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必修一专题八
“高中历史必修一专题八”相关的资料有哪些?“高中历史必修一专题八”相关的范文有哪些?怎么写?下面是小编为您精心整理的“高中历史必修一专题八”相关范文大全或资料大全,欢迎大家分享。
高中历史人民版必修一专题八练习
树人中学2013学年高一历史练习(十)
——专题八之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使用班级:高一1-10班 份数:高一全段
编者:侯仰存 孙永华 日期:2013年11月8日
1.全球最伟大哲学家评选中,一位被誉为共产主义奠基人的哲学家独占鳌头。有学者认为,
他以哲学方式讲解资本这个概念,使人们对世界有了更透彻的了解。这位哲学家是 A.牛顿 B.马克思 C.列宁 D.爱因斯坦
2.1824年英国空想社会主义者欧文在美国印第安纳州创立“新和谐公社”,试图把公社建成为一个没有剥削、没有压迫、人人劳动、财产公有的社会。但公社4年以后就宣告失败,根本原因是
A.欧文经营管理不善 B.缺乏科学理论的指导 C.资产阶级无情剥削 D.生产关系不适应生产力 3.如果你是一位生活在19世纪上半期的欧洲工人,你一定会强烈地感受到工人阶级已开始
显示出伟大的力量却
高中历史必修二专题一复习
有选择和简答
专题一、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第一节 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
一、“神农”传说
1、中国自远古时代起,农业就开始在经济中占据主导地位。
2、农耕作为最基本的经济形式,支撑着中国古代社会的社会生产和社会生活。
3、中国古代的一切文明成就,都建立在农业经济正常发展的基础之上。
4、据说,神农氏创制了原始农具耒(lei)、耜(si),教导民众耕作,还进行了农作物品种的改良实践,这一切对农业经济的贡献是巨大的。
二、耕作方式的演进和生产工具的革新
1、原始农业的产生:“刀耕火种”、“火耕”
2、距今七八千年前:中国农业进入了“耜耕”或“石器锄耕”时代
3、春秋战国时期:铁犁牛耕,中国古代农业的传统耕作方式形成。 牛耕在春秋末年兴起是我国农业技术史上农用动力的一次革命,目前发现最早的铁犁具是战国时期的。汉代已在全国范围普遍推广牛耕(二牛抬杠 → 一牛挽犁),而且耕犁基本定型。
三、中国古代的土地制度
1、原始社会:土地公有制
2、奴隶社会(商周):国王所有的贵族土地所有制(井田制)
①一切土地属于国王所有。国王把直接控制之外的土地,分封给诸侯,诸侯又将土地分赐给卿大夫。受田者只有使用权,没有所有权,只能世代享用,不能转让与买卖,并要向国王承担义务。 ②诸侯、卿大
高中历史必修一讲义
1
第一单元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
第1课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
1、禅让制——传说中的尧舜禹时期民主“传贤”:
(1)含义:传说中的尧舜禹时期,部落联盟民主推选首领、传位给贤能人的制度。 (2)禹的功绩:①治水有功;②部落联盟中威望高;③建立我国第一个奴隶制王朝——夏朝(约公元前2070年);
说明:《戴冠冕的夏禹》图画, “冕”是古代帝王专戴的礼帽,“圭”为古代帝王举行礼仪所持的玉器;此图已不是部落联盟军事首领的形象,而是表示其帝王身分。
2、夏商的政治制度:
(1)中央:王位世袭制形成、相卿等设立;
相卿士等设立: 夏商时期,最高统治者为王,身边辅佐自己的重臣往往被赐予“相”“尹”“保”等官名,是当时最高的政务官。
(2)地方:封侯、伯。
夏商时期方国林立,周王或商王可封赐方国首领为“侯”“伯”等,并对方国拥有一定的支配权力。
官员 职责或义务
3、西周的政治制度:分封制、宗法制、礼乐制度(经济上实行井田制) (1)分封制:(周武王首创;周公旦推行。)
含义:分封,就是”封邦建国”的意思。周王把国都附近的地区划为王畿,由周王直接统治。王畿以外的地区分封诸侯,让他们建立诸侯国,镇守疆土,保卫王室。 相、卿士 参与商王决策 地方侯、伯 纳贡
高中历史必修一知识结构
高中历史必修一知识结构
专题一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知识结构】
本专题主要讲述我国古代政治制度的演变,可分为两大阶段:夏商周时期的早期政治制度(课本第1课);秦朝以来的
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演进和强化(课本第2、3、4课)。
中央集权制度构成有三个部分:皇帝制度、中央行政制度、地方行政制度,该制度下包含二大基本矛盾:皇权与相权的
矛盾;中央与地方的矛盾。概括掌握中央集权制度发展的历程。在掌握上述史实的基础上概括和理解中央集权制度发展的两
大趋势(特点):相权日益分散削弱,君权日益加强;地方权力日益分散削弱,中央权力日益加强。
夏朝:“家天下”制度的形成商朝:实行宗法制、神权与王权的密切结合 ②内容:
(夏商周时期分封制③主要封国④诸侯的权利和义务概括早期政治制度特点
⑤影响:
宗法制②特点:
③影响:
前提:秦的统一。(要求:掌握秦统一的过程和意义)
①皇帝制:特点、地位
确立确立②三公九卿制和“朝议”制度:三公名称及职权、评价
秦③郡县制:由来、内容、意义。
比较西周分封制和秦朝郡县制
古代①汉朝:频繁换相、中外朝制度
中②唐朝:三省六部制、政事堂设立;
国1)中央行政③宋朝:中书门下、枢密院、三司
的制度变化④元朝:中书省、宣政院
政⑤明朝:废丞相、设内阁。
治⑥清朝:设置军
高中历史知识点专题必修三
精品范文下载后可以编辑
高中历史知识点专题必修三
高尚的生活是受爱激励并由知识导引的生活……没有知识的爱与没有爱的知识,都不可能产生高尚的生活。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高中历史知识点专题必修三,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高中历史知识点专题1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1、春秋战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了解诸子百家中道、儒、墨、法诸家的代表人物
道家:老子(春秋)、庄子;
儒家:孔子(春秋)、孟子、荀子;
墨家:墨子;
法家:韩非子
理解孔子、孟子、荀子的主要观点
孔子:
①孔子的主要成就:春秋晚期鲁国人。中国古代大思想家和大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首创私人讲学,晚年编订古代文化典籍。孔子整理的《诗》《书》《礼》《易》《乐》《春秋》,后称为“六经”。
②孔子的主要观点:
A孔子思想的核心是“仁”。他认为仁就是爱人,要求人与人之间要互相爱护,融洽相处;实现“仁”,要做到待人宽容,“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B强调统治者要以德治民。反对苛政和任意刑杀。
C主张“克己复礼”。希望恢复西周的礼乐制度,使每个人的行为符合礼的要求。
D主张“有教无类”。
孟子:
A主张实行“仁政”。B提出“民贵君轻”的民本思想。C主张“性善论”。
荀子:
A主张统治者施政用“仁义”和“王道”,以德服人;B 提出“君舟民水”的
高中历史必修一全套导学案
高中历史导学案人民版
(必修一)
编辑:字祺芳
QQ:435011274
2011年8月
专题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第一节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导学案编号01
一、课标:了解宗法制和分封制的基本内容,认识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二、重难点:重点:深入理解西周分封制与宗法制的基本内容,认识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难点:通过学习教材中提供的考古学的资料,结合相关的历史知识‘分析中国从文明初期到西周时代的历史演进过程。
三、学习过程:
(一)夏商的政治形式:
(1)国家的起源:
1、时间:
2、推动因素:
3、地区:流域和流域。
4、标志:,,,,。
(2)夏的政治形式:
传说禹的儿子继承了禹的地位,政治权力由“传贤”演化
为,“”由此开始,从此成为基本的政治关系。
思考:用一句话概括夏政治形式的特点?
(2)商的政治形式:
商朝的政治特点:
1、商代贵族以为纽带,实行制;
2、和结合。
商王朝的一切政治事务都通过进行决策,也通过这一手段主宰。
合作探究:通过教材总结我们获取历史知识的途径或手段有哪些?传说与历史的区别?我们应如何看待传说?
(二)西周的政治形式:
1、分封制:
(1)目的:巩固的统治
(2)分封对象:,,。
(3)主要的诸侯国:
(4)诸侯的权利和义务:诸侯在封国内享有权,对周天子
定期并
高中历史必修一全套导学案
班级姓名
专题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第一节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导学案编号01
一、课标:了解宗法制和分封制的基本内容,认识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二、重难点:重点:深入理解西周分封制与宗法制的基本内容,认识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难点:通过学习教材中提供的考古学的资料,结合相关的历史知识‘分析中国从文明初期到西周时代的历史演进过程。
三、学习过程:
(一)夏商的政治形式:
(1)国家的起源:
1、时间:
2、推动因素:
3、地区:流域和流域。
4、标志:,,,,。
(2)夏的政治形式:
传说禹的儿子继承了禹的地位,政治权力由“传贤”演化
为,“”由此开始,从此成为基本的政治关系。
⑶商的政治形式:
商朝的政治特点:
1、商代贵族以为纽带,实行制;
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 1 -
班级姓名
2、和结合。
商王朝的一切政治事务都通过进行决策,也通过这一手段主宰。
(二)西周的政治形式:
1、分封制:
(1)目的:巩固的统治
(2)分封对象:,,。
(3)主要的诸侯国:
(4)诸侯的权利和义务:诸侯在封国内享有权,对周天子
定期并提供和。
(5)评价:
积极:
消极:
2、宗法制:
(1)目的:
(2)含义:
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以史为镜,可
高中历史 时间表 必修一必修二
时间表 手打
历史 必修一
近代中国事件
1840-1842年 鸦片战争P24
1841年 三元里抗英P29
1856-1860年 第二次鸦片战争P24
1883-1885年 中法战争P24
1894-1895年 中日甲午战争P24
1894年 黄海海战P31
1895年 台湾人民反割台斗争P32
1900-1901年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P24
1905年 中国同盟会成立P50
1911年10月 武昌起义P51
民国时期
1912年1月 中华民国成立P51
2月 宣统帝退位P53
3月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一部资产阶级宪法P52
1919年5月 五四运动P54
1921年7月 中共一大P55
1922年 中共二大 民主革命纲领P55
1924-1927年 国民革命P55 56
北伐战争
1927年8月 南昌起义 P57
9月 秋收起义P57
革命失败 四一二政变和七一五政变P56
1931年 九一八事变
1934.10-1936.10 红军长征
1935年 共产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三教师教学用书专题一
www.kj008.net ------华夏教育资源库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三教师教学用书专题一
主编 朱汉国 副主编 马世力 编委 王子今 刘 军 郝瑞庭 本册主编 王子今 前 言
本册教师教学用书是配合人民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历史必修?第三册》的教学而编写的。教师教学用书力图贯彻新一轮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精神,切实有效地帮助教师顺利完成《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所提出的各项教学目标。
教师教学用书的教学内容与教科书严格一致。本书体例以“专题”为单位设计。每一专题编有“专题教学总体设计思路”和“本专题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专题中的每一“学习内容”,大约用1学时完成。每一学习内容由以下几部分组成:
1.教学目标。以课程标准和课文内容为依据,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明确提出每一“学习内容”的具体学习目标。
2.教学内容分析。包括学习内容的解读、具体教学进程、教学的重点和难点等。
3.问题解答。就课文中“想一想”、“议一议”、“材料阅读与思考”中的有关问题,进行解答提示。
4.教学评价建议。教学评价重在对学生评价,对学生学业成绩的评价是多元的,每节课只能对学生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三专题二教案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三专题二教案
专题二 一、 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成就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概述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认识中国科技发明对世界文明发展的贡献;
过程与方法 充分利用图书馆、博物馆、互联网等资源。收集和处理科学技术以获得新知识的能力。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培养和训练学生正确的科学精神、科学价值观。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本课学习,了解和认识到中华民族的智慧和对世界做出的巨大贡献。通过对科技知识的了解,学习中国古代科学家坚韧刻苦的精神,踏实细致的作风,培养崇尚科学的精神,坚定追求真理的思想。
教学重难点:古代科技发展主要成就 难点:中国科技发明对世界文明发展的贡献
教学用具 电子白板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以美国著名学者罗伯特·坦普尔在《中国—发明的国度》中一句话导入。“如果诺贝尔奖在中国的古代已经设立,各项奖金的得主,就会毫无争议地全都属于中国人。” 开放式设问:你觉得我国古代的哪些科技发明最有可能获得诺贝尔奖呢?(学生自由回答) 教师总结:造纸术、指南针、火药和印刷术,被称为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它是中国古代文明的象征,对整个世界文明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授新:
一、造纸术
【成语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