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乳化学与工艺pdf
“胶乳化学与工艺pdf”相关的资料有哪些?“胶乳化学与工艺pdf”相关的范文有哪些?怎么写?下面是小编为您精心整理的“胶乳化学与工艺pdf”相关范文大全或资料大全,欢迎大家分享。
胶乳化学与工艺
绪论
1、什么是胶乳?按来源和用途分可将胶乳分为哪几种?
高聚物粒子分散在水介质中所形成的具有一定稳定性的胶体分散体系。按来源及用途分:天然胶乳、合成胶乳、人造胶乳。
2、胶乳工业有什么优缺点?
优点:1)工艺过程简单,不需重型设备,投资省,能耗低 2)易实现连续化、自动化生产,生产效率高 3)工作环境好,安全无毒,污染小,劳动强度低
4)没有焦烧危险,适于不耐高温的橡胶复合材料的制备 5)可以在胶体体系不变的情况下进行预硫化
6)橡胶分子未受破坏,制品保持高聚物原有的优良性能 缺点:1)含有大量的水,使用和运输不方便
2)易受环境影响,变异性大,加工过程及产品质量难控制 3)半成品脱水干燥困难,干燥后收缩大 4)胶乳补强及防老化相对较困难
3、天然胶乳的发展经历了哪四个阶段? 1)新鲜胶乳自然凝固制造产品 2)胶乳凝固物溶解成溶液制造产品 3)鲜胶乳配合成型制造产品 4)浓缩胶乳配合成型制造产品
4、如何解决天然胶乳蛋白质过敏问题? 1)降低N R L中可溶性蛋白质含量 2)切断蛋白质传播途径
3)寻找不含蛋白质的替代胶乳
5、如何解决乳胶制品硫化时产生亚硝胺问题? 1)采用过氧化物或者辐射硫化
2)尽可能不用能产生亚硝胺的配合
胶乳化学与工艺
绪论
1、什么是胶乳?按来源和用途分可将胶乳分为哪几种?
高聚物粒子分散在水介质中所形成的具有一定稳定性的胶体分散体系。按来源及用途分:天然胶乳、合成胶乳、人造胶乳。
2、胶乳工业有什么优缺点?
优点:1)工艺过程简单,不需重型设备,投资省,能耗低 2)易实现连续化、自动化生产,生产效率高 3)工作环境好,安全无毒,污染小,劳动强度低
4)没有焦烧危险,适于不耐高温的橡胶复合材料的制备 5)可以在胶体体系不变的情况下进行预硫化
6)橡胶分子未受破坏,制品保持高聚物原有的优良性能 缺点:1)含有大量的水,使用和运输不方便
2)易受环境影响,变异性大,加工过程及产品质量难控制 3)半成品脱水干燥困难,干燥后收缩大 4)胶乳补强及防老化相对较困难
3、天然胶乳的发展经历了哪四个阶段? 1)新鲜胶乳自然凝固制造产品 2)胶乳凝固物溶解成溶液制造产品 3)鲜胶乳配合成型制造产品 4)浓缩胶乳配合成型制造产品
4、如何解决天然胶乳蛋白质过敏问题? 1)降低N R L中可溶性蛋白质含量 2)切断蛋白质传播途径
3)寻找不含蛋白质的替代胶乳
5、如何解决乳胶制品硫化时产生亚硝胺问题? 1)采用过氧化物或者辐射硫化
2)尽可能不用能产生亚硝胺的配合
改性乳化沥青的生产工艺
。
改性乳化沥青的生产工艺及成本
一、乳化沥青的改性工艺
乳化沥青的改性生产工艺可以分为四类:1.制作出乳化沥青后掺加胶乳改性剂,即先乳化后改性;2.将胶乳改性剂掺配到乳化剂水溶液中,然后与沥青一起进入胶体磨制作出改性乳化沥青;3.将胶乳改性剂、乳化剂水溶液、沥青同时放入胶体磨制作改性乳化沥青(2,3两种方法可以统称为边乳化边改性);4.将改性沥青进行乳化,制作出乳化的改性沥青。
(1) 先乳化后改性
这是一种相对简单的制作改性乳化沥青的方式。生产工序是将热沥青和乳化剂皂液一起通过胶体磨制成普通的乳化沥青,再通过机械搅拌将胶乳状的改性剂加入到乳化沥青中,制成改性的乳化沥青。该方法的优点是,对设备要求不高,缺点是是适合胶乳状的改性剂。生产工艺见图1-1.
图1-1 先乳化后改性方法制作改性乳化沥青示意图
(2) 边乳化边改性
这是国外常用的一种制作改性乳化沥青的方法。典型的生产工序是将改性剂掺配到乳化剂皂液中,然后将“改性”的皂液与沥青一起进入胶体磨,制成改性乳化沥青;或者不是将改性剂预先惨加到乳化剂皂液中,而是单独放到一个罐中,最终在泵送管道中与乳化剂、酸、水等混合后再与热沥青一起进入胶体磨。生产工艺见图1-2.
将胶乳改性剂惨
改性乳化沥青的生产工艺
。
改性乳化沥青的生产工艺及成本
一、乳化沥青的改性工艺
乳化沥青的改性生产工艺可以分为四类:1.制作出乳化沥青后掺加胶乳改性剂,即先乳化后改性;2.将胶乳改性剂掺配到乳化剂水溶液中,然后与沥青一起进入胶体磨制作出改性乳化沥青;3.将胶乳改性剂、乳化剂水溶液、沥青同时放入胶体磨制作改性乳化沥青(2,3两种方法可以统称为边乳化边改性);4.将改性沥青进行乳化,制作出乳化的改性沥青。
(1) 先乳化后改性
这是一种相对简单的制作改性乳化沥青的方式。生产工序是将热沥青和乳化剂皂液一起通过胶体磨制成普通的乳化沥青,再通过机械搅拌将胶乳状的改性剂加入到乳化沥青中,制成改性的乳化沥青。该方法的优点是,对设备要求不高,缺点是是适合胶乳状的改性剂。生产工艺见图1-1.
图1-1 先乳化后改性方法制作改性乳化沥青示意图
(2) 边乳化边改性
这是国外常用的一种制作改性乳化沥青的方法。典型的生产工序是将改性剂掺配到乳化剂皂液中,然后将“改性”的皂液与沥青一起进入胶体磨,制成改性乳化沥青;或者不是将改性剂预先惨加到乳化剂皂液中,而是单独放到一个罐中,最终在泵送管道中与乳化剂、酸、水等混合后再与热沥青一起进入胶体磨。生产工艺见图1-2.
将胶乳改性剂惨
预乳化在牛乳中添加DHA的工艺研究
预乳化在牛乳中添加DHA的工艺研究
畜牧与饲料科学AnimalHusbandryandFeedScience2009,30(5):56-57
预乳化在牛乳中添加DHA的工艺研究
郭豫杰1,韩立强1,鲁维飞1,姜
(1.河南农业大学牧医工程学院,河南
郑州
波2,杨国宇1
呼和浩特
450002;2.内蒙古伊利集团技术中心,内蒙古010080)
摘要:DHA作为多元不饱和脂肪酸系列中重要的一种,现已发现其对人类的许多疾病的治疗和预防有着重要的意义。但是由于DHA常温下易于氧化,目前在牛乳中添加DHA所采用的方法和工艺,不仅设备和原料价格昂贵,而且生产工艺要求高,给生产带来了极大的风险,同时也加大了生产成本。试验就是否可以通过预乳化这一简单的工艺将普通的DHA添加到牛乳中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DHA;预乳化;牛乳;生产工艺;风险;成本中图分类号:TS252.4文献标识码:A文章顺序编号:1672-5190(2009)05-0056-02
AddingDHAintoMilkbyPre-emulsionTechnology
GUOYu-jie1,HANLi-qiang1,LUWei-fei1,JIANGBo2,YANGGuo-yu1
(1.EngineeringCollege
●氨基硅油微乳化用乳化剂的研制与应用
氨基硅油微乳化用乳化剂的研制与应用
氨基硅油微乳化用乳化剂的研制与应用黄圣意‘方铜’陈晓玉“ 邵田标”. . 1 .辽宁科隆化工实业有限公司 2浙江纺织服装学院染整研究所,3绍兴合达化工助剂厂
摘要:采用自研制开窄布短 行发的分碳链异构醇醚碳1 -醇主要原来配氨基微化和 2 1醚为^4料,制硅油乳用乳化剂ZG-4用此徽乳剂来乳化氨基硅油,无需高剪切搅拌机, XR0。只需在常温下用常规搅拌即能形成稳定性能极佳的微乳液。该乳化剂成本低、性能好,有较好的市场前景。本文讨论了乳化剂的HB L值和电解质离子成分对氨基硅油微乳液的影响。
关键词:氨基硅油微乳窄分布短碳链异构醇醚 D 相乳化法
U 开发背景随着国内纺织品加工技术的不断提高,服装面料的柔软整理己 成为一种通用的整理手段。采用氨基硅油微乳液整理的织物具有优良的柔软、滑爽性,穿着美观舒适。将氨基硅油配制成微乳液, 其粒子与织物接触机会多,微小粒子容易渗透到纤维内部,利于纤维的浸润和包覆。另一方面,微乳液属热力学稳定体系,粘度低且稳定,减少了乳液粒子聚集或破乳的危险,提高了使用价值。
以 前一般使用AE烷基酚聚氧乙 PO(烯醚等)来配制氨基硅油微乳液,近几年欧盟国家对AE使 PO用的
聚氨酯化学与工艺习题
聚氨酯化学与工艺习题
1、概念:羟值 当量 异氰酸根含量 异氰酸酯指数 发泡指数 发泡反应 凝胶反应 凝胶时间 乳白时间 扩链剂 交联剂 扩链系数 低不饱和度聚醚 氨酯级溶剂 一步法 预聚物法 半预聚物法 反应
注射成型 软段 硬段 物理发泡剂 化学发泡剂 物理交联 化学交联 反应注射成型
2、常用的异氰酸酯从结构上看有哪几类? 3、常用的异氰酸酯有哪几种?写出结构式 4、TDI-100和TDI-80含义?
5、TDI和MDI在聚氨酯材料的合成中各有何特点? 6、HDI、IPDI、MDI、TDI、NDI中耐黄变哪几种较好? 7、MDI改性的目的及常用的改性方法, 8、常用的聚合物多元醇有哪几类? 9、聚酯多元醇工业生产方法主要有几种?
10、聚酯、聚醚多元醇的分子主链上有哪些特殊结构? 11、根据特性聚醚多元醇分几类? 12、根据起始剂分普通聚醚有几种? 13、端羟基聚醚和端胺基聚醚有何区别?
14、常用的聚氨酯催化剂有哪几类?各包括哪几个常用品种? 15、常用聚氨
化学工程与工艺概论
化工1405班
化学工程与工艺概论
一、 以做过的大学实验为例,解释该实验的每个步骤所对应的化工过程是什么,以及发生的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
答:以我做过的“工业硫酸铜的提纯”实验为例。
工业硫酸铜中含有可溶性杂质和不可溶性杂质,其中以铁离子和亚铁离子对硫酸铜品质影响较大,并且含量也较高。实验主要分为两大步骤:
(一) 粗品硫酸铜经过溶解、硫酸酸化下被过氧化氢氧化、用氢氧化钠冷调pH值为4、趁热过滤得到硫酸铜滤液。该步骤对应的化工过程是以动量传递为理论基础的单元操作---沉淀分离法。发生的变化:趁热过滤为物理变化,其他步骤为化学变化。
(二) 硫酸铜滤液经过加热、蒸发浓缩、冷却结晶得到纯品硫酸铜。该步骤对应的化工过程是以热量传递为理论基础的单元操作---重结晶法。发生的变化是物理变化。
二 、请从下面四个题目中,选择至少一个题目,写一篇学习报告或心得体会,字数不少于一千字
1 学习化学工程与工艺概论的随想或认识
2化学工程与工艺概论中你最感兴趣的内容是哪部分?课后你有进一步的了解了哪些相关知识?
3化学工程与工艺概论课后学习总结 4自命题目
答:下面的这篇文章《徜徉在化学工程与工艺的海洋》将涉及以上四个小题目。
1/ 3
化工1405班
多种乳化机理、乳化技术的发展、乳化剂的性能概述
摘要:通过概述多种乳化机理、乳化技术的发展、乳化剂的性能,配方中应用调节方法,对于药品配方选择有一定参考作用.
关键词:药品,乳化剂,乳化技术 一 乳化理论及乳化剂的选择 (一)乳状液及乳化原理
乳状液是一种(或几种)液体以液滴的形式均匀地分散于和它互不相溶的另一种液体中所形成的多(相)分散体系。乳状液若要保持稳定性,除了加强混合搅拌作用以达到快速、均匀分散的目的外,还必须加入少量的表面活性剂,以提高乳状液的稳定性,这种表面活性剂称为乳化剂。在两种互不相溶的液体中加入适当的乳化剂,通过搅拌,使一种液体以微粒状均匀分散于另一种液体中而形成高度分散乳状液的过程叫做乳化作用,简称乳化。乳化可以提高乳状液的稳定性。影响乳状液性能的因素很多,有乳化方法、乳化剂的结构和种类、相体积、温度等。其中乳化剂的结构和种类的影响最大。选择适宜的乳化剂,不仅可以促进乳化体的形成,有利于形成细小的微粒,可以控制乳化体的类型,所以正确选择适宜的乳化剂是很重要的。
(二) 乳化剂的选择
怎样合理选择乳化剂才能获得性能最佳的乳状液?现在的乳化剂有上百种之多,性能各异,选择适合的乳化剂并不容易。根据HLB值的计算方法可以部分解决一些关键问题,但有时计算HLB值比较麻烦,有
聚氨酯与聚氨酯弹性体化学与工艺
聚氨酯化学与工艺
聚氨酯弹性体
? 5.1 性能特点及其分类
? 5.2 弹性体原料及原料对性能的影响 ? 5.3 浇注型聚氨酯弹性体(CPU) ? 5.4 热塑型聚氨酯弹性体(TPU) ? 5.5 混炼型聚氨酯弹性体(MPU) ? 5.6 聚氨酯弹性体的应用
5.1 性能特点及其分类
5.1.1 性能特点
聚氨酯弹性体(PU elastomer)又称聚氨酯橡胶,是一类
在分子链中含有较多氨基甲酸酯基团(-NHCOO-)的弹性体聚合物材料。通常以低聚物多元醇、多异氰酸酯、扩链剂/交联剂及少量助剂为原料制得。
从分子结构上看,聚氨酯弹性体是一种嵌段聚合物,一般由低聚物多元醇柔性长链构成软段,以二异氰酸酯及扩链剂构成硬段,硬段和软段交替排列,形成重复结构单元。除含有氨酯基团外,聚氨酯分子内及分子间可形成氢键,软段和硬段可形成微相区并产生微观相分离。这些结构特点使得聚氨酯弹性体具有优异的耐磨性和韧性,以“耐磨橡胶”著称。 聚氨酯弹性体具有优良的综合性能,模量介于一般橡胶和塑料
之间。它具有以下的特性: 1、较高的强度和弹性,可在较宽的硬度范围内(邵氏A10~邵氏D75)保持较高的弹性;一般无需增塑剂可达到所需的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