植物(裸子和被子)
微生物 :细菌、真菌、病毒
2.遗传(基因)多样性
在地球上,不同种生物体内所携带的基因是不同的,即使是同种生
物,不同个体的基因也不尽相同。如菊花有2万至2.5万个品种;同一头
母猪却生下了一窝白猪、花猪和黑猪等不同毛色的小猪。
3.生态系统多样性
生态系统:一定自然区域内所有生物和其生存环境组成。
种类繁多的生物都生活在一定的环境中,生物与环境相互影响、相
互作用,构成了生态系统。
生物圈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它又可划分为陆地生态系统、湿
地生态系统和海洋生态系统。一片森林、一个池塘、一块草地、一块农田
都可称为一个生态系统。
二、生物的特征
生物在表现为多样性的同时也具有共性:新陈代谢是生物最基本的
特征,在此基础上生物才有生长、繁殖和应激性等生命特征。
(1 生物在遇到外界刺激时能够作出的规律性反应,叫做应激性。
是生物具有的普遍特性,它能够使生物“趋利避害”。如向日葵的花盘随着
高三生物复习知识点分类汇编2
www.gaokaoq.com高考圈-让高考没有难报的志愿
高三生物复习知识点分类汇编(三) 高三生物复习知识点分类汇编(三) 七、生物学中出现的人体常见疾病:
① 风湿性心脏病、类风湿性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自身免疫病。免疫机制过高) ② 艾滋病(免疫缺陷病)胸腺素可促进T细胞的分化、成熟,临床上常用于治疗细胞免疫功能缺陷功低下患者。
八、人类几种遗传病及显隐性关系: 类 别 隐性 常染色体遗传 单基因 遗传病 性(X)染色体遗传 显性 多基因遗传病 显性 多指、并指、短指、软骨发育不全 红绿色盲、血友病、果蝇白眼、进行性肌营养不良 抗维生素D佝偻病 唇裂、无脑儿、原发性高血压、青少年型糖尿病 数目改变 21三体综合症(先天愚型) 染色体异常遗传病 性染色体病 九、高中生物学中涉及到的微生物: 1、病毒类:无细胞结构,主要由蛋白质和核酸组成,包括病毒和亚病毒(类病毒、拟病毒、朊病毒) ①动物病毒:RNA类(脊髓灰质炎病毒、狂犬病毒、麻疹病毒、腮腺炎病毒、流感病毒、艾滋病病毒、口蹄疫病毒、脑膜炎病毒、SARS病毒) DNA类(痘病毒、腺病毒、疱疹病毒、虹彩病毒、乙肝病毒)
名 称 白化病、先天性聋哑、苯丙酮尿症 隐性 常染
高三生物二轮复习知识点汇总
高三生物二轮复习知识点汇总
一、 生物学中常见化学元素及作用:
1、 Ca:人体缺之会患骨软化病,血液中Ca2+含量低会引起抽搐,过高则会引起肌
无力。血液中的Ca2+具有促进血液凝固的作用,如果用柠檬酸钠或草酸钠除掉血液中的Ca2+,血液就不会发生凝固。属于植物中不能再得用元素,一旦缺乏,幼嫩的组织会受到伤害。
2、 Fe:血红蛋白的组成成分,缺乏会患缺铁性贫血。血红蛋白中的Fe是二价铁,
三价铁是不能利用的。属于植物中不能再得用元素,一旦缺乏,幼嫩的组织会受到伤害。
3、 Mg:叶绿体的组成元素。很多酶的激活剂。植物缺镁时老叶易出现叶脉失绿。 4、 B:促进花粉的萌发和花粉管的伸长,缺乏植物会出现花而不实。 5、 I:甲状腺激素的成分,缺乏幼儿会患呆小症,成人会患地方性甲状腺肿。 6、 K:血钾含量过低时,会出现心肌的自动节律异常,并导致心律失常。 7、 N:N是构成叶绿素、蛋白质和核酸的必需元素。N在植物体内形成的化合物都
是不稳定的或易溶于水的,故N在植物体内可以自由移动,缺N时,幼叶可向老叶吸收N而导致老叶先黄。N是一种容易造成水域生态系统富营养化的一种化学元素,在水域生态系统中,过多的N与P配合会造成富营养化,在
高三生物二轮复习知识点汇总
高三生物二轮复习知识点汇总
一、 生物学中常见化学元素及作用:
1、 Ca:人体缺之会患骨软化病,血液中Ca2+含量低会引起抽搐,过高则会引起肌
无力。血液中的Ca2+具有促进血液凝固的作用,如果用柠檬酸钠或草酸钠除掉血液中的Ca2+,血液就不会发生凝固。属于植物中不能再得用元素,一旦缺乏,幼嫩的组织会受到伤害。
2、 Fe:血红蛋白的组成成分,缺乏会患缺铁性贫血。血红蛋白中的Fe是二价铁,
三价铁是不能利用的。属于植物中不能再得用元素,一旦缺乏,幼嫩的组织会受到伤害。
3、 Mg:叶绿体的组成元素。很多酶的激活剂。植物缺镁时老叶易出现叶脉失绿。 4、 B:促进花粉的萌发和花粉管的伸长,缺乏植物会出现花而不实。 5、 I:甲状腺激素的成分,缺乏幼儿会患呆小症,成人会患地方性甲状腺肿。 6、 K:血钾含量过低时,会出现心肌的自动节律异常,并导致心律失常。 7、 N:N是构成叶绿素、蛋白质和核酸的必需元素。N在植物体内形成的化合物都
是不稳定的或易溶于水的,故N在植物体内可以自由移动,缺N时,幼叶可向老叶吸收N而导致老叶先黄。N是一种容易造成水域生态系统富营养化的一种化学元素,在水域生态系统中,过多的N与P配合会造成富营养化,在
高三生物高考复习资料知识点分类汇编整理
高三生物复习知识点分类汇编
一、生物学中常见化学元素及作用:
1、Ca:人体缺之会患骨软化病,血液中Ca2+含量低会引起抽搐。
2、Fe:血红蛋白的组成成分,缺乏会患缺铁性贫血。植物中不能再用元素,一旦缺乏,幼嫩的组织会受到伤害。
3、Mg:叶绿体的组成元素。植物缺镁时老叶易出现叶脉失绿。很多酶的激活剂。 4、B:促进花粉的萌发和花粉管的伸长,缺乏植物会出现花而不实。 5、I:甲状腺激素的成分,缺乏幼儿会患呆小症,成人会患地方性甲状腺肿。 6、K:血钾含量过低时,会出现心肌的自动节律异常,并导致心律失常。
7、N:构成叶绿素、ATP、蛋白质和核酸的必需元素。在植物体内缺N时导致老叶先黄。在水域生态系统中,过多的N与P配合会造成富营养化,在淡水生态系统中的富营养化称为“水华”,在海洋生态系统中的富营养化称为“赤潮”。
8、P:P是构成磷脂、核酸和ATP的必需元素。植物体内缺P,会影响到DNA的复制和RNA的转录,从而影响到植物的生长发育。植物缺P时老叶易出现茎叶暗绿或呈紫红色,生育期延迟。 二、生物学中常用的试剂:
1、斐林试剂: 成分:0.1g/ml NaOH(甲液)和0.05g/ml CuSO4(乙液)。用法:将甲液和乙液等体积混合,再将混
初三生物复习提纲一
一、水中生活的动物
1、目前已知的动物约150万种,按有无脊柱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两大类。按生活环境分为陆地生活动物、水中生活动物和空中生活动物。
2、水生动物最常见的是鱼,此外,还有 ①腔肠动物,如海葵、珊瑚虫;②软体动物,如乌贼、章鱼; ③甲壳动物,如虾、蟹;④海豚(哺乳动物)、龟(爬行动物)等其他水生动物。 3、鱼适应水中生活最重要的两个特点:①能靠游泳来获取食物和防御敌害。 ②能在水中呼吸。
4、四大家鱼是:青鱼、鲢鱼、草鱼和鳙鱼。 5、鱼是较低等的脊椎动物。
6、鱼的外形呈梭形,其作用是:减少游泳阻力,适于游泳。鱼体分三大部分:头部、躯干部和尾部。
8、鱼在游泳时主要靠身体_躯干部_和尾鳍_的左右摆动击动水流产生前进的动力,其它鱼鳍起辅助作用。鱼在运动时,背鳍、胸鳍、和腹鳍都有维持平衡的作用,尾 鳍有决定鱼运动方向的作用。
9、鱼的感觉器官是侧线(感觉水流、测定方向)。
10、鱼鳃为鲜红色,因为内含丰富的毛细血管;鳃丝既多又细,其作用是大大增加了跟水的接触面积,促进血和外界进行气体交换。
12、水由鱼___口__流入鳃,然后由鳃盖后缘(鳃孔)流出。在水流经鳃丝时,水中溶解的_氧气_进入鳃丝的__毛细血管__中,而_二氧化碳___
初三生物月考试卷
初三生物第三次月考试卷内容包括初一上下册的综合题
初三生物月考试卷
班级:姓名座号
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15分)
1.将一根枝条插入滴有红墨水的瓶中,放在太阳下一会时间后,将
枝条纵切开来,用放大镜可看出哪一部分被染红了?()
A.筛管
B.导管
C.形成层
D.筛管和导管
2.水分吸收的主要部位、运输的通道、散失的门户依次是()
A.根毛、导管、气孔
B.气孔、根毛、导管
C.根毛、气孔、导管
D.表皮、叶脉、气孔
3.在夏天的树林里,空气潮湿、凉爽宜人,这是由于植物进行()
A.光合作用
B.呼吸作用
C.蒸腾作用
D.输导作用
4.保卫细胞区别于表皮细胞的结构特点是()
A.形状不同
B.大小不同
C.含叶绿体
D.不含叶绿体
5.一绿色植株在黑暗中放置24小时,选择一片绿叶,把主叶脉剪断(如图所示),然后将植株放在阳光下照射2~4小时,发现B区不能
正常制造淀粉,其中原因是B区叶片缺少()
A.叶绿素
B.光
C.二氧化碳
D.水
6.蚕豆苗在阳光下进行光合作用的产物主要是()
A.只有二氧化碳
B.氧气和淀粉
C.只有氧气
D.二氧化碳和淀粉
7.在“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的实验中,将天竺葵黑暗饥饿处理一昼
夜后,用黑纸对叶片的一部分进行两面遮盖,光照一段时间,经酒
精脱色处理后滴加碘液,变蓝的部位是()
初三生物复习提纲一
一、水中生活的动物
1、目前已知的动物约150万种,按有无脊柱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两大类。按生活环境分为陆地生活动物、水中生活动物和空中生活动物。
2、水生动物最常见的是鱼,此外,还有 ①腔肠动物,如海葵、珊瑚虫;②软体动物,如乌贼、章鱼; ③甲壳动物,如虾、蟹;④海豚(哺乳动物)、龟(爬行动物)等其他水生动物。 3、鱼适应水中生活最重要的两个特点:①能靠游泳来获取食物和防御敌害。 ②能在水中呼吸。
4、四大家鱼是:青鱼、鲢鱼、草鱼和鳙鱼。 5、鱼是较低等的脊椎动物。
6、鱼的外形呈梭形,其作用是:减少游泳阻力,适于游泳。鱼体分三大部分:头部、躯干部和尾部。
8、鱼在游泳时主要靠身体_躯干部_和尾鳍_的左右摆动击动水流产生前进的动力,其它鱼鳍起辅助作用。鱼在运动时,背鳍、胸鳍、和腹鳍都有维持平衡的作用,尾 鳍有决定鱼运动方向的作用。
9、鱼的感觉器官是侧线(感觉水流、测定方向)。
10、鱼鳃为鲜红色,因为内含丰富的毛细血管;鳃丝既多又细,其作用是大大增加了跟水的接触面积,促进血和外界进行气体交换。
12、水由鱼___口__流入鳃,然后由鳃盖后缘(鳃孔)流出。在水流经鳃丝时,水中溶解的_氧气_进入鳃丝的__毛细血管__中,而_二氧化碳___
中考物理必考知识点
中考物理必考知识点
一. 物体在振动,我们“不一定”能听得到声音
【解析】
1、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在真空中声音是不能传播的,登上月球的宇航员们即使相距很近也要靠无线电话交谈。
2、人的听觉是有一定的频率范围的,即:20~20000Hz,频率低于 20Hz 的声波叫次声波,如发生海啸、地震时产生的声波是次声波;而频率高于 20000Hz 的声波是超声波,如医院里的 B 超。对于超声波和次声波人耳是无法听到的。
3、人耳听到声音的条件除了与频率有关外,还更距离发声体的远近有关,如果距离发声体太远,通过空气传入人耳后不能引起鼓膜的振动,还是听不到声音。
二. 密度大于水的物体放在水中“不一定”下沉
【解析】
密度大于水的物体放在水中有三种情况,下沉、悬浮、漂浮,到底处于哪种状态,与物体全部浸入水中受到的重力和浮力的大小有关:
1、下沉。根据 F 浮=Vρ 水 g 和 G=Vρ 物 g,因为 ρ 水<ρ 物,F 浮,物体下沉,此时,该物体是实心的。例如:铁块放在水中下沉。
2、悬浮,当该物体内部的空心所造成该物体的重力与它浸没在水中所排开水的重
初三生物下册(一二章)测试题
初三生物下册单元测试题(一二章)
一、选择题
1、把落地生根的叶片掰下来放在潮湿的土壤上,不久就可以长出根来,形成一个新的植株。这种繁殖方式叫做()
A.扦插
B.压条
C.无性生殖
D.嫁接
2、不能随意折花的主要是因为花是()
A.散发迷人的花香 B.会影响植物的繁殖 C. 吸引昆虫 D.供人欣赏
3、下列生殖必须无菌操作的是( )
A.嫁接
B.压条
C.组织培养
D.扦插
4、某同学在公园发现了一条绿色的“肉虫”,并把它放在了一个小盒里,带回了家。过了几天,当他再打开盒子看时,发现“肉虫”变成了一只美丽的蝴蝶。小李捉住的这只昆虫应当属于完全变态发育的一种。那么正确的完全变态发育过程应当是()A.卵→蛹→幼虫→成虫 B.卵→幼虫→蛹→成虫
C.卵→若虫→成虫 D.卵→若虫→蛹→成虫
5、小王通过学习两栖动物生殖和发育的有关知识,总结出蟾蜍、大鲵、蝾螈等两栖动物生殖上的共同特点是()
A.雌雄个体有抱对的现象 B.雄性个体通过鸣叫吸引雌性
C.体外受精 D.卵生,由雌性个体产下受精卵
6、2003年3月25日22时25分,“神州”三号飞船搭载了刚产出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