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学中工具与审美的关系
“美学中工具与审美的关系”相关的资料有哪些?“美学中工具与审美的关系”相关的范文有哪些?怎么写?下面是小编为您精心整理的“美学中工具与审美的关系”相关范文大全或资料大全,欢迎大家分享。
美学7-审美与科学的关系
美学7-审美与科学的关系
关于科学的定义一、现代汉语中的“科学”系西文science的翻译。最 初译为“格致”。1897年康有为在《日本书志》首 先采用日本人的译法“科学”。 二、 《现代汉语词典》关于科学和自然科学的定义: 科学:反映自然、社会、思维等的客观规律的分科 的知识体系。 自然科学:研究自然界各种物质和现象的科学。包 括物理学、化学、动物学、植物学、矿物学、生理 学、数学等。
美学7-审美与科学的关系
西方古代的广义科学
苏格拉底(469-399BC)以来的雅典教育的4大学科: 算术、几何、和声、天文。 罗马人法罗(116-26BC)确立的9大学科:文法、 修辞、辩证法、几何、算术、天文、音乐、医学、 和建筑。 公元四世纪起,语法、修辞、逻辑、算术、几何、 音乐和天文被确定为“七艺”,成为欧洲高等教 育的标准课程。 自由艺术或美的艺术的系统,即绘画、雕塑、建 筑、音乐和诗歌,最早由法国人Batteux于1747年 独立出来。 根据广义科学和艺术的概念,艺术与科学没有本 质的区别。科学与审美的关系也不构成一个问题。
美学7-审美与科学的关系
近代科学的特征
1、笛卡尔开创了近代科学的数学传统。将自 然数学化,用理性来解释自然,
美学是从人对现实的审美关系出发
美学是从人对现实的审美关系出发,以艺术作为主要对象,研究美、丑、崇高等审美范畴和人的审美意识,美感经验,以及美的创造、发展及其规律的科学。 美学是以对美的本质及其意义的研究为主题的学科。美学是哲学的一个分支。研究的主要对象是艺术,但不研究艺术中的具体表现问题,而是研究艺术中的哲学问题,因此被称为“美的艺术的哲学”。美学的基本问题有美的本质、审美意识同审美对象的关系等。
怎样认识美学的本质?
(1)美学是一门人文学科。他研究的是人类的审美现象。
(2)美学与人有着密切的联系,研究审美现象的美学离不开对人的研究,即使在研究作为审美对象的美的事物时,也是从人的角度出发加以研究的,并不是把美的事物作为与人无关的对象来研究的。
(3)美学离不开人,美学与人生价值问题紧密相联,美学问题与人类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都有着密切的联系。 中国学者最新定义:美是自由自在的劳动
唐震在其新著《接受与选择》中指出:美的本质就是自由自在地劳动。美是表达劳动的自由自在性的事物,理解美的本质的关键在于理解创造美的劳动的二重性即具体劳动与抽象劳动。 1.所有创造美的劳动都是具体的劳动
个体在其与对象的对立与僵持中,需要劳动来解脱。只有劳动能把个体
浅谈崇高与优美的审美形态及其审美特征
浅谈崇高与优美的审美形态及其审美特征
内容摘要:美的现象的审美形态是多种多样的,在美学史上,很早就有人注意了崇高与优美的不同。人们对崇高和优美的历史探讨时怎样的呢?崇高和优美又具有哪些审美特征呢?它们之间存在着怎样的区别与联系呢?优美作为美的一般形态,侧重于展示客体与主体在实践中经由矛盾对立达到统一、平衡、和谐的状态。崇高更多地展示着主体和客体在现阶段相冲突和对立的状态;并且在这一对立的冲突中,显示出客体和主体相统一的历史必然性。 关键词:崇高 优美 内涵 历史探讨 审美特征 区别 一、概述崇高与优美的内涵
崇高是西方美学的基本形态之一。它的基本内涵是:人的本质力量在经过巨大的已己力量的压抑、排斥、震撼之后,最终通过人生实践尤其是审美实践活动而得到全面的高扬和完整的体现。也可以说,崇高是一种通过人生实践和审美活动在真善美与假恶丑的对立冲突中重建起来的具有肯定性价值内涵的审美形态。优美在西方美学中是与崇高既相反又相成的基本的审美形态,同样具有肯定的价值内涵。优美是理性内容与感性形式、理想与现实。个体与社会及自然、自由与自在、主观的合目的性与客观的和规律性的和谐统一。概而言之,优美是理想人生境界与人生实践完满统一的现实呈现和展示
《审美的历程》课程报告与感受
THU帅松林老师《审美的历程》课程报告与感悟
旺盛的生命力——洗濯心灵的美
——《审美的历程》论文
“追求生命的旺盛,是一切物种生存的至高理想,如果外部条件制约着这种理想,生命的本能就从自身内部进化到其追求的理想状态,进而影响并改变外部条件,以实现其生命的全部意义——旺盛的生命力。旺盛的生命力是表现并确认人的本质力量的最佳表述。” ——选自《审美的历程》
在《审美的历程》这门课上,我第一次听到了对“美”这个一向很抽象的概念的精炼解释——旺盛的生命力。从小以来,上过美术课,看过美术展,也无数次用过“美”这个字。不过说实话,确实没有认真想过究竟什么是美。听了半个学期的课,终于开始对“美”有了一些真正意义上的认识,也形成了自己初步的审美观念。
我想,我对美的本质体现在旺盛的生命力上有以下认识。
具有旺盛的生命力的事物会是美的。百度百科对“生命力”这一词条的解释是“维持生命活动的能力;生存发展的能力。”我想我们可以将生命力分为两部分:生存和发展。
万物之所以存在于这个世界,是因为其具备最基本的条件——生命。如果连生命都没有,何来的美?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生存和为了生存而斗争,是一种大自然赋予的最原始的存在状态,存在即可以是一种美。于大千世界中我们见到的各种为生存而进
浅谈崇高与优美的审美形态及其审美特征
浅谈崇高与优美的审美形态及其审美特征
内容摘要:美的现象的审美形态是多种多样的,在美学史上,很早就有人注意了崇高与优美的不同。人们对崇高和优美的历史探讨时怎样的呢?崇高和优美又具有哪些审美特征呢?它们之间存在着怎样的区别与联系呢?优美作为美的一般形态,侧重于展示客体与主体在实践中经由矛盾对立达到统一、平衡、和谐的状态。崇高更多地展示着主体和客体在现阶段相冲突和对立的状态;并且在这一对立的冲突中,显示出客体和主体相统一的历史必然性。 关键词:崇高 优美 内涵 历史探讨 审美特征 区别 一、概述崇高与优美的内涵
崇高是西方美学的基本形态之一。它的基本内涵是:人的本质力量在经过巨大的已己力量的压抑、排斥、震撼之后,最终通过人生实践尤其是审美实践活动而得到全面的高扬和完整的体现。也可以说,崇高是一种通过人生实践和审美活动在真善美与假恶丑的对立冲突中重建起来的具有肯定性价值内涵的审美形态。优美在西方美学中是与崇高既相反又相成的基本的审美形态,同样具有肯定的价值内涵。优美是理性内容与感性形式、理想与现实。个体与社会及自然、自由与自在、主观的合目的性与客观的和规律性的和谐统一。概而言之,优美是理想人生境界与人生实践完满统一的现实呈现和展示
对女性审美的历程
对女性 对女性审美的历程 在原始社会生产力低下,自然灾害严重。繁衍后代是最重要的。因此当时对女性以“肥臀丰乳”为美。如辽宁喀左县的东山嘴红山文化出土的红陶,画面中的女性为裸体女性,他们体态丰腴,曲线优美,乳房硕大和臀部宽肥。新疆呼图壁县康家石门子的大型岩画,有的女性丰乳肥臀,胸部宽阔,腰肢细小,两腿细长。从中可以看出那个时代的生殖崇拜,以肥臀丰乳、体格健壮、高大为美。 【夏商周时代——健壮、自然为美】
这时期女性以清新的、大胆的、自然地为美,在形体上,突出了健壮和自然的特点。我们可以从《诗经》中的“窈窕淑女”中的“淑女”,“静女其殊”中的“静女”,可以略微窥探出时代的审美特点。《硕人》可以说是第一次对女性进行全面的描绘,“手如柔荑,肤如凝脂,领如蝤蛴,齿如瓠犀,螓首蛾眉,巧笑毁猓 【春秋战国——朴素到修饰】
春秋时期,一般认为一个人的道德品性比一个人的色更重要,人们心中的理想女性的标准是道德和才能兼而有之。对女性主张天然、素朴之美,反对过度修饰,越国的美女西施有“衣褐而天下称美”,这与当时社会的物质生活水平相一致,享乐的欲求还只是少数上层人的专利,社会还保有素
朴淳厚之风,朴素便是
说课二十 培养审美的眼睛
说课二十 培养审美的眼睛
我说课的内容是人美版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美术鉴赏第1课《培养审美的眼睛》。我主要从教材分析、教法运用、学法指导、教学手段和教学过程
五个方面加以阐述。
一、 教材分析 (一)教学目标
本课作为高中整个美术鉴赏教学的开篇,对后面的教学具有指导意义。通过本课的教学,使学生初步了解什么是美术鉴赏,美术鉴赏的一般过程和特征,以及学习美术鉴赏的意义,由此掌握美术鉴赏的方法,培养学生“审美的眼睛”。
(二)重点:
培养学生送审美的眼睛,让学生掌握美术鉴赏的一般方法,认识美术鉴赏对于个人未来人生发展的重要价值和意义。
(理由:审美应是一种主动地行为,因为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只有具备了一双审美的眼睛,才能会看和主动。)
(三)难点
如何结合实例讲清美术的主要分类方法、美术鉴赏的概念和美术鉴赏一般过程或方法。
(理由:由于学生原有知识基础的制约,对新概念的理解必然有一定的难度。)
(四)内容结构
本课主要分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提出学习美术鉴赏的必要性,第二部分说明什么是美术鉴赏,第三部分为美术作品的分门别类,第四部分是美术鉴赏的意义。
二、教法:
本课涉及的新知识主要以基本概念为主,所以我采用
说课二十 培养审美的眼睛
说课二十 培养审美的眼睛
我说课的内容是人美版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美术鉴赏第1课《培养审美的眼睛》。我主要从教材分析、教法运用、学法指导、教学手段和教学过程
五个方面加以阐述。
一、 教材分析 (一)教学目标
本课作为高中整个美术鉴赏教学的开篇,对后面的教学具有指导意义。通过本课的教学,使学生初步了解什么是美术鉴赏,美术鉴赏的一般过程和特征,以及学习美术鉴赏的意义,由此掌握美术鉴赏的方法,培养学生“审美的眼睛”。
(二)重点:
培养学生送审美的眼睛,让学生掌握美术鉴赏的一般方法,认识美术鉴赏对于个人未来人生发展的重要价值和意义。
(理由:审美应是一种主动地行为,因为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只有具备了一双审美的眼睛,才能会看和主动。)
(三)难点
如何结合实例讲清美术的主要分类方法、美术鉴赏的概念和美术鉴赏一般过程或方法。
(理由:由于学生原有知识基础的制约,对新概念的理解必然有一定的难度。)
(四)内容结构
本课主要分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提出学习美术鉴赏的必要性,第二部分说明什么是美术鉴赏,第三部分为美术作品的分门别类,第四部分是美术鉴赏的意义。
二、教法:
本课涉及的新知识主要以基本概念为主,所以我采用
美的历程--美学导论答案(2017)
一、 单选题(题数:50,共 50.0 分)
1
《立法者与阐释者》是当代社会学家()的专著。(1.0分)
1.0 分
?
A、
马克思·韦伯
? B、
哈贝马斯
? C、
齐格蒙特·鲍曼
? D、
鲍德里亚
我的答案:C
2
以下哪项不属于商业设计?()(1.0分)
1.0 分
?
A、
服装设计
? B、
环境设计
? C、
航空设计
? D、
广告设计
我的答案:C
3
下面不属于让一件现成物品成为艺术品的要素是()。(1.0分)
0.0 分
?
A、
艺术情境
? B、
艺术行为
? C、
艺术语言
? D、
艺术观念
我的答案:A
4
审美最主要的器官是什么?()(1.0分)
1.0 分
?
A、
味觉
? B、
触觉
? C、
视听
? D、
动觉
我的答案:C
5
以下哪项可以用来描述“大众文化”的特质?()(1.0分)
1.0 分
?
A、
生产工业化
? B、
传播媒介化
? C、
高度商品化
? D、
以上都对
我的答案:D
6
下面哪一项不属于中国传统审美文化类型?()(1.0分)
1.0 分
?
A、
士文化
? B、
民文化
? C、
官文化
? D、
俗文化
我的答案:D
7
“移情说”是谁提出的美学理论?()(1
美的历程--美学导论答案(2017)
一、 单选题(题数:50,共 50.0 分)
1
《立法者与阐释者》是当代社会学家()的专著。(1.0分)
1.0 分
?
A、
马克思·韦伯
? B、
哈贝马斯
? C、
齐格蒙特·鲍曼
? D、
鲍德里亚
我的答案:C
2
以下哪项不属于商业设计?()(1.0分)
1.0 分
?
A、
服装设计
? B、
环境设计
? C、
航空设计
? D、
广告设计
我的答案:C
3
下面不属于让一件现成物品成为艺术品的要素是()。(1.0分)
0.0 分
?
A、
艺术情境
? B、
艺术行为
? C、
艺术语言
? D、
艺术观念
我的答案:A
4
审美最主要的器官是什么?()(1.0分)
1.0 分
?
A、
味觉
? B、
触觉
? C、
视听
? D、
动觉
我的答案:C
5
以下哪项可以用来描述“大众文化”的特质?()(1.0分)
1.0 分
?
A、
生产工业化
? B、
传播媒介化
? C、
高度商品化
? D、
以上都对
我的答案:D
6
下面哪一项不属于中国传统审美文化类型?()(1.0分)
1.0 分
?
A、
士文化
? B、
民文化
? C、
官文化
? D、
俗文化
我的答案:D
7
“移情说”是谁提出的美学理论?()(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