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版初中生物课标解读
“2011版初中生物课标解读”相关的资料有哪些?“2011版初中生物课标解读”相关的范文有哪些?怎么写?下面是小编为您精心整理的“2011版初中生物课标解读”相关范文大全或资料大全,欢迎大家分享。
初中生物课标试题最终版
初中生物新课标测试题
学校 姓名 分数
一、填空题
1、生物科学是自然科学中的基础学科之一,是研究 生命现象 和 生命活动规律 的一门学科。它是农林、医药卫生、环境保护及其他有关应用科学的 基础 。
2、根据近年来生物教学改革探索积累起来的经验,我们可以从教学活动方式、方法的视角,把理论课的教学模式分为 讲授型 型、问答型、学导型、 合作型 型、
探究性 型五种类型。
3、生物课程标准包括 前言 、 课程内容 、 课程目标 、 实施建议 四部分。
4、采用多样化的评价方式可以更加准确地实现评价的目标和功能。教师应注意 形成性 评价和 终结性 评价相结合,定量 评价和 定性 评价相结合。
5、 自主 学习、 合作 学习、 探究 学习是我国基础教育改革中大力倡导的三种现代学习方式,也是当今世界学习
初中生物课改总结
课改总结
随着课改的不断深入,生物学科成为中考的一个科目,学生在
思想上加深了重视。在生物课堂教学过程中老师得到学生的密切配合,教学的改革得到深入的发展。学生想学了,这是促进老师教学的最大动力,也促进教师进行教学创新。为了激发学生学习的更大兴趣,促进学生主动性学习,创造性思考,有效性学习和运用性掌握知识,教师就要不断进行教学探索,寻求更有效的教学方法,以达到以上目的。回顾半学期来,我在教学上也有一些体会,如下:
一、注重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加强探究性学习
首先倡导以探究为核心的主动学习方式。主要包括体验探究法、经验探究法、形象探究法等,更多的是几种探究法混合使用。例如:指导学生调查工厂附近河水的污染情况,亲身体验人的生活和工业生产对水资源的破坏,同时调查本学校工厂的废气排放情况,以及垃圾焚烧影响学校周边环境空气的污染严重事实,从而亲身体会人与环境之间的恶性循环。再如:通过演示观看“响尾蛇如何追寻它放走的猎物”间接学会实验法的基本程序,再通过亲身探究影响鼠妇分布的环境因素掌握实验过程,学会独立探究。
再来倡导创造性学习方式。生物教学中渗透贯穿创造力的培养,使知识获得与创造力培养同步到位。如观察一滴水中的生命,指导学生取各种水质中的水,观
初中生物课程标准修订解读
——
初中生物课程标准修订解读
生物学课程标准修订组在教育部以及专家的领导和指导下,从2004年就开始组织有关《义务教育生物课程标准(实验稿)》实验情况的全国性调查和相应的修订工作,此后又多次组织修订工作,直至2011年春最后修订和审查。
2003年至2004年第一次修订,修订工作的重点是加强学科课程中德育教育的内容,在课程的内容标准中增加了环境和生态教育等内容,并对课程标准中的具体内容进行修订。整体而言没有大的调整,但有些地方作了文字修改和标点修改,删除了个别案例。
2007年至2008年第二次修订,修订字数较多的方面是增加了对“课程性质”的描述,并精简了教学案例、降低了个别教学内容的教学要求,对评价建议进行了少量文字修改。
2009年至2011年第三次修订,修订的主要任务是“凸显重要的科学概念”,并进一步修改教学建议和评价建议。 交流内容
一、 修订的主要内容 二、增加了“重要概念”
三、增加了“关注重要概念的学习”教学建议
四、增加了“检测学生知识目标的达成 ”评价建议
? 一、修订的主要内容 《标准》与《标准(实验稿)》相比较,在“具体内容”(原称为“具体内容标准” )部分进行了一定的修订,主要体现在降低部分具体内容要求和增加部分具体
初中生物教学指导意见(根据2011版课标修订) - 图文
初中生物教学指导意见
(根据2011版课标修订,征求意见稿) 编写者:张永金 陈美玲 魏正惠 伯海英
课程总目标
获得生物学基本事实、概念、原理和规律等方面的基础知识,了解并关注这些知识在生活、生产和社会发展中的应用。
初步具有生物学实验操作的基本技能、一定的科学探究和实践能力,养成科学思维的习惯。
理解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意义,提高环境保护意识。
初步形成生物学基本观点、创新意识和科学态度,并为确立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奠定必要的基础。 课程具体目标 知识
详见内容目标的教学要求,其中需要另加说明的有以下两点。
1.获得有关生物体的结构层次、生命活动、生物与环境、生物多样性、生物进化以及生物技术等生物学基本事实、概念、原理和规律的基础知识。
必要的形态结构内容是指为理解功能打基础的内容;生物体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它不是其组成部分的线性叠加,而是按照一定的结构层次组成的有机整体,“整体大于部分之和”,因此,理解生物体的结构层次,有助于从整体上认识生命体。
2.知道生物科学技术在生活、生产和社会发展中的应用及其可能产生的影响
“可能产生的影响”包括正面影响和负面影响。大致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1)影响
初中生物课程实验教学论文
浅谈初中生物课程中的实验教学
生物学是一门集实验性、实践性及科学性于一身的自然科学,随着现代科学的发展,它越来越显示出其二十一世纪领先科学的独特魄力。生物实验教学是生物教学的一个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帮助学生实现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由具体思维到抽象思维飞跃的一个重要环节,应当引起广大生物教师的高度重视。新课程标准所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生物实验教学中更应该体现出来,这是落实素质教育方针,培养学生基本技能一个突出表现。
一、生物实验教学的组成部分及开展形式
从新课程标准初中生物实验教材来看,生物实验教学形式不外乎演示实验、学生分组实验、应用与实践、调查研究这几种形式。其中演示实验、学生分组实验部分应该在课堂上完成,应用与实践,调查研究等可安排学生在课下完成。 二、端正对生物实验教学的认识
生物实验教学既然是生物教学的一个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就必须从思想上重视它,不能把它看成一件可有可无的事。在现行的教育管理体制下,部分生物教师依然穿新鞋走老路,以准备生物实验麻烦、学校现有仪器缺乏等种种理由为借口,在进行生物教学时还是照本宣科,以“学生朗读,讨论,老师指出重点,学生划线”这些表面上看似体现自主合作探究的简单的学习方式
济南版初中生物实验课计划
生物实验教学计划
实验教学在中学生物教学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在新一轮课程改革标准
下,中学生物教学注重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原则,教材内容突出了实验内容多,实验形式多,实验要求多的特点。因而在中学生物实验教学中教师加强对实验内容和过程的科学性指导,调动学生学习生物的积极性、主动性,改变生物实验教学的传统方式,对于提高中学生物实验教学的质量,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能力有着积极的意义。
1、加强实验的科学指导
中学生物实验是学生认识生物现象、理解生物概念和规律的基础,对培养学生的科学素质与能力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也是深受学生喜爱的课堂教学形式。在新编九年制义务教育生物教学大纲中,注重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原则,强调了实验课对培养学生能力的作用,为此,必须加强对实验进行科学的指导。
2. 在中学生物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精神和学习习惯
在新课程改革的实验教学中是以学生的自主活动为主要方式,把生物学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鼓励每个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创设丰富多彩的活动情境,让学生亲自实践,大胆探索,真正体现生物课堂的本质:“生物学教学是生物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交流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
3、在实验教学中注重
义务教体验磨练育初中生物课改革的探讨
zhsdfsdg
义务教育初中生物课改革的探讨 ——加强生物课练习
周村实验中学 范红荣
关键词:授课练习 素质教育
摘要;
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实践内容大大提高,学生探究能力不断得到拓展,学生动手能力也在提高,真正实现了素质教育,但是成绩的提高也是素质提高的关键,所以如何提高学生成绩也是值得我们探讨的话题,在探究学习中加强练习提高成绩也是必不可少的。
在目前生物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施以来,在课堂教学中,更要求我们结合本地和学科的实际,有效提高课堂的 45 分钟效率,使学生能在课堂对知识当堂掌握、消化和巩固,更使在每周只有 2课的相隔长的时间而学生遗忘率高的情况下提高教学质量,就要在教学实践中注意精讲精练,实行测练结合,加强练习,这就要求对练习要做到巧设计、多形式、讲实效了。
生物课的练习主要集中在两阶段进行:一是授课前的检测练习,二是授课后的堂上练习。这样双管齐下,强化练习,可收到温故知新,复习巩固的良好效果。因此,必须要在45分钟的教学中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在“精讲”的前提下,有效地组织和设计好这两个环节的练习,做到讲与练的完美统一。
一、授课前的检测练习:
授课前的检测练习,其主要目的是为了复习和巩固所学过的知识,并为引入新授
义务教体验磨练育初中生物课改革的探讨
zhsdfsdg
义务教育初中生物课改革的探讨 ——加强生物课练习
周村实验中学 范红荣
关键词:授课练习 素质教育
摘要;
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实践内容大大提高,学生探究能力不断得到拓展,学生动手能力也在提高,真正实现了素质教育,但是成绩的提高也是素质提高的关键,所以如何提高学生成绩也是值得我们探讨的话题,在探究学习中加强练习提高成绩也是必不可少的。
在目前生物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施以来,在课堂教学中,更要求我们结合本地和学科的实际,有效提高课堂的 45 分钟效率,使学生能在课堂对知识当堂掌握、消化和巩固,更使在每周只有 2课的相隔长的时间而学生遗忘率高的情况下提高教学质量,就要在教学实践中注意精讲精练,实行测练结合,加强练习,这就要求对练习要做到巧设计、多形式、讲实效了。
生物课的练习主要集中在两阶段进行:一是授课前的检测练习,二是授课后的堂上练习。这样双管齐下,强化练习,可收到温故知新,复习巩固的良好效果。因此,必须要在45分钟的教学中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在“精讲”的前提下,有效地组织和设计好这两个环节的练习,做到讲与练的完美统一。
一、授课前的检测练习:
授课前的检测练习,其主要目的是为了复习和巩固所学过的知识,并为引入新授
关注教学细节,成就高效的初中生物课堂
关注教学细节,成就高效的初中生物课堂
【摘 要】 在初中生物课教学实践中,如何成就高效的初中生物课堂,这不但要求教师要有扎实的教学基本功,而且对教师在课堂上如何利用好各个教学细节的要求也很高。学生如何将所学内容主动在课堂中实现是我在探索实践的问题,本文就这样的问题做一些阐述。
【关键词】 教学细节;高效课堂;教学效率
【中图分类号】g63.2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25-0-01
有效把握教学细节是高效课堂的关键。高效课堂是效果、效率、效益的统一。课堂教学效率是指单位时间里课堂教学的效果,它不但是预期教学目标实现程度的综合反映,而且是评价教学优劣的重要指标和整个教学过程运作状态是否良好的重要标志。 1 巧设课堂提问细节
肯尼基·胡德说:“教学的艺术全在于如何恰当地提出问题和巧妙地引导学生作答。”因此,教师在设计问题时要力求精当,“精”指的是精炼扼要、言简意赅,“当”指的是得当,所提问题要恰是重点、难点。
2 联系学生的知识,层层深入提出问题,导入新课
在讲解《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时,在导入中我播放完人类诞生的视频后设计了如下问题:为什么每个生命体,从一个小小的连肉眼都无法看见的受精卵开始,能不断的生
初中生物课堂教学设计【优秀2篇】
生物(英语:Biology,又称生命体、有机体)是有生命的个体。生物最重要和基本的特征在于生物进行新陈代谢(又称分泌物)及遗传。这次漂亮的小编为您带来了初中生物课堂教学设计【优秀2篇】,在大家参照的同时,也可以分享一下白话文给您最好的朋友。
篇一:初中生物课堂教学设计 篇一
教学目标:
1、通过小组的合作探究,阐明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和自身条件。
2、结合生活经验及实验观察尝试着描述种子萌发的大致过程。
3、运用对照实验法设计井完成对“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的探究,学会控制实验条件,检验不同的环境因素对种子萌发的影响,进行科学方法的训练。
4、尝试用抽样检测的方法测定种子的发芽率。
重点难点:
1、种子萌发环境条件的探究实验中设置对照实验的训练及实验现象的分析。
2、抽样检测时正确的取样方法。
教学设计
一、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
1、问题的提出
方案一:描述课前培养的菜豆种子萌发成幼苗的过程,4人小组合作,结合生活经验,提出探究的问题:在哪种环境条件下种子才能萌发?
方案二:观看种子萌发过程的录像(或CAI课件),4人小组合作,自主性学习,提出探究的问题:在哪种环境条件下种子才能萌发?
引导学生进行描述,互相交流,在此基础上提出问题并确定问题。
播放录像(或CAI课件),创设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