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数学8和9的形成活动反思

“中班数学8和9的形成活动反思”相关的资料有哪些?“中班数学8和9的形成活动反思”相关的范文有哪些?怎么写?下面是小编为您精心整理的“中班数学8和9的形成活动反思”相关范文大全或资料大全,欢迎大家分享。

中班数学 - 感知8、9的数量

标签:文库时间:2025-02-06
【bwwdw.com - 博文网】

中班数学——感知8、9的数量

活动名称:数学——感知8、9的数量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正确感知8、9的数量。

2培养幼儿注意倾听老师的要求,并按老师的要求进行活动。 活动准备:

教具:大范例图——数量为5——9的数群卡 学具:雪花片 活动过程: 一、集体活动

1、复习感知7以内的数

1)看数字做相应数量的动作。 2)说数字举相应数量的数群卡。 2、目测数群

(出示数群卡)今天都来了哪些小动物?它们都来了多少?你是怎么看,怎么数的?(启发幼儿先看大数再接着数小数) 3、给数群卡排队

现在请小朋友来给小动物排排队。幼儿讲述,教师操作。“应该把谁排 在最前面,为什么?现在谁的数量最多? 4、引导幼儿感知8、9的数量

1)现在请一个小朋友来给这些小动物,送圆点朋友。(请个别幼儿操作,根据数群卡数量,画出相应数量的圆点。要求其他幼儿在别人操作时,能够安静、认真的看。集体检查他的操作结果)

2)做动作,进一步感知8、9的数量

教师说数字8或9,幼儿根据要求做出相应数量的动作。(要求幼儿能够安静倾听,并按要求做动作) 二、幼儿操作

1、听数字,取雪花片

现在,我们来玩一个游戏,老师说数字几,你们就取几个雪花片。看谁拿的准确。 三、结束部分

1、表扬能

中班数学活动《我会整理》教学反思

标签:文库时间:2025-02-06
【bwwdw.com - 博文网】

中班数学活动《我会整理》教学反思

中班数学活动《我会整理》教学反思

《我会整理》是主题《做个好孩子并不难》中的一个数学活动,我想让孩子们通过这个活动能够养成有条理地收拾、整理物品,物归原处的好习惯。

第一环节,认识各种物品,激发幼儿学习兴趣。我通过出示图片让幼儿观察豆豆家里东西很多,摆放的也很乱,都有些什么东西,引起幼儿的兴趣。再通过出示各种物品的图片,让幼儿说出物品的名称及他们的用处。接着我引导幼儿说出豆豆家很乱,豆豆不会整理,想请我们班的小能手帮忙整理,孩子兴趣都很浓厚,都积极说应该怎样摆放。

第二环节,学习给物品分类和设计标志。我请孩子们给物品分类,将同一类的物品放在一个盒子里面,并说说这些物品都有什么用处。孩子们都很能干,将吃的、用的、穿的分别放入了三个盒子里。可豆豆不知道哪个盒子装得是什么?于是。我就请孩子们做一回小小设计师,在盒子上设计一个标志,让豆豆一看就知道里面装得是什么,孩子们都很厉害,比如盒子里装得是吃的东西他们就想到了画一些零食、画一个嘴巴,穿得就画了一些衣服。

第三环节,练习《我会整理》,巩固分类。我首先和孩子们一起认识了黏贴纸上的物品,让幼儿更好的去放入每间房间。出示茶壶时,孩

中班数学活动《我会整理》教学反思

标签:文库时间:2025-02-06
【bwwdw.com - 博文网】

中班数学活动《我会整理》教学反思

中班数学活动《我会整理》教学反思

《我会整理》是主题《做个好孩子并不难》中的一个数学活动,我想让孩子们通过这个活动能够养成有条理地收拾、整理物品,物归原处的好习惯。

第一环节,认识各种物品,激发幼儿学习兴趣。我通过出示图片让幼儿观察豆豆家里东西很多,摆放的也很乱,都有些什么东西,引起幼儿的兴趣。再通过出示各种物品的图片,让幼儿说出物品的名称及他们的用处。接着我引导幼儿说出豆豆家很乱,豆豆不会整理,想请我们班的小能手帮忙整理,孩子兴趣都很浓厚,都积极说应该怎样摆放。

第二环节,学习给物品分类和设计标志。我请孩子们给物品分类,将同一类的物品放在一个盒子里面,并说说这些物品都有什么用处。孩子们都很能干,将吃的、用的、穿的分别放入了三个盒子里。可豆豆不知道哪个盒子装得是什么?于是。我就请孩子们做一回小小设计师,在盒子上设计一个标志,让豆豆一看就知道里面装得是什么,孩子们都很厉害,比如盒子里装得是吃的东西他们就想到了画一些零食、画一个嘴巴,穿得就画了一些衣服。

第三环节,练习《我会整理》,巩固分类。我首先和孩子们一起认识了黏贴纸上的物品,让幼儿更好的去放入每间房间。出示茶壶时,孩

中班数学活动反思共5篇

标签:文库时间:2025-02-06
【bwwdw.com - 博文网】

篇一:中班数学教学反思

中班数学教学反思《五以内的相邻数》

河双镇中心幼儿园 李秀琴

本学期,我园组织教师开展了三优课数学集体教学活动,从中我重新认识了数学教学活动。《纲要》指出:数学教育的价值取向更关注的是幼儿对数学的兴趣、情感和态度,数学教育应扎根于幼儿的生活与经验、从幼儿现实生活中去挖掘。

本次活动我开展了《五以内的相邻数》,在选材的过程中,我充分结合幼儿的对“邻居”关系非常感兴趣和幼儿对相邻数有初步了解但没有形成相邻数的概念的现状,结合本班幼儿形象思维占主体地位,抽象逻辑思维初步萌芽的年龄特点,通过以故事讲述和解决故事中问题来激发幼儿进行主动探索的形式运用较好,让幼儿在轻松地在故事中学习知识。

首先,我以游戏的形式导入活动,游戏是幼儿喜爱的活动形式,根据幼儿活泼好动、好奇心强的特点,教师可以通过组织幼儿做多种新颖有趣的游戏导入学习内容。我让幼儿帮数字宝宝排列队伍,激发了对数字的兴趣。

其次,在活动过程中,我充分结合幼儿对动物的喜爱之情,以帮助小动物的房子编门牌号来引出课题,让小朋友来为小动物找“邻居”,孩子们对找邻居非常感兴趣。一下子就为小动物找到了两个邻居。由于幼儿还没有形成相邻数的概念,所以这个部分以故事的引导方式来激发幼儿进行主动探索,让

中班数学活动《捆小棒》教学反思

标签:文库时间:2025-02-06
【bwwdw.com - 博文网】

中班数学活动《捆小棒》教学反思

中班数学活动《捆小棒》教学反思

本次活动的目标是感受点卡的不同排列形式,会用接数的方法正确目测7以内的数群。孩子们对于数数是比较熟悉的,所以他们觉得肯定很简单,以至于在活动一开始有点“轻视”的感觉,都说:“我早就会数数了”、“太简单了”。直到我出示不同排序方式的点卡,刚才说太简单的孩子就开始有一些为难的表情出现了。整个活动看似简单,但其实是有一定难度的。

一、观察能力不仔细,容易错数漏数

我们一般的点卡中的点数都是按照普通顺序排列的,都是为了方便而排序的。所以当我出示普通点卡的时候,班级中的大部分孩子能够较快地数出点数来。但当我出示改变排列形式的点卡后,问题就出现了。像新朔这样能力较强的孩子在数的时候也要稍微缓一缓,心里默数一下才能得到正确地点数。所以其他孩子在点数不同排列形式的点卡时就有错误出现,有的把7个点数成6个点,有的把5个点数成6个点。问他们怎么数出这些点数的,孩子们就说是“一个一个数出来的”,如果真的是一个一个数的话错误率不会这么高。于是我请个别孩子上来数,发现他数的时候就把一个点子给漏数了,因为点子的排列顺序其中一个点子排在了最边上,他就没有发现,所以就数错了。出现这种情

中班数学活动《认识数字“9”》后记

标签:文库时间:2025-02-06
【bwwdw.com - 博文网】

中班数学活动《认识数字“9”》后记

上了一节中班数学活动课《认识数字“9”》后,我对活动过程做了一番深入反思: 本活动中,我认为做得比较成功的有以下几点:

1、创设丰富的情境游戏,引导幼儿学习数学 “游戏是幼儿的天性。”作为教师,应创设符合幼儿年龄特点的情境,引导幼儿在游戏中学习数学。活动一开始,我设计了我们骑小车进入活动室,孩子们在活泼轻松的音乐中边唱歌边做骑小车的动作自然的过度了教学,然后通过找座位,对暗号进行数字5、6、7、8的复习。

通过看动物,数动物,帮动物找水果,送水果,重点学习了数字“9”的形成,认识了数字“9”的形状,理解了数字“9”的实际意义。这是本节活动的重点,也是本节活动的难点,在活动中,我能根据幼儿的年龄特征,留出大量时间让幼儿充分游戏,使幼儿在玩中学,在学中玩,取得了较好的效果。达到了预期的目的。

2、充分创造条件让幼儿在实际操作中参加探究,开展数学活动

幼儿对形象直观,生动有趣的图像非常感兴趣,在活动中,我充分利用小动物的形象,激发幼儿的参与兴趣,让他们参与到活动中来,活动中又为幼儿提供了许多操作材料,让他们的动力操作的过程中感受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体验发现的乐趣。

3、面向全体,照顾个别,让每个孩子都有

中班数学《哪条路最长》教学反思

标签:文库时间:2025-02-06
【bwwdw.com - 博文网】

中班数学《哪条路最长》教学反思

一、主题活动的来源

中班幼儿对物体多少、长短的判断,往往会受物体大小、排列形式的影响,在他们看来,相对于弯弯曲曲的排列,整齐排列而且笔直的物体一定是更长的。针对幼儿这样的一种错误认识,我们应该如何引导他们作出正确判断呢?经过认真的思考与反复的探索,我设计了本活动。

二、材料选择的原则

在数学活动中,材料选择的恰当与否往往会影响甚至决定整个教学活动的成败。一般来说,幼儿是通过操作活动材料获得相关经验的。因此,如果教师提供的活动材料能有效暴露幼儿某些认识的误区,又能在最后帮助幼儿获得正确认识,那么,这样的材料就能为教学活动的有效开展提供有力的保障。

因此,在设计该活动时,我选择了幼儿园最常见的拼插玩具,它是一个个的正方体,每个正方体都能拼插连接起来。这一玩具的基本特点是,它既可以组合成直线,也可以组合成曲线。幼儿可以借助点数正方体的数量,比较发现用这种玩具拼搭出来的路线模型的长短。此外,由于这一玩具可以随意组合拼插,幼儿也可以将它们拼插成直线,通过直接的比较方法,凭直观分辨出长短来。

三、环节设计的思路

环节的设计应围绕教学目标,由浅入深,逐步展开,以引导幼儿

中班数学活动《捆小棒》

标签:文库时间:2025-02-06
【bwwdw.com - 博文网】

中班数学活动《捆小棒》 二、教学目标:

感受点卡的不同排列形式,会用接数的方法正确目测7以内的数群。 三、教学准备:

1.标有4、5、6、7的点卡。

2.小棒或棉签棒、牙签等若干,皮筋,分类盒若干。 3.《幼儿画册》。

四、教学重难点:感受点卡的不同排列形式,会用接数的方法正确目测7以内的数群。

五、教学方法与手段:操作法 讨论法 视频仪辅助教学 六、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初稿 三、 开始部分 教师活动修改 四、 开始部分 幼儿活动 幼儿目测点卡 感受点卡的不同排列形式,会用接数的方法正确目测7以内的数群。 设计意图 复习4、5、6、7复习4、5、6、7的说一说 的数。 数。 (1) 分别出示(1)教师分别出示 点 点 卡,看谁目测得卡,看谁目测得又幼儿讨论 又快又准确。 快又准确。 (2) 讨论:你是(2)讨论:你是怎 怎 么知道卡片上有几么知道卡片上有个点子的,你是怎几个点子的,你么数的?(重点学是怎么数的? 习其中一种方法“接数”,即先数多的一部分,再接着数少的一部分) 二、基本部分 二、 基本部分 通过捆小棒帮幼儿操作练习:幼儿操作练习:看 看点卡捆小棒 点卡捆小棒 幼儿操作练习 助幼儿目测点卡的熟练进行

中班数学活动比较轻重

标签:文库时间:2025-02-06
【bwwdw.com - 博文网】

中班数学活动 《比较轻重》第一课时

一、 设计思路: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提出,“引导幼儿关注周围环境中的数、量、形、时间、空间关系,发现生活中的数学。”此外,《纲要》还强调,“教师要让幼儿运用感官、亲自动手、动脑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鼓励幼儿之间的合作,并积极参加幼儿的探索活动。”轻重这一概念是日常生活中常用到的概念,中班幼儿已经能初步判断了特别小的东西是“轻”,特别大的东西是“重”。但是,生活中还有体积相同而重量不同或者不能以肉眼判断轻重的东西需要幼儿掌握比较轻重的方法,以解决日常生活中遇到类似的问题。所以,在这次活动中我设计了两个层次的轻重比较,一是投放轻重感明显、体积不同的材料;二是投放体积相同或相近,轻重区别不大的材料。通过操作对比,让幼儿掌握比较轻重的方法。

活动重点在于,幼儿学习掂一掂、使用天平等方法比较物品轻重;难点在于,学习运用测量工具进行比较相近物品的轻重,而非直观地感知。 二、 活动目标:

1、认识能够用来比较或测量轻重的工具(天平、电子秤、跷跷板等),正确使用天平来测量物品的轻重。

2、学习使用多种方法比较物品的轻重。 三、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了解轻、重的概念;

物质准备:大小明显的西红柿各一个,幼儿一手一个简易

中班数学10以内数量的对应教案反思

标签:文库时间:2025-02-06
【bwwdw.com - 博文网】

关于中班数学数对应教学计划的思考

10

中班数学数10的相应教学计划反映主要包括设计背景,活动目标,关键难点,活动准备,活动过程,教学反映等内容,一致地培养孩子的手和嘴数量,并对其进行回顾。数字1-10,通过让孩子的数量计算球的数量,在下图中,绘制了相应的数字,并圈出了正确的数字过程,从而使学习的孩子数相对应,并且感知过程具体数量成多少适合幼儿园老师。在中级数学活动班上,来看看10小时内相应的教学计划的数量。设计背景

在平常的数学教学活动中,我发现班上的孩子不能完全一致地掌握手和嘴的数量。我希望他们意识到在许多过程中抽象的具体数量,尤其是我选择了该教学内容。

活动目标

1.持续培养孩子的手和嘴的数量,并检查数字1-10。

2.通过让孩子数来计算球的数量,在下图中画出相应的数字,并圈出正确的数字过程,以使学习的孩子数相对应,并将特定数量抽象为一个数字被认为。

3.帮助孩子理解数字的实际含义并培养他们的抽象能力 4.培养幼儿进行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5.培养孩子的逻辑思维能力。 主要困难

重点:让孩子们的手和嘴一致地计数。 难点:将特定金额转换为数字的过程。 活动准备

数字卡各种物品,食品卡。 活动程序

一,从《拍手歌》导入

查看数字婴儿1-10,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