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与城市化教案

“城市与城市化教案”相关的资料有哪些?“城市与城市化教案”相关的范文有哪些?怎么写?下面是小编为您精心整理的“城市与城市化教案”相关范文大全或资料大全,欢迎大家分享。

城市与城市化练习

标签:文库时间:2024-07-14
【bwwdw.com - 博文网】

城市与城市化练习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6小题,共28.0分)

为了解决城市内涝频繁问题,我国打造海绵型城市。海绵型城市是让城市像海绵一样,下大雨的时候吸水,干旱的时候把吸收的水再“吐”出来。根据材料,回答 1. 下图中城市绿地建设,符合海绵型城市要求的是

A. B. C. D.

2.“海绵型城市”建设带来的环境效益主要有 ①防洪 ②抗旱 ③降温 ④捕碳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某城市用地主要分为商业用地、工业用地(包括物流仓储用地)、住宅用地、公共管理和服务及其他用地。下图示意2003—2012年该城市四种功能用地的变化。其中外部扩展

是指由非城市用地转为某种城市用地,内部更替是城市用地功能的转换。读图,完成

3.图例①②③④代表工业用地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4.图例①代表的功能用地的特点是

A.为城市中最

城市化教案 - 图文

标签:文库时间:2024-07-14
【bwwdw.com - 博文网】

试讲人 学科 课题名称 秦纪锋 地理科学 授课 年级 教材及章节 高二 课时 1课时 课型 单一课 高中地理课程(必修2)第二章第二节 城市化 指导教师 顾永泽 教材分析 学情分析 教学目标 本节内容选自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地理(必修2)是人文地理当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人文地理主要研究人口、资源与环境的关系,本章在第一章人口变化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究了人口与城市的关系。本章共分三节,第一节从城市的外部轮廓到城市内部空间结构,遵循的是从内到外的逻辑顺序;第二节又从多个城市的角度,遵循由局部到整体的原则,比较不同等级城市的服务功能;本节内容则是在前两节的基础上,从静态到动态研究城市的发展变化过程,即城市化。主要介绍城市化的内涵及其进程,并在此基础上分析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进而提出解决措施。 本节课为城市化的第一课时,主要研究城市化的内涵及其进程,为下节课分析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并提出解决措施提供理论基础。 本节主要面对的是高一年级的学生,因为他们每个人都是城市中的一员,所以对城市并不陌生。他们每个人都会对城市的发展、变化有所认识,只是不能运用地理学科的专业术语去描述、解释城市化现象。本节课要做的就是指导学生从地理学科的角度、运用地理专业

!!专题八:城市与城市化

标签:文库时间:2024-07-14
【bwwdw.com - 博文网】

专题八 城市与城市化

城市与城市化所考内容涉及:乡村、城市的起源及发展;自然、经济、社会等因素对城市发展的影响;城市化及其进程;城市化过程中产生的问题以及解决途径;城市地域功能分区。不同城市地域结构的特点、城市的合理规划,重点是城市土地利用方式和功能分区、城市化进程及地域文化对人口或城市的影响。

【高考导向标】 年 份 考 点 题 型 选择题 难度 识记、运用 识记、运用 理解 分值(分) 8 12 4 2008年 城市人口统计图表 (全国文综I卷) 2009年 城市化 (福建省文综卷) 城市等级服务范围图表 选择题 2010年 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区域(福建省文综卷) 差异 选择题

2011年命题趋势预测:在近几年的高考中,城市区位及功能分区一直是出题的重点内容,考查的侧重点是知识的识记和运用。预测2011年高考中,城市化进程、城市功能分区、城市的合理规划及其影响因素,仍是出题热点,既可以选择题的形式出现,也可能以综合题的形式出现。分值一般在8分以上。 ★【要点聚焦突破】

聚焦点一:城市地域形态

城市形态的形成与它所处的地理环境密切相关。决定城市形态的因素中主要有地形、河流。在古代城市和现代城市形态的形成中,交通都是

考点7 城市与城市化

标签:文库时间:2024-07-14
【bwwdw.com - 博文网】

圆学子梦想 铸金字品牌

温馨提示:

此套题为Word版,请按住Ctrl,滑动鼠标滚轴,调节合适的观看比例,答案解析附后。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

考点7 城市与城市化

(2014·新课标全国卷Ⅱ·T1、2·8分)珠江三角洲某中心城市周边的农民竞相在自家的宅基地上建起了“握手楼”(如图)。据此完成1、2题。

1.农民建“握手楼”的直接目的是 ( )

A.吸引外来人口定居 B.吸引市民周末度假 C.增加自住房屋面积 D.出租房屋增加收入 2.“握手楼”的修建反映该中心城市 ( ) A.居住人口减少 B.城区房价昂贵 C.人居环境恶化 D.城区不再扩大 【解题指南】解答本题组关键抓住以下几点: (1)位置:珠江三角洲某中心城市周边。 (2)间距:楼房密集,间距小,布局紧凑。

【解析】1选D,2选B。第1题,珠江三角洲地区经济发达,外来务工人员多,中心城市地价高,当地农民修建“握手楼”用来出租以增加收入。第2题,因地处

- 1 -

圆学子梦想 铸金字品牌

珠江三角洲某中心城市的周边,说明因中心城市地价高,房价昂贵,人们只得去房租相对较低的周边农村居住。 【误区警示】解答此题组易出现的失误:

(1)忽略题干

城市与城市化测试题

标签:文库时间:2024-07-14
【bwwdw.com - 博文网】

某沿海城市人口达1600万,约60%居住在离市中心3千米的范围内。城市人口54%居住在贫民窟。下图示意该城市与大型商贸中心不同距离段的用地构成。据此完成1~3题。

1.影响该城市大型商贸中心区位的主导因素是( )

A.工业 B.行政中心 C.海洋运输和贸易 D.居民人口密度

2.该城市开发最充分的区域距离大型商贸中心( )

A.0~8km B.9~16km C.17~24km D.25~35km

3.该城市自市中心向外( )

A.依次分布着商业区 B.依次分布着商业区、工业区、居住区

C.土地开发比例逐渐降低 D.没有形成明显的功能分区

某城市岛国大力建设公共住房(即由政府控制的低成本住房),解决了80%以上国民的居住问题。下图示意2008年该国公共住房的空间分布。读图完成4~5题。

4.该国公共住房( )

A.呈现出明显的等级分布 B.相对集中分布在城市中部

C.以中心城区为核心向外呈环状分布 D.沿快捷、高效的公共交通线分布

5.该国公共住房布局主要考虑城市的( )

A.功能分区、基础设施 B.人口分布、产业结构

C.土地价格、休

中国传统城市化与新型城市化的异同

标签:文库时间:2024-07-14
【bwwdw.com - 博文网】

中国传统城市化与新型城市化的异同

从十八届三中全会及新的城市化工作会议对新型城市化进行理解,可知道从概念上讲传统城市化是以城市为核心、以增长为导向的劳动力非农化的过程,而新型城市化是指以人为本,以人口的空间流动和社会流动为主线,城乡一体化发展的过程。

中国传统城市化最核心的问题是城市化水平虚高,人口空间流动

和社会流动受阻,收入差距扩大。社会不稳定因素长期存在,犯罪增加。社会管理成本提高,现代秩序难以形成。城市化质量低,存在城市中的农村问题,两栖状态致使入城居民对未来缺乏预期、长期低收入、缺乏保障、生活质量低、长期被边缘化,亲人长期不能相聚,伦理约束减弱,犯罪低成本。

而新型城市化 统筹城乡发展“四步走”战略

第一,城市通过新型工业化扩大就业,为农村富余劳动力提供发展空间,这是统筹城乡发展的起点。解决农村富余劳动力如何“流”的问题。第二,通过城市的以户籍制度为核心的制度配套创新和改革,使进入城市的人口及其家属成为真正的城市居民,提升城市整体品质,积累人力资本,这是统筹城乡发展的核心内容。解决富余劳动力如何“留”的问题。第三,“三个集中” 促进城乡生产要素有序流动,谋求社会资本、财政资金和土地的规模经济效益, 这是统筹城

江苏省启东市2018届高考地理专项复习城市与城市化城市化城市化的

标签:文库时间:2024-07-14
【bwwdw.com - 博文网】

城市化的概念及意义

1. 一般来说,表示城市规模的指标是 A.人口比重

B.人口数量

C.城市地域

D.城市经济

2. 下列不属于城市化的是

A.北京市向外扩展的过程中,许多农村居民户口变为城市居民户口

B.由于济南市经济的不断发展,外来打工者越来越多,造成人口规模不断加大 C.上海市的发展过程中,新建了许多卫星城 D.北京市的一位市民到济南创业,开公司 3.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城市化的主要动力是人口增长迅速 B、世界城市化水平在不断下降

C.一般来说,城市化水平体现了经济发展水平 D、发达国家城市人口多于发展中国家 4. 有关城市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A.城市化是20世纪开始出现的社会现象

B.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城市水平的高低,与其经济发展水平无关

C.在城市化过程中,城乡居民的劳动方式、人均收入、文化教育的差别不断缩小 D.在城市化过程中,城乡居民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的差别不断扩大 5. 衡量一个国家城市化水平高低的最重要的指标是( ) A.城市人口数量 B.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 C.城市面积的大小 D.城市职能的重要性 6. 以下叙

《城市化》习题

标签:文库时间:2024-07-14
【bwwdw.com - 博文网】

《城市化》习题 一、单选题

读甲、乙两图,1-2题。

甲 某城区地理要素变化

乙 城市化过程示意

1.甲图反映了城市化进程中的某种重要现象,其成因不包括( ) A.城市环境质量下降,人们对城市环境质量的要求提高 B.农村地区和小城镇基础设施逐步完善 C.城乡间交通条件的改善 D.郊区生产协作条件更好

2.甲图反映的现象可能出现在乙图中的________阶段( ) A.Ⅰ

B.Ⅰ和Ⅱ

C.Ⅱ后期和Ⅲ

D.只有Ⅲ

下图为“某区域城市化战略设想图”。读图并结合相关知识,完成下列问题。

注:城市人口=中心城区人口+郊区人口

3.关于该区域城乡人口变化,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2020~2030年乡村人口都转移到了郊区 B.2040年郊区人口超过乡村人口 C.2050年乡村人口只占30%

D.2050年中心城区人口数量与2000年相等

4.关于该区域城市化水平,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2010年约为50% B.2020年以后趋于降低 C.2030年超过80% D.2040年以后保持稳定

5.下列措施有利于城市健康发展的是( )

①先建设,后规划 ②推广节能建筑材料的使用 ③走第一、二、三产业全面发展的道路 ④限制高能耗和高污染的企业

城市规划原理 第1章城市与城市化

标签:文库时间:2024-07-14
【bwwdw.com - 博文网】

第1章城市与城市化

本章从城市的基本概念及其最初形成入手,阐述了城市在历史不同阶段所取得的' 和布局特征,以及影响城市发展的主要决定因素,介绍了城市化现象的一般概念 现特征,指出了中国、未来的_市化道路与国家发展前途的#系。未来的中国城布 fi'uc应当是立足¥城乡k域的¥调发展,走向理性、健康、永续、和谐。 1居民点的形成

在原始社会漫长的岁月中.人类过着依附于自然的采集经济生活。当时的 始人过着穴居、树居等群居形式,没有形成固定的居民点。在长期与自然的 中.人类创造了工具,提高了自身的生存能力开始有了捕鱼、狩猎,, 比较稳定的劳动集体■~母系社会的原始群落。随着生产能力的提高.从 采集果实中发现一些更适宜人们食用的植物予以集中栽植.出现了农业:从狩

猎中发现一些较温顺的动物可以集中牧养.出现了畜牧业:于是原始群落中就 产生了从事农业与从事畜牧业的分工。这是人类的第一次劳动大分工。到新石 器时代的后期.农业成为主要的生产方式.逐渐产生了固定的居民点。人们的 生活与农业均离不开水.所以原始的居民点大都靠近河流、湖泊.而且大多位 于向阳的河岸台地上。为了防御野兽的侵袭和其他部落的袭击.往往在原始居 民点外围挖筑壕沟,或用石.土、木等材料筑成墙

2.2城市化过程与特点

标签:文库时间:2024-07-14
【bwwdw.com - 博文网】

2.2城市化过程与特点

一、城市化(城镇化)1、概念: 是指人口和产业活动在空间上集聚、 乡村地区转变为城市地区的过程。 思考:城市化过程中除了地域转变, 还有哪些转变? 如:人口转变(由乡村人口转变为城市人口) 劳动力就业结构的转变(由第一产业转 移到第二、三产业

城市化一词的四个含义①是城市对农村影响的传播过程 ②是全社会人口接受城市文化的过程

③是人口集中的过程(包括集中点的增加和各个集中点的扩大) ④是城市人口占全社会人口比例提高的过程

2、标志

(1)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上升(2)劳动力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 逐渐转移 (3)城市用地规模不断扩大

城市化最主要的标志:

城市人口在总人口的比重持续上升

上海城市用地的变化

1911年用地

1949年用地

1990年用地

上海人口的增加

54万

538万

1324万 1990年人口

1911年人口

1949年人口

两幅图相对照,有哪 些明显的变化?

Page 7

城市化的意义1、吸收剩余劳动力,缩小城乡间的差距2、有利于改善地区的产业结构 3、城市化与工业化是相互影响的

4、城市是区域科技和文化的中心, 提高了区域的整体发展水平5、城市文化影响乡村的生产和生活

二、城市化动力机制农业 农业生产 剩余劳 社 发展 动力 率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