膜片钳技术数据处理与分析
“膜片钳技术数据处理与分析”相关的资料有哪些?“膜片钳技术数据处理与分析”相关的范文有哪些?怎么写?下面是小编为您精心整理的“膜片钳技术数据处理与分析”相关范文大全或资料大全,欢迎大家分享。
膜片钳技术SOP
膜片钳技术SOP
关键词:膜片钳
目的:
研究膜片上几个甚至一个离子通道的电流,对单个离子通道在各种电位状态及每种电位状态下对产生电流的离子作出定性、定量的分析,来反映细胞膜上离子通道活动,为研究离子通道结构与功能关系提供关于生物电特性的新资料。 基本原理:
膜片钳制技术(patch clamp technique)是对一块单独的细胞膜片(或整个细胞)的电位进行钳制的一项电生理技术。
通过对膜电位的钳制可以观察通过离子通道的电流,膜片钳放大器正是通过维持电压的恒定而测出这种电流。运用膜片钳技术记到的最小电流可达到pA级(10-12 A)。膜片钳的本质属于电压钳范畴,其基本工作原理是:采用经典的负反馈放大技术作电压固定,但改用细胞外微吸管作电极,将微电极管尖端与细胞膜表面接触,经负压抽吸,形成具极高阻抗的紧密封接,其电阻值高达10-100千欧(即GΩ=109Ω)。只有在这种封接存在时,通过膜电极引导记录的电流才是通过该膜的离子通道电流。
膜片钳技术原理示意图
Rs是膜片阻抗相串联的局部串联电阻(输入阻抗),Rseal是封接阻抗。Rs通常为1~5MΩ,如果Rseal高达10GΩ(1010Ω)以上时,IP/I=Rseal/(Rs+ Rseal)-1。此Ip可为在
膜片钳常见问题解答讲解
膜片钳常见问题解答(一)
1.什么是电压钳与膜片钳,有什么区别?
答:电压钳技术是通过向细胞内注射一定的电流,抵消离子通道开放时所产生的离子流,从而将细胞膜电位固定在某一数值。由于注射电流的大小与离子流的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因此它可以反映离子流的大小和方向。膜片钳技术钳制的是“膜片”,是指采用尖端经过处理的微电极与细胞膜发生紧密接触,使尖端下的这片细胞膜在电学上与其它细胞膜分离,这大大降低了背景噪声,使单通道微弱的电流得以分辨出来。采用电压钳技术将这片膜的电位钳制在某一数值,可记录到单通道电流。从这点上看,膜片钳技术是特殊的电压钳技术。随着膜片钳技术的发展,它已经不仅仅局限于“膜片”的概念,也不仅仅采用电压钳技术,还常采用电流钳技术。 2. 离子通道电导的单位是什么?如何换算?
答:离子通道电导的单位是西门子(Siemens, S),旧称姆欧,即安培/伏特。常用皮西门子(pS),1pS=10E-12 S, 1,000 pS=1 pA/mV。
3. MultiClamp 700A中,在放大器和信号器的连接中,放大器的raw output是否需要连接信号器的 ANALOG IN 接口? scaled output,raw output有什么区别?
EPC-10膜片钳放大器的使用
EPC 10膜片钳放大器的使用
EPC 10膜片钳放大器的使用
一、概述
德国HEKA公司生产的EPC(Extracellular patch clamp)系列放大器的早期型号为EPC 5,这是世界上最早的膜片钳放大器。此后陆续升级为EPC 7、EPC 8、EPC 9和EPC 10,EPC 9和EPC 10为全电脑控制的膜片钳放大器。目前EPC放大器的最高版本为EPC 10膜片钳放大器(截至到2011年7月),有EPC 10 USB和EPC 10 Plus两大类机型。本文讲解EPC 10 USB的使用。
EPC 10 USB膜片钳放大器主要有如下应用:
? 单通道记录:可记录亚pA级的单离子通道电流。
? 低噪声全细胞膜片钳记录、电压钳/电流钳/低频电压钳(LFVC)记录:可记录全细胞膜各种离子
通道电流、细胞动作电位等。
? 传统细胞内记录:可记录动作电位、细胞放电等。
? 使用金属电极的场电位记录:如整体动物与脑片的诱发场电位记录。
? 突触长时程增强(LTP)/长时程抑制(LTD)记录:整体动物与脑片的LTP/LTD记录。
? 松散封接记录、人工脂膜离子通道、纳米孔等的记录:放大器探头有足够的大电流测量能力,最
大可测量2 μA的电流。
EXCEL数据处理和分析技术
第二章实践部分: EXCEL数据处理和分析技术
要求:
1. 2. 3. 4. 5. 6. 7. 8.
用宏程序统一不同表格中的内容格式, .................................................................................... 1 用冻结字段方法将各表汇总到一张表中 .................................................................................. 18 用函数CONCATENATE注明各条记录的统一编号 ................................................................ 19 用函数MID设置发货年度 ........................................................................................................ 24 制作数据透视表,对数据进行分析 .....................................
物理实验 误差分析与数据处理
目 录
实验误差分析与数据处理 ........................................................................ 2
1 测量与误差 ........................................................................................................................... 2
2 误差的处理 ........................................................................................................................... 6 3 不确定度与测量结果的表示 ............................................................................................. 10 4 实验中的错误与错误数据的剔除 ........................................
误差和分析数据处理习题
第二章 误差和分析数据处理习题
一、最佳选择题
1. 如果要求分析结果达到0.1%的准确度,使用灵敏度为0.1mg的天平称取试样时,至少应称取( )
A. 0.1g B. 0.2g C. 0.05g D. 0.5g 2. 定量分析结果的标准偏差代表的是( )。
A. 分析结果的准确度 B. 分析结果的精密度和准确度 C. 分析结果的精密度 D. 平均值的绝对误差
3. 对某试样进行平行三次测定,得出某组分的平均含量为30.6% ,而真实含量为 30.3% ,则 30.6%-30.3%=0.3% 为( )
A. 相对误差 B. 绝对误差 C. 相对偏差 D. 绝对偏差 4. 下列论述正确的是:( ) A. 准确度高,一定需要精密度好; B. 进行分析时,过失误差是不可避免的; C. 精密度高,准确度一定高; D. 精密度高,系统误差一定小;
5. 下面哪一种方法不属于减小系统误差的方法( )
A. 做对照实验 B. 校正仪器
XPS数据处理
1、打开EXCEL,找到XPS谱图的表。 2、用C1s的峰值减去284.6eV(等于 1.11)。 3、把需要分析的峰的数据拷贝到Origin里 面。 4、点击A(X)→点击鼠标右键 →点击Set Column Values →col(A)-1.11 → OK。
5、去除多余的数值(剩下453.04~ 462.09)。 6、作图。 7.点击Analysis→smoothing→FFT Filter→5→OK。
8、 双击左上角的1→移走data1_c→OK。 9、 双击smoothed把出现的数据拷贝到新 建的文本文档中并保存 。 10、打开XPS分峰软件。 11、点击data→import(ASCII)→新建 文本文档→打开。
12、点击background,选背景(一般为 linear),背景范围455~462。 13、add peak,选择Peak type:p。然后 添加合理的峰位、FWHM和L-G值。 14、调节峰位、峰面积、FWHM和L-G值。 使虚拟的峰位和实际峰位基本重合。
15、分别点击Save XPS、 Export(spectrum)和 Export to clipboard保存图。 16、打开画图板复制入图形可以得到想要 的数
812误差理论与数据处理
西安理工大学研究生招生入学考试 《误差理论与数据处理》考试大纲
科目代码:812
科目名称:误差理论与数据处理
第一部分 课程目标与基本要求 一、课程目标
“误差理论与数据处理”课程是测控技术与仪器、光电信息科学与技术等专业的技术基础课。本课程考察考生对误差理论与数据处理的基本概念、理论与方法的理解,并且能够灵活进行误差分析、测量结果评价和试验数据处理,考查考生对基本知识的运用能力。 二、基本要求
“误差理论与数据处理”课程的任务是使学生掌握误差的基本性质和处理方法、误差的合成与分配方法、测量不确定度的基本理论及评定方法以及常用的测量数据处理方法。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合理设计仪器或选用仪器和测量方法,能正确处理测量和实验数据,具有较强的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二部分 课程内容与考核目标
第一章 绪论 掌握误差的定义及表示法; 掌握误差来源;
掌握系统误差、随机误差、粗大误差的定义和判别方法; 理解精度概念;
了解数字舍入规则和数据运算规则。
第二章 误差的基本性质与处理 理解随机误
正交试验设计与数据处理
正交试验设计与数据处理在生产实践中,试制新产品、改革工艺、寻求好的生产条件等, 这些都需要做试验,而试验总是要花费时间,消耗人力、物力。因 此,试验的次数应尽可能少。 全面试验: 如 4 个 3 水平的因素,要做 34=81 次试验; 6 个 5 水平的因素,要做 56=15625次试验。非常困难。 能否减少试验次数,而又不影响试验效果呢? 正交试验 有 4.1 正交表及其用法 正交表的记号:L9(34)——表示 4 个因素,每个因素取 3 个 水平的正交表。格式如表4-1所示。
4.1 正交表及其用法
正交表记为 Ln(mk),m 是各因素的水平,k (列数)是因 素的个数,n 是安排试验的次数(行数)。
L9(34)4因素 3 水平正交试验,共做 9 次试验,而全面试验要 做 34=81 次,减少了72次。L25(56) 6因素5水平正交试验,共做25次试验,而全面试验 要做 56=15625 次,减少了15600次。 正交表的两条重要性质: ( 1)每列中不同数字出现的次数是相等的,如 L9(34),每 列中不同的数字是1,2,3。它们各出现三次。
( 2 )在任意两列中,将同一行的两个数字看成有序数对时, 每种数对出现的次数是相等的,如如 L
rest - 数据处理
静息态数据处理
Part1 数据的预处理
1、格式转换 2、去除前 n 个时间点的数据 3、时间层校正(Slice Timing) 4、头动校正(Realign) 5、空间标准化(Normalize) 6、平滑(Smooth) 7、去线性漂移(Detrend) 8、 滤波(Filer)
一、DICOM 格式——NIFTI 格式。若数据遗失 NIFTI 格式则不用转,直接在工作
目录下建 立一个子文件夹“FunImg” ,将数据拷入其中即可 二、一般去 10(8——20 之间即可) ,由于机器刚启动等原因前面一些数据不稳定 三、Slice Timing 的设置:以总层数 25 层为例 SPM 中:Slice order:<—x:1:2:25;2:2:24 Reference Slice 参考层一般取中间层,即第 25 层。因为扫描顺序为: 1,3,5,7,9….,n,2,4,6,8,…n-1 DPARSF 中:1,3,5,7,9….,n,2,4,6,8,…n-1 四、 头动校正后会在工作目录下生成 Realign Parameter 文件夹, 其中有 spm….ps 这个文件, 用专业版的 Aoboe Reader 打开可查看每个被试头动情况。 或在 Excludesubjects.txt 文件 下可查看头动数据(卡不同值时被排除被试情况) 。对于患有疾病的患者:一般卡 3mm 和 3degre;而对正常人一般卡 1.5mm 和 1.5degere 或取 2. 五、 空间标准化即把被试的原始空间往标准空间上估计, 以克服不同被试的脑结构之间的差 异问题。把结构像分割得到的信息来做功能像的空间标准化,有两种方式: a、 使用 EPI 模板进行空间标准化 SPM 中:原始图像 Source Image:mean_***.img 头动校正后生成的文件,为某被试 各个时间点的平均像;Image to write :r*.img 所有头动校正后生成的文件;模板图 像 Template Image: EPI.nii ; Bounding box: -126 -72; 90 108 ; -90 90 Voxel sizes: 3 3 3。 . DPARSF 中类似可设 b、 使用一致分割的 T1 像进行空间标准化 分三部分: 1、 配准 coregister 将结构像与功能像匹配,即把被试的结构像变换到功能像空间 (被试的平均功能像) 2、 分割 转换后的结构像用一致的分割法则分割为灰质、白质、脑脊液。这样就 能把功能像弄到标准空间去。
此过程中得到一个由功能像去往标准空间的转换 矩阵。转换矩阵会写入*_seg_sn.mat 文件中。 3、 标准化 把转换矩阵写到功能像上去。这样就可以知道怎么从被试的原始空间到标准空间。 SPM 中: coregister—Reference Image: mean_name.image —Source Image: T1.img; Segment—data:
T1_coregiserd.ima—clean up any p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