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工艺学名词解释
“生物工艺学名词解释”相关的资料有哪些?“生物工艺学名词解释”相关的范文有哪些?怎么写?下面是小编为您精心整理的“生物工艺学名词解释”相关范文大全或资料大全,欢迎大家分享。
设计材料工艺学名词解释-大题
一、 名词解释
1、比强度 材料的抗拉强度与材料比重之比叫做比强度。比强度的法定单位为牛/特(N/tex) 2、韧度 物体抗磨损、抗拉伸、抗压入等的能力,也可叫做抗破裂的能力。所谓韧度高,即表示物体难于破裂。这是一个物理指标。
3、低熔点合金 是指熔点低于232℃(锡的熔点)的易熔合金;通常由铋、镉、铅、锡等低熔点金属元素组成。
4、原木 原木是原条长向按尺寸、形状、质量的标准规定或特殊规定截成一定长度的木段,这个木段称为原木。
5、颜料着色法(复合材料)
1、橡胶 提取橡胶树、橡胶草等植物的胶乳,加工后制成的具有弹性、绝缘性、不透水和空气的材料。 2、合成木材 又称仿木材塑料。可用以代替木材的硬质低发泡塑料。一般用价格较低的烯类树脂如聚氯乙烯、聚苯乙烯、聚乙烯、聚丙烯等通过低发泡的特殊加工,提高刚性制得。 3、湿敏陶瓷 电阻随环境湿度而变化的一类功能陶瓷。
4、熔模铸造 在由易熔材料制成的模样上涂敷耐火材料形成型壳,熔出模样,注入液态金属冷却后,获得铸件的方法。
5、纳米材料纳米材料是指在三维空间中至少有一维处于纳米尺度范围(1-100nm)或由它们作为基本单元构成的材料,这大约相当于10~100个原子紧密排列在一起的尺度。
生物药剂学名词解释
生物药剂学:研究药物及其剂型在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与排泄过程,阐明药物的剂型因素、机体的生物因素与药物效应三者之间相互关系的科学。
生物药剂学给药系统(BCS)根据药物体外溶解性和肠道渗透性的高低,对药物进行分类的一种科学方法。
生物利用度:剂型中的药物被吸收进入体循环的速度和程度。 双峰现象:某些药物经肠肝循环可出现第二个血药浓度高峰。 排泄:体内药物原形或其代谢物通过排泄器官排出体外的过程。
药物动力学:应用动力学原理与数学处理方法,研究药物通过各种途径给药后在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排泄过程的量变规律的学科,致力于用数学表达阐明不同部位药物浓度与时间之间的关系。
半衰期:药物在血浆中最高浓度降低一半所需的时间。
单室模型:某些药物进入全身循环后迅速向全身各部位分布,并在血液、组织与体液之间达到分布动态平衡。
表观分布容积:用来描述药物在体内分布的程度,表示全血或血浆中药物浓度与体内药量的比例关系。
肠肝循环:经胆汁或部分经胆汁排入肠道的药物,在肠道中又重新被吸收,经门静脉又返回肝脏的现象。
肾清除率:单位时间内由肾完全清除其中所含药物的血浆体积,即单位时间内肾将多少体积血浆中的药物全部清除。
肝提取率:药物通过肝脏从门脉血清除的分数。
动物生物学名词解释
动物生物
原生动物门
1.食物泡(Food vacuole ):食物进入原生动物体内后被细胞质形成的膜包围形成,食物泡随原生质流动,并经消化酶消化,消化后的营养物质从食物泡进入内质,不能吸收的食物残渣由体表或胞肛排出体外。
2.胞肛(Cytopyge):又称肛点,是不能消化的食物残渣从体表固定位置排出体外的胞器。
3.胞口:原生动物门纤毛虫纲的多数动物用以取食的细胞器的一个结构,位于胞咽之前。
4.胞咽:原生动物门纤毛虫纲的多数动物用以取食的细胞器的一个结构,位于胞口之后。
5.表膜(pellicle):又称皮膜,是原生动物身体表面一层很薄的原生质膜,使身体保持了一定形状。表膜的弹性又可使身体适应改变形状。
6.大核:纤毛虫类都具大核和小核两种类型的细胞核,大核负责纤毛虫的正常代谢、细胞分化控制等。大核可以通过 DNA 的复制成为多倍体
核。
7.小核:是纤毛虫类两种类型的细胞核的一种。一般较小,呈球形,数目不定,小核负责基因的交换重组并由它产生大核,小核均为二倍体,因此又称为生殖核。
8.伸缩泡(contracrtile vacuole ):是原生动物体内水分调节细胞器,兼有排泄功能。不同种类的原生动物伸缩泡的结构不尽相同,纤毛虫的伸缩泡最复杂,每个伸缩泡有
动物生物学名词解释
动物生物
原生动物门
1.食物泡(Food vacuole ):食物进入原生动物体内后被细胞质形成的膜包围形成,食物泡随原生质流动,并经消化酶消化,消化后的营养物质从食物泡进入内质,不能吸收的食物残渣由体表或胞肛排出体外。
2.胞肛(Cytopyge):又称肛点,是不能消化的食物残渣从体表固定位置排出体外的胞器。
3.胞口:原生动物门纤毛虫纲的多数动物用以取食的细胞器的一个结构,位于胞咽之前。
4.胞咽:原生动物门纤毛虫纲的多数动物用以取食的细胞器的一个结构,位于胞口之后。
5.表膜(pellicle):又称皮膜,是原生动物身体表面一层很薄的原生质膜,使身体保持了一定形状。表膜的弹性又可使身体适应改变形状。
6.大核:纤毛虫类都具大核和小核两种类型的细胞核,大核负责纤毛虫的正常代谢、细胞分化控制等。大核可以通过 DNA 的复制成为多倍体
核。
7.小核:是纤毛虫类两种类型的细胞核的一种。一般较小,呈球形,数目不定,小核负责基因的交换重组并由它产生大核,小核均为二倍体,因此又称为生殖核。
8.伸缩泡(contracrtile vacuole ):是原生动物体内水分调节细胞器,兼有排泄功能。不同种类的原生动物伸缩泡的结构不尽相同,纤毛虫的伸缩泡最复杂,每个伸缩泡有
细胞生物学名词解释
细胞生物学名词解释
1、细胞:由膜转围成的、能进行独立繁殖的最小原生质团,是生物体电基本的开矿结构和生理功能单位。其基本结构包括: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拟核)。
2、病毒(virus):迄今发现的最小的、最简单的专性活细胞内寄生的非胞生物体,是仅由一 种核酸(DNA或RNA)和蛋白质构成的核酸蛋白质复合体。 3、病毒颗粒:结构完整并具有感染性的病毒。
4、原核细胞:没有由膜围成的明确的细胞核、体积小、结构简单、进化地位原始的细胞。 5、原核(拟核、类核):原核细胞中没有核膜包被的DNA区域,这种DNA不与蛋白质结合。
6、细菌染色体(或细菌基因组):细菌内由双链DNA分子所组成的封闭环折叠而成的遗传物质,这样的染色体是裸露的,没有组蛋白和其他蛋白质结合也不形成核小体结构,易于接受带有相同或不同物种的基因的插入。
7、质粒:细菌细胞核外可进行自主复制的遗传因子,为裸露的环状DNA,可从细胞中失去而不影响细胞正常的生活,在基因工程中常作为基因重组和基因转移的载体。 8、芽孢:细菌细胞为抵抗外界不良环境而产生的休眠体。
9、细胞器:存在于细胞中,用光镜、电镜或其他工具能够分辨出的,具有一定开矿特点并执行特定机能的结构。
10、类病毒:
肿瘤学名词解释
一. 名词解释:
1. 重点控制9大肿瘤:胃癌、食管癌、肝癌、肺癌、
肠癌、宫颈癌、乳腺癌、鼻咽癌、白血病
2. 放射敏感性:肿瘤细胞受到射线照射后的反应程
度:缩小的程度以及速度。
3. 分裂细胞增殖率:细胞周期的长段
4. 生长比例:GF:肿瘤内进行增殖的细胞数目与总
数之比例。
5. 亚致死性放射损伤SLD:细胞接受照射后,在一
定时间内可以完全修复的损伤。SLD在放射后立即开始被修复。低LET射线有SLD,高LET射线无SLD。 6. PLD:潜在致死性放射损伤:细胞接受非致死性剂
量照射后,可以通过自身修复机制来修复放射损伤。PLD介于SLD和致死性损伤之间。PLD后的结局可以不一样,某种情况下死亡、某种情况下可以修复。抑制细胞分裂的环境有利于PLD的修复。 7. 胸腺瘤的病理组织学分类
① 上皮细胞型:; ② 淋巴细胞型:; ③ 混合型:,
8. 524 神经源性肿瘤临床特点?
? 好发于后纵隔。
? 成人多为良性,儿童约1/2为恶性;女
略多于男。
? 无论良、恶性,治疗首选手术
9. 溃疡癌变的可能
1. 指压痕 2. 裂隙征 3. 息肉样缺损 4. 小段环堤形成 5. 粘膜呈杵状增粗。 6. 胃壁僵硬
10. 恶性肿瘤的外科治疗
金属学名词解释
金属学名词解释
第一章:金属的晶体结构
金属:具有正的电阻温度系数的物质,其电阻岁温度的升高而增加。
晶体:原子在三维空间作有规则的周期性排列的物质。它具有一定的熔点并且各向异性。 晶体结构:晶体中原子在三维空间有规则的周期性的具体排列方式。
阵点:为了清楚地表明原子在空间排列的规律性,常常将构成晶体的原子(或原子群)忽略,而将其
抽象为纯粹的几何点,称之为阵点
空间点阵:由阵点有规则的周期性重复排列所形成的三维空间阵列。 晶格:将阵点用直线连接起来形成的空间格子。 晶胞:能够反映晶格特征的最小几何单元。
晶面:在晶体中,由一系列原子所组成的平面称之为~ 晶向:在晶体中,任意两个原子之间的连线所指的方向。 多晶体:凡是由两颗以上晶粒所组成的晶体
能量起伏:对于一个原子来说,这一瞬间能量可能高些,另一瞬间反而可可能低些的现象
刃型位错:1.有一额外半原子面,2 位错线是一个具有一定宽度的细长晶格畸变管道,既有正应变又有切应变,3位错线与晶体滑移方向相垂直,位错线运动方向垂直于位错线。4,柏氏矢量与位错线垂直。
螺型位错:1没有额外半原子面,2位错线是一个具有一定宽度的细长晶格畸变管道,只有切应变,而无正应变,3位错线与晶体滑移方向相平
戏剧学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 【诗电影】:导源于对电影的抒情诗本性的理解而出现的电影形态。早期法国电影先锋派人物被喻为“银幕诗人”,他们通过自己的创作实践和理论著述,主张电影应像抒情诗那样达到“联想的最大自由”,“使想象得以随心所欲地自由驰骋”认为“应当摆脱与情节的任何联系——这种联系只能带来恶果”,甚至说注重情节的小说,其价值并不高于“在厨房里阅读的、流传在书摊和地铁的畅销书”。他们还把“诗的语言”当作电影语言的同义语。 【全息电影】:用全息摄影方法制作和显示的电影。是全息摄影的进一步发展。一般摄影只记录物光的波长和强度,而全息摄影除记录波长和强度外,还记录物光的相位、物光的全部信息。全息电影就是以利用光波的干涉现象来记录影像和重现影像的方法拍摄成的电影。拍摄成的全息片完全是光波波前(波阵面)的记录,直接看到的只有由许多细纹组成的图案,看不出和拍摄对象有任何相似的影像。但是,当用激光来投射全启、片时,不需任何特殊眼镜,就能看到完全立体的影像。仅用一只眼睛也能看到立体影像。 【真实美学】:巴赞对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美学的系统化概括。真实美学特点是:1:关注直接现实性主题,如失业、贫困、妇女地位、对法西斯势力的揭露:2:通过普通人的真实生活遭遇反映当代社会问题,
美学名词解释
- 1 -
名词解释 1原型理论 2艺术美
3审美(美学) 4审美意识 5美学思想 6美学学科 7美学关系(审美关系)8美 9美感
10审美形态 11审美需要 12审美理想 13审美趣味
14审美活动无功利 15自律性 16审美体验 17游戏说 18审美意识 19艺术传达 22崇高 21优美 20审美活动(形态)的二重性 21优美 22崇高
23《论崇高》 24利奥塔德 25悲剧
26《悲剧的诞生》 27罪孽说 28焦虑说 29喜剧 30丑 31荒诞
32“狂欢化” 33人本主义美学 34审美经验 35本质直观 36超验世界 37感知 38想象 39接近联想 40类似联想 41对比联想 42再造性想象 43创造性想象 44审美态度 45审美距离 46游戏说
47集体无意识说 48模仿说 49表现说
50有意味的形式说 51符号说 52艺术品
53载道说(或教化说)54娱乐说
- 2 -
55艺术作品的意象世界层
56艺术作品的意境超验层 57意象 58仿象 79化性起伪 80完美的人 81审美的人 82消融查滓 83”观“
84美育有广义和狭义59兴象 60喻象 61抽象 62意境 63有我之境 64无我之境
65艺术的审美功能 66艺术
细胞生物学名词解释全
1. 细胞概述 1. 细胞(cell)
细胞是由膜包围着含有细胞核(或拟核)的原生质所组成, 是生物体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也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细胞能够通过分裂而增殖,是生物体个体发育和系统发育的基础。细胞或是独立的作为生命单位, 或是多个细胞组成细胞群体或组织、或器官和机体;细胞还能够进行分裂和繁殖;细胞是遗传的基本单位,并具有遗传的全能性。?
2. 细胞质(cell plasma)
是细胞内除核以外的原生质, 即细胞中细胞核以外和细胞膜以内的原生质部分, 包括透明的粘液状的胞质溶胶及悬浮于其中的细胞器。?
3. 原生质(protoplasm)
生活细胞中所有的生活物质, 包括细胞核和细胞质。? 4. 原生质体(potoplast)
脱去细胞壁的细胞叫原生质体, 是一生物工程学的概念。如植物细胞和细菌(或其它有细胞壁的细胞)通过酶解使细胞壁溶解而得到的具有质膜的原生质球状体。动物细胞就相当于原生质体。?
5. 细胞生物学(cell biology)
细胞生物学是以细胞为研究对象, 从细胞的整体水平、亚显微水平、分子水平等三个层次,以动态的观点, 研究细胞和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细胞的生活史和各种生命活动规律的学科。细胞生物学是现代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