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辨证脉学

“系统辨证脉学”相关的资料有哪些?“系统辨证脉学”相关的范文有哪些?怎么写?下面是小编为您精心整理的“系统辨证脉学”相关范文大全或资料大全,欢迎大家分享。

经络辨证之奇经八脉病证及记忆歌诀

标签:文库时间:2024-08-27
【bwwdw.com - 博文网】

经络辨证之奇经八脉病证及记忆歌诀

2014江西医疗卫生招聘中医备考:经络辨证之奇经八脉病证及记忆歌诀

中医诊断学是医疗事业单位考试的重要考查内容,卫生人才招聘考试网带着大家复习经络辨证的内容。奇经八脉病证:

奇经八脉,除其本经循行与体内外器官相连属外,还通过十二经脉与五脏六腑发生间接联系,尤其是冲、任、督、带四脉与人体的生理、病理存在密切关系。

1.督脉病证

[临床表现]实则脊强反折,虚则头重。大人癫疾,小儿风痫。

[证候分析]督脉起于会阴,并于脊里,上风府,入脑,上巅,循额,故实则脊强反折,虚则头重。风气循风府而上入脑,督脉为风气所干,出现大人痢疾,小儿风痫。

2.任脉病证

[临床表现]男子为疝气,女子为带下瘕聚。

[证候分析]任脉因主身前之阴,阴凝寒滞,气结于下,男子则内结为疝气,女子则郁滞为瘕聚。

3.冲脉病证

[临床表现]气从少腹上冲胸、咽、咳、唾,气逆而里急。

[证候分析]冲脉失调,气机不利,与足阳明之气相并而上逆,循经而出现上述之证。

4.带脉病证

[临床表现]腹胀满,绕脐腰脊痛,冲心痛,腰溶溶如坐水中,女子赤白带下。

[证候分析]带脉围腰一周,犹如束带,约束诸脉,带脉为病,多见妇人,脾失健运,湿浊不化面下注则赤白带下。中气不足则腹胀满,经气不利则绕脐腰脊痛。

简易脉学

标签:文库时间:2024-08-27
【bwwdw.com - 博文网】

一、绪言

脉学最为繁琐,28脉条理难明,触指之间,浑浑茫然。历代医家众说不一,致使后人也难得其宗。脉诊是诸诊中最难学,也是最能洞悉脏腑变化,阴阳之升化的诊法。愚学脉数年,潜心不得其奥秘,今稍有开阔,提笔诎言,望请见笑。

浮,沉,长,短,虚,实,细, 濡,芤,洪,革,散,伏,牢, 微,弱,动,速,迟,缓,疾, 代,结,促,弦,紧,滑,涩

现代脉诊走向,可分三类:1、传统派:仍以28脉为准,以八纲为辨;2、现代派:也以28脉为准,但基本不用八纲辩证,而是直接道出病名;3、气道派:不受28脉所限,取其共性,合于阴阳气机变化。

上述三类中,我不赞成第二类,中医就是用阴阳五行,气机升降来辩证论治,如果诊出西医病名,那么就与中医理论脱节。应该坚持传统派,最终达到气道派。

不过,也有第一、二类结合,即尊传统,又融现代,能达到这个境界的人也有不少。

二、四位法

诊脉之要,在识脉之别,犹如辩证,辩证不清,不得病机;识脉不清,不得所然。历来医家识别脉象可为尽思竭旦。然识脉之前,在于归类。众观之,唯四位法最易可取。 四位:表里,速度,宽度,长度

表:浮,洪,芤,革,濡,散(共6种) 余:长,短,动,速,迟,缓, 表里 疾,代,

脉学心悟

标签:文库时间:2024-08-27
【bwwdw.com - 博文网】

《脉学心悟》

河北医科大学中医学院 李士懋 田淑霄

名师介绍:李士懋 (1936.7~)男,山东黄县人。河北医科大学中医学院教授、主任医师,中基专业博士生导师,高徒导师。长期从事中医临床及中医内科、温病学、中医基础理论教学和科研工作。研究领域为中医脏象学,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医心脑理论与心脑血管病的研究。临床崇尚经方,形成以脉诊为中心的辩证论治方法。擅长中医急症及心脑血管病。形成了以脉学为中心的辩证治体系,以心脑血管病为临床专长。代表专著有《脉学心悟》、《温病求索》、《濒湖脉学解索》、《中医内科急病医案辑要》等。脉象千变 虚实为纲

脉象确有很多不同的变化,医家将其分为24种脉,27种脉,34种脉等,另外还有怪脉、真脏脉。而且,两手脉象可各不相同,寸关尺三部亦可各异。除单脉外,常又有很多兼脉,纷纭繁杂,的确难于掌握。如何执简驭繁、纲举目张呢?历代医家都作过许多有意义的尝试,将脉分为阴阳,以浮沉迟数为纲,或浮沉迟数虚实为纲,亦有将浮沉迟数虚实滑涩合为八纲者。景岳独具慧眼,提出以虚实为纲。曰:“千病万病不外虚实,治病之法无逾攻补。欲察虚实,无逾脉息。”又曰:“虚实之要,莫逃乎脉。”脉虚证虚,脉实证实。

脉的虚实,当以沉候有力无力为辨。因

脉学心悟

标签:文库时间:2024-08-27
【bwwdw.com - 博文网】

《脉学心悟》

河北医科大学中医学院 李士懋 田淑霄

名师介绍:李士懋 (1936.7~)男,山东黄县人。河北医科大学中医学院教授、主任医师,中基专业博士生导师,高徒导师。长期从事中医临床及中医内科、温病学、中医基础理论教学和科研工作。研究领域为中医脏象学,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医心脑理论与心脑血管病的研究。临床崇尚经方,形成以脉诊为中心的辩证论治方法。擅长中医急症及心脑血管病。形成了以脉学为中心的辩证治体系,以心脑血管病为临床专长。代表专著有《脉学心悟》、《温病求索》、《濒湖脉学解索》、《中医内科急病医案辑要》等。脉象千变 虚实为纲

脉象确有很多不同的变化,医家将其分为24种脉,27种脉,34种脉等,另外还有怪脉、真脏脉。而且,两手脉象可各不相同,寸关尺三部亦可各异。除单脉外,常又有很多兼脉,纷纭繁杂,的确难于掌握。如何执简驭繁、纲举目张呢?历代医家都作过许多有意义的尝试,将脉分为阴阳,以浮沉迟数为纲,或浮沉迟数虚实为纲,亦有将浮沉迟数虚实滑涩合为八纲者。景岳独具慧眼,提出以虚实为纲。曰:“千病万病不外虚实,治病之法无逾攻补。欲察虚实,无逾脉息。”又曰:“虚实之要,莫逃乎脉。”脉虚证虚,脉实证实。

脉的虚实,当以沉候有力无力为辨。因

脉学心悟

标签:文库时间:2024-08-27
【bwwdw.com - 博文网】

《脉学心悟》

河北医科大学中医学院 李士懋 田淑霄

名师介绍:李士懋 (1936.7~)男,山东黄县人。河北医科大学中医学院教授、主任医师,中基专业博士生导师,高徒导师。长期从事中医临床及中医内科、温病学、中医基础理论教学和科研工作。研究领域为中医脏象学,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医心脑理论与心脑血管病的研究。临床崇尚经方,形成以脉诊为中心的辩证论治方法。擅长中医急症及心脑血管病。形成了以脉学为中心的辩证治体系,以心脑血管病为临床专长。代表专著有《脉学心悟》、《温病求索》、《濒湖脉学解索》、《中医内科急病医案辑要》等。脉象千变 虚实为纲

脉象确有很多不同的变化,医家将其分为24种脉,27种脉,34种脉等,另外还有怪脉、真脏脉。而且,两手脉象可各不相同,寸关尺三部亦可各异。除单脉外,常又有很多兼脉,纷纭繁杂,的确难于掌握。如何执简驭繁、纲举目张呢?历代医家都作过许多有意义的尝试,将脉分为阴阳,以浮沉迟数为纲,或浮沉迟数虚实为纲,亦有将浮沉迟数虚实滑涩合为八纲者。景岳独具慧眼,提出以虚实为纲。曰:“千病万病不外虚实,治病之法无逾攻补。欲察虚实,无逾脉息。”又曰:“虚实之要,莫逃乎脉。”脉虚证虚,脉实证实。

脉的虚实,当以沉候有力无力为辨。因

王光宇脉学

标签:文库时间:2024-08-27
【bwwdw.com - 博文网】

真脏脉,死脉初探

真脏脉,又称怪脉.死脉.败脉.绝脉,但是从无直接感受,其原因多为垂死之人多按西医办法抢救,对垂死之人也无有心思去感受他的脉像变化,但中医先人们是详细覌察过了的,如濒湖脉学对真脏脉就有详细描述,

原文;病脉既明,吉凶当别,结脉之外,又有真脉,肝绝之脉,循刀责责,心绝之脉,转豆躁疾,脾则雀啄,如屋之漏,如水之流,如杯之覆,肺绝如毛,无根萧索,麻子动摇,浮波之合,肾脉将绝,至如省客,来如弹石,去如解索,命脉将绝,虾游鱼诩,至如涌泉.绝在膀胱,真脉既形.胃已无气,参察色证.断之以臆,

对死脉的描述古籍亦多,如濒湖脉学言;\神门决断.两在关后,人无二脉.病死不愈,<脉经>称左右两尺脉为\神门\难经>.<景岳全书>则称左尺为肾,右尺为\命门\当然亦有其它论述。

那上面祖先人的述叙对否?是不是两尺脉都没有了,就必会'病死不愈'了呢?在尺脉消失前.后寸.关脉又是怎样的状况呢?方舟子曾根据生理,解剖学原理,在其\我为什么不相信切脉诊病\一文中言,寸口脉与身体其它部位的血管没什么不同,都随心脏的博动而动,不可能在寸许长<指寸口脉之寸.关.尺>的桡动脉处有什么区别,从而否认中医脉诊的物质基础,他这话对否?本人曾言;肾脉健人健康,肾脉差

中医诊断学 - 脏腑辨证

标签:文库时间:2024-08-27
【bwwdw.com - 博文网】

...

中医诊断学——脏腑辨证 1《肝气郁结》

肝气郁结疏肝散,抑郁胸闷太息短,胁肋胀刺两相兼,急躁易怒病在肝,经期不调乳胀痛,舌苔薄白脉沉弦。 2《肝血虚证》

肝血虚证见雀目,头晕眼涩肢麻木,胁肋隐痛面无华,手足震颤难持物,行则肢摇立不稳,视物昏花足难步,甲枯舌淡脉弦细,草枣木瓜加四物。 3《肝阴虚证》

肝阴虚证一贯煎,视物模糊两眼干,胁痛潮热或低热,盗汗唇燥口苦烦,舌红少津尿黄赤,便结咽干细数弦。 4《肝胆湿热》

湿热之邪在肝胆,身目俱黄腹胀满,口苦胁痛带下黄,尿道灼痛尿黄短,纳呆舌腻脉数弦,龙胆茵陈用之痊。 5《肝火上炎》

肝火上炎面目红,口苦咽干耳鸣聋,头痛眩晕烦易怒,胁肋灼痛耳流脓,舌红苔黄脉弦数,泻肝龙荟用之雄。 6《肝阳上亢》

肝阳上亢头晕眩,耳聋耳鸣口咽干,失眠健忘肢麻震,目涩舌红脉急弦,麻震天麻钩藤饮,晕眩杞菊地黄丸。 7《肝风内动总歌》

肝风内动分四种,肝阳热血阴虚风,眩晕欲仆兼抽搐,手足震颤为特征。(1)肝阳化风:

眩晕欲仆头胀痛,语謇肢颤头摇动,手足麻木履不正,卒然倒地人不醒,舌

..

...

红白腻弦有力,镇肝熄风便有功。 (2)热极生风:

热极生风手足抽,颈项强直目上勾,角弓反张牙关紧,高

中医诊断学--肝胆病辨证

标签:文库时间:2024-08-27
【bwwdw.com - 博文网】

中医诊断学

肝胆病辨证肝郁气滞证 实证 肝 胆 病 辨 证 肝火炽盛证 胆郁痰扰证 肝胆湿热证 寒滞肝脉证 虚证 虚实夹杂证 肝血虚证 肝阴虚证 肝风内动证 肝阳上亢证 类证鉴别2013-9-13

血虚生风证 热极生风证 阴虚动风证 肝阳化风证1

中医诊断学

中医诊断学

肝血虚证指血液亏损,肝失濡养,以眩晕、视力减退、 经少、肢麻手颤等及血虚症状为主要表现的 虚弱症候 常见病因 脾胃虚弱,化源不足 失血过多

久病重病,失治误治伤及营血

2013-9-13

中医诊断学

下一页

返回 2

中医诊断学

病机分析及临床表现目失所养 肝经血虚 筋失其养 肝血不足 一般血虚见症 目眩,视物模糊或 夜盲

肢体麻木,关 节拘急不利手 足震颤,肌肉 瞤动 月经量少、色 淡,甚则闭经

辨证要点:以筋脉、目、爪甲失于濡养的见症及血

虚表现为辨证要点2013-9-13 中医诊断学

下一页

返回 3

中医诊断学

肝阴虚证指阴液亏损,肝失濡润,阴不制阳,虚热内扰, 以头晕、目涩、胁痛、烦热等为主要表现的虚热 证候。又名肝虚热证。 常见病因 情志不遂,气郁化火,耗伤肝阴 热病后期,灼伤阴液 肾阴不足,水不涵木,累及肝阴

2013-9-13

中医诊断学

下一页

返回 4

中医诊断学

病机分析及临床表现

李小荣脉学笔记1

标签:文库时间:2024-08-27
【bwwdw.com - 博文网】

李小荣脉学笔记1:脉诊史略(一)

脉诊的历史源远流长,她随着中医学的形成而逐渐出现,又随着中医学的发展而逐步发展.经历了起源、成长、成熟定型、发展诸阶段.成为中医学极其重要的诊法之一,在中医辨证论治体系中起重要作用,纵观历代名医不是无一脉诊高手.因之被认为是中医学极其鲜明的最具特色的标帜,其临床重要性和学术价值无庸置疑. 一.脉诊起源

脉诊之雏形是源于经络和经络检查,出自医经家.是古代广大劳动人民和医家长期与疾病作斗争逐步摸索出的一种诊察方法.早期的脉学资料散见于《史记.扁鹊传》,马王堆汉墓出土帛书《脉法》、《足臂十一脉灸经》、《阴阳脉死候》及《内经》等.从中可以看出一些脉诊起源的脉络.

二.以《内经》成书为代表的脉诊成长阶段

古法经络检查方法多种多样,后世中医检查中的望鱼际、察指甲、看舌下脉络、观小儿食指络脉与耳背络脉以及腧穴诊法、尺肤按诊法等等均属古法经络检查的传承.

古法经络检查是对络脉和体表较表浅的经脉循行及其穴位进行色诊、脉诊的检查.故有"能合舌脉,可以万全"之论.

《内经》时期古脉法(脉法的诊察技法)有气口、喉手以及遍诊法的十二经诊法和三部九候诊法.《内经》书中出现了脉诊专论.其诊脉用一指而不是如同后世的用三指,并沿袭经络检查传统

李小荣脉学笔记1

标签:文库时间:2024-08-27
【bwwdw.com - 博文网】

李小荣脉学笔记1:脉诊史略(一)

脉诊的历史源远流长,她随着中医学的形成而逐渐出现,又随着中医学的发展而逐步发展.经历了起源、成长、成熟定型、发展诸阶段.成为中医学极其重要的诊法之一,在中医辨证论治体系中起重要作用,纵观历代名医不是无一脉诊高手.因之被认为是中医学极其鲜明的最具特色的标帜,其临床重要性和学术价值无庸置疑. 一.脉诊起源

脉诊之雏形是源于经络和经络检查,出自医经家.是古代广大劳动人民和医家长期与疾病作斗争逐步摸索出的一种诊察方法.早期的脉学资料散见于《史记.扁鹊传》,马王堆汉墓出土帛书《脉法》、《足臂十一脉灸经》、《阴阳脉死候》及《内经》等.从中可以看出一些脉诊起源的脉络.

二.以《内经》成书为代表的脉诊成长阶段

古法经络检查方法多种多样,后世中医检查中的望鱼际、察指甲、看舌下脉络、观小儿食指络脉与耳背络脉以及腧穴诊法、尺肤按诊法等等均属古法经络检查的传承.

古法经络检查是对络脉和体表较表浅的经脉循行及其穴位进行色诊、脉诊的检查.故有"能合舌脉,可以万全"之论.

《内经》时期古脉法(脉法的诊察技法)有气口、喉手以及遍诊法的十二经诊法和三部九候诊法.《内经》书中出现了脉诊专论.其诊脉用一指而不是如同后世的用三指,并沿袭经络检查传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