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改革理论

“新课程改革理论”相关的资料有哪些?“新课程改革理论”相关的范文有哪些?怎么写?下面是小编为您精心整理的“新课程改革理论”相关范文大全或资料大全,欢迎大家分享。

新课程改革理论

标签:文库时间:2024-11-20
【bwwdw.com - 博文网】

新课程改革理论

第一章 新课程改革概述 第一节 新课程改革的背景

一、我国基础教育发展的内在需求……简答题、论述题★

目前我国基础教育的现状同时代的发展和肩负的历史重任之间还存在着

巨大的差距。 我国基础教育课程体系已经到了非改不可的地步,原因在于(或:片面追求升学率会造成哪些后果?): 1. 固有的知识本位、学科本位问题没有得到根本转变,所产生的危害影响 至深,这与时代对人的要求产生了巨大的反差。

2. 传统的应试教育实力强大,素质教育不能真正得到落实。 二、新课改的教育理念

“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这里试从课程观、课程内容、教学过程、学习方式、教师角色、学校文化等方面阐述课改的几个重要理念。 第二节 新课改的目标

一、 新课改的指导思想与根本任务

指导思想:基础教育改革要以邓小平关于“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和江泽民“三个代表”为指导,面向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根本任务:面向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政策,调整和改革基础教育的课程体系、结构、内容,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

★ ★二、 新课改的六项具体目标

(一) 实现课程功能的转变。 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

成积极

新课程改革论文

标签:文库时间:2024-11-20
【bwwdw.com - 博文网】

活用新教材 教活新课程

新课程对教师的一个重要要求就是由“教教材”到“用教材”。正如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所说:“教材只能作为教课的依据,要教得好,使学生受益,还要靠教师的善于运用”。教材不是圣书,也不是绝对权威,它只是提供了最基本的教学资源。在教学中由于学生情况、教师素质、地区差异、教学条件等方面的不同,教师对教材的使用也应从实际出发,既要遵循教材,有不囿于教材;既要凭借教材,又要跳出教材。因为教材是影响学生发展的重要载体,教师只有深入理解教材,把握教材,创造性地开发和运用教材,才能跟得上新课程改革的步伐和时代发展的需要,才能更好地实现课程目标,提高教学质量。要创造性地使用新教材,用好新教材,使新教材充分发挥其应有的功能和作用。作为一位教师,我认为我们应做到以下四点:

一、认真分析、理解教材

教师对教材的处理不仅要全面,而且要深刻。能否领会教材编写者的意图,是衡量教师理解教材深浅的一个重要标志。教师对教材编写意图领会得越深,越发能够充分发挥教材在教学中的重要作用。教学过程是将教材的知识结构转化为学生认知结构的过程,教师在教学中要树立整体观念,从教材的整体入手,通读教材,了解教材的编排意图,弄清每个部分在整个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学会用联系的

新课程改革及高考改革进程

标签:文库时间:2024-11-20
【bwwdw.com - 博文网】

问:新课改历程是怎样的?

答: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从1996年提出到现在经历了很长时期,大致可以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1996年至1998年,课程理想的萌芽及其酝酿阶段。

1996年在*基础教育司组织下,调研了1993年开始实施的九年义务教育课程的实施现状。接着*基教司组织专家比较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国际和国内基础教育课改,规划和设计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

1998年底,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课程体系的基本框架和推广新课程的政策策略基本形成。

第二阶段:1999年至2001年7月,课程文件的研制、出台与实施准备阶段。

1999年1月,成立了基础教育课改专家工作组,起草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展开各科标准制定、教材编写、各项专题的研究和政策制定工作。设计好政策性框架之后,开始试验、实施。

2000年将教学计划更名为课程计划。这个课程计划首次将小学和初等中学的课程放在一起规划,在课程表中将全部课程分成两大类:活动类和学科类,在课程中给予地方一定的自主性。

第三阶段:2001年7月至2004年7月,义务教育阶段课程改革实验和高中新课程方案的形成阶段。

2001年9月,新一轮课改涉及20个学科(小学7科,中

新课程改革及新课程理念(精简版)

标签:文库时间:2024-11-20
【bwwdw.com - 博文网】

新课程改革及新课程理念(精简版)

一、新课改的理论基础:(部分理论简介)

1、多元智能理论:言语?语言智力、逻辑?数理智力、音乐?节奏智力、身体?运动智力、视觉?空间智力、人际交往智力、自我反省智力、自然观察者智力、存在智力。为新课改提供了新支点、新依据、新视角。

2、建构主义理论:建构主义本来是源自关于儿童认知发展的理论,由于个体的认知发展与学习过程密切相关,因此利用建构主义可以比较好地说明人类学习过程的认知规律,即能较好地说明学习如何发生、意义如何建构、概念如何形成,以及理想的学习环境应包含哪些主要因素等等。其核心概括为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学生对知识的主动探索、主动发现和对所学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

3、人本主义学习理论:个人的学习是一个心理过程;学习是一种自发的、有目的、有选择的学习过程;强调学习方法的学习和掌握,强调在学习过程中获得知识和经验;强调做中学;最好的学习是学会如何进行学习;学习的内容应该是学习者认为是有价值、有意义的知识或经验;学生具有学习潜能并具备“自我实现”的学习动机,要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

二、新课程体系改革内容:

1、改革课程功能,强调培养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在学习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同时,要学会学习,学会做人,形

新课程改革绝密资料

标签:文库时间:2024-11-20
【bwwdw.com - 博文网】

1、《纲要》指出,要“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2、新课程中“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课程门类和课时比例”,使课程结构具有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3、《纲要》

指出,要“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收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4、《纲要》指出,要“改变课程评价过于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5、《纲要》指出,要“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6、新课程倡导的学习方式是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7、新课程提倡建立一个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评价体系。8、新的课程改革要促进学生的多方面的发展,而不仅仅是着眼于认知方面的发展。9、课程往往是从学习者的角度出发和设计的。10、课程强调学习者作为学习的主体11、课程改革既是社会发展的需

新课程改革绝密资料

标签:文库时间:2024-11-20
【bwwdw.com - 博文网】

1、《纲要》指出,要“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2、新课程中“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课程门类和课时比例”,使课程结构具有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3、《纲要》

指出,要“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收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4、《纲要》指出,要“改变课程评价过于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5、《纲要》指出,要“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6、新课程倡导的学习方式是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7、新课程提倡建立一个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评价体系。8、新的课程改革要促进学生的多方面的发展,而不仅仅是着眼于认知方面的发展。9、课程往往是从学习者的角度出发和设计的。10、课程强调学习者作为学习的主体11、课程改革既是社会发展的需

新课程改革50问

标签:文库时间:2024-11-20
【bwwdw.com - 博文网】

新课程改革50问

新课程改革50问

《扬州教育》特刊

一、如何理解“课程”这一概念?

由于人们认识角度的不同,所以对 课程 的内涵也有不同的理解。但是一般认为课程可分为狭义和广义两个方面:狭义的课程是指教学内容,主要体现在教科书、课程计划(旧称教学计划)和课程标准(旧称教学大纲)中;广义的课程是指学生在学校中获得的经验,它包括学科设臵、教学活动、教学进程、课外活动及学校的环境气氛等,也就是说,广义的课程不仅包括课程表所规定的显性学习内容,也包括学生的课外活动及学校中潜在的各种文化教育因素;它不仅指书本知识,也包括学生个人所获得的感性知识,个人经过系统的整理由实践反复检验的科学知识,以及个人的经历产生的情感体验,可以说,广义课程的内容是更广泛的,更有助于我们认识课程的内容。

二、为什么要进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一方面是顺应世界潮流的需要。知识经济的兴起及信息化、全球化的影响和冲击,给教育提出了挑战。谁拥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谁就将领导世界的潮流;而信息技术又改变了学习者的行为方式;全球化则为终身教育提出了学习的主题。这一切,迫使我们必顺进行课程改革。同时,人类生存和发展面临困境,如生态环境的恶化、自然资源的短缺、人口的迅速膨胀……以及人的精神力量、道德力量

新课程理论讲座

标签:文库时间:2024-11-20
【bwwdw.com - 博文网】

新课程理论讲座

基础教育新课程与教师角色

第一节 传统教师角色受到挑战

教师角色的特征是随着社会的变化而变化的。21世纪的教师在对职业角色的认识时,是要在每一节课得到生命创造的满足,发现与学生共同成长的欢愉。教师职业不仅是付出,自己的生命价值和意义也在教育活动中得到体现和延伸。

一、教育观念上的挑战

(一)建立以学生为本的教育观念 以学生为本,就要树立基础教育为社会发展和学生的终身发展服务的观念。把每一个学生潜能的开发,健康个性的发展、自我教育、规划自身的发展,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的初步形成,民族责任感和参与国际竞争的意识的增强、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初步形成作为最根本的任务。 (二)树立活动教学观 有的人认为,长期以来,在我国中小学教育领域中奉行以姿势传递为价值取向的教学观,致使课堂中教师的讲授成为主要的教学形式,轻视甚至否认主体活动给予学生素质发展的真正价值。随着未来科技经济的迅猛发展,知识经济时代的挑战,终身教育和学习化社会的到来,我们必须重新审视现行的教学体系,确立学生主体活动在教学中的地位,将活动教学引入教学的主战场——课堂教学中,以使素质教育真正落到实处。 活动教学具有以下特

新课程改革发展方向

标签:文库时间:2024-11-20
【bwwdw.com - 博文网】

2 103 - 0 7文生活艺L I TE R A T RUE L I FE课教园 地

课程新革发改方展向唐红(南财中经政法大学外国语学,院湖北武汉 34 0 703 )摘:要新课改对高英中语教理学念、教学标、目教方学提出了式的要求新,提倡“以生学展发本为,着眼培养学于生全面素质的”的理念。文从本学教压力、教学理念、对课新改的熟悉程度和对多媒体的应用四个面方我对们老进师了访谈调查行。同时我也们问一了些关学于教校学统方系的面问题,涉及到教学资,源媒多体专业指导技,术学硬件校设施,课改与高考革一改致和性改课宣传力度等个方面。多

关键词:新课改;高英中;语教学中图分号类:6G3 文献标码识: 文章编A号: 01 5—05 3 2 (1 20 1 3 ) 20— 02 39— 0 1 新改都是课第一次接触,乏缺必要了解与培的训, 对新课改的 解也有许读误解多处。之这又无形加中大了改课实施的阻力。 3 .许课多改政策未落实,缺乏良能好课的改实施社会环一

现综合分象析通调研前过的察观和了解以及调研程中不难过现许发多高中生升大学入后难适应大学宽以松、自主的教学模式及教 学境环,其尤是英在这语一学科,其对学参生与度、主性观、 自觉要求性高最又且贯穿学小

新课程改革实施方案

标签:文库时间:2024-11-20
【bwwdw.com - 博文网】

一 课题的提出

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标准对广大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提出了新的要求,《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明确指出:“改革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得先装,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及交流合作能力。“开遍学习方式,倡导主动多样的学习方式,把课堂变成让学生资助发展的,提高创新和实践能力的主阵地是课改在具体教学行为中的体现。

长期以来,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教师管教不管学,学生被动学习,学习方式和学习途径单一,学习效率低下,课业负担和心理负担过重现象较为突出,就我校而言,初中生厌学现象严重,学校开展的教科研活动也“研教”的多,“研学”的少,也有一些教师曾开展了指导学习的尝试,试图教会学生学习并引导学生进行创造性学习,但个体作用是有限的,不能形成规模效应和整体合力,而且教师在学习指导活动中往往缺乏理论指导,对学生的学习心理学习创新等要素缺乏研究,在思想观念上尚未摆脱接受式学习的束缚,在行为上表现为随意性,因此效果不太明显。

为提高广大教师的导学水平,促进教育教学观念和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兴趣,提高学习能力和学习效率,变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