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等位基因的突变
“非等位基因的突变”相关的资料有哪些?“非等位基因的突变”相关的范文有哪些?怎么写?下面是小编为您精心整理的“非等位基因的突变”相关范文大全或资料大全,欢迎大家分享。
区分等位基因内突变和非等位基因间突变 实验
区分等位基因内突变和非等位基因间突变 实验
一、【目的】
1、熟练掌握果蝇的杂交技术。
2、能通过实验区分等位基因间和非等位基因间的突变。 二、【原理】
基因突变:一个基因座的内部结构发生改变,导致基因的一种等位形式变成另一等位形式,也叫做点突变。
野生型等位基因:将自然界中普遍出现或指定实验用的某一品系的性状作为“野生型”或“正常”的性状,与这种性状相关的等位基因称为野生型等位基因。 突变型等位基因:任何不同于野生型等位基因的相同座位的基因称为突变型等位基因。
正向突变:从野生型等位基因变为突变型等位基因。 恢复突变:从突变型等位基因变为野生型等位基因。
突变体的表型特征:
(1)形态突变:突变导致生物体外观上可见的形态结构的改变。例如果蝇的红眼→白眼突变:
(2)生化突变:突变影响生物的代谢过程,导致一个特定生化功能的改变或丧失。如微生物的营养缺陷型
(3)致死突变:严重影响生物体生活力,导致个体死亡的突变。可分为显性致死突变(杂合态即可致死)和隐性致死突变(纯合态才致死)
(4)条件致死突变;引起生物体在某些条件下致死的突变。如噬菌
CYP17基因多态性等位基因特异性PCR检测方法的建立
目的 建立快速准确检测CYP17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的新方法 .方法 用等位基因特异PCR(AS-PCR)方法 对53例外周血标本CYP17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位点rs743572进行基因分型.结果 AS-PCR测定结果 与聚合酶链式反应-限制性片断长度多态性方法 (PCR-RFLP)的测定结果 一致.结论 采用AS-PCR检测CYP17基因多态性准确、快速.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M dr Junl f n ga dTa ioa C ieeadWet nM dc e 0 Fb 2 ( ) oen 0ra o t rt rdt nl h s n s r e in 1 e, 0 4 Ie e i n e i 2 1
.8 4 5.
C 1 YP 7基因多态性等位基因特异性 P CR检测方法的建立陈巧云,李皓,红关,加燕徐冷(苏大学附属人民医院,苏镇江 2 2 0 )江江 1 0 1[要]目的建立快速准确检测 C P 7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的新方法。方法用等位基因特异 P R( S—摘 Y I C A P R)法对 5 C方 3例外周血标本 C P 7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位点 r 4 5 2进行基因分型。结果 Y 1 s 37 7 A S—P R测定
基因突变与基因重组
★精品文档★
基因突变与基因重组
第五章基因突变与其他变异第一节基因突变与基因重组一、知识结构二、教材分析1.本节在引言部分,指出生物的变异具有普遍性,变异可以分为可遗传变异和不遗传变异,可遗传的变异有三种来源。2.本小节介绍了基因突变的概念、意义和特点,人工诱变在育种上的应用,以及基因重组的概念和意义。教材从实例引入基因突变的概念 第五章 基因突变与其他变异
第一节 基因突变与基因重组 一、知识结构
二、教材分析
1.本节在引言部分,指出生物的变异具有普遍性,变异可以分为可遗传变异和不遗传变异,可遗传的变异有三种来源。 2.本小节介绍了基因突变的概念、意义和特点,人工诱变在育种上的应用,以及基因重组的概念和意义。
教材从实例引入基因突变的概念,是为了便于学生理解抽象的概念。
在介绍基因突变的普遍性、随机性、自然突变率低、有害性和不定向性等特点时,教材也举了具体的实例。
旁栏设置的思考题和小资料,也有助于学生加深对基因突变特点的理解。
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1 / 14
★精品文档★
人工诱变在育种上有重要用途,教材通过介绍我国
基因定点突变简介
基因定点突变
一、定点突变的目的
把目的基因上面的一个碱基换成另外一个碱基。 二、定点突变的原理
定点突变是指通过聚合酶链式反应(PCR)等方法向目的DNA片段(可以是基因组,也可以是质粒)中引入所需变化(通常是表征有利方向的变化),包括碱基的添加、删除、点突变等。定点突变能迅速、高效的提高DNA所表达的目的蛋白的性状及表征,是基因研究工作中一种非常有用的手段。
体外定点突变技术是研究蛋白质结构和功能之间的复杂关系的有力工具,也是实验室中改造/优化基因常用的手段。蛋白质的结构决定其功能,二者之间的关系是蛋白质组研究的重点之一。对某个已知基因的特定碱基进行定点改变、缺失或者插入,可以改变对应的氨基酸序列和蛋白质结构,对突变基因的表达产物进行研究有助于人类了解蛋白质结构和功能的关系,探讨蛋白质的结构/结构域。而利用定点突变技术改造基因:比如野生型的绿色荧光蛋白(wtGFP)是在紫外光激发下能够发出微弱的绿色荧光,经过对其发光结构域的特定氨基酸定点改造,现在的GFP能在可见光的波长范围被激发(吸收区红移),而且发光强度比原来强上百倍,甚至还出现了黄色荧光蛋白,蓝色荧光蛋白等等。定点突变技术的潜在应用领域很广,比如研究蛋白质相互作用位点的结构、改
基因突变与基因重组
★精品文档★
基因突变与基因重组
第五章基因突变与其他变异第一节基因突变与基因重组一、知识结构二、教材分析1.本节在引言部分,指出生物的变异具有普遍性,变异可以分为可遗传变异和不遗传变异,可遗传的变异有三种来源。2.本小节介绍了基因突变的概念、意义和特点,人工诱变在育种上的应用,以及基因重组的概念和意义。教材从实例引入基因突变的概念 第五章 基因突变与其他变异
第一节 基因突变与基因重组 一、知识结构
二、教材分析
1.本节在引言部分,指出生物的变异具有普遍性,变异可以分为可遗传变异和不遗传变异,可遗传的变异有三种来源。 2.本小节介绍了基因突变的概念、意义和特点,人工诱变在育种上的应用,以及基因重组的概念和意义。
教材从实例引入基因突变的概念,是为了便于学生理解抽象的概念。
在介绍基因突变的普遍性、随机性、自然突变率低、有害性和不定向性等特点时,教材也举了具体的实例。
旁栏设置的思考题和小资料,也有助于学生加深对基因突变特点的理解。
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1 / 14
★精品文档★
人工诱变在育种上有重要用途,教材通过介绍我国
基因突变与基因重组
★精品文档★
基因突变与基因重组
第五章基因突变与其他变异第一节基因突变与基因重组一、知识结构二、教材分析1.本节在引言部分,指出生物的变异具有普遍性,变异可以分为可遗传变异和不遗传变异,可遗传的变异有三种来源。2.本小节介绍了基因突变的概念、意义和特点,人工诱变在育种上的应用,以及基因重组的概念和意义。教材从实例引入基因突变的概念 第五章 基因突变与其他变异
第一节 基因突变与基因重组 一、知识结构
二、教材分析
1.本节在引言部分,指出生物的变异具有普遍性,变异可以分为可遗传变异和不遗传变异,可遗传的变异有三种来源。 2.本小节介绍了基因突变的概念、意义和特点,人工诱变在育种上的应用,以及基因重组的概念和意义。
教材从实例引入基因突变的概念,是为了便于学生理解抽象的概念。
在介绍基因突变的普遍性、随机性、自然突变率低、有害性和不定向性等特点时,教材也举了具体的实例。
旁栏设置的思考题和小资料,也有助于学生加深对基因突变特点的理解。
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1 / 14
★精品文档★
人工诱变在育种上有重要用途,教材通过介绍我国
基因突变与基因重组说课稿
总结经验的结晶,非常权威的参考资料!
基因突变与基因重组说课稿
朱福均
一.教材分析:本节是选自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生物必修2第五章第1节的内容。本节主要讲述了基因突变的实例镰刀形细胞贫血症从而概括出基因突变的概念,基因突变的原因及特点,基因重组的概念,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的意义。是对前面各章基因学习的延续又是学习第六章《杂交育种到基因工程》和第七章《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基础。
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培养学生掌握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的概念,概述基
因突变的原因和特点及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的意
义。
2.能力目标:有基因突变的实例镰刀型细胞贫血症能概述基因突
变的概念,培养学生分析、归纳及总结问题的能力。
3.情感目标:让学生知道基因突变不只是改变生物的性状,还会
给人类带来疾病,建立正确的生物学观念。
三.教学重难点分析: 重点:基因突变及基因重组的概念,基因突变的原因和
特点,基因重组和基因突变的意义。
难点:基因突变的原因和特点,基因重组和基因突变的
意义。
四.教法学法:教法:本节课我将利用学生阅读归纳法辅助以多媒体直观教学法,
问题教学法,讨论法和比较分析法进行教学。
学法:学法上面奉行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归纳总结的学习
方法。
五.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
2019届高考生物专项复习基因突变及其他变异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基因突变的原因和特点1练习苏教版
基因突变的原因和特点
1. 下列关于基因突变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基因突变发生在DNA的复制过程中 B.基因突变大多是有害的,不利于生物进化 C.只有细胞核中的基因才会发生基因突变 D.同源染色体上的成对基因往往同时突变
2. 相同条件下,小麦植株哪一部位的细胞最难以产生新的基因() A.叶肉 C.茎尖
B.根分生区 D.花药
3. 在形成精子的减数分裂过程中,基因突变可能发生于下列哪个过程( ) A.精原细胞→初级精母细胞 B.初级精母细胞→次级精母细胞 C.次级精母细胞→精子细胞 D.精子细胞→精子 4. 下面是有关果蝇的培养记录,通过本实验说明()
海拔高度 5000 m 5000 m 3000 m 3000 m 温度 20 ℃ 27 ℃ 20 ℃ 27 ℃ 突变率(每一百万个个体中) 0.24 0.65 0.22 0.65 A.果蝇的突变是通过影响酶的活性而引起的 B.果蝇的突变率与培养地点所处的海拔高度有关 C.果蝇在27 ℃时突变率最高 D.果蝇的突变率与培养温度有关
5. 下列有关变异或进化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均可发生基因突变
肿瘤基因突变检测
肿瘤基因突变检测
癌症是一类难以预防的疾病,中晚期癌症治愈的可能性又很小,而早期癌症的治愈率可
达65%以上,有些肿瘤可达90%以上,因此,战胜癌症的关键是早期发现癌症。由于癌症
早期常无特殊症状,甚至毫无症状,故癌症的早期发现、早期诊断主要是通过定期健康体检
和人群筛查完成。目前筛查癌症的方法主要是通过化验血肿瘤指标及B超、CT、MRI、PET-CT
等检查,但这些方法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均不高,发现有异常时往往已是中晚期。
17种常见高发肿瘤,包括乳腺癌(breast cancer)、结肠癌(colorectalcancer)、子宫癌
(endometrial cancer)、脑胶质瘤(glioma)、白血病(leukemia)、肺癌(lungcancer)、淋巴
癌(lymphoma)、成神经管细胞瘤(medulloblastoma)、黑色素癌(melanoma)、间皮瘤
(mesothelioma) 、多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 、卵巢癌(ovarian cancer)、胰腺癌(pancreatic
cancer) 、真性红细胞增多(polycythemia vera) 、前列腺癌(prostatecancer) 、肾细胞癌(renal
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优质课)
第5章第1节
基因突变 和基因重组
熟练掌握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的概念、种 类、时间、原因、特点、意义。
问题探讨三位同学在抄写英语句子“THE CAT SAT ON THE MAT (猫坐在草席上) ” 时,分别抄成了以下的句子: THE KAT SAT ON THE MAT THE HAT SAT ON THE MAT 与原来的句子相比较,意思发生了什 么变化呢? 假如在DNA分子的复制过程中,发生 了类似的错误,DNA分子所携带的遗 传信息将会发生怎样的变化?这样的 变化可能对生物体产生什么影响?
复习:表现型与基因型的关系 表现型 (改变) 基因型 + (改变) 环境条件 (改变)
引入:生物体遗传性状的改变就是生 物的变异
生物界中的变异现象
什么叫“生物的变异”?
生物体亲代和子代 之间以及子代个体 之间性状的差异性。
变异能否遗传?
两只青蛙相爱了, 结婚后生了一个癞蛤蟆, 公青蛙见状大怒说:贱人,怎么回事? 母青蛙哭着说:他爹,认识你之前我整过容.
为什么这种变异性状不能遗传给子代?分析:是环境因素引起的 ,自身的遗传物质没有 改变。 以上都属于不可遗传的变异
可遗传的变异
太空椒(经过太空遨游,也就是经过辐射的) 和普通椒相比,太空椒具有明显的优势,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