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课程设计与实施
“德育课程设计与实施”相关的资料有哪些?“德育课程设计与实施”相关的范文有哪些?怎么写?下面是小编为您精心整理的“德育课程设计与实施”相关范文大全或资料大全,欢迎大家分享。
德育课程设计
发现生活中的美 一:活动的主题:
让学生们学会主动的去发现生活中的美,利用身边的废物变成优美的工艺品,从中学习到保护环境,爱护家园的精神。如今,环境保护的问题已经引起太多的人关注,作为一名老师应该去培养孩子们保护环境的意识,让他们从小就养成好习惯。所以,我设计了这堂课,并不是直白地去说教如何保护环境,而是侧面的让学生主动的去发现周围世界的美好。然后让他们自己动手来将废物转变成优美的工艺品。
二:活动目标要求
1. 情感与态度:让学生们在课堂中认识到世界的美好,从而学会去保护我们身边的美好事
物,学会爱护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让他们明白保护环境是一件很光荣的事情,而破坏我们身边的环境是一件不好的事情。明白了爱惜环境是一件必不可少的事情。体会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2. 行为与习惯:使学生们养成良好的道德习惯,有正确的行为准则。在对于保护环境这件
事上面能够做出正确的行为判断。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一点一滴的保护好我们的环境。 3. 知识与技能:在用自己收集到的废物进行改造再利用的同时,学生们对自己的动手能力
进行了锻炼,也开发了它们的创新精神。
4. 过程与方法:让低年级的学生正确的
中职德育课程作业的设计
中职德育课程作业的设计
摘要:相对于普通高中的学生来说,中职的学生没有升学压力,因此,学习行为更多了随意性,尤其是课程作业,大多被看做累赘,完成的不够及时,也不够认真。这也使得课后巩固与自发生成无从谈起,中职的德育教育课程无法深入有效的进行下去。本文立足于中职学生的学习现状,将德育课程作为教育与教学双重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就其作业的设计谈一些看法,提一些策略。
关键词:中职课程 德育教育 作业设计 正文:
一、中职德育课作业的性质与特点 1、知识、理论与实践的三位一体化
作业最大的特点是对所学过的知识进行巩固,发现在知识学习过程中的遗漏点进行不断地深化。中职德育课程作为学校德育教育工作的主阵地,是把知识与道德、教学与教育统一在一起的。在作业的形式上则对体验和实践的关注更多一些。因此其作业除了巩固知识的学习之外,特别强调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其作业的设计在德育理论体系的框架中,将知识的学习与在实际生活中的能力的转化形成三位一体的有效整体。 2、开放式与封闭式相结合的辩证关系
中职教育更多是一种引领式教育,教师传道授业解惑的职能不再以亦步亦趋的方式表现出来,尤其针对德育课程,注重的是学生的养成教育,就必然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体现在作业上,是以封
德育课程一体化实施方案
固堤街道中小学德育课程
一体化实施方案
为贯彻落实《山东省中小学德育课程一体化实施指导纲要》,加强中小学德育课程一体化建设,统筹课程育人、实践育人和文化育人,提高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全面深化基础教育综合改革,根据区教育局《关于印发寒亭区中小学德育课程一体化实施试点工作方案的通知》文件要求,结合我街道实际情况,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山东省中小学德育课程一体化实施指导纲要》为指导,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不断深化课程改革,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立德树人,坚持问题导向、改革创新,大力开展德育领域综合改革,切实增强德育工作的实效性和针对性。
二、总体目标
把立德树人作为学校教育的根本任务,建构起德育课程、学科课程、传统文化课程和实践活动课程“四位一体”的德育课程实施新格局,形成符合学生认知规律和成长规律的德育课程实施体系,德育内容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实现全员育人、全科育人、文化育人、实践育人,全面提高中小学生的道德素养,促进每个学生健康成长,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三、工作任务
(一)探索和完善全员育人工作机制。所有中小学深入落实全员育人导师制、学情会商制度、家长委员会制度、教师教书育人“一岗双责”制度、
德育课程一体化实施方案
固堤街道中小学德育课程
一体化实施方案
为贯彻落实《山东省中小学德育课程一体化实施指导纲要》,加强中小学德育课程一体化建设,统筹课程育人、实践育人和文化育人,提高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全面深化基础教育综合改革,根据区教育局《关于印发寒亭区中小学德育课程一体化实施试点工作方案的通知》文件要求,结合我街道实际情况,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山东省中小学德育课程一体化实施指导纲要》为指导,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不断深化课程改革,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立德树人,坚持问题导向、改革创新,大力开展德育领域综合改革,切实增强德育工作的实效性和针对性。
二、总体目标
把立德树人作为学校教育的根本任务,建构起德育课程、学科课程、传统文化课程和实践活动课程“四位一体”的德育课程实施新格局,形成符合学生认知规律和成长规律的德育课程实施体系,德育内容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实现全员育人、全科育人、文化育人、实践育人,全面提高中小学生的道德素养,促进每个学生健康成长,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三、工作任务
(一)探索和完善全员育人工作机制。所有中小学深入落实全员育人导师制、学情会商制度、家长委员会制度、教师教书育人“一岗双责”制度、
德育课教学设计
时代好少年,弘扬民族魂 歌曲导入,动画激情。 歌曲《红旗飘飘》,配以自制动画:改革开放30年的成就、神舟六号飞船在太空遨游、奥运会火炬传递。 师:同学们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一个民族,没有振奋的精神和高尚的品格,不可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今天,我们德育活动课的主题是:弘扬民族精神,争做时代好少年。这节课我们要通过三个篇章的互动板块,让同学们了解民族精神,感受民族精神的伟大力量,体验民族精神的时代内涵。希望你们能积极参与,学有所获,获
有所悟。让我们进入第一篇章。
学校德育课程化的实践与探索
学校德育课程化的实践与探索
课程是教育的主要形式。德育能否取得实效,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就是学生是否主动参与了德育全过程。德育课程化的构建,进一步明确、具体化了德育内涵,统筹了学校内外的德育资源,让学生从中学习并养成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符合的态度、习惯和行为,保障和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山东省泰安市第二中学在对德育课程进行整合的过程中,按照学生的认知层面、行为层面、自觉层面、内化层面,结合文化影响、渗透教育、活动课程,使学生上升到自觉的知行统一的层面。
一、德育课程的构建基础
一是打造校园文化,在隐性课程中浸润德育。校园文化作为学校德育的隐性课程,具有暗示性和渗透性的特点。为此,学校发动全体师生参与,共同打造校园显性文化,建立了校史展馆、孔子文化墙,为每一座楼房、每一条道路拟定名字一明德楼、思齐楼,博雅路、诚信大道……立体化地彰显学校内涵文化。每年举办读书节、艺术节、演讲比赛、歌唱比赛、寝室文化创意大赛等寓教于乐、丰富多彩的活动。这种底蕴丰厚的文化环境,让学生受到了潜移默化的影响,真正实现了文化育人。
二是加强班级文化建设,利用好德育的主阵地。班级是学校实现德育功能的基本单位,建设一个温暖、和谐的班集体,让学生接
学校德育课程化的实践与探索
学校德育课程化的实践与探索
课程是教育的主要形式。德育能否取得实效,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就是学生是否主动参与了德育全过程。德育课程化的构建,进一步明确、具体化了德育内涵,统筹了学校内外的德育资源,让学生从中学习并养成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符合的态度、习惯和行为,保障和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山东省泰安市第二中学在对德育课程进行整合的过程中,按照学生的认知层面、行为层面、自觉层面、内化层面,结合文化影响、渗透教育、活动课程,使学生上升到自觉的知行统一的层面。
一、德育课程的构建基础
一是打造校园文化,在隐性课程中浸润德育。校园文化作为学校德育的隐性课程,具有暗示性和渗透性的特点。为此,学校发动全体师生参与,共同打造校园显性文化,建立了校史展馆、孔子文化墙,为每一座楼房、每一条道路拟定名字一明德楼、思齐楼,博雅路、诚信大道……立体化地彰显学校内涵文化。每年举办读书节、艺术节、演讲比赛、歌唱比赛、寝室文化创意大赛等寓教于乐、丰富多彩的活动。这种底蕴丰厚的文化环境,让学生受到了潜移默化的影响,真正实现了文化育人。
二是加强班级文化建设,利用好德育的主阵地。班级是学校实现德育功能的基本单位,建设一个温暖、和谐的班集体,让学生接
第十一章 德育课程
第十一章 德育课程
一、道德课的由来
1872 年,日本颁布《学制》,要求小学开设“修身”课,中学开设“修身学”课。 1882 年,法国在西方率先以法令形式规定“道德课”为学校的正式课程。此后,许多国家纷纷效法,在学校设置专门的“道德课”或“公民课”、“公民道德课”、“修身课”、“道德与社会关系课”、“共产主义道德品质教育课”、“道德价值教育课”、“人格教育课”,希望通过专门的道德课,系统地向学生传授道德知识和理论。杜威把这种德育途径称作“直接道德教学”或称“关于道德的教学”。直接的道德教学途径的开辟,使教学与德育的关系又密切起来。
我国自 20 世纪初开始设置道德课。 1902 年,清政颁布《钦定学堂章程》,规定蒙学堂和小学堂均开设“修身”课,分别教以“教悌、忠信、礼义廉耻、敬长尊师、忠君爱国”,及“《曲礼》、朱子《小学》”和“性理通论、伦常大义”等。 1904 年,清政府颁布并实施的《奏定学堂章程》(即“癸卯学制”),把“修身”课列于小学课堂之首,规定“其要义在随时约束以和平之规矩,不令过苦,并指示古人之嘉言懿行,动其所慕效法之念,养成儿童德性,德之不流于匪僻,不习于放纵,尤须趁幼年时教以平情公道,不可但存私吝,以求合于
小学数学德育课程一体化实施的研究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小学数学德育课程一体化实施的研究
作者:杜伟
来源:《教育周报·教研版》2018年第04期
内容摘要:数学学科实施德育主要通过习题演算、讨论交流、合作探究、社会实践等活动进行,侧重于逻辑推理、实践反思、数学审美与道德品质的统一。其德育范畴主要体现在思维严谨,理性精神,数学审美和爱国主义。 关键词:数学 教学 德育 一体化
教育家赫尔巴德曾说过:“教学如果没有进行德育只是没有目的的手段,品德教育如果没有教学,就失去了手段和目的”。数学学科实施德育主要通过习题演算、讨论交流、合作探究、社会实践等活动进行,侧重于逻辑推理、实践反思、数学审美与道德品质的统一。其德育范畴主要体现在思维严谨,理性精神,数学审美和爱国主义。关于小学数学德育课程一体化的实施,谈淡我自己的主要做法及体会:
一、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理性精神、和思维严谨性
德育在数学课堂上,主要体现在“思维严谨”和“理性精神”这样两个维度。这主要是由数学的独特性决定的,相比于其他学科,数学最重要的是“理性精神”,也就是一种探索、质疑、思考、求实的精神。例如,“
关于课程德育和德育课程的理解(含教育是什么)
关于课程德育和德育课程的理解
教育是什么,往简单了说,只有一句话,就是养成良好的习惯??
----叶圣陶 教育的定义
《说文解字》的解释,“教,上所施,下所效也”;“育,养子使作善也”。 在西方,教育一词源于拉丁文educare。本意是“引出”或者“导出”,意识就是通过一定的手段,把某种本来潜在于身体和心灵内部的东西引发出来。
面对叶圣 陶老先生的话,对照中西方教育的定义,我们可以明了教育的根本就是育人,而后是使其掌握技能。但是在当今的社会,教育的现状似乎变得本末倒置了,几十年前我们就曾经高喊全员德育和全面育人,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但是渐渐地这些声音都淡了下来,都被成绩的呼声淹没,而今,当人们重新认识到学生阶段德育的重要性的时候,是有鉴于一批批有问题的或者有争议的教育成品走向社会的不协调与强烈呼喊教育回归根本的呼声。这也就是近些年有些地方教育者把我们以前丢弃的认知又重新以科研的形式拿出来的作为德育课程和课程德育的形式进行学校管理方式的改革的缘由。(个人见解) 一、德育课程
1、德育课程相关基本概念 (1)课程设置:
小学低年级(1~2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