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拉图的《斐多篇》
“柏拉图的《斐多篇》”相关的资料有哪些?“柏拉图的《斐多篇》”相关的范文有哪些?怎么写?下面是小编为您精心整理的“柏拉图的《斐多篇》”相关范文大全或资料大全,欢迎大家分享。
《斐多篇》语句摘抄
1. 人是监狱里的囚犯,囚犯不得擅自打开牢门逃走。
2. 好人所得的,远比坏人的好。
3. 不纯洁的不能求得纯洁。
4. 真正的哲学家一直在练习死。
5. 一切真正的美德都是由智慧得到的。
6. 认识只是回忆。
7. 灵魂独独自思考的时候,就进入纯洁、永恒、不朽、不变的境界。它不再迷迷惘惘地乱跑,它安定不变了,和不变的交融在一起,自己也不变了。灵魂的这种状态就叫智慧。
8. 厌恶人类是出于知人不足而对人死心塌地的信任。你以为这人真诚可靠,后来发现他卑鄙虚伪。然后你又信任了一个人,这人又是卑鄙虚伪的。这种遭遇你可以经历好多次,由其是你认为最亲近的朋友也都这样,结果你就老在抱怨了,憎恨所有的人了,觉得谁都不是好人了。
假如一个人还不识人性,就和人结交,他干的事就是不漂亮的,这不是很明显的吗?假如他知道了人的性情,再和人打交道,他就会觉得好人和坏人都很少,在好坏之间的人很多。
9. 别人对我的见解是否同意,我认为是次要的。我只是急切要我自己相信。
10. 看太阳是危险的。如果我用眼睛去看世间万物,用官感去捉摸事物的真相,恐怕我的灵魂也会瞎的。所以我想,我得依靠概念,从概念里追究事物的真相。
北京大学“哲学导论”课程第六讲:《斐多》最后的证明
第六讲:柏拉图《斐多篇》(5):最后的证明?(95a-107b)
苏格拉底的次航&灵魂不朽的最后证明
《斐多》不同于《申辩》,不是对苏格拉底哲学生活的政治辩护而是哲学意义上的辩护。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听众不一样,《斐多》里面苏格拉底有许多朋友愿意跟他讨论,被苏格拉底称之为“真正的法官”。真正的法官意味着不是单纯地由于政治的原因获得法官的资格,而是由于他们对于要判决的事情有真正的知识或真正的关切;格贝和辛弥亚非常在意苏格拉底所说的道理是否能讲得通。
严格来说《斐多》不单纯是哲学上的辩护,在最初的辩护之后,《斐多》转向对灵魂不朽问题的考察。辩护的成功与否取决于是否能够赢得周围听众的信任,如果听众相信苏格拉底说的话,辩护就是成功的。《申辩篇》的辩护不成功,讲完后并没有赢得更多人的支持。
“考察”并不一样,对灵魂不朽的考察,意味着苏格拉底在《斐多》中把这个问题带向对他进行质疑和挑战的过程,苏格拉底似乎有意把它的立场讲得相当有挑战性,这个挑战性与《申辩》不一样,不是为了刺激陪审员或法官,而是为了促使或激发参与对话的人能够对灵魂不朽背后的问题进行更深入的探讨。《斐多》从“辩护”转向哲学的考察和证明,本身是一个非常有意思的问题。这样的行为本身证明苏格拉底确实
柏拉图式爱情
篇一:柏拉图式的爱情...(经典!)
柏拉图式的爱情...(经典!) 2007-06-17 13:30
(转贴的,因为觉得确实很经典!
)
有一天,柏拉图问苏格拉底什么是爱情?苏格拉底就让他先到麦田里去,摘一棵全麦田里最大最金黄的麦穗来,在这过程当中,只允许他摘一次,并且只能往前走,不能回头。柏拉图于是就按照苏格拉底的话去做了。结果他两手空空的走出了田地。苏格拉底问他为什么摘不到?他回答说:因为只能摘一次,不能走回头路,期间即使见到最大最金黄的,因为不知前面是否有更好的,所以我没有摘;可是走到前面时,又发觉总还不如以前见到的好,原来最大的最金黄的麦穗早已经错过了;于是我什么也没摘。苏格拉底这个时候意味深长地说:这就是“爱情”。
(这里我个人想补充一点儿:未必所有的"错过"都是因为觉得还有"更好的",也许是因为觉得"太好了"而不舍得或是不敢摘罢了...)
又有一天,柏拉图问苏格拉底什么是婚姻呢?苏格拉底就叫他到树林里,砍下一棵全树林最大最茂盛、最适合放在家里作圣诞树的树。而且也要求这个过程中同样只能砍一次,同样也是只能往前走,不能回头。柏拉图于是就照着苏格拉底的说话去做。这回,他带了一棵普普通通,
《柏拉图的政治理论》读后感10篇
《柏拉图的政治理论》是一本由詹姆斯·罗德之(James Rhodes)著作,三辉图书/上海三联书店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3.00元,页数:152,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柏拉图的政治理论》读后感(一):第一讲小摘要
阅读柏拉图著作的规则: 1.将柏拉图的明喻、隐喻和神话解释为其灵魂经验的象征。当诡辩家在对话中讲述故事,将他们的叙述当做他们经验的象征来处理。 2.观察各种性格特征,并考虑苏格拉底的对话者。 3.在由文本或经过研究所能确定的背景环境的范围内,注意对话的戏剧性历史与社会场景。关注对话者的特征与当时政治问题的关系。 4.将苏格拉底对其对话者说的话理解为各种策略的反映,这是他必须采用的策略,为了要将其对话者的灵魂从束缚中解放出来,将雅典从毁灭中拯救出来。总是要将他的陈述放在语境中阅读, 永远不要试图将其提升为普遍真理。 5.在关注论辩的同时也关注戏剧的行动,观察对话者如何对苏格拉底做出反应,以及苏格拉底如何在对话的发展中不得不调整他的策略。。 6.寻找那些使已经达成的结论,变得无效的矛盾。努力思考为什么这些矛盾会出现。 7.不要错把柏拉图的角色的看法当做他自己的观点。根本不要带着发现柏
浅谈柏拉图的“洞穴比喻”
政治学原著选读期末论文
目录
浅谈柏拉图的“洞穴比喻” ..................................................................................... 2
[摘要] ........................................................................................................ 2 [关键词] ..................................................................................................... 2 一、柏拉图的“洞穴比喻”概述 ........................................................................... 2 二、两重世界的划分 ........................................................................................
柏拉图的爱情观点
柏拉图(Plato,约前427年-前347年),古希腊伟大的哲学家,也是全部西方哲学乃至整个西方文化最伟大的哲学家和思想家之一,他和老师苏格拉底,学生亚里士多德并称为古希腊三大哲学家。另有其创造或发展的概念包括:柏拉图思想、柏拉图主义、柏拉图式爱情、经济学图表等。
柏拉图的爱情观点 1、柏拉图说: 若爱,请深爱, 如弃,请彻底,
不要暧昧,伤人伤己 2.柏拉图说: 人生最遗憾的,
莫过于轻易地放弃了不该放弃的, 当令你快乐的一切不能再令你快乐,当令你悲哀的一切不能再令你悲哀,
甚至激怒你的一切不能再激怒你的时候,
是不是很可怕?一位哲人曾说过:这就叫做苍老。
再想起你,你的名字,你的笑,你的一切,都只能加上一个“别人的”。
再想起我们在一起的事,也只能加上一个“曾经的”。 有些感情是指甲, 剪掉了还会重生, 无关痛痒。
而有些感情是牙齿,
1
失去以后永远有个疼痛的伤口无法弥补。
不见面不等于不思念,不联络只是为了掩饰眷恋。 有些人脸上太多的笑是因为他们心中有太多的泪。 人生有一个地方, 有一个人, 在这个人面前, 可以不必有出息,
可以不必有形象,可以全身是弱点,这是知己。
每个人在每个阶段得做每个阶段的事,就算怀念,都得离开。
柏拉图著作
著作
柏拉图的著作(其中大多数都是对话录) §四联剧
分类柏拉图著作的传统方法之一是古希腊的四联剧分类法,这种方式被古希腊学者第欧根尼·拉尔修以及提庇留所指派的占星家所采用.
在下面的列表中的对话录若标示为(1)则表示学者们对柏拉图是否为作者尚没有共识,而标示为(2)的则是学者们通常同意柏拉图并非作者的对话录。没有标示的作品则通常被认为是柏拉图撰写的。 §四联剧
? ? ? ? ? ? ? ? ?
I. 《游叙弗伦篇》、《申辩篇》、《克力同篇》、《斐多篇》 II. 《克堤拉斯篇》、《泰阿泰德篇》、《智士篇》、《政治家篇》 III. 《巴曼尼得斯篇》、《菲力帕斯篇》、《会饮篇》、《斐德罗篇》 IV. 《阿奇拜得篇之一》(1)、《阿奇拜得篇之二》(2)、《希帕库篇》(2)、《竞争者篇》(2) V. 《塞革亚篇》(2)、《卡尔米德篇》、《拉凯斯篇》、《吕西斯篇》 VI. 《欧绪德谟篇》、《普罗泰戈拉篇》、《高尔吉亚篇》、《美诺篇》 VII. 《大希庇亚篇》(1)、《小希庇亚篇》、《伊安篇》、《美涅克塞努篇》 VIII. 《克利托芬篇》(1)、《理想国》、《蒂迈欧篇》、《克里底亚篇》 IX. 《弥努斯篇》(2)、《法律篇》、《厄庇诺米篇》(2)、《书
初三化学第八章 1—4节测试题- 斐斐课件园 首页斐斐课 …
开启化学之门
第一节 化学给我们带来什么?
1.我国古代有哪些化学工艺是举世闻名的?
2.化学学习有什么重要性?列举用化学知识解决生活、生产中有关问题的实例。
3.我国是世界上具有悠久文明的国家之一,某些化学工艺如 、 、 发明较早,在冶炼技术上,商代制造 ,春秋战国就会 和 。 4.1965年我国化学家在世界上首次合成了蛋白质 。 是生产、生活的物质基础,21世纪的“材料之星”是 材料。
5.塑料薄膜、快餐盒、塑料袋之类的日常用品的大量使用造成了 。
6. 、 、 等全球性环境问题与空气污染有关,它向人们提出消除 、减少 排放等课题。
7.保护环境是我国的基本国策,下列措施合理的是 (填编号)。 ①禁止在人口密集地区燃放烟花爆竹 ②大量植树造林 ③禁止使用含铅汽油 ④一次性塑料杯、方便袋的大量使用 ⑤禁止使用煤、石油
8.小明家夜晚不幸煤气爆炸,你认为造成的原因可
柏拉图,理想国
篇一:从《理想国》中的三个比喻看柏拉图的理念论
从《理想国》的三个比喻看柏拉图的理念论
【摘要】
柏拉图在《理想国》中通过三个比喻,阐释了他对现象世界和理念世界的划分:通过太阳之喻指出善是理念世界的最高统摄,通过线段之喻指出知识在不同世界中的等级,通过洞穴之喻划分了可见世界与可知世界,完成了他对理念世界的构建。这三个比喻集中体现了他的理念论。
【关键词】太阳之喻 线段之喻 洞穴之喻 理念论
19世纪德国古典哲学家黑格尔说:“哲学之发展成为科学,确切点说是从苏格拉底的观点进展到科学的观点。哲学之作为科学,是从柏拉图开始而由亚里士多德完成的。他们比起所有别的哲学家来,应该可以叫做人类的导师。”20世纪美国过程哲学家怀特海说:“欧洲哲学传统最稳定的一般特征,是由对柏拉图的一系列注释组成的。”可见,柏拉图在西方哲学史上的地位之高。而我选择研究柏拉图的理念论,一方面是由于《理想国》是我的哲学启蒙书,另一方面是出于对柏拉图本人的佩服之情。
柏拉图理念论的形成发展离不开其特殊的历史背景,一是伯罗奔尼撒战争以雅典失败而告终,导致“三十僭主”推翻民主政治,开始他对僣主政治抱有幻想,但结果却令他失望;二是老师苏格拉底之死让他彻底看清了雅典民主政治的衰落。由此他抱定“只
柏拉图理想国
篇一:柏拉图理想国读后感大全(8篇)
柏拉图理想国读后感大全(8篇)
【篇一:《理想国》读后感】
知道柏拉图的人几乎都知道《理想国》这本书,这本书不仅详细记载了古希腊的经济、政治、文化,更以对话体完整的表达了柏拉图的哲学见解和政治理想,在世界哲学史上、政治史上都是一份瑰宝。这个学期,我用心的读完了电子杂志版的《理想国》,感觉既有启发又有异议。
看这本书,会被苏格拉底睿智、深邃的思考所折服,他的诡辩不仅教对手难以招架,也让读书的人难以跟上他飞快、机智的思维。柏拉图借苏格拉底的辩论一步步将自己客观唯心主义的哲学思想完整表达出来,同时通过对城邦的哲学、道德、政治、经济、文化、艺术等方面的争论,设定了一系列的制度和规定,并在辩论中不断完善,一步步建立了他心目中的理想国的蓝图,向世人展现了自己的政治理想。
《理想国》传达了作者的政治理想。柏拉图心目中的理想国实质应该是封建贵族专制的奴隶制国家。这个国家一定是智慧的、勇敢的、节制的和正义的。在这个理想的城邦中,人被分为三等:掌握哲学思想的贵族统治者、掌握武力的武士阶层,还有奴隶身份的广大平民。柏拉图认为国家权力应掌握在哲学家的手中,哲学家必须是有护卫国家的智慧和能力的人,同时也是一些真正关心国家利益的人,只有这样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