辣椒高产技术
“辣椒高产技术”相关的资料有哪些?“辣椒高产技术”相关的范文有哪些?怎么写?下面是小编为您精心整理的“辣椒高产技术”相关范文大全或资料大全,欢迎大家分享。
洋葱、西瓜、辣椒、玉米套种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洋葱—西瓜—辣椒—玉米套种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河南省是个人口大省,人多地少的矛盾比较突出。为了解决这一矛盾,同时服务于国家农业种植结构的调整,增加农民的收入,笔者经过近年的研究试验和示范,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洋葱—西瓜—辣椒—玉米套种模式。
1 行性分析
洋葱、西瓜、辣椒是人民群众喜爱的水果和蔬菜,消费量大,而西瓜、辣椒套种也有多年的历史。洋葱是耐寒作物,对温度的适应性较强,对光照要求为中等强度,生长发育期一般在10月至翌年5月;西瓜是喜温耐热作物,需要较强的光照和较长的光照时间,同时生长期较短,适宜与其他作物接茬:辣椒较耐弱光,强光与高温会影响它的生长发育,且强光也容易灼伤果实,因此在辣椒生长发育期适当遮阴能显著提高产量和品质,而与玉米间作能更好地达到此目的。在保证农民基本收入的前提下,发展间作和套种,充分利用有限的土地资源,提高单位土地面积的经济效益,更容易被广大农民所接受,故此套种模式具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2 选用配套优良品种及合理的配制模式
为了减少作物间的共生期,选择配套的品种是关键。洋葱应选用早熟、抗性好、耐抽苔品种,应在5月底采收完毕;西瓜宜选用早中熟、抗性好,易坐果、品质优
辣椒高产高效试验示范基地建设
辣椒高产高效试验示范基地建设
实施方案
根据上级农业部门关于《2012年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实施指导意见》精神要求,为提高广大农户的科技种植水平和经济效益,依托XX科技园,结合XX实际情况,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围绕辣椒产业做大做强的宗旨,引进培育商品品质好、经济效益高的品种,重点开展辣椒新品种培育及新技术推广应用、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麦椒套高产高效栽培技术等技术的推广应用。通过新技术新品种展示、观摩、培训,提高广大农户科技种植水平,促进小辣椒产业再上一个新台阶。 二、目标任务
按照项目建设要求,基地安排在XX科技园。高产高效试验示范基地面积不少于于600亩,培育新品种27个;重点推广优良品种、健身育苗、麦椒套标准化栽培模式、配方施肥、病虫害综合防治、适时水肥调控及适时收获等9项主推技术,达到前来观摩人员学懂学会,能灵活运用。 三、主要措施 (一)建立组织
成立以XXX理事长为组长,农业专家为副组长,成员科
技园专家、技术骨干为主的XXX小辣椒高产高效试验示范基地领导小组。其主要职责是:负责项目任务的具体量化细化,达到目标明确,职责具体,责任到人。
基地建设领导小组成员如下: 组
丝瓜高产栽培技术
丝瓜高产栽培技术
1品种
品种选用“六叶香丝瓜”。
2育苗
露地丝瓜栽培在3月下旬育苗。先将种子洗净,温水浸20~24小时,用湿布包好放在30~35℃催芽3--4天,80%种子发芽后播种于营养钵中。
3定植
4月底~5月上旬,丝瓜苗达3~4片真叶时,选择土壤肥沃疏松、排灌良好的田块,深耕30--40cm,每亩施腐熟有机肥3000~5000kg,整平作畦,畦宽120cm,畦沟宽30cm。在畦面两侧栽两行,株距40-50cm。
4定植后管理
4.1水肥管理丝瓜较耐肥,只有在肥料充足时才能保证丝瓜生长旺盛,提高产量。丝瓜长期大量结瓜,施肥要早、勤、足。定植缓苗后立即追肥,施稀薄人粪尿每亩1500kg,主蔓爬上棚架后再施一次,在整个丝瓜采收期间,应每隔20天左右每亩施用人粪尿500kg,并在50kg人粪尿中加lOOg尿素或复合肥。 丝瓜喜湿润,需水量大,尤其是开花结果期应保持土壤湿润,才能保证丝瓜正常生长和开花结果。一般每5~7天需浇水
一次,炎热夏季浇水应在早晨或晚上,切忌中午进行,丝瓜结果期不可忽干忽湿,否则易导致果实畸形,纤维增加,迅速老化。
4.2植株调整定植成活后,及时搭架引蔓,架形用“人”字架,上架后及时绑蔓,采用“之”字形引蔓。丝瓜的主侧蔓均能连续开花结果
浅谈水稻高产种植技术
浅谈水稻高产种植技术
作者:钟玲玲
来源:《农民致富之友·下半月》2013年第09期
[摘 要] 水稻是我国的第一大粮食作物,尤其是在我国南方地区水稻种植更为广泛,然而随着城市化的不断推进,耕地被大量挤占,如何提高水稻的产量引起人们的重视。本文通过对水稻种植技术的分析,为提高水稻产量提供思路。
[关键词] 水稻 高产 栽培 田间管理
[中图分类号] S51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3)09-0098-01
我国的水稻种植历史十分悠久,经过数代人的改良,水稻的产量越来越高,已成为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然而随着地方经济发展速度不断加快,大量耕地被占用,种植面积被迫缩减,严重影响了当地的水稻产量以及地方经济发展和人民的生活水平。所以必须改革现有的栽培技术,提高水稻的产量和质量。
一、种植前的准备
1.选种
水稻的产量与选种有着直接关系,在选种的时候应当考虑种植地区的地势、水源情况、土地肥力等情况,选用正规厂家出产的优质品种,在选择种子的时候还要注意种子的丰产性和抗性,坚决不能用普通粮食来做种子。另外在同一个村镇不要大面积的栽种同一种水稻,应当穿插的种植三到四个品种,防止病虫害的大面积扩散。
2.育苗
育苗首先要选择合适的播
小麦高产栽培技术
培 训 资 料 小麦高产栽培技术
我市处于里下河地区,属长江中下游冬麦区,气候温和,雨水充沛,具有精耕细作的习惯。本地种植的的小麦品种以春性为主,目前大面积生产应用的品种为扬麦系统。小麦生育期间降水量在500mm以上,多的年份降水量在700mm以上,而且多集中在小麦生育中后期,光照不足,相对湿度大,往往产生湿害。同时,湿度加重纹枯病、白粉病、赤霉病和高温通熟,以及日益严重的麦田杂草危害,是影响我市小麦生产的主要问题。其次是我市热量条件仅够两熟,前后茬季节,肥料和劳力等方面的矛盾都比较大。肥料不足,稻茬在麦田因收种时季节与劳力紧张,整地质量不高造成苗情不够理想而影响产量。因此,生产上必须要搞好农田基本建设。开好麦田内外三沟,广辟肥源,增施有机肥,做到用地养地结合;推广稻茬免少耕扩行条播技术,提高整地和播种质量;推广减苗增肥技术,建成高质量的群体;推广春草秋除技术,综合防治病、虫、草害和高温逼熟,延长叶片功能期,增加粒重,确保大面积稳产、高产,促进小麦产量再上新台阶。
一、小麦的生长发育特性:
根据小麦生长过程中对温度和光照的要求,分为三种类型,即冬性、半冬性、春性小麦。我市种植的扬麦系统均为春性小麦,主茎叶片11-12张。
小麦的一生经历着发芽
小麦高产栽培技术
一、播种及冬前管理阶段
1、小麦播前需要什么样的墒情?
小麦出苗的适宜土壤湿度为田间持水量的70%~80%秋种时若墒情适宜,要在秋作物收获后及时耕翻,并整地播种;墒情不足的地块,要注意造墒播种。田间有积水地块,要及时排水晾墒。在适期内,应掌握“宁可适当晚播,也要造足底墒”的原则,做到足墒下种,确保一播全苗。对于玉米秸秆还田地块,在一般墒情条件下,最好在还田后灌水造墒,也可在小麦播种后立即浇蒙头水,墒情适宜时搂划破土,辅助出苗。这样,有利于小麦苗全、苗齐、苗壮。
2、小麦播前造墒应在什么时间?
对于墒情不足的可于前茬作物收获前7—10天浇水造墒或采用收后耕前开沟造墒及耕耙作畦后塌墒等办法,使土壤耕作层的含水量在70%左右,从而为小麦出苗创造最适宜的墒情。
3、小麦施用底肥的原则是什么? 小麦播种前,应根据土壤肥力状况及小麦本身的需肥特性来进行科学配方施肥,坚持有机、无机相结合,氮、磷、钾肥与锌、硼等微肥相结合的原则,将小麦全生育期所需的有机肥、磷钾肥、微肥及二分之一氮肥做底肥施用,同时注意以下几方面的问题:一是微肥用量不能过多,也不宜连年施用,每3—5年施用一次即可。二是施用磷肥时,提倡使用过磷酸钙代替磷酸二铵。因过磷酸钙不仅补充了土壤中的磷
水稻高产栽培技术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水稻高产栽培技术
作者:陈石
来源:《农民致富之友》2014年第12期
[摘要]本文对水稻从播种、插秧、田间管理等技术出发,对辽中地区高产栽培技术进行详细阐述,提出了一些实用性技术指导意见,为当地水稻高产栽提供技术参考。 [关键词]水稻高产技术施肥防治
[中图分类号]S51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1650 (2014)06-0144-01水稻高产栽培技术,一直以来都是广大农民群众最关心的内容。水稻生产的最大特点是生产环节多,技术性强。而水稻高产又是一个综合各项先进技术共同作物的产物。我们连续两年对水稻创高产技术进行了研究和试验,现总结如下: 一、选择优良品种
试验选用了抗逆性强的高产优质的富禾70(2006年栽培品种)、和富友沈农2100(2007年栽培品种),作为主裁品种。 二、种子处理
1.晾晒种子:以提高种子的活性和种子的发芽率;
2.精选种子:用比重为1.08~1.13的盐水进行选种,选好的种子再用清水漂洗; 3.浸
大姜高产管理技术
大姜栽培管理技术 一、生姜生物学特性
1.生姜属姜科,根系属肉质根,不发达,一般每个姜块只能生7~9条根,入土浅,对肥水吸收能力弱,根系分布在土壤0~30厘米,深度超过30厘米无吸收能力。
2.大姜对环境条件的要求
(1)温度 大姜喜温但怕高温,不耐霜,5℃以下受冻害,15~16℃以上开始萌发,生长适温在20~25℃,26℃以上生长受阻,超过35℃时可造成死亡,昼夜温差在12~15℃时茎块膨大最快。
(2)光照 姜喜阴凉,不耐强光,光照强度在3~5万雷克斯,幼苗期间需中等光照,否则易伤苗,发芽及茎块膨大需在黑暗环境中进行。
(3)水分 大姜根系浅,吸收能力弱,对水分要求严格;前期苗小吸收水份较少,湿度大,不利提高地温,易造成姜种腐烂;地面干旱,地表温度过高易造成伤苗,生产上以小水勤浇,不干地表为准;后期,地上苗生长过旺需水量大,应每隔7~10天浇水一次。
(4)土壤 大姜对土壤要求不严格,无论沙壤,壤土,粘土均可种植大姜;土壤PH5.5~7之间均可种植。
大姜根系吸收能力较弱,生产上主要收获姜块,姜块膨大对产量影响较大。对肥吸收,每生产1000公斤姜块需氮4.44公斤,五氧化二磷1.21公斤,氧化钾6.96公斤,前期需氮
有机高粱高产栽培技术
有机高粱高产栽培技术探析
[摘 要] 伴随着当前绿色理念不断普及,可持续发展的战略不断实施,我国的有机高粱已经成为了我国未来高粱种植发展的主要趋势,近些年来,有机高粱主要的用途是制糖、作为能源以及作为饲料。就现阶段的情况来说,我国有机高粱在应用方面、生产方面以及科研方面都取得了比较大的进步,在有些地区建立健全了将高粱作为原料实施生产加工工作,不管是高粱用于制酒还是用于制糖,都从本质上说明了人们离不开有机高粱,有机高粱在人们日常生产以及生活过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本文中,笔者就对有机高粱高产栽培技术进行探析。
[关键词] 有机高粱 高产栽培 技术 措施 探析
近些年来,社会得到了不断进步,经济得到了高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提升,在人们不断提升自身生活水平的同时,对于农业发展越来越重视,国家提出了三农问题,三农问题已经成为了关系到人民民生最为主要的问题。众所周知,高粱的用途多种多样,不仅仅可以用于制糖,制酒,更加可以用于制作饲料等等,这也充分体现出了高粱种植的必要性以及高粱本身所具有的重要性。下面,笔者就探析有机高粱高产栽培技术。 一、有机高粱高产栽培要实施选地选茬
在选择良种的基础之上,对于有机高粱种植的块地实施选择,最好要选择那些具有
旱半夏高产栽培技术
旱半夏高产栽培技术
半夏为天南星科植物半夏的干燥块茎,《本草纲目》记述:“五月半夏生,盖当夏之半也,故名。”半夏味辛,性温,有毒,归脾、胃、肺经。具有降逆止呕、燥湿化痰、消痞散结的功效。主治痰多咳喘、风痰眩晕、痰饮眩悸、痰厥头痛、呕吐反胃、胸脘痞闷、梅核气症等。姜半夏多用于降逆止呕;法半夏多用于燥湿化痰。 一、特性特征
半夏为多年生草本植物,高15厘米--20厘米。地下块茎球形或扁球形,直径1厘米--2厘米。叶从块茎顶端生出,幼苗常具单叶,卵状心形,中间一片比较大,两边的比较小,先端锐尖,基部楔形,有短柄,叶脉为羽状网脉,侧脉在近边处联合。叶柄下部内侧生一白色珠芽,有时叶端也有一枚,卵形。浆果成熟时红色。 二、栽培技术
1.选地整地。半夏根系较短,喜肥,以富含腐殖质的沙质壤土种植为好。翻耕土地前,每亩施腐熟的有机肥或土杂肥2500公斤左右过磷酸钙150作基肥,同时也可用氮磷钾混配肥150-200公斤作基肥深翻20厘米,耙细整平,作1.2-1.5米宽的高畦。
2.种植方法。①繁殖。主要用块茎和珠芽,但用种子亦可繁殖。A.珠芽繁殖:母块茎抽出叶后,每一叶柄下部或叶子基部能生出1个珠芽,直径0.3厘米--1厘米,两端尖,中间大。当珠芽成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