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长青数与形观课记录
“徐长青数与形观课记录”相关的资料有哪些?“徐长青数与形观课记录”相关的范文有哪些?怎么写?下面是小编为您精心整理的“徐长青数与形观课记录”相关范文大全或资料大全,欢迎大家分享。
听徐长青课的感受
听徐长青的《优化》有感
2016年9月25日,我有幸在保定师范附属学校听了徐长青老师的示范课与讲座。听后是感触很深。
徐老师的课上语言诙谐,幽默,充满智慧。无论是课堂上,还是讲座报告中,徐老师都是以风趣幽默的语言、绘声绘色的讲解、夸张的肢体动作、好像永远也不会枯竭的激情,来感染每一个学生和听课老师。
徐老师的课,清新自然,不华丽但绝对经典。比如,很多老师在上这节课时,通常会用几张圆形的纸片来当饼,有的老师还把两面涂成不同的颜色,但徐老师什么教具也没用,就是利用了师生的双手。老师的手就是锅,学生的手就是饼,手心手背就是饼的两个面。能将生活中的资源利用到如此得心应手,徐老师的教学艺术由此可见一斑。整节课堂气氛浓郁,学生兴趣盎然。
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徐老师的教学设计,真是匠心独具。当学生弄清楚烙2张饼要6分钟后(每次只能烙2张饼,每面要烙3分钟),徐老师顺势提出:“你能想到什么?”学生马上答:“烙4张饼要12分钟”。徐老师请学生讲明道理后,紧接着再问:“你还能想到什么?”结果学生把烙8张饼和6张饼都一一说出并讲明了理由。就在学生兴高采烈时,徐老师的一句“爸爸回来了,现在要烙3张饼,要几分钟?”把矛盾引发出来了,陷阱也设置好了。接下来,徐老师如行云流水
观课记录
篇一:观课记录
观评记录
唐老师:
本节课的教学中,无论是在引入课题,还是在巩固练习中,都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使学生认识到比例在生活中具有广泛的应用。例如:学习比例的意义前让学生在生活情境中感受到比的等式现象,从而自己发现相等比这一问题,描准学习主题,击中学习目标,变被动为主动,很好地突出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王老师:
1、老师给学生设置问题情景,让学生从不同角度发现问题,激发学生的多向思维。
2.通过比和比例的比较,较透彻地理解了比例的意义。
杨老师:
教学活动紧紧围绕着教学重点——理解比例的意义来设计教学活动。
小组合作学习是数学教学的一种重要方式。给出四个数让学生写比例是对比例的意义和比例的基本性质的巩固与拓展性应用,对于这样练习起点较高的问题,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方式恰到好处,培养了学生分工合作共同完成任务的好习惯。
李老师:
学习是一步紧扣一步,一环又一环的悬念,学生都能大胆设想,大胆动手动脑,经过推理、验证,从而获得成功。但面向全体学生,关注学生个体差异方面还需要加强。
陈老师:
这节课,比和比例的区别与联系是教学难点。李老师突破难点教学中,不是通过加重语气、改变字样、运用比较或反复训练等方法,让学生引起注意,而是采取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判断、去比较,通过小组
徐长青的简约教学法
徐长青的简约教学法
徐长青简介:
中学高级教师、特级教师, 天津市红桥区教师进修学校副校长,2009 年成为“天津市未来教育家奠基工程” 首批学员。现为天津市市级学科带头人, 中国数学会会员。曾历获区、市及全国各类教学大赛一等奖。先后获得天津市“三育人” 标兵、“九五” 立功奖章、天津市基础教育科研带头人、天津市科研标兵等荣誉称号。2008年, 天津市红桥区政府、教育局设立了“特级教师徐长青工作室” 。近年来, 效力于“简约教学” 的探索, 出版了专著《徐长青小学数学教学思与行》。他所追求的简约模式让课堂变得由难变易,由繁变简,充满实效、充满后劲,在返璞归真中见实效。
他所追求的简约是从冗繁走向凝练, 从紧张走向舒缓, 从杂乱走向清晰, 从肤浅走向深邃。在课改初期,针对学生缺少数学兴趣、惧怕数学、数学学习能力低下的现象, 提出了基于学生“最近发展区” 的教师有效干预策略。学生“最近发展区” 的两个发展水平即学生独立探究所能达到的发展水平和在他人指导下所能达到的发展水平。提出“三不讲”, 即学生会的教师不讲,这是基于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和生活经验而言的; 学生自己能学会的, 教师不讲, 这里强调的是还给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权, 学生怎么也学不会的
观课准备会议记录
观课准备会议记录
孝直中学英语研修1组全体成员,为切实做好磨课、观课工作,在多媒体教室召开了观课准备会议,会上确定由张广蓬老师执教九年级上册Unit5<
时间:2014年10月24日下午14:10 地点:孝直中学多媒体教室 主持人:冯承军 执教人:张广蓬
一、本主题研究的目标:
1、研修教师围绕课题研究和磨课要求以及磨课目标,结合本节课寻求有效阅读教学的方式和方法,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2、改变教师陈旧的教学理念,教学思想,和教学方法,提高教师上课水平和教学能力。 二、本节课研究的议题:
1、解决学生普遍存在阅读速度慢、理解能力差的现象。 2、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阅读能力。
3、如何引导学生科学有效地进行阅读,激发其兴趣,提高阅读质量。
三、观课具体分工: 1、说课:张广蓬
由张老师对本课
数学广角—数与形
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
找规律填数字11 、13 3、5、7、9、______ 81 1、3、9、27、______ 、243 2、3、5、8、______ 12 、17 63 、127 1、3、7、15、31、______
平方数36 、49 1、4、9、16、25、______
课前热身1+2×10 如图,摆一个三角形需要3根小棒,摆二个三角 形需要5根小棒,摆10个三角形需要 根小棒。 3+2×9三角形 个数 小棒数
1 3
2 3+2
3 3+2+2
4 3+2+2+2
课前热身1+3×20 如图,用同样的小棒摆正方形,这样摆20个同样 的正方形需要小棒___根 4+3×19
正方形 个数 小棒数
1 4
2 4+3
3 4+3+3
上面这些图形的问题,需要考虑隐 藏着数的规律来解决,这种方法我们称 之为数形结合的方法。 数形结合是数学解题中常用的思想 方法,数形结合的思想可以使某些抽 象的数学问题直观化、生动化,能够 变抽象思维为形象思维.
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
课前热身
学习新知
分层训练
学习新知
观察一下,上面 的图和右面的算 式有什么关系?
1=(
)² )² )²
1+3=(
1+3+5=(
让“数”与“形”和谐交融
全国小数会第十三届年会 浙江省参评论文 让“数”与“形”和谐交融
-―小学教师在“数与代数”领域中运用“数形结合”情况调查报告
浙江省温州市教育教学研究院 雷子东 浙江省温州市瓯海区实验小学 季迅群
内容摘要:数形结合思想----就是将抽象的数学语言与直观的图形结合起来,使抽象思维与形象思维结合。笔者对小学教师在“数与代数”领域中运用“数形结合”的现状展开调查,旨在通过调查,了解教师运用数形结合思想方法的意识、范围、方式的现状,提出在小学数学“数与代数”领域教学中渗透、运用数形结合思想方法的具体建议,从而提高教师运用数形结合思想方法进行教学的能力。
关键词:数形结合 数与代数 调查
一、问题的提出
笔者2006年10-12月在杭州听了两节 “数与代数”领域的课,唐彩斌老师的《正归一应用题》和任敏龙老师的《乘法分配律》,这两节课最大的特色就是利用“数形结合”的思想来设计,新颖又创新,引起笔者对“数形结合思想方法”在“数与代数”领域应用的思考。
数形结合是数学中重要思想方法之一。它既具有数学学科的鲜明特点,又是数学研究的常用方法。数形结合思想----就是将抽象的数学语言与直观的图形结合起来,使抽象思维与形象思维结合。“数形结合思想方法”的
课堂观与课案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课堂观与课案
作者:朱丹
来源:《河南教育·基教版》2018年第03期
课堂改革是课程改革的主战场,正确的课堂观决定了课堂改革的正确方向。教师的课案是实现课堂观的行动方案。课堂观不变,课案就不会变,课堂面貌也不会变。 一、课堂观
课堂观是教学观在课堂的投射,它直接反映着教育的理念和教学的指导原则。旧的课堂观把知识技能的传授作为课堂的使命,强调以“双基”(基本概念、基础知识)为目标,以背诵、记忆、训练为学习方法,以考试中的表现为评价尺度。这种课堂观下的课堂,教师离不开两大法宝——教科书和教学参考书,课堂水平的高下只是“教材解释”的教学技巧表现。华东师范大学钟启泉教授转引日本学者佐藤学的话,称这种课堂为“阶梯型”课堂。这种课堂“学习的终点是作为目标规定好了的,学习的构成是被划分为狭小的阶梯固定下来的”。钟启泉指出,“泰勒原理”的课程开发,斯金纳提出的小步子原则的“程序教学”,布鲁姆的“形成性评价”与“掌握学习”理论,都是“阶梯型”课程的典型理论。
新的课堂观把人的本能发展作为教育的本质,以“三维”(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
数形结合
浅谈数形结合让小学数学课堂更生动
单位: 姓名:
摘要:数学思想方法是数学的灵魂。小学数学虽然不像初高中那样,将数形结合的思想系统化,但作为学习数学的启蒙和基础阶段,数形结合的思想已经渐渐渗透其中,为了更好的学习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两方面的知识做铺垫,同时也在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解决实际问题方面起较大作用。以数形结合的方法钻研、挖掘教材,让小学生的数学小学更加有趣。 关键词:数形结合 小学数学 抽象 兴趣
数学是一门非常有用处的学科,同时它也是抽象的。现代数学要求我们用数学的眼光来观察世界,用数学的语言来阐述世界。从小学生数学学习心理来看,学生的学习过程不是被动的吸收过程,而是一个以已有知识和经验为基础的重新建构的过程,因此,做中学,玩中学,将抽象的数学关系转化为学生生活中熟悉的事例,将使儿童学得更主动,让学生对数学这门学科更加感兴趣。而兴趣是影响学习活动最直接最活跃最现实的因素,它推动人去探求新的知识,发展新的能力。所以,在我们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更应注重如何将知识更生动有趣的呈现给学生。
一、 数学概念的理解借助形的直观,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
小学生处于生长发育阶段,随着年龄的
道德与法治观课报告
道德与法治观课报告
今年研修中,我观看了《创新是关键》,《青春有格》,《青春有格》,三节公开课。 一、优点
老师们在教学设计上都能准确的理解和把握教材,注重学生主体地位的发挥,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注重学生情感的提升;注重对学生生活的引导。
1. 做学生品德的引领者
《道德与法治》是一门以学生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三位教师都抓住道德与法治课生活化的特点,显示了较扎实的教学基本功。创设情境,出示目标,自主学习,小组合作,交流展示,拓展提升,归纳总结,反思提升。先让学生自主复习,然后借助重点问题进行知识运用,最后借助练习题巩固学生所学知识并进行思维拓展,锻炼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 做课堂的探究者
老师们都注重了学生的合作。课堂上不可能让每个学生发言。教师充分利用小组合作,让每个学生都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充分展示自己。
3. 个人基本素质和基本功扎实过硬
三位老师都表现出较强的亲和力,始终面带微笑,教态自然。三位老师对学生及时进行鼓励和赞扬,有利于创建民主、融洽、和谐的课堂氛围,语言精练简洁,体现了教师较好的语言表达能力以及扎实的基本功底。教师的协调能力,应变能力和即
道德与法治观课报告
道德与法治观课报告
今年研修中,我观看了《创新是关键》,《青春有格》,《青春有格》,三节公开课。 一、优点
老师们在教学设计上都能准确的理解和把握教材,注重学生主体地位的发挥,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注重学生情感的提升;注重对学生生活的引导。
1. 做学生品德的引领者
《道德与法治》是一门以学生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三位教师都抓住道德与法治课生活化的特点,显示了较扎实的教学基本功。创设情境,出示目标,自主学习,小组合作,交流展示,拓展提升,归纳总结,反思提升。先让学生自主复习,然后借助重点问题进行知识运用,最后借助练习题巩固学生所学知识并进行思维拓展,锻炼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 做课堂的探究者
老师们都注重了学生的合作。课堂上不可能让每个学生发言。教师充分利用小组合作,让每个学生都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充分展示自己。
3. 个人基本素质和基本功扎实过硬
三位老师都表现出较强的亲和力,始终面带微笑,教态自然。三位老师对学生及时进行鼓励和赞扬,有利于创建民主、融洽、和谐的课堂氛围,语言精练简洁,体现了教师较好的语言表达能力以及扎实的基本功底。教师的协调能力,应变能力和即