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文学史二知识点总结
“中国古代文学史二知识点总结”相关的资料有哪些?“中国古代文学史二知识点总结”相关的范文有哪些?怎么写?下面是小编为您精心整理的“中国古代文学史二知识点总结”相关范文大全或资料大全,欢迎大家分享。
中国古代文学史总结.
--
中国古代文学史重点饭粒小童鞋的心血呦~
一、总绪论问题
中国文学演进的特点:1.首先,文学发展的不平衡。一、文体发展的不平衡。二、朝代的不平衡。
三、地域的不平衡。2.其次,一些因素的互动作用对文学演进的影响。雅俗、文体之间的渗透、
复古与革新、文道的离合。
二、中国文学史分期
上古期:先秦、两汉中古期: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宋元、明中叶近古期:嘉靖初期至五四运动爆发
三、上古神话
1、神话概念:“通过人民的幻想用一种不自觉的艺术方式加工过的自然和社会形式本身。(注:人民的
幻想:神话思维。不自觉的艺术方式:后来的文学家有意识使用的塑造文学形象的方法:夸张、变形、拟人等。神话对于原始先民的意义是生存性的。)
2、神话分类:创世神话、始祖神话、洪水神话、战争神话、英雄神话、发明创造神话(注:会举例说
明)
3、中国神话蕴含的民族精神:深重的忧患意识、厚生爱民意识、先民的反抗精神
4、上古神话的思维特征:以已观物,以已感物、具体、形象、伴随强烈的情感体验、隐喻性、象征性
四、《诗经》
1、《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原名《诗》,或称“诗三百”,共305篇,另有6篇笙诗,有目无词。
2、整理方式:献诗、采诗、删诗
3、《诗经》六艺:风、雅、颂、赋、比、兴
风、雅、颂释义:
中国古代文学史总结.
--
中国古代文学史重点饭粒小童鞋的心血呦~
一、总绪论问题
中国文学演进的特点:1.首先,文学发展的不平衡。一、文体发展的不平衡。二、朝代的不平衡。
三、地域的不平衡。2.其次,一些因素的互动作用对文学演进的影响。雅俗、文体之间的渗透、
复古与革新、文道的离合。
二、中国文学史分期
上古期:先秦、两汉中古期: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宋元、明中叶近古期:嘉靖初期至五四运动爆发
三、上古神话
1、神话概念:“通过人民的幻想用一种不自觉的艺术方式加工过的自然和社会形式本身。(注:人民的
幻想:神话思维。不自觉的艺术方式:后来的文学家有意识使用的塑造文学形象的方法:夸张、变形、拟人等。神话对于原始先民的意义是生存性的。)
2、神话分类:创世神话、始祖神话、洪水神话、战争神话、英雄神话、发明创造神话(注:会举例说
明)
3、中国神话蕴含的民族精神:深重的忧患意识、厚生爱民意识、先民的反抗精神
4、上古神话的思维特征:以已观物,以已感物、具体、形象、伴随强烈的情感体验、隐喻性、象征性
四、《诗经》
1、《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原名《诗》,或称“诗三百”,共305篇,另有6篇笙诗,有目无词。
2、整理方式:献诗、采诗、删诗
3、《诗经》六艺:风、雅、颂、赋、比、兴
风、雅、颂释义:
中国古代文学史二
第五篇 宋代文学
第一章 北宋初期的文风与诗风
名词解释: 西昆体
1.以杨亿等人为代表的西昆体,是宋初影响极大的重要文学流派。 2.“西昆”因创始人唱和的诗集称《西昆酬唱集》而得名。 3.代表作家以杨亿、钱惟演、刘筠为魁首。
4.作诗宗主李义山,讲究辞采,以偶丽为工,好用事,以表现才学和工力。 昆体功夫
昆体功夫是西昆体在艺术上的表现。
一.以杨亿为代表的西昆体作家在艺术上讲究藻饰、多用故事。 二.作诗注意修辞,重格律和借代,颇具李商隐的“沉愽绝丽”之风。 三.大量用典
第二章 欧阳修与北宋诗文革新
简述欧阳修散文“六一风神”的美学风格
1.欧阳修的散文措辞平易,用词造句精练而有变化,自然地叙事、自然地抒怀。这标志着他的散文创作从崇尚骨力到倾心于风神姿态、从阳
1
刚到阴柔的转变。
2.本质是散文的诗化和情感的外显。
3.文章结构层次清楚而转折,语言层次平易自然。这些都是“六一风神”的构成要素,这种特点偏于阴柔之美。
简述王安石的“王荆公体”诗有何特点
1.王安石《题张司业诗》说:“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中的“奇崛”,似瘦劲刚健为特征,是王安石追求的一种艺术境界,但进入老年后,却视奇崛为平常了。即寓悲壮于闲淡,既有清新闲适,又
《中国古代文学史(二)》(宋 - 近代)知识点滴
《中国古代文学史(二)》(宋——近代)
知识点滴
▲南宋词坛,辛弃疾、吴文英、姜夔鼎足而三 ▲宋末元初四大家:张炎、王沂孙、周密、蒋捷
▲张炎用?周情柳思?指代艳情;张炎是宋词的结束者 ▲晚明思想界两大教主:李贽、达观 ▲六才子书:金圣叹曾将《离骚》、《庄子》、《史记》、杜甫诗、《水浒传》、《西厢记》合称为?六才子书?。
▲清代的讲唱文学形式:元明以来的词话、鼓词、弹词、宝卷得以继承和发展,又出现了子弟书,近现代流行的快板、大鼓、道情、琴书、相声等也开始孕育萌生。
▲鼓词:流行于北方的以鼓板击节的一种讲唱文学形式;弹词:流行于南方的用琵琶、三弦伴奏的讲唱文学形式;子弟书:是清代由八旗子弟首创并流行的讲唱文学形式。
▲《词综》——朱彝尊、《词律》——万树、《词选》——张惠言、《词源》——张炎、《论词》——李清照、《曲品》——吕天成、《曲律》——王骥德、《词辩》——周济
▲《沧浪诗话》——严羽、《沧浪亭记》——苏舜钦、《喜雨亭记》——苏轼、《快雨亭记》——姚鼐
▲《古文辞类纂》——姚鼐,《续古文辞类纂》——黎庶昌 ▲姚鼐的义理(义理说来自方苞)、考证(考证说受到乾嘉时期汉学考证学派的影响)、文章(文章说来自刘大櫆)
▲吴敬梓《文木山房集》,文天祥
中国古代文学史唐宋部分重点知识点
隋朝:
薛道衡:被认为是隋代艺术成就最高的诗人。作品《昔昔盐》 卢思道:代表作《从军行》 杨素:代表作《出塞》
初唐诗坛:
贞观后期上官仪形成上官体。
王绩 散文作品《野望》成为唐代最早的合律诗。
初唐四杰: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主张拜托齐梁诗风。 歌行体:李白 杜甫 陈子昂 《登幽州台歌》 刘希夷《代悲白头翁》 张若虚 《春江花月夜》
盛唐诗坛:
山水田园诗人:
孟浩然:唐代第一个大力写作山水诗的诗人。《宿建德江》 王维 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山居秋暝》《鸟鸣涧》 田园诗《渭川田家》 王维孟浩然并称为“王孟”
边塞诗人:
高适:成就最高 《燕歌行》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王昌龄:“七绝圣手” 《出塞》十分著名,誉为“唐人绝句压卷之作” 李颀:《古从军行》,盛唐诗坛上把难以名状音乐描绘生动具体第一人。 王之涣:《凉州词二首》《登鸛雀楼》 崔颢:唐人七律第一,《黄鹤楼》晴川历历汉阳树 王翰:《凉州词》二首,葡萄美酒夜光杯。
浪漫主义诗人李白:《行路难》 现实主义诗人杜甫:《登高》 “沉郁顿挫”
中唐诗坛:
元洁:强调诗文的“美政”,主张是白居易现实主义诗歌理论的先声,被认为是新乐府运动的先驱。 顾况 刘长卿:《逢雪宿芙蓉山
自考中国古代文学史一考纲知识点
第一编 先秦文学 第一章 上古传说文学
第一节 初民的歌谣
识记:
1、 古代典籍中关于上古歌谣的论述。
① 《吕氏春秋·古乐》:昔葛天氏之乐,三人操牛尾,投足以歌八阙。
② 《河图玉版》:古越俗祭防风神,奏防风古乐。截竹长三尺,吹之如嗥,三人被发而舞。。 ③ 《宋书·符瑞志》即帝位??击石拊石,以歌《九韶》,百兽率舞 2、 《周易·贲卦》六四爻辞、《中孚》九二爻辞、《弹歌》、伊耆氏《蜡辞》 ① 《周易·贲卦》六四爻辞:贲如,皤如,白马翰如,匪寇,婚媾。(筮辞) ② 《中孚》九二:鸣鹤在阴,其子和之,我有好爵,吾与尔靡之。 ③ 《弹歌》:断竹,续竹,飞土,逐宍(肉)。(制造弓弹打猎的生活情状) ④ 伊耆氏《蜡辞》:土返其宅,水归其壑,昆虫毋作,草木归其泽!(咒语) 理解:
1、上古歌谣的产生与初民切身的生活密切相关。
原始歌舞的产生与初民切身的生活密切相关。最初的歌舞往往就是他们日常生活情状的重演或是庆祝、祭典活动本身。初民每天都在创造新的歌舞,同时传唱已有的歌谣。 2、原始歌舞诗、乐、舞合一的综合性。
歌唱和舞蹈是初民天然的表现和抒情方式。初民每天都在创造新的歌舞,同时传唱已有的歌谣。
第二节 上古神话传说
识记:神话的基本特性 ①
《中国古代文学史(二)》(宋 - 近代)知识点滴
《中国古代文学史(二)》(宋——近代)
知识点滴
▲南宋词坛,辛弃疾、吴文英、姜夔鼎足而三 ▲宋末元初四大家:张炎、王沂孙、周密、蒋捷
▲张炎用?周情柳思?指代艳情;张炎是宋词的结束者 ▲晚明思想界两大教主:李贽、达观 ▲六才子书:金圣叹曾将《离骚》、《庄子》、《史记》、杜甫诗、《水浒传》、《西厢记》合称为?六才子书?。
▲清代的讲唱文学形式:元明以来的词话、鼓词、弹词、宝卷得以继承和发展,又出现了子弟书,近现代流行的快板、大鼓、道情、琴书、相声等也开始孕育萌生。
▲鼓词:流行于北方的以鼓板击节的一种讲唱文学形式;弹词:流行于南方的用琵琶、三弦伴奏的讲唱文学形式;子弟书:是清代由八旗子弟首创并流行的讲唱文学形式。
▲《词综》——朱彝尊、《词律》——万树、《词选》——张惠言、《词源》——张炎、《论词》——李清照、《曲品》——吕天成、《曲律》——王骥德、《词辩》——周济
▲《沧浪诗话》——严羽、《沧浪亭记》——苏舜钦、《喜雨亭记》——苏轼、《快雨亭记》——姚鼐
▲《古文辞类纂》——姚鼐,《续古文辞类纂》——黎庶昌 ▲姚鼐的义理(义理说来自方苞)、考证(考证说受到乾嘉时期汉学考证学派的影响)、文章(文章说来自刘大櫆)
▲吴敬梓《文木山房集》,文天祥
m中国古代文学史(二)
中国古代文学史(二)
第五篇 宋代文学
第一章 北宋初期的文风与诗风
北宋初有复古主义文论的:柳开、田锡、穆修 田锡:(1)田锡论诗,主“性情”,主“意”,强调自然和有生气,主张熔豪健、雅丽于一炉。(2)他只是一位过渡性的作家,在文论中发扬了韩、柳求通变的文学精神,这是他在文学以展史上的功绩和贡献。
1、论宋初的复古思潮
(1)复古守正、以求出新,是宋初文学发展的一种趋势。(2)不同的作家对从学韩到弃韩这一宋初时代课题的认识、接受和参与的途径是不一样的。(3)柳开是最初对北宋复古革新思潮有所觉醒的儒者代表。在他身上既显示了“文”“道”之间与生俱来的联系,同时也预示了两者本质上的某些对立和最终必然的分裂。(4)田锡更具备文人气质,他在文学思想上接受韩、柳的影响,代表了五代文气习染较深的文学文士对改革文风的自觉。(5)穆修在搜求韩、柳文集方面功不可没,于古文传承起到了积极作用。(6)复古思潮在北宋初期并未成为主潮,仅处于特定社会历史条件下少数几个作家先驱自觉的阶段。
2、宋初“三体诗”:据方回《送罗寿可诗序》所说,主要有“白体”,学习白居易,作诗通俗,代表人王禹偁;“昆体”,学习李商隐,代表人杨亿,影响最大;“晚唐体”,学习贾岛,代表人林逋。西
m中国古代文学史(二)
中国古代文学史(二)
第五篇 宋代文学
第一章 北宋初期的文风与诗风
北宋初有复古主义文论的:柳开、田锡、穆修 田锡:(1)田锡论诗,主“性情”,主“意”,强调自然和有生气,主张熔豪健、雅丽于一炉。(2)他只是一位过渡性的作家,在文论中发扬了韩、柳求通变的文学精神,这是他在文学以展史上的功绩和贡献。
1、论宋初的复古思潮
(1)复古守正、以求出新,是宋初文学发展的一种趋势。(2)不同的作家对从学韩到弃韩这一宋初时代课题的认识、接受和参与的途径是不一样的。(3)柳开是最初对北宋复古革新思潮有所觉醒的儒者代表。在他身上既显示了“文”“道”之间与生俱来的联系,同时也预示了两者本质上的某些对立和最终必然的分裂。(4)田锡更具备文人气质,他在文学思想上接受韩、柳的影响,代表了五代文气习染较深的文学文士对改革文风的自觉。(5)穆修在搜求韩、柳文集方面功不可没,于古文传承起到了积极作用。(6)复古思潮在北宋初期并未成为主潮,仅处于特定社会历史条件下少数几个作家先驱自觉的阶段。
2、宋初“三体诗”:据方回《送罗寿可诗序》所说,主要有“白体”,学习白居易,作诗通俗,代表人王禹偁;“昆体”,学习李商隐,代表人杨亿,影响最大;“晚唐体”,学习贾岛,代表人林逋。西
自考中国古代文学史一考纲知识点
第一编 先秦文学 第一章 上古传说文学
第一节 初民的歌谣
识记:
1、 古代典籍中关于上古歌谣的论述。
① 《吕氏春秋·古乐》:昔葛天氏之乐,三人操牛尾,投足以歌八阙。
② 《河图玉版》:古越俗祭防风神,奏防风古乐。截竹长三尺,吹之如嗥,三人被发而舞。。 ③ 《宋书·符瑞志》即帝位??击石拊石,以歌《九韶》,百兽率舞 2、 《周易·贲卦》六四爻辞、《中孚》九二爻辞、《弹歌》、伊耆氏《蜡辞》 ① 《周易·贲卦》六四爻辞:贲如,皤如,白马翰如,匪寇,婚媾。(筮辞) ② 《中孚》九二:鸣鹤在阴,其子和之,我有好爵,吾与尔靡之。 ③ 《弹歌》:断竹,续竹,飞土,逐宍(肉)。(制造弓弹打猎的生活情状) ④ 伊耆氏《蜡辞》:土返其宅,水归其壑,昆虫毋作,草木归其泽!(咒语) 理解:
1、上古歌谣的产生与初民切身的生活密切相关。
原始歌舞的产生与初民切身的生活密切相关。最初的歌舞往往就是他们日常生活情状的重演或是庆祝、祭典活动本身。初民每天都在创造新的歌舞,同时传唱已有的歌谣。 2、原始歌舞诗、乐、舞合一的综合性。
歌唱和舞蹈是初民天然的表现和抒情方式。初民每天都在创造新的歌舞,同时传唱已有的歌谣。
第二节 上古神话传说
识记:神话的基本特性 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