验证力的合成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实验
“验证力的合成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实验”相关的资料有哪些?“验证力的合成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实验”相关的范文有哪些?怎么写?下面是小编为您精心整理的“验证力的合成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实验”相关范文大全或资料大全,欢迎大家分享。
实验三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
实验: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
(一)实验目的
验证互成角度的两个共点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 (二)实验原理
用F1与F2拉橡皮条使结点拉到O点,改用一个拉力F′使结点仍拉到O点,则F′必与F1和F2的合力等效,以F1和F2为邻边作平行四边形求出合力F,比较F′与F的大小和方向,验证互成角度的两个力的合成的平行四边形定则.
(三)实验器材
方木板、白纸、弹簧测力计(两只)、橡皮条、细绳套(两个)、三角板、刻度尺、图钉若干、细芯铅笔.
(四)实验步骤
①用图钉把白纸钉在放于水平桌面的方木板上.
②把橡皮条的一端固定在A点,橡皮条的另一端拴上两个细绳套. ③用两只弹簧测力计分别钩住细绳套,互成角度地拉橡皮条,将结点拉到某一位置O,如图标记,记录两弹簧测力计的读数,用铅笔计下O点的位置及此时两个细绳的方向.
④用铅笔和刻度尺从结点O沿记录的方向画直线,按选定的标度作出这两只弹簧测力计的读数F1和F2的图示,并以F1和F2为邻边用刻度尺和三角板作平行四边形,过O点画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此对角线即为合力F的图示.
⑤只用一只弹簧秤钩住细绳套,把橡皮条的结点拉到同样的位置O,记下弹簧测力计的读数F′和细绳的方向,用刻度尺从O点按选定的标度沿记录的方向作出这只
实验三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
实验: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
(一)实验目的
验证互成角度的两个共点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 (二)实验原理
用F1与F2拉橡皮条使结点拉到O点,改用一个拉力F′使结点仍拉到O点,则F′必与F1和F2的合力等效,以F1和F2为邻边作平行四边形求出合力F,比较F′与F的大小和方向,验证互成角度的两个力的合成的平行四边形定则.
(三)实验器材
方木板、白纸、弹簧测力计(两只)、橡皮条、细绳套(两个)、三角板、刻度尺、图钉若干、细芯铅笔.
(四)实验步骤
①用图钉把白纸钉在放于水平桌面的方木板上.
②把橡皮条的一端固定在A点,橡皮条的另一端拴上两个细绳套. ③用两只弹簧测力计分别钩住细绳套,互成角度地拉橡皮条,将结点拉到某一位置O,如图标记,记录两弹簧测力计的读数,用铅笔计下O点的位置及此时两个细绳的方向.
④用铅笔和刻度尺从结点O沿记录的方向画直线,按选定的标度作出这两只弹簧测力计的读数F1和F2的图示,并以F1和F2为邻边用刻度尺和三角板作平行四边形,过O点画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此对角线即为合力F的图示.
⑤只用一只弹簧秤钩住细绳套,把橡皮条的结点拉到同样的位置O,记下弹簧测力计的读数F′和细绳的方向,用刻度尺从O点按选定的标度沿记录的方向作出这只
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
江苏省2017高考物理大一轮复习配套检测:第二章 实验二 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 Word版含答案
实验二: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
1.在“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实验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两弹簧测力计的拉力可以同时比橡皮条的拉力大
B.若橡皮条的拉力是合力,则两弹簧测力计的拉力是分力
C. 两次拉橡皮条时,需将橡皮条拉到同一位置,这样做的目的是保证两次弹簧测力计拉的效果相同
D. 若只增大某一只弹簧测力计的拉力大小,而又要保证橡皮条结点的位置不变,只需调整另一只弹簧测力计拉力的大小即可
2.在“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实验中,下列方法中可减小实验误差的有()
A. 两个分力F1、F2间的夹角要适当大些
B. 两分力F1、F2应尽可能大
C. 拉橡皮条的细绳要稍长一些
D. 实验中结点必须拉到同一位置
3.在“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实验中,若用两根弹簧测力计将一根橡皮条拉伸至O点,A 弹簧测力计拉力方向与PO的延长线成30°角,B弹簧测力计拉力方向与PO的延长线成60°角,如图所示.若A弹簧测力计的读数为F A,B弹簧测力计的读数为F B,此时橡皮条的弹力为F P,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F A>F B>F P
B.
人教版课标高中物理必修1实验: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
中学教育->高考
物理
高考总复习人教版·新课标
实验: 第五单元 实验:验证力的平行四 边形定则
第一模块 必修1
中学教育->高考
物理
高考总复习人教版·新课标
一、实验目的 验证互成角度的两个力合成时的平行四边形定则. 验证互成角度的两个力合成时的平行四边形定则.
第一模块 必修1
中学教育->高考
物理
高考总复习人教版·新课标
二、实验原理
图1 1. 等效法 : 使一个力 的作用效果和两个力 1 、 F2 . 等效法:使一个力F′的作用效果和两个力 的作用效果和两个力F 的作用效果都是让同一条一端固定的橡皮条伸长到某点, 的作用效果都是让同一条一端固定的橡皮条伸长到某点, 所以一个力F′就是这两个力 的合力,作出力F′的图 所以一个力 就是这两个力F1和F2的合力,作出力 的图 就是这两个力 所示. 示,如图1所示. 如图 所示第一模块 必修1
中学教育->高考
物理
高考总复习人教版·新课标
2.平行四边形法: 根据平行四边形定则作出力F1 和 . 平行四边形法 : 根据平行四边形定则作出力 F2的合力 的图示. 的合力F的图示 的图示. 3.验证:比较 和F′的大小和方向是否相同,若在误 .验证:比较F和 的大小和方向是
实验三+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教学案)-2019年高考物理一轮复习
1.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
2.掌握探究性实验和验证性实验的基本原理和实验方法
【实验目的】
1.验证互成角度的两个共点力合成时的平行四边形定则。 2.学会用作图法处理实验数据和得出实验结论。 【实验原理】
一个力F′的作用效果与两个共点力F1和F2的共同作用效果都是把橡皮条拉伸到某点,所以F′为F1
和F2的合力.作出F′的图示,再根据平行四边形定则作出F1和F2的合力F的图示,比较F′和F是否大小相等,方向相同.如果在误差范围内,F′和F相同,那么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就正确.
【实验器材】
方木板、白纸,弹簧测力计即弹簧秤(两只)、三角板、刻度尺、图钉(几个)、细芯铅笔、橡皮条、细绳套(两个).
弹簧测力计测力原理是根据胡克定律,其适用范围是在弹性限度内,刻度是0~5 N,分度值是0.1 N,它的拉杆和钩的质量较大,且零点是在竖直情况下校准的,因此水平使用时要重新调零点.弹簧测力计的伸长方向要和所测拉力方向一致,弹簧测力计、指针、拉杆都不要与刻度板和刻度板末端的限位卡发生摩擦.
【实验步骤】
1.用图钉把白纸钉在水平桌面的方木板上.
2.用图钉把橡皮条的一端固定在A点,橡皮条的另一端拴上两个细绳套.
3.用两只弹簧测力计分别钩住细绳套,互成角
平行四边形
19.2 平行四边形(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理解并掌握平行四边形的定义;
2、掌握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定理1及性质定理2; 3、理解两条平行线的距离的概念; 4、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经历探索平行四边形的有关概念和性质的过程,发展学生的探究意识和合情推理
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严谨的思维和勇于探索的思想意识,体会几何知识的内涵与实际
应用价值。
重点、难点:
重点:平行四边形的定义,平行四边形对角、对边相等的性质,以及性质的应用. 难点:运用平行四边形的性质进行有关的论证和计算.
教具准备:图片、三角板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引入:
等,都是平行四边形,平行四边形有哪些性质呢?
什么是平行四边形? 平行四边形的定义:
(1)定义: 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叫做平行四边形。
在四边形中,最常见、价值最大的是平行四边形,如竹篱笆格子、推拉门、汽车防护链、书本
(2)几何语言表述 ∵ AB∥CD AD∥BC ∴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
(3)定义的双重性 具备“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才是“平行四边形”,反过来,“平行四边形”就一定具有“两组对边分别平行”
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高三晚练专题练习(六)带答案高中物理力学实验
高中物理专题复习力学实验
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法则过关检测
考试范围:力学实验;满分:100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第I卷(选择题)
请点击修改第I卷的文字说明 评卷人 得分 一、单选题
1.如图所示,在倾角为α的固定光滑斜面上,有一用绳拴着的长木板,木板上站着一只老鼠.已知木板的质量是老鼠质量的两倍.当绳子突然断开时,老鼠立即沿着板向上跑,以保持其相对斜面的位置不变.由此木板沿斜面下滑的加速度为( )
g
A.sin α 23
C.gsin α 2
2.(2013·课标卷Ⅰ)下图是伽利略1604年做斜面实验时的一页手稿照片,照片左上角的三列数据如下表.表中第二列是时间,第三列是物体沿斜面运动的距离,第一列是伽利略在分析实验数据时添加的.根据表中的数据,伽利略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B.gsin α
D.2gsin α
1 4 9 16 25 36 49 64
1 2 3 4 5 6 7 8 32 130 298 526 824 1 192 1 600 2 104
A.物体具有惯性
B.斜面倾角一定时,加速度与质量无关 C.物体运动的距离与时间的平方成正比 D
平行四边形与特殊的平行四边形练习题勿删
平行四边形与特殊的平行四边形练习题
一、选择题
1.下列命题中,正确的是( )
A.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相等 B.矩形的对角线互相垂直 C.菱形的对角线互相垂直且平分 D.梯形的对角线相等
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同位角相等
C . 四条边相等的四边形是菱形
∠1=∠2 A.
4.在梯形ABCD中,AD∥BC,点E、F分别是AB、CD的中点且EF=6,则AD+BC的值是( ) 9 A. 24 A.
B. 16
C. 4
D. 2
第3题
这个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的是
A.AB//DC,AD//BC B.AB=DC,AD=BC C.AO=CO,BO=DO D.AB//DC,AD=BC
10.如图2,点E是平行四边形ABCD的边CD的中点,AD、BE的延长线相交于点F,
DF=3,DE=2,则平行四边形ABCD的周长为
A. 5 B. 7 C.10
D. 14
B. 对角线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D. 矩形的对角线一定互相垂直
3.如图,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下列结论中错误的是( )
B. ∠BAD=∠BCD
C. AB=CD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说课稿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说课稿
立足“基本”,注重“过程”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说课稿
南洋小学 屈名成
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接下来我将从以下四个方面来完成我的说课:
一、说教材
教学内容:本节教学内容是人教版九年制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一课<<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教材所占的地位:本节教材是在学生掌握了面积概念和面积单位,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计算,以及认识平行四边形特征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是进一步要学习三角形的面积、梯形的面积、组合图形的面积及六年级圆的面积与立体图形表面积的基础。可见这节课的内容在整个教材体系中起着承上启下、举足轻重的作用。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小学生虽然已经具有了一定的知识与生活经验,但知识和认知水平还存在一定的局限性,空间想象能力不够丰富,对图形的转化、公式的推导会有一定的难度。因此本节课的学习就要让学生充分利用好已有知识和经验,调动他们多种感官全面参与新知的发生发展和形成的过程。
教学目标:根据课程标准、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及学生实际水平特制定以下教学目标:
1、让学生利用方格纸和割补、拼摆等方法探讨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并能用字母表示,会用公式计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2、通过对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教案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教学设计
昆钢三小 吴建榕 设计提要:
本设计巧妙地利用互动游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再利用学生计算长方形面积的经验设置悬念,整个过程引导学生经历了类推(负迁移)→猜想→自主探究方法→验证→寻求正确的解决问题的方法→推广应用→拓展等过程,充分体现了“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的全新教学理念。全程层层推进,环环相扣,流畅又不失创新特色。
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多边形的面积》P79-81。 教学目标:
1. 认知目标:让学生经历操作、观察、猜想、讨论、验证和归纳等数学活动的过程,探索、理解、掌握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能应用公式正确计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2. 能力目标:通过操作、观察、比较,经历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渗透转化的思想方法,培养学生的分析、综合、抽象、概括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情感目标:通过数学学习活动,渗透爱国主义思想,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提高数学学习的兴趣,发展自主探索、合作交流能力,感受数学知识的价值。
教学重点:掌握平行四边的面积计算公式,并能正确运用。
教学难点:把平行四边形转化成长方形,根据长方形与平行四边形的关系,从而顺利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