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实验室的要求与建设
“微生物实验室的要求与建设”相关的资料有哪些?“微生物实验室的要求与建设”相关的范文有哪些?怎么写?下面是小编为您精心整理的“微生物实验室的要求与建设”相关范文大全或资料大全,欢迎大家分享。
病原微生物实验室备案要求 - 图文
新建、改建或者扩建一级、二级
病原微生物实验室备案
一、设定依据和程序 (一)设定依据
《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条例》第二十五条:新建、改建或者扩建一级、二级实验室,应当向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卫生主管部门或者兽医主管部门备案。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卫生主管部门或者兽医主管部门应当每年将备案情况汇总后报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卫生主管部门或者兽医主管部门。
(二)受理对象:南宁市辖区范围所有疾病预防控制、医疗卫生、教学科研、菌(毒)种保藏及其他机构设立的与人体健康有关的一级、二级病原微生物实验室。
(三)办理地点:
南宁市科园大道东五路6号市政务服务中心三楼卫生局窗口,咨询电话:3221278、3221250。
(四)办理数量:无数量限制,符合条件即予备案。 (五)办理时限及流程: 1、办理时限:
法定时限:20个工作日,承诺时限:20个工作日(不包括整改时间) 2、办理事项:
《病原微生物实验室备案证明》新办、变更、遗失补办和注销。 3、流程:
1 / 7
(六)收费标准和依据 不收费(无收费依据)。 (七)行政许可批件和有效期
《病原微生物实验室备案证明》,有效期限为4年。《备案证明》有效期届满仍需要继续从事一、二级病原实验室工作
微生物的实验室培养学案
课题1: 微生物的实验室培养(导学案)
高二生物组
目标导引
1、通过学习知道培养基的种类、营养要素及如何配制培养基 2、通过学习知道消毒灭菌的原理和方法
3、通过学习你将知道如何用牛肉膏蛋白胨固体培养基进行大肠杆菌的纯化培养
问题导学
一、培养基:阅读课本培养基的相关内容,完成下列问题:
(1)培养基分为哪两类?二者的区别?培养基有何用途?
(2)不同的微生物所需要的培养基配方相同吗?培养基的基本成分(主要营养物质)有哪些?为什
么大多数培养基都需要具备这些基本成分?
(3)培养基除能为微生物生长提供几种主要营养物质外,培养基还需要满足微生物生长的哪些要求?
(4)你知道牛肉膏、蛋白胨可以为微生物的生长提供哪些营养物质吗?
二、无菌技术:阅读无菌技术的相关内容,完成下列问题:
(1)获得纯净培养物的关键是什么?无菌技术围绕什么而展开?主要包括哪几个方面?
(2)什么是消毒与灭菌?二者的区别?实验室常用的消毒方法、灭菌方法有哪些?分别适用于那些用具?
(3)利用干热灭菌箱对玻璃器皿灭菌时物品不能摆得太挤,目的是什么?
(4)请你判断以下材料或用具是否需要消毒或灭菌。如果需要,请选择合适的方法。
①培养细菌用的培养基与培
微生物实验室规范指导原则
微生物 知识 管理
微生物实验室规范指导原则
微生物 知识 管理
影响药品微生物的检验结果的因素。 1、实验人员在取样或试验过程中污染微 生微。 2 、生物学分析方法本身的误差。 3 、样品中或环境中微生物分布不均匀等 因素在药品检验中,为保证微生物试验数 据的可靠性和重现性,药品微生物实验室 必须使用经验证的检测方法并按良好的实 验室规范指导试验。
微生物 知识 管理
药品微生物实验室规范包括以下几个方 面:人员、培养基、菌种、实验室的布 局和运行、设备、文件、实验记录、结 果的判断等。
微生物 知识 管理
人员培训从事药品微生物试验工作的人员均要受到教育、培训及 具备相关工作的经验。 微生物实验人员应具备微生物学或相近专业知识的教育 背景。 岗前培训 1 、根据实验人员的岗位及职责对其进行相应的培训 2、工作所必需的设备操作的培训 3、微生物检验技术的培训 4、实验室生物安全等方面的培训 经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同时,实验室应制定所有级 别实验人员的继续教育计划。
微生物 知识 管理
微生物实验室管理人员的培训 1、微生物实验室管理人员培训 包括:管理技能、实验室安全、试验按排、 预 算、实验室研究、实验结果评估和数据 偏差的调查及技术报告书写等。 。
微生物
良好的微生物实验室操作规范
良好的微生物实验室操作规范
简介
在微生物实验室中,良好的实验室操作规范是基于很多原则,包括以下活动:无菌技术、培养基的控制、菌种的制备、仪器设备的管理、细致的记录和数据的评估、人员的培训。众所周知,微生物测定数据的可变性、可靠性和重现性是基于公认方法的使用和坚持良好的实验室操作规范。
微生物菌种的维护
生物样本是最灵敏(delicate)的,因为他们生存能力和特性是依赖于适当的处理和贮存。菌种的处理和贮存的标准是使用者的实验室制定的,采用减少污染的机会和减少生长特性变更。小心一致的处理贮存用菌种是微生物测试结果一致性的重要因素。按药典方法方法使用的菌种应该取自国家菌种保藏中心。可以包括冷冻的、冻干的、斜面培养的或是马上使用的形式。在质量控制测试使用前应进行菌种纯度的确定和菌种的鉴别。马上使用的菌种要求确定纯度、鉴别、接种体大小。鉴定的确认,对通常用的实验室菌种,理想的是进行基因水平的分析(如:使用合适的经过验证的探针进行DNA指纹,RNA基因排序,PCR光电导继电器)
菌种的制备和复壮应该参照供应商的说明书或采用己验证批准的方法。种子批技术被推荐用于贮备用菌种的保存。
从国家菌种保藏中心得到的初始菌种在合适的培养基被复壮、培养
微生物实验室管理规章制度
微生物实验室管理规章制度
1. 无菌室的门要随手关闭,以防外界微生物的进入。 2. 微生物室内应保持清洁,不得存放与实验室无关的物品。 3. 进入无菌室前要更换经过灭菌的专用工作衣帽鞋。
4. 无菌室内应备有体积分数为0.1%的新吉尔灭溶液体积分数为
70~75%的酒精棉球,以便样品表面及意外污染消毒。 5. 无菌室内应备有镊子剪刀接种针接种环,每次使用前后应在酒
精灯火焰上灼烧至无菌。
6. 检验人员在操作过程中需严格按照要求进行操作,不得随意减
少工序。
7. 无菌室禁止交谈,操作过程中不得用手触摸其它未消毒灭菌的
区域,与该工作无关人员不得随便出入无菌室。
8. 微生物(无菌室缓冲间)每次使用前,用紫外灯照射30min,
要每周检测一次室内空气清洁度,确保其符合实验条件。每周对微生物室进行至少一次2h以上紫外灯消毒。微生物室内的的菌种总数>5cfu/平皿时,需要对无菌室缓冲间用85~95%乳酸熏蒸1h,熏蒸结束后(必要时可以将空间密闭整晚),用体积分数为0.1%的新吉尔灭溶液或体积分数为70~75%的酒精棉彻底对洁净室缓冲间及其内所有设备物品进行清洗;后对无菌室缓冲间进行半小时以上紫外线消毒,结束后,验证室内空气清
洁度是否合格,仍不合格,则可加大
小谈微生物实验室装修设计
微生物实验室是我们检验人的一个工作空间,其良好的自然通风是绝对关键,必要时更应配备抽风机。接种、分离及鉴定细菌等操作应在生物安全柜中进行,对结核杆菌等传染性极强的微生物学检验时必须在100 %外临床微生物学实验室接触多种有害微生物,为了防止交叉污染,保护工作人员健康,实验室应至少划分成3个区。
小谈微生物实验室装修设计
微生物实验室是我们检验人的一个工作空间,其良好的自然通风是绝对关键,必要时更应配备抽风机。接种、分离及鉴定细菌等操作应在生物安全柜中进行,对结核杆菌等传染性极强的微生物学检验时必须在100 %外临床微生物学实验室接触多种有害微生物,为了防止交叉污染,保护工作人员健康,实验室应至少划分成3个区。
一、清洁区
包括办公室、休息室、培养基配制室与试剂储藏室。此区域禁止带人细菌检验标本。
二、操作区
(1)整洁:微生物操作区是各种病原菌相对集中的地方,为了减少粉尘流动,防止交叉污染,操作区应与外界分开。实验室工作人员进入操作区应换鞋,送标本人员不进入操作区,操作区地面用专用拖把每天拖1 次,每周用消毒剂擦洗1 次。每天早上工作前,用紫外线照射30 min ,或每天工作后,用紫外线照射60 min ,对整个操作区进行消毒;下午工作结束后用消毒液消毒
微生物实验室操作规程【SOP】
可以借鉴的SOP文件
微生物实验室操作规程【SOP】 微 生 物 实 验 室 操 作 规 程 【 S O P 】
细菌室工作守则(微生物室 SOP之一)
细菌室消毒隔离措施(微生物室 SOP之二)
微生物实验室安全与防护(微生物室 SOP之三)
细菌室内质控制度(微生物室 SOP之四)
细菌室操作技术规范(微生物室 SOP之六)
无菌间规章制度(微生物室 SOPSOP之七)
菌(毒种)管理办法(微生物室 SOP之八)
细菌室仪器维护保养及质控措施 (微生物室 SOP之九)
标准菌株保存及使用(微生物室 SOP之十)
细菌室内务管理规定(微生物室 SOP之十一)
标本采集及保存要求 (微生物室 SOP之十二)
室内质控失控处理程
CLSI临床微生物实验室标准解1
CLSI临床微生物实验室标准解读
葡萄球菌
CLSI 临床微生物实验室标准解读 第一辑
2009年CLSI (M100-S19)中葡萄球菌属药敏更新部分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 王辉 陈宏斌
2009年CLSI在版式上的显著变化是将K-B法和MIC法放在同一个表格中,方便比较。对于葡萄球菌属,主要有以下更新和变化:一是去除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苯唑西林纸片扩散法试验;二是删除了万古霉素纸片扩散法的药敏折点;三是增加了金葡菌莫匹罗星高水平耐药性的检测。
一、β-内酰胺类的变化
2009年CLSI指出在报告青霉素对葡萄球菌敏感之前,即当MIC≤0.12μg/ml或抑菌圈直径≥29 mm,需要做可诱导的β-内酰胺酶试验。其操作如下:将分离菌株传种至血平皿或MH琼脂上,贴上作为诱导子的苯唑西林或头孢西丁纸片,35℃孵育16-18h,挑取抑菌圈边缘的细菌做b-内酰胺酶试验。b-内酰胺酶试验阳性可以预测青霉素、氨苄西林、阿莫西林、羧苄青霉素、替卡西林、美洛西林和哌拉西林耐药。
在检测MRS时,金葡菌、路登葡萄球菌和其它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CoNS)对苯唑西林的折点和选取的药敏方法有所不同,具体见表1(见下页)。在CoNS(除外路登葡萄球菌以外)中,由于苯
临床微生物实验室细菌鉴定指南(上)
临床微生物实验室细菌鉴定指南(上)
录入时间:2010-11-22 10:40:51 来源:温州医学院附属医院
一.细菌的鉴定步骤
1. 鉴定的概念:将一个未知的菌株按其生物学特性,经过与所有已知菌种进行比较后划归到一个已知菌种的分析过程。
2. 对待鉴定的菌种要明确已经获得纯化培养或者该菌种在血平板上生长良好,有单个菌落可以进行生化试验。(我们这里一般都是预先纯化培养)
3. 对待鉴定的菌种进行革兰染色,观察形态(G+c,G–b,G–c,G+b),做触酶,氧化酶实验,然后按科,属,种逐步鉴定。要注意对待鉴定的菌种选择一个合适的鉴定系统,临床常见细菌的快速简单的鉴定系统我们都已经设计好,参考鉴定质控单。
4. 按鉴定质控单的要求填写好病人姓名,年龄,性别;标本类型,标本编号,送检日期等。另外最重要的是要填写好该菌种的菌落形态以及有无溶血。 5. 复习革兰染色,触酶实验,氧化酶实验。
⑴.革兰染色:是细菌鉴定过程中最常用最基本最重要的染色方法。
首先要将待鉴定的细菌涂片,固定(目的:杀死细菌,改变细菌对染料的通透性)。 第一步:以结晶紫初染(染色液Ⅰ) 第二步:以卢戈氏碘液媒染(染色液Ⅱ) 第三步:用95%乙醇脱色(染色液Ⅲ)
第四步:最后用稀
微生物实验室培养基管理规程
第 1 页 共 6 页
培养基管理规程
1 目的
规范微生物实验室培养基的申购、配制、培养基质量控制、储存、使用、废弃处理等。 2 依据
《药品质量管理规范》、《中国药典》2015年版 四部。 3 范围
适用于微生物实验室检验用的所有培养基。 4 职责
4.1 化验室负责人:监督本规程的实施。 4.2 化验室检验员:按照本规程实施。 5 工具 5.1 定义 培养基 干粉培养基 系指用人工方法将多种物质按各种微生物生长繁殖的需要配制成的一种混合营养物,用于微生物限度检查、控制菌检查等。 指以干粉形式存在的培养基。 6 内容
6.1 培养基的购买 6.1.1
培养基管理员每月清点干粉培养基的库存量,及时申请购买培养基,以保证实验的
正常进行。 6.1.2
新购进的干粉培养基由培养基管理员验收。验收内容包括:培养基质量检验报告书、
数量,批号、厂家、有效期、包装情况(应包装完整、容器密闭)。若发现包装不完整、不密闭、培养基受潮或物理性状发生了明显改变等应拒绝接收。验收合格后填写《培养基接收记录》,在培养基外部加贴《干粉培养基标签》,填写内容为:名称、接收日期、批号、有效期至、储存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