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角形各种心总结
“三角形各种心总结”相关的资料有哪些?“三角形各种心总结”相关的范文有哪些?怎么写?下面是小编为您精心整理的“三角形各种心总结”相关范文大全或资料大全,欢迎大家分享。
三角形的心
三角形的重心是三角形三条中线的交点。
三角形的三条中线必交于一点
已知:△ABC的两条中线AD、CF相交于点O,连结并延长BO,交AC于点E。
三角形的三条中线必交于一点
求证:AE=CE
证明:延长OE到点G,使OG=OB
∵OG=OB,∴点O是BG的中点 又∵点D是BC的中点∴OD是△BGC的一条中位线 ∴AD∥CG
∵点O是BG的中点,点F是AB的中点 ∴OF是△BGA的一条中位线 ∴CF∥AG
∵AD∥CG,CF∥AG,∴四边形AOCG是平行四边形 ∴AC、OG互相平分,∴AE=CE
三角形的重心的性质
1.重心到顶点的距离与重心到对边中点的距离之比为2:1。
2.重心和三角形3个顶点组成的3个三角形面积相等。
3.重心到三角形3个顶点距离的平方和最小。
4.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重心的坐标是顶点坐标的算术平均,即其坐标为((X1+X2+X3)/3,(Y1+Y2+Y3)/3);空间直角坐标系——横坐标:
(X1+X2+X3)/3 纵坐标:(Y1+Y2+Y3)/3 竖坐标:(Z1+Z2+Z3)/3
5.重心和三角形3个顶点的连线的任意一条连线将三角形面积平分。
6.重心是三角形内到三边距离之积最大的点。
编辑本段二、三角形的外心
三角形的外心是三角形三条垂直平分线的交点(或
三角形、等腰三角形以及全等三角形的证明
儒洋教育学科教师辅导讲义
学员姓名: 年 级: 课时数: 辅导科目: 学科教师: 课 题 授课时间: 教学目标 重点、难点 考点及考试要求 教学内容 1. 三角形的定义:由不在同一条直线上的三条线段首尾顺次相接所组成的图形叫做三角形。 2. 三角形中的几条重要线段:
(1)三角形的角平分线(三条角平分线的交点叫做内心) (2)三角形的中线(三条中线的交点叫重心) (3)三角形的高(三条高线的交点叫垂心) 3. 三角形的主要性质
(1)三角形的任何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任何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 (2)三角形的内角之和等于180°
(3)三角形的外角大于任何一个和它不相邻的内角,等于和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 (4)三角形中,等角对等边,等边对等角,大角对大边,大边对大角; (5)三角形具有稳定性。
4. 补充性质:在?ABC中,D是BC边上任意一点,E是AD上任意一点,则三角形、等腰三角形以及全等三角形的证明 备课时间: S?ABE?S?CDE?S
初中数学三角形(二)特殊三角形
三角形(二)——特殊三角形
【等腰三角形】
1.有两条边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等腰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 2.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简写成“等边对等角”)。
3.等腰三角形顶角的平分线平分底边并且垂直于底边。(常称为“三线合一”)。 4.如果一个三角形有两个内角相等,则它是等腰三角形。
姓 名: 【典型例题】
例1.已知?ABC中,那么?ABC一定是( ) ?B与?C的平分线的交点P恰好在BC边的高AD上, (A)直角三角形 (B)等边三角形 (C)等腰三角形 (D)等腰直角三角形
第12届(2001年)初二培训
例2.如图2,在?ABC中,AB=AC,∠A=36°,BD,CE分别平分∠ABC和∠ACB,它们相交于F点,是图中等腰三角形的个数是( )
第14届(2003年)初二培训
图2
例3.等腰三角形的一条腰上的高等于该三角形某一条边的长度的一半,则其顶角等于( )。
图1
(A)30° (B)30°或150° (C)120°或150° (D)30°或120°或150°
第10届(1999年)初二第
三角形中的四心问题
三角形中的“四心”问题
重心:三角形的三条边上的中线的交点
如果三角形ABC中三边BC、CA、AB上的中点分别是D、E、F 则AD、BE、CF的交点为O,O为三角形ABC的重心
AO?2OD,OA?OB?OC?0,AO?BO?CO?0??x0??AB?AC?2AD?3AO,坐标???y??0xyA?xB?xC?Ay3B
?yC3重心可以得到这些,要证明是否过重心或者是否为重心也就是要证明这些,
垂心:三角形当中三条高的交点
如果三角形的三条高交与H一点,则H就是三角形的垂心,那么我们可以得到
AH?BC?0,BH?AC?0,CH?AB?0 如果PA?PB?PB?PC?PC?PA则P为三角形的垂心
要判断一个点是否过垂心或者就是垂心就是要证明这些或者某些 内心;三角形中的三条角平分线的交点
三角形三条角平分线交与一点O,则这个点O就是三角形中的内心,那么我们可以得到
O 点到三角形的三边的距离相等,其次AO???AB?AC?,BO???BA?BC?,CO???CA?CB?
???????AB?AC???BA?BC???CA?CB????????O是内心也就是三角形的内切圆的圆心,既然是角平分线在向量中就是要单位向量相
相似三角形题型总结
一.解答题(共21小题)
1.如图,正方形ABCD中,F为AB上一点,E是BC延长线上一点,且AF=EC,连接EF,DE,DF,M是FE中点,连接MC,设FE与DC相交于点N. (1)在以下结论①∠FDB=∠FEB;②MC垂直平分BD;③△DFN∽△EBD中正确的有 _________ ,请选择一个你认为正确的结论进行证明.
(2)若MC=,求BF的长.
2.(2011?聊城)如图,在矩形ABCD中,AB=12cm,BC=8cm.点E、F、G分别从点A、B、C三点同时出发,沿矩形的边按逆时针方向移动.点E、G的速度均为2cm/s,点F的速度为4cm/s,当点F追上点G(即点F与点G
2
重合)时,三个点随之停止移动.设移动开始后第t秒时,△EFG的面积为S(cm) (1)当t=1秒时,S的值是多少?
(2)写出S和t之间的函数解析式,并指出自变量t的取值范围;
(3)若点F在矩形的边BC上移动,当t为何值时,以点E、B、F为顶点的三角形与以点F、C、G为顶点的三角形相似?请说明理由.
3.(2010?崇川区模拟)用一副三角板拼成如图①所示的四边形ABCD,其中∠ADC=∠ACB=90°,∠B=60°,AD=DC=cm.若把△ADC的顶点C
三角形中的四心问题
三角形中的“四心”问题
重心:三角形的三条边上的中线的交点
如果三角形ABC中三边BC、CA、AB上的中点分别是D、E、F 则AD、BE、CF的交点为O,O为三角形ABC的重心
AO?2OD,OA?OB?OC?0,AO?BO?CO?0??x0??AB?AC?2AD?3AO,坐标???y??0xyA?xB?xC?Ay3B
?yC3重心可以得到这些,要证明是否过重心或者是否为重心也就是要证明这些,
垂心:三角形当中三条高的交点
如果三角形的三条高交与H一点,则H就是三角形的垂心,那么我们可以得到
AH?BC?0,BH?AC?0,CH?AB?0 如果PA?PB?PB?PC?PC?PA则P为三角形的垂心
要判断一个点是否过垂心或者就是垂心就是要证明这些或者某些 内心;三角形中的三条角平分线的交点
三角形三条角平分线交与一点O,则这个点O就是三角形中的内心,那么我们可以得到
O 点到三角形的三边的距离相等,其次AO???AB?AC?,BO???BA?BC?,CO???CA?CB?
???????AB?AC???BA?BC???CA?CB????????O是内心也就是三角形的内切圆的圆心,既然是角平分线在向量中就是要单位向量相
三角形习题
三角形 综合习题
一、选择题
1.一个钝角三角形的三条角平分线所在的直线一定交于一点,这交点一定在 ( )
A.三角形内部 C.三角形外部
B.三角形的一边上 D.三角形的某个顶点上
2.下列长度的各组线段中,能组成三角形的是 ( ) A.4、5、6 C.5、7、12
B.6、8、15 D.3、9、13
3.在锐角三角形中,最大角α的取值范围是 ( ) A.0°<α<90° C.60°<α<180°
4.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
A.有两边和其中一边的对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B.有两边对应相等,且有一角为30°的两个等腰三角形全等 C.有一角和一条边对应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 D.有两角和一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5.等腰三角形的周长为24cm,腰长为xcm,则x的取值范围是( ) A.x<6 C.0<x<12
B.6<x<12 D.x>12
B.60°<α<90° D.60°≤α<90°
6.已知△ABC的三个内角∠A、∠B、∠C满足关系式∠B+∠C=3∠A.则此三
角形 ( )
A.一定有一个内角为45° B.一定有一个内角为60° C.一定是直角三角形 D.一定是钝角三角形
7.三角
全等三角形
第十一章:全等三角形导学案
黑龙江省依兰县第一中学
11.1《全等三角形》导学案
【使用说明与学法指导】
1. 课前完成预习案,牢记基础知识,掌握基本题型,时间不超过15分钟。 2 .组内探究、合作学习完成《课内探究》不超过20分钟。
3.小组长在课上合作探究环节要在组内起引领示范作用,控制讨论节奏。 4.人人参与,合作学习,人人都有收获,人人都有进步。 5.带﹡的题要多动脑筋,展示你的能力。
一、学习目标:
1.理解全等三角形的概念,能识别全等三角形的对应顶点、对应边、对应角。 2.掌握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并运用性质解决有关的问题。
3.会用符号表示全等三角形及他们的对应元素,培养大家的符号意识。
二、重点难点:运用全等三角形的性质解决相关的计算及证明等问题。 三、学习过程
《课前预习案》
(一)、自主预习课本2—3页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能够______________的图形就是全等图形, 两个全等图形的_________和________完全相同。
2、一个图形经过______、______、_________后所得的图形与原图形 。
3、把两个全等的三角形重合在一起,重合的顶点叫做
三角形讲义
第十一章 全等三角形
11.1 全等三角形
知识点一 全等形的概念
能够完全重合的两个图形叫做全等形。
全等三角形关注的是两个图形的形状和大小,而不是图形所在的位置。看两个图形是否全等,只要把他们叠合在一起,看是否能够完全重合,能够重合即为全等形。 知识点二 全等三角形的定义和表示方法
(1) 能够完全重合的两个三角形叫做全等三角形。
(2) 全等三角形是特殊的全等形,全等三角形关注的是两个三角形的形状和大小是否完
全一样,叠合在一起是否重合,与他们的位置没有关系。把两个全等的三角形叠合在一起,重合的顶点叫做对应顶点,重合的边叫做对应边,重合的叫做对应角。
(3) “全等”用“≌”表示,读作“全等于”,记两个三角形全等时,通常把表示对应顶点的字母写在对应的位置上。 找对应边、对应角通常的几种方法:
1, 在两个全等三角形中最长边对最长边,最短边对最短边,最大角对最大角,最小角对最
小角。 2, 对应角的对边为对应边,对应边的对角为对应角;
3, 根据书写规范,按照对应顶点找对应边或对应角,如△ABE≌△ACD,则对应边是AB与
AC、BE与CD、AE与AD,对应角∠ABE与∠ACD、∠AEB与∠ADC、∠BAE与∠CAD。 知识点三 全等三角形的
全等三角形
第一讲 全等三角形
一、知识网络图:
1
2 3 为什么没有SSA?(反例)
三、例题解析
例:E、F分别为正方形ABCD的边BC,CD上的两个点,且BE=CF,求证:AE CF
E
D F
四、真题精讲
1.(2012 柳州)如图,小强利用全等三角形的知识测量池塘两端M、N的距离,如果△PQO≌△NMO,则只需测出其长度的线段是( )
A.PO B.PQ C.MO D.MQ
2.(2012中考)如图,已知点A,D,C,F在同一条直线上,AB=DE,BC=EF,要使△ABC≌△DEF,还需要添加一个条件是( )
A.∠BCA=∠F B.
3.(2012 聊城)如图,四边形不一定全等的条件是( )
A.DF=BE B.AF=CE
4.(2012十堰)如图,梯形,则梯形ABCD的周长为( B A.22 B.24
5.(2012义乌市)如图,在△ABC中,点D是BC的中点,作射线AD,在线段AD及其延长线上分别取点E、F,连接CE、BF.添加一个条件,使得△BDF≌△CDE,并加以证明.你添加的条件是 DE=DF(或CE∥BF或∠ECD=∠DBF或∠DEC=∠DFB等) .(不添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