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安基础知识时间考点
“公安基础知识时间考点”相关的资料有哪些?“公安基础知识时间考点”相关的范文有哪些?怎么写?下面是小编为您精心整理的“公安基础知识时间考点”相关范文大全或资料大全,欢迎大家分享。
公安基础知识考点汇总
第一章 公安机关的性质、职能和宗旨考点汇总
一、公安机关的建立与发展 (一)警察的起源与发展 1、警察的含义
警察的含义一般是指具有武装性质的维护社会秩序、惩治犯罪、保卫国家安全的国家行政力量 2、警察的起源
决定警察必要性的直接因素是由社会矛盾引起的犯罪、对抗冲突和社会秩序问题。 警察产生的条件:
(1)生产力的发展、私有制的产生,是警察产生的经济条件
(2)阶级矛盾和统治阶级内部矛盾的不可调和性,使警察产生的阶级条件 (3)维护统治秩序与惩罚犯罪的客观需要,是警察产生的社会条件 (4)国家机器的形成,是警察产生的政治条件 3、警察的发展 (1)萌芽期的警察
在警察萌芽时期,同时伴生的有监禁行为、审判行为的萌芽
(2)古代警察的特点:a、军警不分,警政合一b、行使职权时在法律上极不严格c、私刑、私狱普遍存在
(3)近代警察
较早建立近代警察制度的国家是法国和英国,由于受英法两国警察制度的影响,形成了两种不同的警政管理体制:地方自治制和中央集权制,地方自治制以英国为代表,中央集权制以法国为代表
4、中国的近代警察 时间 1898年 1905年 1912年 1927年 1946年 建立者 陈宝箴 名称 湖南保卫局 备注 我国最早的专职警察机构
公安基础知识教材
第一章 公安机关的性质职能和宗旨
第一节 公安机关的建立与发展
我国公安机关和人民警察是与世界警察相联系的,今天的警察是与历史的警察相联系的。因此,要想深刻地认识我国公安机关和人民警察,就必须了解世界的警察,了解警察的历史。 一、警察的起源和本质
(一)警察的起源
1.警察的含义。警察是具有武装性质的维护社会秩序、保卫国家安全的国家行政力量。 “警察”的这一概念包含两层意思:一是警察的性质,即武装性质,国家治安行政力量;二是指出了警察的任务,即维护社会秩序,保卫国家安全。
世界各国都拥有自己的警察力量。现今世界上的各个国家和地区,不论其大小、贫富、强弱和社会制度如何,有的国家甚至不设军队,但都毫无例外地建有自己的警察机构,设置专职的警察力量。
2.警察的起源。警察是一个历史范畴,是人类社会一定历史阶段上的产物。警察和警察机关不是从来就有的,也不是永世长存的,它是随着国家的产生而产生,也必将随着国家的消亡而消亡。
原始社会没有警察。在原始公社时期,社会结构是以血缘亲族为基础的氏族公社。在经济上,由于生产力水平低下,生产资料归全体氏族成员所有,人们共同劳动,平均分配劳动产品,没有剩余产品和私有财产,没有盗窃财物的犯罪行为,因而也就没有必要设
公安基础知识讲义
《公安基础知识》讲义
Trojan 公安基础知识复习群:59808933
根据2008年公务员考试指定教材《公安基础知识》编写,将相关知识提炼,要点集锦,方便大家复习。
《公安基础知识》看似内容繁杂,实则有理可寻。其主要内容可归纳为三个方面: 一:公安本体方面(公安是什么,它是干什么的),包括公安机关的历史发展、性质、宗旨、职能、任务、职责、权力;
二:公安实践方面,(公安机关具体干哪些工作,如何完成这些工作)包括公安工作的内容和特点、公安工作的原则、路线、方针、政策、以及两项主要的公安工作,即公安刑事司法和行政执法;
三:公安建设方面(为保障公安工作顺利进行而开展的公安组织和队伍建设方面的内容),包括公安执法监督和公安队伍正规化建设。
第一章 公安机关的历史发展、性质和宗旨 本章知识脉络:
警 察 的 起 源 与 发展 公 安 机 关 的 建 立 与 发 展
警察含义 警察产生条件 警察发展:萌芽、古代、近代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 中 央特科、 国家政治保卫 局 抗日战争时期: 延安市 警察队、锄奸保卫机 构、社会部 解放战争时期: 东北公 安部、华北公安部、中 央军委公安部 新中国成立后 17 年 新 中 国 成 立后 文化大革命时期 十一届三中全会
公安基础知识讲义
《公安基础知识》讲义
Trojan 公安基础知识复习群:59808933
根据2008年公务员考试指定教材《公安基础知识》编写,将相关知识提炼,要点集锦,方便大家复习。
《公安基础知识》看似内容繁杂,实则有理可寻。其主要内容可归纳为三个方面: 一:公安本体方面(公安是什么,它是干什么的),包括公安机关的历史发展、性质、宗旨、职能、任务、职责、权力;
二:公安实践方面,(公安机关具体干哪些工作,如何完成这些工作)包括公安工作的内容和特点、公安工作的原则、路线、方针、政策、以及两项主要的公安工作,即公安刑事司法和行政执法;
三:公安建设方面(为保障公安工作顺利进行而开展的公安组织和队伍建设方面的内容),包括公安执法监督和公安队伍正规化建设。
第一章 公安机关的历史发展、性质和宗旨 本章知识脉络:
警 察 的 起 源 与 发展 公 安 机 关 的 建 立 与 发 展
警察含义 警察产生条件 警察发展:萌芽、古代、近代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 中 央特科、 国家政治保卫 局 抗日战争时期: 延安市 警察队、锄奸保卫机 构、社会部 解放战争时期: 东北公 安部、华北公安部、中 央军委公安部 新中国成立后 17 年 新 中 国 成 立后 文化大革命时期 十一届三中全会
公安基础知识和题库
公安基础知识
第一章 公安机关的性质职能和宗旨 而且与审判机关都有了区别。1790年根据《人权宣言》建立了市政警察。第一节 公安机关的建立与发展 1801年拿破仑执政,建立了巴黎警察总局。英国在中世纪就建有治安法 我国公安机关和人民警察是与世界警察相联系的,今天的警察是与历官制度。针对资本主义社会阶级矛盾的日益尖锐和治安问题的严重化,史的警察相联系的。因此,要想深刻地认识我国公安机关和人民警察,就1829年英国首相威宁顿公爵说:“一个政权要依靠军队来维护国内秩序是必须了解世界的警察,了解警察的历史。 很危险的,应组建一支不同于军队的、集中的、有力的警察队伍。”同年, 一、警察的起源和本质 通过了《警察法》,并由罗伯特?庇尔建立了首都伦敦警察厅。此后,资产 (一)警察的起源 阶级国家纷纷实行警察行政。美国仿效英国,日本仿效法国建立了本国的 1.警察的含义。警察是具有武装性质的维护社会秩序、保卫国家安近代警察制度。世界各国警察,由于受英、法两国警察制度的影响,形成全的国家行政力量。 了两种不同的警政管理体制:以英国为代表的,警察受地方政府领导,中 “警察”的这一概念包含两层意思:一是警察的性质,即武装性质,央政府
2013护理基础知识考点
《基础护理知识和技能》复习题
第一节护理程序
( )1.有关“护理程序”概念的描述,错误的是 A.是指导护士工作及解决问题的科学方法 B.其目标是增进或恢复服务对象的健康 C.是以系统论为理论框架 D.具有计划、决策与反馈功能 E.是由评估、计划、实施、评价四个步骤组成 ( )2.护理程序的理论框架是
A.系统论B.信息论 C.控制论 D.应激理论 E.解决问题论 ( )3.患者女性 ,40岁,因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5天入院,入院后诊断为二尖瓣狭窄,入院评估时发现患者呈“二尖瓣面容” ,收集上述资料的方法属于
A.视觉观察法 B.触觉观察法 C.听觉观察法 D.嗅觉观察法 E.味觉观察法
( )4.患者男性,50岁,患肝硬化3年,1小时前呕血800ml,患者诉心慌乏力。体检:精神萎靡,皮肤干燥。体温36.5℃,脉搏20次/分,呼吸24次/分,血压80/60mmHg。下列资料中属于主观资料的是
A.皮肤干燥 B.心慌乏力 C. 脉搏20次/分 D. 呕血800ml E. 体温36.5℃
( )5.患者女性,因头痛、头晕入院,护士为其进行评估收到以下资料,其中属于客观资料的
公安基础知识2006版中涉及时间方面的知识点概括
第一章 公安机关的性质、职能和宗旨
1789年法国资产阶级革命推翻了国王路易十六的统治,建立了资产阶级政权,根据制宪会议的决定,建立了保安官制度,即实行资产阶级共和国的警察制度。
1790年法国根据《人权宣言》建立了市政警察。 1801年拿破伦执政,建立了巴黎警察总局。 英国在中世纪就有治安法官制度。
针对资本主义社会阶级矛盾日益尖锐和治安问题的严重化,1829年英国首相威宁顿公爵说“一个政权要依靠军队来维护国内秩序是很危险的,应组建一支不同于军队的、集中的、有力的警察队伍。”同年通过了《警察法》,并由罗伯特?皮尔建立了首都伦敦警察厅。 19世纪末期,中国许多地方试办警政。
1898年,湖南巡抚陈宝箴在长沙成立“湖南保卫局”,这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专职警察机构。
此后,清政府先后在保定、天津等地创办“巡警局”、“警务学堂”、“巡警学校”。
1905年,清政府为了维持起摇摇欲坠的反动统治,统一控制和领导全国的警察机构,在北京建立了“巡警部”。这是清政府的中央警察机关,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全国性的专职警察机构。
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后,南京临时政府将“巡捕”和“巡警”改为警察。 1927年,蒋介石为了残酷镇压革命活动,迫害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维护
公安基础知识模拟试题及答案一
公安基础知识模拟试题及答案一
中公教育上海分校(/)整理制作。 1公安机关权力的单向性,是指公安机关各项权力都是由国家法律、法规所规定的,反映的是国家意志。( )
2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有政治的、经济的、行政的、教育的、文化的、法律的等手段和措施。( )
3防范是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首要环节,是落实综合治理其他措施的前提条件。( )
4警察的政治镇压职能是社会管理职能的前提,社会管理职能是政治镇压职能的基础。( )
5国家政治保卫局是我国最早的人民政权的公安保卫机关。( )
6警察的职能是否集中于一个统一的警察机关是近代警察与古代警察区别之一。( )
7地方自治警政管理体制以英国为代表。( )
8公安执法监督,是指公民和社会组织对人民警察依法履行职责、行使职权的活动和遵守纪律的情况所实施的监督。( )
9事后监督,是指监督主体在公安机关及其人民警察执法行为终结之后进行的监督,如行政复议、行政诉讼、督察监督等。事后监督是对执法行为的后果进行的监督。(
10督察机构认为需要对公安机关的人民警察给予行政处分或者降低警衔、取消警衔的,督察机构可以提出建议,移送有关机关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办理。( )
11人民检察院还通过参与行政诉讼对公安机关
公安基础知识模拟试题及答案一
公安基础知识模拟试题及答案一
中公教育上海分校(/)整理制作。 1公安机关权力的单向性,是指公安机关各项权力都是由国家法律、法规所规定的,反映的是国家意志。( )
2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有政治的、经济的、行政的、教育的、文化的、法律的等手段和措施。( )
3防范是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首要环节,是落实综合治理其他措施的前提条件。( )
4警察的政治镇压职能是社会管理职能的前提,社会管理职能是政治镇压职能的基础。( )
5国家政治保卫局是我国最早的人民政权的公安保卫机关。( )
6警察的职能是否集中于一个统一的警察机关是近代警察与古代警察区别之一。( )
7地方自治警政管理体制以英国为代表。( )
8公安执法监督,是指公民和社会组织对人民警察依法履行职责、行使职权的活动和遵守纪律的情况所实施的监督。( )
9事后监督,是指监督主体在公安机关及其人民警察执法行为终结之后进行的监督,如行政复议、行政诉讼、督察监督等。事后监督是对执法行为的后果进行的监督。(
10督察机构认为需要对公安机关的人民警察给予行政处分或者降低警衔、取消警衔的,督察机构可以提出建议,移送有关机关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办理。( )
11人民检察院还通过参与行政诉讼对公安机关
公安基础知识真题与参考答案
公安基础知识真题与参考答案
(满分100分 时限90分钟)
一、判断题(对的画“√”,错的画“×”;共40题,每题0.5分,共20分)
1. “警察”一词英文为police,它源于希腊语politician,最初的含义是指国家的统治方法或国家行政。 ( )
2. 从氏族公社向奴隶制国家过渡的过程中,氏族武装从全民不脱离生产的武装,逐渐向着职业的、听命于首领或贵族的、不参加生产的独立武装力量转化,氏族武装力量被用于干预本族内部关系的功能逐渐增强,这就意味着警察力量的萌生和逐渐强化。 ( )
3. 在当代的一些国家中,比如永久性中立国瑞士,没有设置具有武装性质的专职警察力量。 ( )
4. 警察和警察机关随着国家的产生而产生,也将随着国家的消亡而消亡。 ( )
5. 近代警察机关的建立及其体制和职权,均以宪法或法律为依据。古代警察执法极不严格,私刑普遍存在。 ( )
6. 社会主义民主主要通过公安机关的作用表现出来。 ( )
7. 公安机关的职责,是公安机关依法在管辖范围内应承担的责任和义务。 ( )
8. 人民警察遇到公民人身、财产安全受到侵犯或者处于其他危难情形,应当立即救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