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行为学论述题及答案
“组织行为学论述题及答案”相关的资料有哪些?“组织行为学论述题及答案”相关的范文有哪些?怎么写?下面是小编为您精心整理的“组织行为学论述题及答案”相关范文大全或资料大全,欢迎大家分享。
组织行为学6套简答与论述题
四、简答题(每小题 5 分,共 20 分)
31.企业负责人需要向员工说明企业面临的严峻形势,不得不采取减薪措施,他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沟通方式?32.怎样激发功能正常的冲突?33.举例说明冲突的来源有哪些?34.简述人格与工作匹配的类型有哪些?
31.召开员工会议,采取面对面的沟通。沟通方式计3分;说明形势,剖析问题,指明方向、鼓舞士气,稳定人心,避免谣传和误解。沟通内容计2分。
32. 树立冲突合法的思想;重建组织结构;运用沟通渠道;任命一名批评者;引进外人,改变组织文化。答对任意4项,计5分。
33.来源有:沟通因素、结构因素、个体行为因素。3分;举例2分。
34.现实型;研究型;艺术型;社会型;常规型;企业型等,答对任意五点得5分。
五、 论述题(每小题 8 分,共 16 分)
35.什么是从众行为?你认为从众行为是正确的还是不正确的?请予以解释。36.结合实例阐述强化理论的内涵。.
35. 从众行为是在群体背景下个体表现出与他人相一致的行为,就像很多事物有两面性一样,既有正确的
一面,也有不正确的一面。(1分)
积极作用:从众行为可以通过群体来影响和改变个人的观念和行为;从众行为能够使个体达到心理平衡;从众行为有助于领导意图的贯
组织行为学试题及答案
1. “谁有金子谁定规则\的古训概括了那种的观点: A. 资源即为权力 B. 知识即为权力 C. 决策即为权力 D. 网络即为权力 正确答案:A
2. ( )是指决定个体行为的方向、幅度和持续期的心理过程: A. 激励 B. 目标 C. 需要 D. 行为
正确答案:A
3. 不属于组织行为和管理的基本能力的是: A. 自我管理 B. 管理沟通 C. 控制预算 D. 跨文化管理
正确答案:C
4. 有效沟通必须包含反馈环节,甚至是多次的反复,这体现了有效沟通的什么标准: A. 一致性 B. 可依赖性 C. 持续性 D. 明确性
正确答案:C
5. 致力于改变群体相互之问的态度、成见和观念的干预手段称为: A. 社会技术系统 B. 群体间关系的发展 C. 过程咨询
1710 00152 组织行为学真题及答案
2017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
组织行为学试卷
(课程代码00152)
本试卷共4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考生答题注意事项:
1。本卷所有试题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答在试卷上无效。试卷空白处和背面均可作草稿纸。
2.第一部分为选择题。必须对应试卷上的题号使用2B铅笔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
3.第二部分为非选择题。必须注明大、小题号,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签字笔作答。4.合理安排答题空间。超出答题区域无效。
第一部分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
1. “自我实现人”假设认为最根本且起长远作用的激励是 A.外在激励 B.内在激励 C.荣誉激励 D.目标激励 2.在赫尔的内驱力理论中,情境是 A.原始性内驱力 B.继发性内驱力 C.社会性内驱力 D.群体性内驱力 3.人的积极性的基础和根源是
A.需要 B.动机 C.目的 D.行为 4.在个性心理中,有“好坏之分”的是
A.气质 B.能力 C.性格 D.情绪
组织行为学(作业题答案)
组织行为学(作业题答案)
组织行为学
一、 选择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谈话法属于组织行为学的哪种研究方法(调查法)。 组织行为学研究的层次有(个体;群体;组织;环境) 组织行为学最早产生于本世纪(50—60年代) 将人视为自私自利、好逸恶劳的是哪一种假设(经济人) 下面哪些是组织行为学研究的内容(激励;人际关系和沟通;团队建设;组织变革与冲突;组织学习与发展) 下面哪个是组织行为学古典理论时代的代表人物?(马科斯·韦伯) 在霍桑实验的基础上,梅约提出了与以往不同的人性假设,即(社会人假设)。 组织行为学研究的意义和作用有哪些?(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增强群体的凝聚力;增强领导的有效性;提高管理者知人善任、合理使用人才的水平;增强组织活力,提高绩效) 以下不属于组织行为学所使用的调查方法的是(面谈法) 下面哪种组织行为学的具体研究方法经常用于推测自变量和因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实验法) 以应用广度不同,组织行为学的研究可
组织行为学答案
1、 组织行为学的研究对象是人的心理活动 与行为反应 规律性。
2、个体是组织行为学研究的基础和出发点。
3、组织行为学是一门多学科、多层次相交叉的边缘性学科,又是具有两重性和应用性 的学科。
4、作为一门独立的专门研究组织中人的心理与行为规律性的科学,组织行为学最先产生于20世纪50年代至60年代的美国。
5、社会心理学的研究成果表明,造成知觉错误的思想方法主要有四种:知觉防御、 首因效应(成见)、晕轮效应和投射 。
6、提出Y理论的是美国心理学家道格拉斯·麦克里格,美国心理学家海德提出了归因 理论。
7、一般认为,个性是一个复杂的多方位、多层次的整体结构系统,主要由个性倾向性 和个性心理特征两大部分组成。
8、个性心理特征是指个体心理活动中稳定的心理特点。它包括人的能力、气质、性格 。
9、创造性行为是指作为主体的人综合各方面信息后形成一定目标和控制或调节客体过程中产生出前所未有的并具有社会价值的新成果的一种行为。
10、开发创造性行为应具备的客观环境有家庭环境、学校环境、组织 环境、和社会 环境。
11、事业生涯是指一个人一生所连续地担负的工作职业、工作职务、职位及岗位的发展道路。
12、有效的事业生涯的设计与开发应该遵循个人与组织相结
组织行为学答案
1、 组织行为学的研究对象是人的心理活动 与行为反应 规律性。
2、个体是组织行为学研究的基础和出发点。
3、组织行为学是一门多学科、多层次相交叉的边缘性学科,又是具有两重性和应用性 的学科。
4、作为一门独立的专门研究组织中人的心理与行为规律性的科学,组织行为学最先产生于20世纪50年代至60年代的美国。
5、社会心理学的研究成果表明,造成知觉错误的思想方法主要有四种:知觉防御、 首因效应(成见)、晕轮效应和投射 。
6、提出Y理论的是美国心理学家道格拉斯·麦克里格,美国心理学家海德提出了归因 理论。
7、一般认为,个性是一个复杂的多方位、多层次的整体结构系统,主要由个性倾向性 和个性心理特征两大部分组成。
8、个性心理特征是指个体心理活动中稳定的心理特点。它包括人的能力、气质、性格 。
9、创造性行为是指作为主体的人综合各方面信息后形成一定目标和控制或调节客体过程中产生出前所未有的并具有社会价值的新成果的一种行为。
10、开发创造性行为应具备的客观环境有家庭环境、学校环境、组织 环境、和社会 环境。
11、事业生涯是指一个人一生所连续地担负的工作职业、工作职务、职位及岗位的发展道路。
12、有效的事业生涯的设计与开发应该遵循个人与组织相结
教育学论述题及答案
教育学论述题
教育学、教育心理学论述题的题型分析及解题技巧 (一)、论述题题型特点:
理论性强,是论述题最突出的特点。理论要有深度,是论述题主要的质量要求。理论联系实际,是论述题最显著的特色。 (二)、论述题解题技巧 论述题要求对所学过的理论(要把握住基本要点)展开论述。要求理论联系实际,一定要结合本人或学校、学区工作实践、经验,把它们做为阐述观点的材料。观点和材料要统一,语言要精炼。
1、论述题涉及的都是主要理论,其中一些问题,需要全方位论述,因此,开阔视野,多角度看问题,这是解答论述题的首要策略,当然这也要求您能对基本的教育学、教育心理学的理论有扎实的基本功,能较好的理解,这也是与你同行在我的学习经验中一再强调的观点,必须要多读,多看,多学,掌握基础理论知识,以不变应万变。
例如:学校、家庭、社会三方面如何有机结合起来,形成教育合力?回答这一问题,就要注意到三个方面,搞清它们之间的关系,应该这样论述,在发挥学校教育占主导作用的前提下,必须争取家庭和社会的支持,通过书面或互访的形式,加强相互了解,保持经常性联系,达到对学生教育的统一要求和统一行动,形成教育合力,共同搞好教育工作。 2、“授之以鱼,仅供一饭之需;授之以渔,则终身受用无穷”。
组织行为学考试及答案 - 图文
《组织行为学》综合复习资料
一、名词解释 1.组织行为学: 2.知觉: 3.沟通: 4.群体: 5.气质: 6.性格 二、简答题
1.社会人假设的主要观点和管理方式是什么? 2. 动机与行为的关系是什么?
3. 气质对组织管理工作的重要意义是什么? 4. 影响从众行为的因素有哪些?
5. 霍桑试验中,为什么试验组和对照组的生产效率都提高? 6. 性格与气质的关系是什么?
7. 根据角色(维护角色、任务角色)将群体分类,并说明如何这些群体的管理? 8. 保健因素和激励因素的区别是什么? 9. 分析能力、知识和技能的关系是什么?
10. 中国的传统文化对于理解企业员工组织承诺的影响是什么? 11. 精神激励应注意哪些问题?
12. 正式组织与非正式组织的关系是什么? 13. 社会知觉的种类有哪些? 14. 社会惰化的原因是什么? 15. 群体规范的功能是什么?
16. 成就需要与工作绩效的关系是什么? 17.个人如何应对工作压力?
答:1、保持和同事之间和谐的关系。
2、抛弃完美主义标准,适当减低工作要求。 3、推迟满足感,工作中建立先难后易的次序。 4、分清责任,并承担属于自己的责任。 5、每天适当做一些体育锻炼活动
1
三、案
组织行为学 试卷B及答案
组织行为学试卷B及答案
组织行为学试题B卷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
1.组织最基本的构成要素就是( A )1-3
A.个体
B.群体
C.团队
D.部门
2.人们较容易注意观察能满足需要的事物,而对于满足需要无关的事物视而不见、听而不
闻,这就是【 A 】3-44
A.知觉防御
B.晕轮效应
C.投射效应
D.首因效应
3.最早提出归因理论的美国心理学家就是【C 】3-46
A.麦克里兰
B.史布兰格
C.海德
D.特尔曼
4.在群体压力下,个体产生与群体行为保持一致的倾向,这种效应就是( C )7-151
A.协同效应
B.群体促进效应
C.从众效应
D.社会惰化效应
5.最能集中体现民主或参与管理的沟通网络形式就是【B 】7-159
A.轮式
B.全方位式
C.链式
D.Y式
6.将权力定位于群体的领导作风就是( A )11-263
A.民主型
B.独裁型
C.协商型
D.集权型
7.衡量领导有效性的最重要的指标就是【A 】10-240
A.工作绩效
B.工作计划
C.德才兼备
D.工作目标
8.着重于对激励的原因与起激励作用因素的具体内容进行探讨的理论就是( A )14-315
A.内容型激励理论
B.过程型激励理论
C.行为改造型激励理论
D.结果型激励理论
9.期望
MBA组织行为学试题及答案
组织行为学试题Ⅰ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组织行为学的边缘性主要表现为( )
A.两重性
B.应用性
C.多学科相交叉和多层次相交切
D.创造性
2.从组织行为学产生发展的历程看,组织行为学产生和发展的过程起始于( )
A.管理学
B.心理学
C.社会学
D.政治学
3.以事物的某一个特性为依据,而忽视事物的其他特性就对整个事物全面评价,结果产生了错觉的思想方法是( )
A.知觉防御
B.首因效应
C.晕轮效应
D.投射
4.Y理论的提出者是( )
A.麦克里格
B.西拉杰
C.华莱士
D.特尔曼
5.根据事物的客观规律而创造出来原来不存在的东西的创造性行为类型是( )
A.科学发现型
B.技术发明型
C.艺术塑造型
D.组织管理型
6.在完成工作内容大致一致的简单任务时,效率较高的群体结构是( )
A.同质结构
B.异质结构
C.综合结构
D.难以确定
7.一位中学校长和他管辖的12位教师组成的群体属于( )
A.友谊型群体
B.非正式群体
C.利益型群体
D.命令型群体
8.当工会的办事人员得到提升,成为基层管理人员时,他们的态度在随后的几个月中就会发生变化,从亲工会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